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孟鑫 郭宏 +5 位作者 王丽 周健 赵文静 隋雪峰 崔红升 徐进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志兴 朱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宫颈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苏乃川 李春洁 +1 位作者 史宗道 杨娴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 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转移 敏感度与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4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宦欢 李毅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46-47,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当今医疗影像学中最先进的设备,融合了PET的功能图像,又兼顾了CT的解剖图像,使两者合二为一,产生高清晰的融合影像,并通过智能化合成分析,有效降低了PET或CT的误差。PET/CT应用最为广泛而成熟的领域是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胃癌 检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尤其在定位隐匿部位的结核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另外,病灶的代谢情况能反映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18)F-FDG PET/CT能客观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稳定状态和病灶活动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8)F-FDG PET/CT可先于常规影像学检测获得优于细菌学评估的早期治疗疗效。^(18)F-FDG PET/CT实现了从代谢角度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整合结核病的医学诊疗模式和治疗策略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结核病诊治中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肺结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其生 路希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核活动性做出客观评价。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病变的18F-FDG摄取的系列变化可对治疗是否成功做出预测。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等问题,目前该技术尚不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条件;不过基于其技术优势,有望在结核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病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机器人系统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颈椎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邢俊 孙炎冰 +4 位作者 朱子奇 李刚 焦静 倪其鸣 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摄影和CT进行比较,探讨Siemens双悬吊3D机器人系统(Multitom RAX)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在颈椎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将在本院骨科就诊且因疑似颈椎疾病而分别行正侧位X线摄影(A组)、颈椎CT(B组)或3D RAX CBCT(C组)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3组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颈椎解剖学参数,包括枕颈角(OC_(2)A)、第1胸椎倾斜角(T_(1)SA)、C_(2)与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及颈椎前凸角(CL),并采用4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对3组的各项解剖学参数的测量结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8.29°±6.73°、10.52°±12.53°、(26.77±10.33)mm及18.14°±7.23°、10.54°±11.08°、(27.07±9.26)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OC_(2)A、CL及cSVA分别为14.78°±6.98°、3.32°±13.70°和(21.92±8.85)mm,与A、C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组:2.5±0.65、B组:3.72±0.45、C组:3.52±0.6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较B组降低了54.6%,较A组DAP增大了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检查时,采用3D机器人系统CBCT较常规X线能提供质量更高的图像且相比CT有更精准的站立位测量数据及更低的辐射剂量,能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测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3D机器人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CT、SPECT、PET在评估小鼠的骨成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江涛 王捷 +2 位作者 詹纯列 尹吉林 王欣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 目的利用各种影像诊断设备对正常小鼠的骨进行成像,观察其在小鼠骨成像中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分别使用X线、CT、SPECT、PET对小鼠的骨进行拍摄成像。结果X线和CT均可以清楚地对小鼠的骨组织成像,而SPECT、PET由于其分辨率和特异性不高,成像较模糊。结论X线和CT检查对小鼠的骨成像明显,对小鼠疾病的观察有重要意义。而SPECT、PET对诊断小鼠的骨疾病意义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x线 x线计算机断层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CT成像研究进展
10
作者 钱睿玲(综述) 曹雄锋 朱海涛(审校)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8-941,共4页
