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井的正演模拟分析与复杂岩性划分
1
作者 徐大维 李琼 +1 位作者 陈子杰 何建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3-793,共11页
油气勘探的研究对象逐渐转为复杂油气藏,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为典型的内陆盐湖沉积,蚌湖向斜的潜三段的复杂砂泥岩薄互层储层构造需要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勘探技术支持实际生产。为此,开展基于测井的正演模拟分析与复杂岩性划分。首先,... 油气勘探的研究对象逐渐转为复杂油气藏,潜江凹陷蚌湖向斜周缘为典型的内陆盐湖沉积,蚌湖向斜的潜三段的复杂砂泥岩薄互层储层构造需要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的勘探技术支持实际生产。为此,开展基于测井的正演模拟分析与复杂岩性划分。首先,基于原始测井数据分析计算岩性数据,分析含不同流体砂岩(含水砂岩、含油砂岩以及干层砂岩)的岩性特征,根据褶积理论建立4种不同楔形正演模型,研究不同岩性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次,基于K-均值算法用已知测井岩性数据重构岩性曲线,利用密度属性对自然伽玛值进行修正,进一步划分岩性;最后,设计潜三段4油组连井地质模型,研究储层厚度变化、含流体变化对振幅的影响。模型分析及实例表明,K-均值算法可有效划分盐岩、砂岩和膏泥岩三种岩性,预测准确度为90.4%,基于高分辨率的测井信息建立的正演仿真模型与实际地质特征一致。因此,利用测井数据重构岩性曲线建立仿真正演模型,对盐泥互层以及薄层砂岩的反射特征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湖向斜 K-均值算法 正演模拟 自然伽玛 岩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双复杂探区典型三维正演模型的建立和正演模拟
2
作者 李培明 于海生 +4 位作者 武威 刘永雷 赵会兵 方勇 高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7-950,共14页
三维典型数值模型和模拟对地震处理和解释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检验和测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性。中国西部双复杂探区长期存在地震偏移成像困难、构造难以落实的问题,急需建立代表中国前陆盆地双复杂特征的三维典型模型与正... 三维典型数值模型和模拟对地震处理和解释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检验和测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性。中国西部双复杂探区长期存在地震偏移成像困难、构造难以落实的问题,急需建立代表中国前陆盆地双复杂特征的三维典型模型与正演模拟数据。文中以西部双复杂典型代表的克拉苏地区克深区块为例,综合西部前陆盆地山前带地表、地下典型地质和地球物理特点,充分利用地震深度偏移速度、声波测井、VSP测井、微测井等资料建立了中国西部双复杂典型数值模型(BGP-DC2GModels),包括声波速度模型、各向同性弹性介质模型、TTI/TORT模型、黏滞介质模型,具备复杂近地表、复杂地下构造、高速砾岩扇体、膏盐体、滑脱层(煤层)、Q异常体、各向异性等典型特征。基于该模型,利用谱元法模拟生成了各向同性声波、各向同性弹性波、各向同性黏弹性波、TTI黏弹性波、TORT黏弹性波等5套高质量地面与井中立体观测的正演模拟数据,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的声波逆时偏移、各向异性偏移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典型模型和数值模拟数据能够测试和验证采集、处理、解释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模型 前陆盆地 正演模拟 双复杂探区 弹性介质 黏弹介质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储层裂缝正演模拟及叠前各向异性反演预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静 束青林 +2 位作者 杜玉山 张强 朱惠永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38,共8页
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油气资源丰富,裂缝发育,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裂缝对页岩油开发的有利方面表现为能有效提高页岩油储层的产能,而不利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钻井难度,造成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频发,严重影响了钻井的效率,因此裂缝的准... 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油气资源丰富,裂缝发育,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裂缝对页岩油开发的有利方面表现为能有效提高页岩油储层的产能,而不利方面主要是增加了钻井难度,造成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频发,严重影响了钻井的效率,因此裂缝的准确预测是该区块页岩油勘探开发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中开展了纵波反射系数各向异性理论的分析,利用正演模拟研究了页岩储层裂缝方位、裂缝角度、裂缝组系等对反射系数特征的影响,同时结合研究区页岩油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利用OVT域数据研究分方位道集叠加及地震属性差异,并进行叠前AVAZ反演预测裂缝的发育特征。与实际的钻井情况及成像测井结果对比表明,叠前各向异性反演预测的裂缝结果可靠性高,可为后续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正演模拟 各向异性分析 叠前AVAZ反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导率加权平均法的频率域航空电磁三维谱元正演模拟研究
4
