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志兴 朱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宫颈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孟鑫 郭宏 +5 位作者 王丽 周健 赵文静 隋雪峰 崔红升 徐进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3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尤其在定位隐匿部位的结核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另外,病灶的代谢情况能反映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18)F-FDG PET/CT能客观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稳定状态和病灶活动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8)F-FDG PET/CT可先于常规影像学检测获得优于细菌学评估的早期治疗疗效。^(18)F-FDG PET/CT实现了从代谢角度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整合结核病的医学诊疗模式和治疗策略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结核病诊治中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肺结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其生 路希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核活动性做出客观评价。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病变的18F-FDG摄取的系列变化可对治疗是否成功做出预测。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等问题,目前该技术尚不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条件;不过基于其技术优势,有望在结核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病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CT、SPECT、PET在评估小鼠的骨成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江涛 王捷 +2 位作者 詹纯列 尹吉林 王欣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成像较模糊。结论X线和CT检查对小鼠的骨成像明显,对小鼠疾病的观察有重要意义。而SPECT、PET对诊断小鼠的骨疾病意义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x线 x线计算机断层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代谢评估在淋巴瘤疗效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梓延 冯成涛 +3 位作者 张海波 邓赟 郑皓 朱高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ppa检验比较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1.1和PERCIST 1.0标准评估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有效率(RR)。结果PERCIST 1.0与RECIST 1.1标准评估93例淋巴瘤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72,P<0.05);对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53、0.316,P<0.05)。93例淋巴瘤患者,RECIST 1.1标准的RR低于PERCIST 1.0标准(RR=46%、64%,P=0.003)。在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中,RECIST 1.1标准的RR均低于PERCIST 1.0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RR=50%、66%;霍奇金淋巴瘤:RR=32%、56%,P=0.043、0.031)。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RCIST 1.0评价淋巴瘤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高于传统使用的基于解剖变化评估的RECIST 1.1标准,PERCIST 1.0标准对淋巴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治疗结果 参考标准 实体瘤疗效价标准(REC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TATE、18F-FDG PET/CT双显像模式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期及治疗中的价值
10
作者 张骁翔 田颖 +7 位作者 傅丽兰 张胤 董烨 谢飞 陈莉 黄衍超 吴湖炳 谭建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2-1219,共8页
目的 探讨68Ga-DOTATATE与18F-FDG PET/CT显像在不同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分期及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18F-FDG和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的GEP-NEN患者49例,包... 目的 探讨68Ga-DOTATATE与18F-FDG PET/CT显像在不同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分期及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18F-FDG和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的GEP-NEN患者49例,包括初诊患者34例,治疗后复发、转移患者15例。按病理分型将GEP-NEN分为G1、G2、G3神经内分泌瘤(NET)及神经内分泌癌(NEC)。依据同一患者双示踪剂阳性肿瘤病灶检出效能分为4种模式:68Ga-DOTATATE>18F-FDG(A);68Ga-DOTATATE=18F-FDG(B);68Ga-DOTATATE<18F-FDG(C);互补(D)。分析评价双示踪联合显像在分期及治疗决策中的价值。结果68Ga-DOTATATE PET/CT对全身肿瘤病灶检出优于18F-FDG PET/CT(P<0.001);68Ga-DOTATATE显像在原发灶/复发灶、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骨转移的检出率更高(P<0.05),而18F-FDG PET/CT在肺转移和腹膜转移的检出率更高(P<0.05)。49例患者双示踪剂检出模式的比例为:模式A占46.9%(23/49),模式B占38.8%(19/49),模式C占12.2%(6/49),模式D占2.0%(1/49)。不同级别GEP-NEN患者18F-FDG PET/CT对68Ga-DOTATATE PET/CT的补充价值为:G1 NET患者为0%(0/13)、G2 NET患者为8.3%(2/24)、G3 NET患者为50%(3/6)及NEC患者为33.3%(2/6)。12.2%(6/49)患者因联合18F-FDG PET/CT显像额外发现病灶而确定或改变分期,从而确定或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GEP-NEN患者应首选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对于G1 NET患者,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对分期及治疗决策无帮助,对G2、G3、NEC患者,联合18F-FDG PET/CT显像提高了部分患者分期及治疗决策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长抑素受体 奥曲肽 镓放射性同位素Ga68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与PET-CT显像中不同器官18F-FDG阳性病变SUVmax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灿 徐白萱 +1 位作者 刘家金 富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PET-MR与PET-CT在不同器官部位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评价PET-MRSUVmax对不同器官18F-脱氧葡萄糖(18F-FDG)阳性病变定量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肿瘤相关主诉就诊,且同一天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检查... 