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心肌代谢显像定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重构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魏红星 马圆圆 +8 位作者 段绍峰 田丛娜 田月琴 王道宇 姜楠 张宗耀 郭新华 张晓丽 单宝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采用自主开发的新软件和门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整体重构程度和局部重构程度进行无创性定量化评价。方法:纳入33例在本院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 目的:采用自主开发的新软件和门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整体重构程度和局部重构程度进行无创性定量化评价。方法:纳入33例在本院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99Tcm-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心肌存活性,并在两周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包括21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基于矩阵实验室编程语言开发一套新软件,获得评价左心室整体重构程度的球形指数(SI),并首次提出评价左心室局部重构程度的新指标:水平长轴"倒八字"程度指数(DPI)、短轴横径比和短轴纵径比。左心室重构整体重构程度以磁共振成像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为"金标准"。有经验的专家对PET心肌代谢显像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显示"倒八字"程度采用4分打分法。分别将SI值与磁共振成像获取的LVEDV、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对DPI值、短轴横径比和短轴纵径比与专家对"倒八字"程度的打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I值与磁共振成像获取的LVEDV和LVESV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15,P均<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87,P<0.01)。水平长轴左心室近前壁和中间段测定的DPI以及短轴测定的横径比与专家打分的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3、0.709和0.722,P均<0.01)。结论:采用我们自主开发的新软件,通过对门控PET心肌代谢显像重建图像,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左心室整体的重构程度和局部的重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重构程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心肌代谢显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脱氧葡萄糖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心肌代谢显像技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沈丽娟 陆曙 +4 位作者 周永华 邢清敏 李岚 杨敏 周春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DCM组(n=6),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 目的:探讨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DCM组(n=6),DCM组腹腔注射阿霉素1.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g/ml),2次/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6周,停药观察2周。造模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造模过程中记录大鼠体重的变化及死亡情况,造模后行^(18)F-FDG Micro-PET检查、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检测。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DCM组造模后死亡1只,其余大鼠经超声心动图及病理检查证实造模成功。DCM组^(18)F-FDG标准摄取率较对照组降低[(1.23±0.55)vs(6.65±0.41),P<0.01];^(18)F-FDG标准摄取率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709,P=0.01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0.924,P=0.000)、血浆BNP水平(R=-0.948,P=0.000)呈负相关关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968,P=0.000)和短轴缩短率(R=0.863,P=0.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8)F-FDG Micro-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结合超声心动图、生化检测及病理学观察,可以作为评价DCM模型检验方法;该方法为小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连续的活体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 扩张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头穴对人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影响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左芳 石现 +1 位作者 田嘉禾 姚树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以左侧大脑为主;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针刺百会与曲鬓穴可以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评价衰老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艳 钟萍 +5 位作者 谢红军 宋文忠 周晓芳 汤夏莲 金静 卢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目的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静息心肌PET,测定2组SPECT的左心室17节段静息总评分和各节段评分,与SPECT相匹配的各节段心肌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老年组与成年组左心室心肌SPECT的平均静息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间隔基底部、下间隔中份、尖前壁和尖下壁静息评分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5);老年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总SUV_(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左心室多个节段的SUV_(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衰老可导致心肌对缺血敏感性加重的趋势;增龄可使心肌对^(18)F-FDP摄取和利用增加,可能是对衰老所致心肌缺血的自然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 衰老 葡萄糖 脂肪酸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肌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倪唤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80-2583,共4页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肌血流检测加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10例冠心病患者,在原有基础药物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PET技术做静息时及多巴酚丁...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肌血流检测加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10例冠心病患者,在原有基础药物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PET技术做静息时及多巴酚丁胺最大耐受剂量负荷时心肌灌注显像,以半定量法分析所得图像,测定被分析心肌节段相对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和相对血流密度分数,比较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心肌相对血流储备分数的变化和负荷-静息时心肌血流再分布状况的变化。