作者 黄鑫 严良俊 +5 位作者 谢兴兵 周磊 巩铭扬 陈章倩 代博帅 刘佳源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9-1273,共15页
三维电磁正演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对于实测电磁数据的反演和解释至关重要。近年来,谱元法逐渐被应用于三维电磁正演中,其中基于规则/形变六面体网格的谱元法在航空电磁正演模拟中的效果已得到了验证。然而,常规谱元法在处理每个离散单... 三维电磁正演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对于实测电磁数据的反演和解释至关重要。近年来,谱元法逐渐被应用于三维电磁正演中,其中基于规则/形变六面体网格的谱元法在航空电磁正演模拟中的效果已得到了验证。然而,常规谱元法在处理每个离散单元时,通常赋予其单一的物理属性,导致在模拟复杂模型时仍需采用精细网格以满足模型离散需求,对复杂模型的适用性存在不足。鉴于谱元法基函数的高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导率体积加权平均的谱元法。该方法将物理模型离散化与数值网格离散化相分离,实现了对单元内物理属性变化的精细描述,同时避免了正演方程未知数数量的增加。以频率域航空电磁三维正演为例,对改进的谱元法的精度与效率进行了分析。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的谱元正演算法能够在保证不低于常规正演算法精度的前提下,减少所需的自由度,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格谱元法 电导率加权平均 航空电磁 正演模拟 复杂介质 频率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低秩分解策略的黏声各向异性纯qP波正演模拟方法
5
作者 李书瑜 梁兵 +2 位作者 郭廷超 潘成磊 许冲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6-777,共12页
地下介质的黏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会导致地震波出现相位频散和振幅衰减,如果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忽略这些影响,那么成像结果会出现同相轴畸变和偏移假象。常规黏声TTI介质拟声波方程可用于模拟地震波在黏声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但存在... 地下介质的黏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会导致地震波出现相位频散和振幅衰减,如果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忽略这些影响,那么成像结果会出现同相轴畸变和偏移假象。常规黏声TTI介质拟声波方程可用于模拟地震波在黏声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但存在伪横波干扰和受模型参数限制(各向异性参数ε必须大于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基于声学近似的纯qP波频散关系与常Q衰减模型相结合,推导了一种黏声TTI介质纯qP波方程。该方程包含解耦的相位频散和振幅衰减项,便于实现衰减补偿逆时偏移。基于新推导的方程,发展了有限差分低秩分解求解策略,实现了黏声TTI介质纯qP波正演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程克服了黏声TTI介质拟声波方程的局限,可较为准确且稳定地模拟地震波在黏声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同时,该有限差分低秩分解求解策略继承了有限差分求解方法高效的优势,相比于传统低秩分解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声各向异性 纯qP波方程 正演模拟 有限差分低秩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干扰环境下矿井瞬变电磁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姣 姜志海 +3 位作者 殷长春 邱长凯 李毛飞 高兆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78-4589,共12页
金属干扰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给数据解释带来误判、错判,甚至导致接收信号彻底无效,因此系统研究金属环境下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至关重要。可采用三维矢量有限元法实现金属干扰环境下的瞬变... 金属干扰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给数据解释带来误判、错判,甚至导致接收信号彻底无效,因此系统研究金属环境下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至关重要。可采用三维矢量有限元法实现金属干扰环境下的瞬变电磁正演模拟。利用精细化四面体网格对全空间计算区域进行空间离散,同时引入二阶后退欧拉时间离散格式,将直接求解器MUMPS用于线性方程的求解,最终获得高精度的数值解。在验证算法精度的基础上给出金属干扰环境下的矿井瞬变电磁响应,证明非结构有限元法对交界面电阻率差异巨大、磁导率参数较大的含金属模型依然能够进行较好的模拟。为系统分析金属干扰环境下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设计切合实际尺寸的典型块状金属和金属工字钢模型。以精细化四面体网格拟合金属模型界面并提取数值模型的电磁扩散剖面,分析金属体与接收线圈距离及金属体尺寸对响应信号的影响。非结构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内金属的存在使得电磁场信号产生畸变,感应电动势曲线在晚延时产生异常高值。并且金属体尺寸越大、距离越近,则感应电动势响应幅值更大、影响范围越广,甚至淹没目标含水地质体的信号。可移动的块状金属与连续的工字钢在响应特征上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可通过调整距离等方式对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金属干扰 三维正演模拟 矢量有限元 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生黄土介质环境地下管线雷达探测正演模拟及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坪伸 王新红 +3 位作者 张秉来 张文 袁媛 何赟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0-600,共11页
