1
|
退火温度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磁后效和正电子寿命的影响 |
巴启先
曾桂仪
熊良钺
周广智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2
|
掺杂TiO_2的ZnO压敏电阻正电子寿命谱研究 |
王亮
樊东辉
林枞
徐政
孙丹峰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BaF_2正电子寿命谱仪时间分辨率的改进 |
章志明
王宝义
马创新
周春兰
魏龙
张天保
任绍霞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4
|
高温超导铜氧化物正电子寿命谱的物质信息 |
王玲
陈镇平
郝向英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0 |
|
5
|
变温下油脂自由体积和晶型结构演化的正电子湮没寿命研究 |
段会
张鹏
刘福雁
于啸天
况鹏
张玉包
张仁刚
于润升
曹兴忠
王宝义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技术应用于聚合物微观结构研究的进展 |
廖霞
张琼文
何汀
安竹
杨其
李光宪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7
|
质子辐照空间级硅橡胶的正电子淹没寿命谱研究 |
张丽新
杨世勤
何士禹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8
|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热处理对TATB基高聚物粘结炸药微结构的影响 |
李敬明
田勇
郝小鹏
王宝义
|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
2005 |
3
|
|
9
|
MgAl_2O_4透明陶瓷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 |
王鹏
林理彬
何捷
卢勇
|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
2001 |
0 |
|
10
|
LaCl_3:Ce^(3+)闪烁体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 |
高鑫
白雪宁
陈宜保
何元金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手性丙烯酸酯侧链液晶共聚物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 |
何流
张树范
漆宗能
王佛松
魏龙
王文华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2
|
TATB基PBX纳米孔隙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
杨仍才
田勇
张伟斌
杜宇
|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用于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的探测器 |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4
|
正电子湮没参量及其所反映物质信息的探讨 |
陈镇平
王如梅
薛运才
苏玉玲
刘海增
|
《大学物理实验》
|
2005 |
1
|
|
15
|
正电子淹没寿命谱在聚苯乙烯中的应用 |
林榕
Corine Bas
|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Ⅰ型裂纹尖端附近的形变 |
詹志兰
王强
李光霞
|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
1998 |
1
|
|
17
|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新锆合金包壳的离子辐照效应 |
焦学胜
范平
张乔丽
白若玉
温阿丽
马海亮
孔淑妍
夏海鸿
袁大庆
朱升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Ⅰ型裂纹尖端附近的损伤区 |
詹志兰
王强
李光霞
|
《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9
|
纳米α-Fe_2O_3的制备及其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 |
夏艳芳
刘敏
|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0 |
|
20
|
聚酯聚氨酯透气性的正电子研究 |
王志奋
祁宁
王波
丁雪梅
胡金莲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