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注册上市
2
作者 本刊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5期349-349,共1页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创新产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注册上市.该产品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MR(磁共振)两部分,实现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体化结合,并实...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创新产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注册上市.该产品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MR(磁共振)两部分,实现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体化结合,并实现同步等中心采集生理、解剖和生化代谢信息,通过信息配准和融合,临床实践证明,在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退行性神经病变、全身淋巴瘤等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系统 上市 注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pet成像 创新产品 M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覃慕萍 胡晓桦 《内科》 2007年第6期962-964,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18F-FDG pet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的PET标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 魏洪源 +1 位作者 周志军 罗顺忠 《同位素》 CAS 2017年第1期78-88,共11页
^(64)Cu,^(68)Ga,^(86)Y和^(89)Zr具备不同的半衰期和特殊生物体内性质,丰富了PET药物的多样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标记的药物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64)Cu,^(68)Ga,^(86)Y和^(89)Zr具备不同的半衰期和特殊生物体内性质,丰富了PET药物的多样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和^(89)Zr标记的药物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64)Cu在乏氧显像中发挥重要作用,^(68)Ga在靶向神经内分泌(NET)类肿瘤的诊断药物领域发展迅速,^(86)Y,^(89)Zr有望在免疫PET和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金属正电子核素^(64)Cu,^(68)Ga,^(86)Y,^(89)Zr的生产与纯化,溶液配位化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64Cu ^68Ga ^86Y ^89Zr 配位化学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核素标记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飞虎 刘婷 +3 位作者 陈玉清 赵贵植 陈大明 杜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2,共9页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潜在的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SST) 生长抑素受体(SSTR) 奥曲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去氧葡萄糖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94-997,1001,共5页
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穿刺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及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18FDG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应用的最... 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穿刺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及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18FDG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小分子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婷婷 王红亮 唐刚华 《同位素》 CAS 2011年第4期240-245,共6页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细胞凋亡分子显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分子影像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究开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作为目前分子影像学发展最先进的技术,以及...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细胞凋亡分子显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分子影像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究开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作为目前分子影像学发展最先进的技术,以及细胞凋亡PET显像剂的研发应用使活体内无创PET检测细胞凋亡成为现实,研发新型小分子PET探针将是该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细胞凋亡PET小分子探针及其最新研究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小分子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阵列的PET探测器模块电子学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永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0,392,共4页
APD阵列γ光子探测器的诸多优点使之特别适用于 PET成像技术 ,根据 APD器件本身的特点以及 PET系统对探测器模块信号读出的要求 ,在介绍 APD实验模块前端电路的设计和性能测试以后 ,详细讨论了 APD模块电子学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 APD阵列 pet探测器 核医学 电子学设计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病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彩华 胡孔珍 唐刚华 《同位素》 CAS 2014年第1期55-63,共9页
Alzheimer病(AD)属于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其确诊主要依据死后病理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活体内早期无创性显像诊断AD提供有效途径,而PET显像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优良的正电... Alzheimer病(AD)属于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其确诊主要依据死后病理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活体内早期无创性显像诊断AD提供有效途径,而PET显像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优良的正电子显像药物。近年来研制的应用于AD的PET显像剂大致有糖代谢类、β淀粉样蛋白(Aβ)结合类、tau蛋白结合类、神经递质及受体类、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神经炎症类及细胞凋亡类。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AD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放射性药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代谢PET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刚华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1期53-58,共6页