西北地区城镇地下管线大多敷设于自然和人工形成的次生黄土介质环境中,次生黄土介质的介电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探地雷达所探测地下管线反射信号造成的干扰,却往往被工程师忽略,增加了地下管线雷达探测信号解译误差。本文根据西北地区地下... 西北地区城镇地下管线大多敷设于自然和人工形成的次生黄土介质环境中,次生黄土介质的介电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探地雷达所探测地下管线反射信号造成的干扰,却往往被工程师忽略,增加了地下管线雷达探测信号解译误差。本文根据西北地区地下管线敷设的次生黄土介质环境特征,基于gprMax建立了非均质和均质土体介质环境中包含金属管及塑料管的介电模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正演。在开展反射信号图像分析、单道反射信号分析和幅度谱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程实践对次生黄土介质环境中敷设的金属管和塑料管探测信号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非均质土体介电模型与实际岩土介电模型的图像信号更接近;奇异值法可将实测信号的目标可辨度提升2倍以上;金属管的反射波峰值比塑料管高3.7倍;金属管计算深度比实际深度浅,塑料管计算深度比实际深度深;次生黄土介质环境中,金属管与塑料管的幅度谱的主频应集中在200~400 MHz范围。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次生黄土环境中金属管和塑料管的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提高探地雷达图像的解译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次生黄土 非均质土体介电模型 正演模拟 管线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搬运沉积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发育——来自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地层正演模拟的启示
8
作者 齐昆 龚承林 金振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9-1325,共17页
【目的】作为大陆边缘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块体搬运沉积(Mass-Transport Deposits,MTDs)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前人研究中却很少将其与大陆边缘沉积层序的建造建立成因上的联系。【方法】以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SQ4和SQ5层序为... 【目的】作为大陆边缘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块体搬运沉积(Mass-Transport Deposits,MTDs)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前人研究中却很少将其与大陆边缘沉积层序的建造建立成因上的联系。【方法】以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SQ4和SQ5层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地层正演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层序建造背景对于MTDs发育的影响。【结果】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表明,MTDs主要在SQ4内发育而在SQ5内鲜有发育,且SQ4中高位体系域发育程度相较于SQ5明显较高。根据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实际情况,设计了45组Dionisos地层正演模拟实验分析深水MTDs在不同层序建造背景下的发育。在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充足的沉积物供给以及大幅度海平面波动的背景下,深水MTDs对层序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极其敏感;在高位体系域持续时间较长从而进行充分发育的情况下,深水MTDs普遍较容易形成,这与深水MTDs在SQ4和SQ5中的实际发育情况一致。【结论】在SQ4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充分发育,相应的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越过了陆架坡折,形成了高起伏和高坡度的斜坡前积体,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极易发生斜坡垮塌,从而导致深水MTDs的发育。然而,在SQ5建造过程中,高位体系域发育相对有限,相应的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只进积到外陆架,形成低起伏和低坡度的斜坡前积体,不利于斜坡垮塌的发生以及深水MTDs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 沉积层序建造 地层正演模拟 珠江陆缘 晚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维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水力压裂监测正演模拟
9
作者 余胜红 唐新功 熊治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53,共16页