目的探讨PET-MR与PET-CT在不同器官部位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评价PET-MRSUVmax对不同器官18F-脱氧葡萄糖(18F-FDG)阳性病变定量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肿瘤相关主诉就诊,且同一天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检查的150例患者,两种检查时间间隔25~45min。选取18F-FDG阳性病灶最大层面手动勾画感兴趣区,获得采用PET-MR测得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_MRI)与采用PET-CT测得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_CT),将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8F-FDG阳性病灶分为6组(头颈部、肺部、肝脏、胰腺、胃肠道和骨骼)。分析2个成像系统SUVmax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纳入6组的112个18F-FDG阳性病灶,分布于头颈部(15例)、肺部(15例)、肝脏(31例)、胰腺(21例)、胃肠道(11例)、骨骼(19例)。6组数据SUVmax_MRI与SUVmax_C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6、0.97、0.96、0.95、0.94、0.91,P<0.05)。SUVmax_MRI与SUVmax_CT之间,数据最大变异出现在肺部(0.16),其次为头颈部(0.13),其他变异依次为胃肠道(0.11)、肝脏(0.08)、骨骼(0.03)和胰腺(0.02)。结论18F-FDGPET-MR可提供可靠的定量诊断信息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评估。但SUVmax数据间最大的差异出现在肺部病变,临床工作中对于肺部病灶定量分析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剂在符合线路显像中基于CT衰减校正产生伪影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新强 朱家瑞 +2 位作者 赵文锐 川玲 王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6-1407,共2页
目的:探讨钡剂在基于CT的非均匀衰减校正中产生伪影的规律。方法:对含有钡剂液体模型行18F正电子符合线路显像,通过视觉分析比较非均匀衰减校正(AC)和非衰减校正(NAC)图像。结果:均匀液体的NAC图像放射性分布呈中央低周边高的不均匀状态... 目的:探讨钡剂在基于CT的非均匀衰减校正中产生伪影的规律。方法:对含有钡剂液体模型行18F正电子符合线路显像,通过视觉分析比较非均匀衰减校正(AC)和非衰减校正(NAC)图像。结果:均匀液体的NAC图像放射性分布呈中央低周边高的不均匀状态,AC图像放射性分布均匀。在有钡剂部位NAC图像出现低于周围液体计数的“冷区”,而AC图像出现高于周围计数的“热区”。浓度10%以上的钡剂部位均有“热区”伪影。结论:基于CT的正电子符合探测的AC能够改善图像质量。模型中的钡剂可能造成衰减的过度校正,形成“热区”伪影。因此,在判读CT校正的正电子符合探测图像时需谨慎识别由钡剂引起的“热区”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伪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初始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胃低分化腺癌伴多发转移:^(18)F-FDG PET/CT显像所见
13
作者 杨红杰 孙倩 +3 位作者 刘军 王子阳 胡疏 董孟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35,共2页
患者女,20岁,无明显诱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伴牙龈出血、皮肤散在瘀斑及肛门坠胀感9天;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片状瘀斑,四肢皮肤干燥;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9×10^(12)/L,血小板36×10^(9)... 患者女,20岁,无明显诱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伴牙龈出血、皮肤散在瘀斑及肛门坠胀感9天;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片状瘀斑,四肢皮肤干燥;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9×10^(12)/L,血小板36×10^(9)/L,血红蛋白70 g/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D-二聚体>20 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50.00 mg/L,糖类抗原12573.4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馨 于振鹏 +1 位作者 汪会 代鹏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FDG代谢率(MR_(FDG))、靶-本底比值(TBR)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等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4例患者中,肝细胞癌组、胆管细胞癌组和肝转移瘤组的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V_(max):F=48.773,P<0.001;MR_(FDG):F=26.334,P<0.001;TBR_(SUV_(max)):F=41.314,P<0.001;TBR_(MRFDG):F=20.821,P<0.001)。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AUC分别为0.836、0.851、0.827和0.847。SUV_(max)、MR_(FDG)与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正相关(SUV_(max):r=0.4,P<0.05;MR_(FDG):r=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动态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SUV_(max)、MR_(FDG)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规范
15
作者 解朋 田蓉 +4 位作者 尹雅芙 孙晓蓉 朱小华 霍力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共4页
^(18)F-FDG PET/CT是早期精准诊断儿童恶性肿瘤的理想辅助诊断工具。本指南旨在规范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流程,为核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及与PET融合显像评价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6
16
作者 尚靳 郭启勇 +1 位作者 孙洪赞 辛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5-798,共4页
