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为配置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设限
2
作者 吴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10-10,共1页
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2008~2010年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配置规划,至2010年年底全国总体配置PET~CT控制在96台以内。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 断层扫描 配置 委员会 卫生部 pe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注册上市
4
作者 本刊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5期349-349,共1页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创新产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注册上市.该产品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MR(磁共振)两部分,实现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体化结合,并实...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创新产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注册上市.该产品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MR(磁共振)两部分,实现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体化结合,并实现同步等中心采集生理、解剖和生化代谢信息,通过信息配准和融合,临床实践证明,在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退行性神经病变、全身淋巴瘤等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系统 上市 注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pet成像 创新产品 M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5
作者 覃慕萍 胡晓桦 《内科》 2007年第6期962-964,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18F-FDG pet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阵列的PET探测器模块电子学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永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0,392,共4页
APD阵列γ光子探测器的诸多优点使之特别适用于 PET成像技术 ,根据 APD器件本身的特点以及 PET系统对探测器模块信号读出的要求 ,在介绍 APD实验模块前端电路的设计和性能测试以后 ,详细讨论了 APD模块电子学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 APD阵列 pet探测器 核医学 电子学设计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偶发直结肠局灶性高代谢灶良恶性判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忠 王钦媛 +3 位作者 苏家贵 欧阳晓辉 刘晓飞 何宝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71-1774,1778,共5页
目的探讨PET/CT意外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ET/CT意外探测到直结肠局灶性高放射性摄取灶的病例,半定量分析局部病灶放射性摄取程度,均在1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对表现为新生肿物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 目的探讨PET/CT意外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ET/CT意外探测到直结肠局灶性高放射性摄取灶的病例,半定量分析局部病灶放射性摄取程度,均在1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对表现为新生肿物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分析,将肠镜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临床资料及半定量分析数据汇总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所有34例结肠局灶性FDG高代谢病灶中,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出恶性及癌前病变共22例,阳性预测值(PPV)为64.7%。其中8例为腺瘤,病灶SUVmax平均值为7.55±2.1,14例恶性病灶(9例腺癌,卵巢癌转移2例,间皮瘤转移2例,交界瘤转移1例),SUVmax平均值为7.62±4.87。结肠炎性改变4例(11.8%),SUVmax平均值为9.35±4.9,肠镜正常8例(23.5%),SUVmax平均值为7.4±1.75。癌前病变、恶性肿瘤、炎性病变及生理性摄取组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0.27,P=0.84,其中癌前病变组与恶性病灶组无显著性差异,P=0.968。结论 18F-FDG PET/CT偶然发现直结肠局灶性高摄取病灶中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阳性率很高,单纯依靠SUVmax,不能进行良恶性鉴别,因此进一步结肠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结肠癌 结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左传涛 王立伟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 (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 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结果  (1)感兴趣区 (ROI)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甚于左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 (P <0 0 5 )。 (2 )抑郁症组左侧、右侧rCMRglc与其MADS评分值呈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5、P <0 0 1) ;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叶rCMRglc与SI评分值呈负相关 (除右颞叶P <0 0 1,余区域P <0 0 5 ) ;左侧额下回rCMRglc与其WMS评分值呈正相关P <0 0 5 )。 (3)抑郁症组右侧丘脑rCMRglc与其 1→ 10 0数数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右侧额中回rCMRglc与其图片值呈负相关 (P <0 0 5 ) ;右侧岛叶rCMRglc与其再认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左侧颞叶、左侧枕叶rCMRglc与其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 pet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江 朱虹 +5 位作者 王中秋 童金龙 常林凤 胡裕效 王新刚 黄红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8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彦丽 王冬青 +3 位作者 杨曼茹 吴侠 乔婷婷 周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25例,均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 目的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25例,均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19例)、治疗无效组(6例)。放疗前、放疗结束4周后均行18FFDG PET扫描。每次扫描中,通过感兴趣区测量原发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原发病灶各个层面上FDG积聚的总体积即肿瘤代谢体积(MTV)。比较放疗前、放疗结束4周后SUVmax、MTV,比较两组放疗前后SUVmax、MTV的变化百分比ΔSUVmax及ΔMTV。分析SUVmax、ΔSUVmax、MTV、ΔMTV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ΔSUVmax、ΔMTV预测临床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放疗前、放疗结束4周后SUVmax分别为13.6±5.4、4.9±2.3,放疗结束4周后SUVmax低于放疗前(P<0.01)。放疗前、放疗结束4周后MTV分别为(70.8±62.9)、(19.3±21.4)cm3,放疗结束4周后MTV低于放疗前(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ΔSUVmax分别为0.67±0.11、0.49±0.13,ΔMTV分别为0.81±0.15、0.19±0.16,治疗有效组ΔSUVmax、ΔMTV均高于治疗无效组(P均<0.01)。ΔSUVmax、ΔMTV、放疗后MTV均与近期疗效有相关性(P均<0.05)。