结果在所分析的180个心肌节段中,总体上,心肌相对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无显著变化,但静息时相对血流密度分数在70%以下的节段,则可见麝香保心丸治疗后可显著提高相对血流储备分数值,由(1.019±0.173)升高至(1.073±0.169)(P=0.014),而且,这种趋势在相对血流密度分数<60%、<50%的心肌节段中表现得愈加明显;负荷-静息时心肌相对血流密度分数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负荷时血流密度分数较静息时明显下降的节段数治疗后呈减少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心肌灌注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俞建华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1-794,共4页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半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刚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阐述正电子发射断层 ( PET)显像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 :PET结合正电子药物已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病、心血管病和肿瘤三大疾病的诊断与... 目的 :阐述正电子发射断层 ( PET)显像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 :PET结合正电子药物已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病、心血管病和肿瘤三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PET也已用于药物药效动力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临床诊断 疗效评价 药物研究 药物药效动力学 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洁 崔亚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3,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每年发病人数...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3,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每年发病人数约350万,仅次于脑卒中,每年死亡人数约187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梗死后心肌炎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暨第11届国际定量脑功能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会议即将在沪召开
1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2-42,共1页
由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协办的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暨第11届国际定量脑功能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会议将于2013年5月20—2313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关键词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代谢 脑血流 脑功能 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暨第11届国际定量脑功能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会议即将在沪召开
1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647-647,共1页
由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协办,每两年一次的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暨第11届国际定量脑功能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会议将于2013年5月20—2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议题的重点是转化神经科... 由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协办,每两年一次的第26届国际脑血流与脑代谢论坛暨第11届国际定量脑功能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会议将于2013年5月20—2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议题的重点是转化神经科学,即从分子到临床。大会将讨论脑血流与代谢、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损伤、神经变性、脑功能图像、分子影像、生物标记、细胞治疗、神经保护、神经修复等重大神经血管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脑功能图像 代谢 脑血流 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 中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冬梅 张慧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0,共2页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本文旨在对PET/CT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大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利尿延迟^(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坤 陈虞梅 +1 位作者 刘建军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6-1343,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利尿延迟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接受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目的·探讨术前利尿延迟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接受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的104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与利尿延迟18F-FDG PET/CT图像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获取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等代谢参数的诊断能力与最佳界值,并将受试者分为高SUVmax组(n=53)和低SUVmax组(n=51)、高MTV组(n=52)和低MTV组(n=52)、高TLG组(n=67)和低TLG组(n=37)。将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参数行Pearson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与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价PET/CT代谢参数的预后价值。结果·MTV(P=0.000)和TLG(P=0.000)对膀胱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具有诊断价值。术前治疗情况(P=0.033)、肿瘤T分期(P=0.035)与MTV相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26)、血红蛋白(P=0.004)、白蛋白(P=0.021)、术前治疗(P=0.015)、T分期(P=0.015)与TLG相关。多因素Cox模型提示淋巴结转移(HR=2.433,P=0.016)、TLG(HR=4.499,P=0.000)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治疗(HR=0.220,P=0.014)、TLG(HR=7.107,P=0.013)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利尿延迟18F-FDG PET/CT显像可预测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延迟显像 代谢参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机(PET)初试
15