2-18F-2-脱氧-D-葡萄糖(FDG)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正电子显像剂,但在鉴别诊断肿瘤时,很难区分炎症和肿瘤病灶,可能造成肿瘤诊断的假阳性结果。胆碱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能够弥补FDG某些不足,已用于各类肿瘤的鉴别诊断,特别在前列腺... 2-18F-2-脱氧-D-葡萄糖(FDG)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正电子显像剂,但在鉴别诊断肿瘤时,很难区分炎症和肿瘤病灶,可能造成肿瘤诊断的假阳性结果。胆碱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能够弥补FDG某些不足,已用于各类肿瘤的鉴别诊断,特别在前列腺癌、脑瘤和膀胱癌的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FDGPET。本文对胆碱代谢PET显像的基本原理、常用正电子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2-^18F-2-脱氧-D-葡萄糖 FDG 肿瘤诊断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HER2的PET显像临床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钱焕 徐宇平 杨敏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6期431-438,I0004,共9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HER2阳性乳腺癌首选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化疗同步或序贯给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小于3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对一线曲妥...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过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HER2阳性乳腺癌首选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化疗同步或序贯给药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小于3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对一线曲妥珠单抗治疗有效果,且大部分有效果患者最终会对曲妥珠单抗产生耐药性。HER2的高表达可能预测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所以靶向治疗的成功取决于对HER2表达的准确评估。目前常规用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组织评估HER2状态,但穿刺活检有创,不适于反复操作。此外肿瘤组织具有异质性,活检不一定能反映远处转移灶的HER2状态。与活检不同,使用靶向HER2探针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PET)能无创、实时地评估全身HER2状态,有助于医师选择有效疗法并提供替代治疗方案。靶向HER2的抗体和小分子已用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用于临床前及临床PET显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靶向乳腺癌HER2 PET显像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医师了解分子影像在乳腺癌HER2诊疗研究中的临床结果,推进HER2 PET技术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pet)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 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探测价值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聪 郑安琪 +3 位作者 刘翔 袁网 李磊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比较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同期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全身成像的患者83例。由2名... 目的比较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灶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同期99mTc-MDP SPECT和18F-PSMA PET/CT全身成像的患者83例。由2名主治以上核医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判读,比较不同PSA水平及不同Gleason评分下两种成像方法对骨转移患者的检出能力是否具有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不一致骨转移病灶的位置和数量;分析PET/CT检出骨质以外的转移病灶的能力。结果 18F-PSMA PET/CT较99mTc-MDP SPECT能发现更多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P<0.001)。当TPSA<10 ng/mL或>20 ng/mL时,PET/CT对骨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全身骨扫描(P<0.05);Gleason评分>8分时,PET/CT对骨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全身骨扫描(P<0.05)。PET/CT阳性而骨扫描漏诊的病灶主要位于胸部骨质、脊柱骨、骨盆骨;骨扫描阳性而PET/CT漏诊的病灶也是胸部骨质多见,且核素摄取低,SUVmax平均2.62±0.47(1.60~3.30),与代谢较高的肝脏、脾脏或唾液腺相邻。骨质以外发现淋巴结转移21/51(41.18%)例,肺内转移5/51(9.80%)例,肝转移1/51(1.96%)例。结论 18F-PSMA PET/CT显像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明显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且可发现骨质以外的转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OPN表达和^(18)F-FDG PET/CT显像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睿 黄晓红 +1 位作者 杨凡慧 游金辉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0期1231-1234,共4页
肺癌(lung cancer,LC)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5%)两种类型,NSCLC患者预后普遍较差。骨骼被认为是LC最常见的远处转移... 肺癌(lung cancer,LC)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5%)两种类型,NSCLC患者预后普遍较差。骨骼被认为是LC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1]。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会破坏骨骼的完整性,以致骨骼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的出现,主要包括了骨骼疼痛、脊髓受到压迫、血钙的升高以及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等,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可导致死亡病例的出现。据统计,超过35%的LC患者出现骨骼转移病灶,而尸检时更是高达50%的LC患者出现骨转移凭证[2]。不过目前为止,针对发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通常都是姑息性的[1],大多是抑制骨吸收过程以保持骨骼的强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并预防SREs的发生。因此在发生SREs之前诊断骨转移的发生及对LC患者进行明确分期对制定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桥蛋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脱氧葡萄糖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世果 刘冬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收的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择期经病理检查对NSCLC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将Ⅰ期、Ⅱ期患者纳为早期,Ⅲ期、Ⅳ期患者纳为中晚期。比较NSCLC不同分期^(18)F-FDG PET/CT参数,包括肿瘤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_(max))、肿瘤标准摄取值均值(SUV_(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总糖酵解(TLG)。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显像对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NSCLC患者经病理检出早期34例(47.22%),中晚期38例(52.78%)。中晚期患者SUV_(max)、MTV、TLG值均大于早期患者(P<0.05);中晚期患者SUV_(mean)值与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UV_(max)、MTV、TLG单独及联合评估中晚期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0.816、0.845和0.881时,均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三者分别取9.235、13.260、76.890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NSCLC患者临床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分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β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忠勇 崔海平 《同位素》 CAS 2020年第1期27-37,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确诊主要依据死亡后的病理学检查,但对治疗已无意义,只有早期诊断并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的发展,为早期非侵入性诊断AD提供了可能性。