ΔMTV预测近期疗效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3%、90.6%。结论18F-FDG PET代谢参数ΔSUVmax、ΔMTV是预测NSCLC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肿瘤代谢体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江 朱虹 +1 位作者 常林凤 吉蘅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孤立性肺结节、FDG、PET/CT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年1月至2009年7月的Medline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相关中英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综合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9篇,其中11篇符合标准纳入分析,A级1篇,B级10篇,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87%~93%)、83%(78%~87%)和51.04(23.33~111.66),AUC为0.9383,Q值为0.875 3,纳入文献稳定性较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体层扫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3 位作者 朱虹 张宗军 季学满 孙传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 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 uptake 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的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盛才 丁义 +4 位作者 秦朝军 章忠明 龙耀斌 马加强 颜李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并探讨^(18)F-FDG PET/CT对DLBCL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化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ET/CT融合...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并探讨^(18)F-FDG PET/CT对DLBCL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化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ET/CT融合图像及同机CT图像诊断淋巴结和结外组织、器官受累的敏感性。结果DLBCL肿大淋巴结在PET/CT融合图像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部分淋巴结内见钙化点,边界清楚,部分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形状不规则的肿块时,边界欠清楚;累及的结外组织器官大多数结构改变较为隐秘或无明显改变;病灶摄取^(18)F-FDG明显增高,呈结节样或团块样放射性浓聚;淋巴结或结外受累病灶内部出现坏死时,坏死部位形成圆圈样的^(18)F-FDG摄取增高灶。PET/CT融合图像与同机CT图像诊断DLBCL淋巴结受累敏感性分别为94.85%、82.35%;诊断结外组织器官受累敏感性分别为95.23%、21.43%,两者比较P均<0.05。结论DLBCL^(18)F-FDG PET/CT显像典型的影像特征是:淋巴结显示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并摄取^(18)F-FDG明显增高,肿大的淋巴结相互融合或呈融合趋势,部分形成不规则的肿块,少数肿大淋巴结内可见钙化点;受累结外组织器官出现或不出现结构改变,但摄取^(18)F-FDG明显升高。PET/CT融合图像较同机CT图像诊断DLBCL累及的淋巴结或结外组织器官更加敏感,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胆碱与^(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常林凤 卢光明 +4 位作者 朱虹 张宗军 胡裕效 季发权 薛杨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23-827,共5页
目的:通过11C-胆碱(11C-choline)与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对肺癌的对比研究,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21例肺癌患者行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分别分析11C-胆碱及18FDG PET/C... 目的:通过11C-胆碱(11C-choline)与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对肺癌的对比研究,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21例肺癌患者行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分别分析11C-胆碱及18FDG PET/CT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UV)、瘤/非瘤(T/N)组织,对11C-胆碱及18FDGPET/CT显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肺癌患者中,17例11C-胆碱及18FDG PET/CT显像表现为代谢增高(80.9%)。11C-胆碱PET/CT显像中病灶SUV、T/N值明显低于18FDG PET/CT显像结果(P<0.05);11C-胆碱PET/CT显像中病灶SUV、T/N值与18FDG PET/CT显像呈正相关关系(r=0.57和0.52,P=0.007和0.016);11C-胆碱PET/CT显像中SUV、T/N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99、0.45,P=0.008 4、0.039),18FDG PET/CT显像中SUV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关系(r=0.68,P=0.000 7),而18FDG PET/CT显像T/N与病灶大小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1C-胆碱反映肿瘤细胞细胞膜的合成情况,在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胆碱 ^18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PET图像重建技术评价小肿瘤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碧霄 卢洁 +4 位作者 王曼 苏玉盛 张艳江 陈牧 梁志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探讨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对于评价小肿瘤病灶(病灶最长径<2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明确诊断肿瘤患者28例,共58个小病灶。PET-CT检查使用联影u MI S-96R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束后使用UIdea... 目的探讨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对于评价小肿瘤病灶(病灶最长径<2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明确诊断肿瘤患者28例,共58个小病灶。PET-CT检查使用联影u MI S-96R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束后使用UIdeal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分别选用TOF和非TOF重建,均采用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最大期望值算法(ordered subset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4.0。测量58个病灶的18F-FDG摄取,分别测量TOF与非TOF图像病灶的18F-FDG标准摄取率平均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ean,SUVmean)、肝脏SUVmean和肝脏SD值,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应用SPSS 21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TOF-PET与非TOF-PET图像的测量值差异。结果 28例患者TOF-PET和非TOF-PET图像肝脏的SUVmean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FDG摄取增高的58个病灶,TOF-PET与非TOF-PET图像的SUVmean、SNR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OF-PET图像测量值显著增高,SUVmean、SNR分别提高10.26%、11.96%。结论 TOF-PET技术较非TOF-PET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小肿瘤病灶的SUVmean、SNR值,有助于提高临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飞行时间 肿瘤 小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去氧葡萄糖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94-997,1001,共5页