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对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PET/CT及PET/MR)被逐渐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并指... 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对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PET/CT及PET/MR)被逐渐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并指导治疗。本文对CT、MRI及与PET融合显像技术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价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及与血清CA125检测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邓智勇 周友俊 +4 位作者 孙华 汪春 谢燃 赵升 李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及与血清CA125检测的关系。方法:对45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及血清CA125检测,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准确性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及与血清CA125检测的关系。方法:对45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及血清CA125检测,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复发、转移灶的准确性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卵巢癌复发、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8/31)、92.8%(13/14)、91.1%(41/45)、96.5%(28/29)和81.5%(13/16)。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2%(23/31)、78.5%(11/14)、75.5%(34/45)、88.4%(23/26)和57.9%(11/19)。18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CA125检测结果有一定相关性,26例血清CA125升高者中23例PET/CT检查显示数目不等的复发;19例CA125正常患者,8例PET/CT检查显示复发,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1.007,P=0.001)。10例血清CA125≤100 U/mL的复发患者病灶数均较少,90%(9/10)为1~3个;21例CA125>100 U/mL复发患者病灶数80.9%(17/21)为3个以上,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4.006,P=0)。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卵巢癌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与血清CA125检测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与副神经节瘤
18
作者 赵震宇 张露露 +6 位作者 姚晓晨 张川 俞飞 宋结平 薛雪 邵国强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PCC)/副神经节瘤(PG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检查的疑诊或确诊PCC/PGL患者,其中20例同期接受131 I-间碘苄胍(MIBG)SPECT/CT检查;与131 I-MIBG SPECT/C... 目的观察^(68)Ga-DOTA-NOC PET/CT诊断嗜铬细胞瘤(PCC)/副神经节瘤(PG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检查的疑诊或确诊PCC/PGL患者,其中20例同期接受131 I-间碘苄胍(MIBG)SPECT/CT检查;与131 I-MIBG SPECT/CT对比,分析^(68)Ga-DOTA-NOC PET/CT在患者及病灶层面诊断PCC/PGL的价值。结果38例中,PCC 20例、PGL 14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良性肾上腺增生3例。^(68)Ga-DOTA-NOC PET/CT针对全部38例诊断PCC/PGL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7.88%(29/33)、60.00%(3/5)、93.55%(29/31)、42.86%(3/7)及84.21%(32/38)。^(68)Ga-DOTA-NOC PET/CT共于34例PCC/PGL中检出188处病灶,检出率89.95%(188/209)。对于同期接受2种检查的20例,^(68)Ga-DOTA-NOC PET/CT对骨、淋巴结、肝及肺PCC/PGL转移灶检出率及总体病灶检出率均高于131 I-MIBG SPECT/CT(P均<0.05);2种方法诊断PCC/PGL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8)Ga-DOTA-NOC PET/CT诊断PCC/PGL准确率与131 I-MIBG SPECT/CT相当而对转移灶检出率更高,有助于评估PCC/PGL分期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受体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肿瘤术后肠梗阻病因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雪娜 李娜 +1 位作者 杜补林 李亚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肿瘤术后肠梗阻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胃肠肿瘤术后不明原因肠梗阻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51例,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定性和通过半定量分析测量病变最大...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肿瘤术后肠梗阻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胃肠肿瘤术后不明原因肠梗阻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51例,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定性和通过半定量分析测量病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诊断或临床≥6个月以上的随访。计算^(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胃肠肿瘤术后肠梗阻病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51例患者中,35例患者最终诊断为恶性肿瘤复发性肠梗阻,16例为非复发性肠梗阻。^(18)F-FDG PET/CT显像阳性36例,其中33例患者最终诊断为恶性肿瘤复发性肠梗阻,3例显像假阳性为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炎症。2例^(18)F-FDG PET/CT显像假阴性为腹膜微浸润。恶性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病变的SUV_(max)为8.86±4.82,非复发性肠梗阻病变的SUV_(max)为2.05±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1)。^(18)F-FDG PET显像诊断恶性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81.3%,准确性为90.2%。结论恶性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的^(18)F-FDG摄取率明显高于非复发性肠梗阻,^(18)F-FDG PET/CT显像对肠梗阻病因学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18)F-FDG PET/C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秀艳 丛淑珍 +2 位作者 钱隽 郭玉萍 王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18F-FDG PET/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5个结节作回顾性研究,均已行超声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UE与1...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18F-FDG PET/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5个结节作回顾性研究,均已行超声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UE与18F-FDG PET/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UE与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06%,93.05%,72.4%和96.55%,66.28%,73.91%。UE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高于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5)。结论:U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优于18F-FDG PET/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