心肌纤维化常导致心肌不良重塑,心功能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病理活检是心肌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过程有创且存在并发症多、假阴性率高、抽样误差、操作难度高等缺陷。心脏磁共振(CMR)是心肌纤维化评估的无创影像学... 心肌纤维化常导致心肌不良重塑,心功能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病理活检是心肌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过程有创且存在并发症多、假阴性率高、抽样误差、操作难度高等缺陷。心脏磁共振(CMR)是心肌纤维化评估的无创影像学金标准,基于CMR延迟钆增强(LGE)和T1-mapping技术可以定性、定量诊断心肌纤维化。但是CMR检查存在采集时间较长、成像层厚有限、幽闭恐惧症或植入式电子设备禁忌证等缺陷。心脏计算机断层成像(CCT)作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弥补以上缺陷,在心肌纤维化诊断方面潜能巨大,但尚未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心肌纤维化形成机制及CCT成像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回顾分析与总结,并予以展望,旨在为改善心肌纤维化CCT临床应用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脏计算机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延迟碘增强 心肌应变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馨 于振鹏 +1 位作者 汪会 代鹏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动态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以通过全身动态^(18)F-FDG PET/CT成像的94例肝脏恶性病变[肝细胞癌组(25例)、胆管细胞癌组(27例)、肝转移瘤组(42例)]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FDG代谢率(MR_(FDG))、靶-本底比值(TBR)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等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4例患者中,肝细胞癌组、胆管细胞癌组和肝转移瘤组的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V_(max):F=48.773,P<0.001;MR_(FDG):F=26.334,P<0.001;TBR_(SUV_(max)):F=41.314,P<0.001;TBR_(MRFDG):F=20.821,P<0.001)。SUV_(max)、MR_(FDG)、TBR_(SUV_(max))和TBR_(MRFDG)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的AUC分别为0.836、0.851、0.827和0.847。SUV_(max)、MR_(FDG)与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正相关(SUV_(max):r=0.4,P<0.05;MR_(FDG):r=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动态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不同病理类型肝脏恶性肿瘤SUV_(max)、MR_(FDG)和病灶的最大直径d_(max)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代谢评估在淋巴瘤疗效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梓延 冯成涛 +3 位作者 张海波 邓赟 郑皓 朱高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ppa检验比较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1.1和PERCIST 1.0标准评估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有效率(RR)。结果PERCIST 1.0与RECIST 1.1标准评估93例淋巴瘤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72,P<0.05);对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53、0.316,P<0.05)。93例淋巴瘤患者,RECIST 1.1标准的RR低于PERCIST 1.0标准(RR=46%、64%,P=0.003)。在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中,RECIST 1.1标准的RR均低于PERCIST 1.0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RR=50%、66%;霍奇金淋巴瘤:RR=32%、56%,P=0.043、0.031)。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RCIST 1.0评价淋巴瘤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高于传统使用的基于解剖变化评估的RECIST 1.1标准,PERCIST 1.0标准对淋巴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治疗结果 参考标准 实体瘤疗效价标准(REC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前与术后脑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兴利 薛静 +2 位作者 高培毅 王昊 张亚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8-611,共4页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血管慢性进行性的狭窄或闭塞,常伴有颅底紊乱侧支血管网形成。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药物能控制或逆转疾病的进展,血管重建术是最主要且最有效...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血管慢性进行性的狭窄或闭塞,常伴有颅底紊乱侧支血管网形成。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药物能控制或逆转疾病的进展,血管重建术是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重建术并非越早越好,有研究表明,手术时机取决于脑血管储备,只有当脑血管储备降低时才提倡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灌注成像 计算机体层扫描术 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3 位作者 朱虹 张宗军 季学满 孙传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 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 uptake 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18)F-FDG PET/C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秀艳 丛淑珍 +2 位作者 钱隽 郭玉萍 王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18F-FDG PET/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5个结节作回顾性研究,均已行超声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UE与1...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18F-FDG PET/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5个结节作回顾性研究,均已行超声弹性成像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UE与18F-FDG PET/CT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UE与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06%,93.05%,72.4%和96.55%,66.28%,73.91%。UE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高于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5)。结论:U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优于18F-FDG PET/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N-NH_3·H_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婷婷 杜名 +5 位作者 张新 曹礼 李红 赵周社 辛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43-247,255,共6页