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穿刺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及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18FDG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应用的最... 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18FDG PET显像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穿刺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及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了18FDGPE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认知功能和MRI及PET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建军 尹岭 +5 位作者 王鲁宁 汤洪川 田嘉禾 安宁豫 杨炯炯 卢文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研究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transientglobalamnesia ,TGA)患者认知功能及脑代谢状况。方法 对 3例临床诊断为TGA的患者分别行简易心理测试 (MMSE)、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 R)测定和脑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 ,在恢复后不同时间以1... 目的 研究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transientglobalamnesia ,TGA)患者认知功能及脑代谢状况。方法 对 3例临床诊断为TGA的患者分别行简易心理测试 (MMSE)、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 R)测定和脑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 ,在恢复后不同时间以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18F FDG)为示踪剂行脑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positrone missiontomography ,PET)成像 ,并对其图像、量表测试结果与病史作对照研究。结果  3例患者MMSE测试及MRI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 ,而WMS R测试及PET成像显示 :1例正常 ,另外 2例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 ,与记忆相关结构有不同程度的低代谢。结论 TGA患者认知功能及局部脑代谢与其症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尽早终止其发作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认知功能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PET/CT在诊断胸膜间皮瘤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刁强 郑玲 李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征象特点,并探讨PET/CT对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诊断的辅助补充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2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细胞学证实的2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螺旋CT及7例患者的PET/CT检查征象。结果:2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 目的:分析胸膜间皮瘤的螺旋CT征象特点,并探讨PET/CT对胸膜间皮瘤影像学诊断的辅助补充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2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细胞学证实的2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螺旋CT及7例患者的PET/CT检查征象。结果:2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中,良性7例,恶性16例。局限性结节样胸膜增厚9例,良性7例,恶性2例;14例弥漫性胸膜增厚均为恶性。应用PET/CT检查的7例患者中,排除手术可行性5例。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胸膜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而PET/CT可更好地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及是否伴有远处转移,对恶性病例的分期更准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胸膜间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肺癌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48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共63个)的大小(短径)、CT值及SUVmax,采用t检...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18 F-FDG PET/CT检查并诊断肾上腺转移瘤及良性病变48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共63个)的大小(短径)、CT值及SUVmax,采用t检查及χ2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OC(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确定SUVmax区分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163个病灶最终确诊46个为肾上腺转移瘤,17个为良性病变,肾上腺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大小分别为(2.01±1.09)cm、(1.57±0.7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2,P=0.146);两组病灶的CT值分别为(31.69±9.98)HU、(9.80±3.9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6,P=0.000);肾上腺转移瘤的SUVmax为8.86±5.05,良性病变的SUVmax为2.4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9,P=0.000)。肾上腺转移瘤左右侧分布比例为:左侧50%(17/34),右侧14.7%(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76,P=0.002);2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脏的SUVmax的比值>1作为诊断标准,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5%(43/46)、76.5%(13/17)及88.9%(56/63),阳性预测值为91.5%(43/47),阴性预测值为81.3%(13/16)。ROC曲线分析,以SUVmax>3.5作为诊断标准,则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43/46)、88.2%(15/17)、92.1%(58/63)、95.6%(43/45),和83.3%(15/18)。结论 18F-FDG PET/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以SUVmax>3.5作为诊断标准,可较好的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和肾上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肾上腺转移肿瘤 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成像对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建虎 郝建 +2 位作者 欧小波 任春 邹新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将拍摄的PET/CT片用视觉判断和测定356参数值,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将拍摄的PET/CT片用视觉判断和测定356参数值,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作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5例患者中找到原发灶者40例,占88.9%(40/45),其中3例为炎症,2例为结核,假阳性率为11.1%(5/45)。结论 18F-FDG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为肿瘤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估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氟化脱氧葡萄糖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