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格 杨文江 刘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70,共17页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显像剂 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受体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群 陈龙邦 +6 位作者 王靖华 朱虹 耿怀成 褚晓源 管晓翔 宋海珠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传统分期检查和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符合率,以及对淋巴结区和结外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ET/CT检查与传统分期手段对分期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40/42)和78.6%(33/42)。对淋巴结内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88.2%(60/68),PET/CT为97.1%(66/6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淋巴结外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58.3%(14/24),PET/CT为91.7%(22/24),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ET/CT检查使TNM分期改变者9例,达21.4%,其中分期升高7例,下降2例,8例(19.0%)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结论:FDG PET/CT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率,并可提高淋巴结内外病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苏乃川 李春洁 +1 位作者 史宗道 杨娴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 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转移 敏感度与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新药研发 药代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垂体下丘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慧颖 潘慧 程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及PET/CT在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垂体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PET作为功能影像方法在垂体下丘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PET技术在垂体... 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及PET/CT在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垂体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PET作为功能影像方法在垂体下丘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PET技术在垂体下丘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垂体下丘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7
作者 李延斌 金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711-1711,共1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PE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并不像CT、MRI那样显示组织的解剖形态 ,而是探查局部组织代谢的异常 ,所以非常适用于检测高代谢的组织器官 ,如脑、心脏及恶性肿瘤等。本文主要对PE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 断层扫描 放射性核素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冬梅 张慧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0,共2页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本文旨在对PET/CT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大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丁丽君 曹慧晓 唐立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5-1762,共8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结节病、心脏淀粉样变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在评估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心脏PET成像的基本原理、主要示踪剂种类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示踪剂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臣 孙洪赞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其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成像设备为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其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成像设备为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和磁共振断层扫描(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能够清晰呈现解剖结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MR成像的功能序列则揭示了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微环境特征。在临床实践中,结构性成像与功能性成像通常相辅相成,共同支持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MR成像 生物医学成像 成像设备 子宫内膜癌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与全身骨扫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旭 李永军 +2 位作者 徐兆强 王杰 包丽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全身显像与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全身显像与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DP)全身骨扫描(bone scintigraphy,BS)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效能。方法:共计7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9.85±13.50)岁。所有患者在2周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和99mTc-MDP BS,以病例为单位,分别计算PET/CT显像与全身BS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和准确度,并分析两者在全身不同区域的显像特点。结果:75例患者最终诊断为有骨转移者34例,无骨转移者41例。PET/CT显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32/34)和95.1%(39/41),诊断的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4.1%、95.1%和94.7%。BS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31/34)和65.9%(27/41),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68.9%、90.0%和77.3%。PET/CT显像发现病灶数量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和骨盆,BS发现病灶数量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肋骨、脊柱和四肢。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和PPV均明显高于BS,但两者在诊断敏感度和NPV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氟脱氧葡萄糖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静 任树华 +3 位作者 张媛媛 何剑 陈小东 朱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F...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F-FDG SUVmax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的SUVmax值为10.21±5.77,良性病变的SUVmax值为5.22±3.9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鳞癌(12.18±6.18)>腺癌(9.26±5.7),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与病灶大小低度相关(r=0.339,P<0.01),与血清CEA水平显著相关(r=0.286,P=0.003)。PETCT SUVmax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SUVmax=5.4,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60.4%。结论:PET-CT SUVmax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技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钦宗 田明波 +1 位作者 汪青春 谢秋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PETCT)对18FNaF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18FNaF对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摄取机理,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对动物模型注射18FNaF,利用PETCT对各组大鼠...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PETCT)对18FNaF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18FNaF对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摄取机理,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对动物模型注射18FNaF,利用PETCT对各组大鼠进行全身显像,测定各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对比切卵巢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摄取18FNaF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卵巢实验组主要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NaF是理想的骨血流和代谢显像剂,以18FNaF作为显像剂的PETCT技术对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NaF 生物分布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18F-FDG PET/CT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15
作者 赵彤 原凌 +4 位作者 李佳琳 赵铭 林艳梅 邢军 保兰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得SUVmax、SUVmean、肿瘤-纵隔血池标准化摄取值比(TBR)、肿瘤-肝脏标准化摄取值比(TLR)。以SUVmax 41%作为阈值,测量MTV和TLG,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6-153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结果:SUVmax、MTV、TLG、TBR、TLR预测肿瘤进展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2.25、256.05、5232.67、12.97、10.60,将患者按界值分别分为两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V和TLG与NCCN-IPI评分、Ann Arbor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C-MYC、BCL-2、BCL-6基因重排相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CN-IPI评分>3分、C-MYC、BCL-2、BCL-6基因重排阳性、SUVmax≥22.25、MTV≥256.05 cm^(3)、TLG≥5232.67 g、TBR≥12.97均为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HR:1.949-5.759,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重排阳性、BCL-2基因重排阳性、TLG≥5232.67 g均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660、3.350、4.031,均P<0.05)。结论: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TLG、TBR、TLR均可作为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PFS的重要指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瘤的CT、PET-CT特点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胜平 塔娜 +2 位作者 刘瑶 张建 左长京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52-145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 CT、FDG-PET/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行 PET-CT 检查。对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 CT、FDG-PET/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行 PET-CT 检查。对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 SFT 中位于胸部5例,腹腔内2例,腹盆部脊柱旁2例,1例位于胸部为多发。肿瘤直径为0.9~12.3 cm,平均(4.2±2.0)cm。CT 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呈等低密度灶7例,2例内部及周边可见小片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3例;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5例以宽基底与肋间胸膜、纵隔胸膜或腹膜相连,2例与小肠系膜相连。4例在 FDG-PET/CT 图像上均可见 FDG 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2.7~19.2,平均6.7±7.0。结论:SFT 的 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 PET-CT 上表现为 FDG 摄取增高,SUVmax 值对于良恶性的鉴别帮助不大,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3 位作者 孙晋 黄庆娟 丁其勇 杨文平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3例,肺癌2例,卵巢癌、食管癌、结肠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所有恶性肿瘤病灶的18F-FDG摄取较高,SUVmax为7.26±5.48;7例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示全身骨骼肌弥漫性对称性轻度摄取增高,SUVmax为3.45±0.81,与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0,P=0.004)。同机CT扫描还发现1例合并间质性肺炎,3例合并肺部感染。结论: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雅琴 蒋峰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74-878,共5页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TACE术后影像学检查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志超 贺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恶性程度很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即为中晚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不可切除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常使用增强CT或增强MR评估TACE的疗效,但对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恶性程度很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即为中晚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不可切除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常使用增强CT或增强MR评估TACE的疗效,但对TACE术后肿瘤反应的早期和客观准确评估尚有一定困难。近年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能谱CT、磁共振功能成像、超声造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影像组学等方法的出现使得更加微观及客观地反映肿瘤变化成为可能。该文就肝细胞癌TACE后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谱CT 磁共振功能成像 超声造影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预后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郑晓君 黄丽洪 +1 位作者 农海洋 黄德尤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4,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后亟需精准预测手段。影像组学虽展现出潜力,但现有综述多局限于单一模态或技术层面。本文系统综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影...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后亟需精准预测手段。影像组学虽展现出潜力,但现有综述多局限于单一模态或技术层面。本文系统综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影像组学在HCC预后的研究进展,剖析标准化缺失、生物学解释不足等关键瓶颈。本文认为,未来重点发展多模态融合算法、可解释性模型和前瞻性验证研究,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人工智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