β淀粉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确诊主要依据死亡后的病理学检查,但对治疗已无意义,只有早期诊断并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的发展,为早期非侵入性诊断AD提供了可能性。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胞外老年斑沉积(SPs)是A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之一,以Aβ为靶点的PET显像剂对A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有机小分子类Aβ显像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刚果红类、氨基萘类、苯并噻唑类、苯并噻唑衍生类、二苯乙烯类、取代二苯乙烯类和其他有机小分子,总结了Aβ显像剂的理想特征并对Aβ显像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左传涛 王立伟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 (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 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结果  (1)感兴趣区 (ROI)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甚于左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 (P <0 0 5 )。 (2 )抑郁症组左侧、右侧rCMRglc与其MADS评分值呈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5、P <0 0 1) ;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叶rCMRglc与SI评分值呈负相关 (除右颞叶P <0 0 1,余区域P <0 0 5 ) ;左侧额下回rCMRglc与其WMS评分值呈正相关P <0 0 5 )。 (3)抑郁症组右侧丘脑rCMRglc与其 1→ 10 0数数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右侧额中回rCMRglc与其图片值呈负相关 (P <0 0 5 ) ;右侧岛叶rCMRglc与其再认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左侧颞叶、左侧枕叶rCMRglc与其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 pet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蒋亚齐 陈丽 +3 位作者 汪步海 袁一枫 吴银霞 戴尔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6期83-8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PET和CT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 目的对比分析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PET和CT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计划,给予5野调强精确放疗,比较CT、PET-CT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全肺受量,双肺受照超过10 Gy、20 Gy、30 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肺V10、V20、V30),气管受量,心脏受量,脊髓受量。结果 PET-CT勾画靶区的GTV、CTV均小于CT勾画靶区,肺、心脏、脊髓、气管受量均较CT勾画靶区低,P均<0.05。结论 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调强精确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偶发直结肠局灶性高代谢灶良恶性判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志忠 王钦媛 +3 位作者 苏家贵 欧阳晓辉 刘晓飞 何宝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71-1774,1778,共5页
目的探讨PET/CT意外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ET/CT意外探测到直结肠局灶性高放射性摄取灶的病例,半定量分析局部病灶放射性摄取程度,均在1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对表现为新生肿物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 目的探讨PET/CT意外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ET/CT意外探测到直结肠局灶性高放射性摄取灶的病例,半定量分析局部病灶放射性摄取程度,均在1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对表现为新生肿物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分析,将肠镜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临床资料及半定量分析数据汇总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所有34例结肠局灶性FDG高代谢病灶中,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出恶性及癌前病变共22例,阳性预测值(PPV)为64.7%。其中8例为腺瘤,病灶SUVmax平均值为7.55±2.1,14例恶性病灶(9例腺癌,卵巢癌转移2例,间皮瘤转移2例,交界瘤转移1例),SUVmax平均值为7.62±4.87。结肠炎性改变4例(11.8%),SUVmax平均值为9.35±4.9,肠镜正常8例(23.5%),SUVmax平均值为7.4±1.75。癌前病变、恶性肿瘤、炎性病变及生理性摄取组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0.27,P=0.84,其中癌前病变组与恶性病灶组无显著性差异,P=0.968。结论 18F-FDG PET/CT偶然发现直结肠局灶性高摄取病灶中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阳性率很高,单纯依靠SUVmax,不能进行良恶性鉴别,因此进一步结肠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结肠癌 结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烽 赵文锐 +3 位作者 川玲 梁英魁 王升 雷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PET/CT表现,探讨其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方法 19例经骨髓穿刺活检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行全身PET/CT检查,分析影像形态、功能代谢的特点,并测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结果 19例患者均表现为全...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PET/CT表现,探讨其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方法 19例经骨髓穿刺活检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行全身PET/CT检查,分析影像形态、功能代谢的特点,并测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结果 19例患者均表现为全身多发骨病变。CT共检出病灶221处(占全部骨骼病变的85.3%),表现为穿凿样、皂泡样溶骨改变,以中轴骨受累为主,一般位于骨髓腔内,较少形成软组织肿块及髓外侵犯。PET检查198处阳性病灶(76.4%),表现为全身多灶性18F-FDG摄取增高,SUVmean为3.1±1.4(范围1.3-7.4)。PET所示病灶大部分与CT匹配,少数病灶不匹配。PET/CT表现出一定特征,大致可分为:①部分病例中CT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而PET累及的不均匀性代谢增高区与之不完全相符。②部分病灶CT未见明确骨质破坏,PET表现为代谢异常增高。③少数病灶CT示骨质破坏并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时,PET显示代谢显著增高,且与CT基本相当。本组有2例常规骨穿阴性的患者在PET/CT引导下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尤其在常规骨穿假阴性病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pet/CT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放射性药物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党淑琴 夏振民 《同位素》 CAS 200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随着我国高能正电子断层显像技术应用的迅速开展 ,研制和开发符合标准的正电子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是当务之急。由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寿命短 ,迫使人们必须建立质量控制的新概念。质量控制是强调法规控制下研制和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 。
关键词 pet 放射性药物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质量控制 药物研制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