目的:探讨13N-NH3·H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大鼠5只;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2只,其中S1期(轻度肝纤维化组)7只,S2+S3+S4期(进展期及重度肝纤维化组)5只。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 目的:探讨13N-NH3·H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大鼠5只;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2只,其中S1期(轻度肝纤维化组)7只,S2+S3+S4期(进展期及重度肝纤维化组)5只。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动态PET/CT扫描,进行数据重建及图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显像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对13N-NH3·H2O的摄取率,比较各组大鼠在血流灌注、组织扩散及13N-NH3·H2O代谢的差异。结果:自身配对t检验S0在10 min、15 min时点,S1在20 s时点,S2+S3+S4在10 min、15 min、20 min、25 min时点使用抑制剂前后的SUV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各时点SUV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3N-NH3·H2O PET/CT联合乙酰唑胺抑制实验能够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巍 王凯 +1 位作者 陈谦 艾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增强MRI三种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复发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8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怀疑脑部胶质瘤复发的60例患者的资料,60例患者均行^(18)F-FDG PE...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增强MRI三种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胶质瘤复发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8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怀疑脑部胶质瘤复发的60例患者的资料,60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CT与^(11)C-MET PET/CT颅脑显像,术前均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及活检穿刺结果为金标准,对大脑病灶侧摄取异常区域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计算并比较病灶摄取的半定量参数,以及与对侧灰质和白质的比值关系。统计学采用χ^(2)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对所有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60例患者中复发者50例,其中32例表现为^(18)F-FDG有单发或多发放射性摄取,考虑为胶质瘤复发,另28例未见异常摄取增高;47例^(11)C-MET局部摄取增高,考虑胶质瘤病变,3例^(11)C-MET摄取轻度增高,综合考虑为放射性坏死,另10例未见异常,但其中1例术后病理为低级别胶质瘤复发;增强MRI检查中46例为阳性患者,14例为阴性患者,但其中3例患者为假阳性,8例为假阴性。^(18)F-FDG与^(11)C-MET PET/CT脑显像及MRI对复发病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4%(32/50)、94%(47/50)、86%(43/50);特异性分别为100%(10/10)、70%(7/10)、60%(6/10);准确性分别为70%(42/60)、90%(54/60)、81%(49/60)。^(11)C-MET PET/CT显像中,肿瘤/灰质比值均值和肿瘤/白质比值均值分别为1.91±0.69和2.92±1.22,均显著高于^(18)F-FDG PET/CT显像的肿瘤/灰质比值均值(1.05±0.51)和肿瘤/白质比值均值(1.66±0.62)(P<0.05)。结论:^(11)C-MET PET/CT在三种多模态成像技术中,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病灶的诊断优于^(18)F-FDG PET/CT以及增强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心脏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伟 杨萍珠 +2 位作者 侯阳 王凯 辛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活体成像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中炎症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金鹏 刘洋 +3 位作者 聂毛晓 张玉慧 张明多 赵全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571,共6页
目的应用^(18)F-FDG PET/CT、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探讨PET/CT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检测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治疗早期钙化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制做动脉粥样硬... 目的应用^(18)F-FDG PET/CT、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探讨PET/CT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检测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治疗早期钙化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制做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吡格列酮组兔用吡格列酮灌胃,髙脂饲养20周,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PET/CT测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兔主动脉行免疫组化,测量并比较两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密度、钙化面积百分比及凋亡指数。结果第20周,吡格列酮组高敏C反应蛋白(4.27±0.43比6.51±0.91,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41.52±1.99比62.21±3.60,P<0.05)、SUVmean(0.55±0.18比0.68±0.21,P<0.01)及SUVmax(0.70±0.19比0.82±0.3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密度、钙化面积百分比、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吡格列酮组。相应动脉段斑块面积与SUVmean(r=0.28,P<0.01)、SUVmax(r=0.25,P<0.05)呈正相关。巨噬细胞密度与SUVmean(r=0.50,P<0.01)、SUVmax(r=0.46,P<0.01)呈正相关。钙化面积百分比与SUVmean(r=0.50,P<0.01)、SUVmax(r=0.47,P<0.01)呈正相关。凋亡指数与SUVmean(r=0.61,P<0.01)、SUVmax(r=0.60,P<0.01)呈正相关。结论炎症及巨噬细胞凋亡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钙化有重要作用;^(18)F-FDG PET/CT显像能够用于评价微小钙化;吡格列酮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动物的炎症水平,抑制早期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钙质沉着症 吡格列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