作者 潘中允 贾少微 +3 位作者 陈涤明 赵永界 王兰芬 黄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4-5,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PET)是当今最高层次的核医学技术,是研究脑代谢、脑受体和心肌代谢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赵永界等于1986年11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PET实验样机,我们从1987年7月起合作进行了一些模型实验和动物试验,对... 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PET)是当今最高层次的核医学技术,是研究脑代谢、脑受体和心肌代谢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赵永界等于1986年11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PET实验样机,我们从1987年7月起合作进行了一些模型实验和动物试验,对该机的实用性进行了估价,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照相机 PET 核医学技术 正电子发射 模型实验 实验样机 代谢 心肌代谢 时间分辨率 影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帅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6-929,共4页
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18 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包括亲脂性阳离子类显像剂和线粒体复合物Ⅰ(MC-Ⅰ)抑制剂类显像剂,其中MC-Ⅰ抑制剂Flurpiridaz已进... 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18 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包括亲脂性阳离子类显像剂和线粒体复合物Ⅰ(MC-Ⅰ)抑制剂类显像剂,其中MC-Ⅰ抑制剂Flurpiridaz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本文围绕18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摄取机制及特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患者发作间期局限性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高代谢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路华 雷向宇 +1 位作者 王薇薇 吴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3-609,共7页
发作间期局限性PET高代谢在临床实践中常对致癇灶的定位造成困扰,因此正确解读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文献回顾,对发作间期PET高代谢信号的可能机制如频繁癇样放电、代偿性活动、兴奋性毒性作用等进行分析,并对一些特定癫癇综合... 发作间期局限性PET高代谢在临床实践中常对致癇灶的定位造成困扰,因此正确解读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文献回顾,对发作间期PET高代谢信号的可能机制如频繁癇样放电、代偿性活动、兴奋性毒性作用等进行分析,并对一些特定癫癇综合征或疾病发作间期局限性PET高代谢信号的出现频率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归纳其在不同临床背景下作为术前评价指标的价值;同时提示对发作间期局限性PET高代谢信号的解读应结合病因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助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代谢(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凌 田月琴 +8 位作者 袁建松 乔树宾 孙晓昕 郭风 魏红星 方纬 杨敏福 沈锐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变化,以进一步揭示HCM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今后患者的预后分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方法对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16~68岁)HCM患者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患者均为空腹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 20 mCi、^(18)F-FDG 4 mCi,1小时后行双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半定量评分法分析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灌注及葡萄糖显像情况。结果:93例HCM患者^(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左心室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患者90例(97%),其中间隔部82例,前壁20例,心尖部15例,外侧壁4例,下后壁3例。93例HCM患者^(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结果:31例(33%)患者心肌未见明显显影;13例(14%)患者左心室显影清晰,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均可见放射性摄取或明显摄取(得分为-1或-2);49例(53%)患者心肌部分节段有放射性分布,其中间隔36例,前壁35例,心尖部20例,外侧壁33例,下后壁32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异常表现具有多样性,灌注显像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多累及部位为间隔部;而代谢显像表现不均一性较为明显,左心室室壁各心肌节段约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14%,心肌部分节段可见放射性摄取的患者有53%,而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均未见放射性摄取的占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代谢综合征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婕 陈静 +6 位作者 倪银星 闫振成 罗志丹 田志强 刘浩宇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MPI)的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组心肌缺血率为81.7%,重度缺血率为56.8%,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核素检查运动负荷组缺血率为81.7%,明显高于静息组(P<0.01).BMI、腹围、血TG、血HDL-C与缺血有相关性.结论与EH组和T2DM组患者相比,MS组患者心肌缺血率和严重程度最高;其中MS某些组分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心肌核素检查用于诊断早中期心肌缺血、判断中度危险的冠心病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综合征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心肌代谢显像^(18)氟-脱氧葡萄糖摄取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光 宋丽萍 +1 位作者 杨敏福 杨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正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心肌缺血显像方法。资料与方法两组各9名受试者分别于禁食状态下接受一日法、两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定量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心肌18F-FD... 目的探讨正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心肌缺血显像方法。资料与方法两组各9名受试者分别于禁食状态下接受一日法、两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定量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心肌18F-FDG摄取的差异。结果两日法运动状态下的正常心肌18F-FDG摄取不符合18F-FDG示踪动力学。而一日法运动状态下正常心肌18F-FDG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heart)与肝实质的SUVliver比值及心肌与心血池的SUV比值(SUVheart/SUVliver;SUVheart/SUVblood pool)明显高于静息状态(2.07±1.44,1.31±0.81,P<0.05;2.61±0.80,1.75±0.52,P<0.05)。且三支冠脉血管区域之间18F-FDG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日法静息、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运动后各节段心肌18F-FDG摄取成比例明显增加,符合负荷心肌18F-FDG示踪动力学。结论本研究证实,一日法静息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可成为运动诱发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无创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