水力压裂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力压裂监测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微地震监测不能准确获得水力压裂的有效压裂体积参数,而电磁法对低阻体反应灵敏,可以用来监测裂缝的空间特征和扩展范围。... 水力压裂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力压裂监测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微地震监测不能准确获得水力压裂的有效压裂体积参数,而电磁法对低阻体反应灵敏,可以用来监测裂缝的空间特征和扩展范围。采用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CSAMT)对水力压裂模型进行了正演数值模拟,详细推导了2.5维CSAMT有限元计算方程并实现了正演数值算法。通过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分别对发射源靠近井口和发射源远离井口两个水力压裂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考察压裂前、后的相对变化,分别求取了各压裂段与仅含套管时的视电阻率相对差异和相邻两个压裂段的视电阻率相对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裂进程的持续,视电阻率的相对差异曲线的极值会朝着裂缝新生成的方向发生偏移,其移动的范围与裂缝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故可以根据视电阻率的相对差异曲线极值的位置对裂缝进行大致定位。根据对视电阻率残差拟断面图的分析可知,在裂缝所对应的位置处,视电阻率产生了足够大的残差数值,虽然由于场源的影响,异常区域的中心与裂缝的中心位置并不一一对应,而是稍微偏向裂缝远离场源一侧的方向,但是可以根据相邻两个压裂段的视电阻率残差结果对裂缝的位置进行初步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对于水力压裂的裂缝定位是可行的,可以为水力压裂电磁法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可控源电磁法 水力压裂 压裂监测 正演模拟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坐标变换的起伏地表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
10
作者 郑忆康 姚艺 范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72-3482,共11页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 高效精确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震偏移成像和参数反演的核心,频率域的有限差分方法在正演模拟具备一定优势,包括能够在多震源模拟中计算效率更高,在选择网格间距时更具有灵活性等.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问题上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起伏地表情况下的频率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问题,我们提出通过建立广义坐标系,利用传统笛卡尔坐标系到起伏地表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在起伏地表条件下高精度地模拟地震波传播波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实现频率域逆时偏移的可行性.并使用均匀模型和Foothills模型的数值测试来验证本文方法基本流程的有效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在进行复杂地表场景的频率域地震成像和反演时,本文方法具有作为正演建模求解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频率域 有限差分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正演模拟的三种交错网格适应性比较及Lebedev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云贵 廖建平 +4 位作者 周林 刘和秀 张青 谢敬涛 王立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4-1179,共16页
研究了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的正演模拟的三种不同有限差分法,即标准交错网格(SSG)、旋转交错网格(RSG)和Lebedev方法(LS),详细对比分析这三种交错网格方法在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简化了LS有限差分... 研究了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的正演模拟的三种不同有限差分法,即标准交错网格(SSG)、旋转交错网格(RSG)和Lebedev方法(LS),详细对比分析这三种交错网格方法在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优势与局限.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简化了LS有限差分法在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正演模拟.为了模拟三维大规模复杂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响应,提出一个优化的正演模拟计算流程:将模型参数分为模型介质参数和模型构造参数.该计算流程适用于三种有限差分法中的任何一种.使用LS方法实现任意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地震响应的三维全波场模拟,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有限差分模拟方法进行二维和三维模型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交错网格 旋转交错网格 Lebedev方法 优化的正演模拟计算流程 地震正演模拟 三维各向异性裂缝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时频特征的正演模拟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雪英 陈树民 +2 位作者 王建民 裴江云 王元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10-3419,共10页
基于正演模拟的薄层时频特征响应分析是薄层定性识别与厚度定量预测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基于波场延拓理论,利用深度域相移法对不同厚度薄层进行了正演模拟.采用广义S变换对零偏移距地震道的反射复合波进行瞬时频谱分析,发现当薄层顶底反... 基于正演模拟的薄层时频特征响应分析是薄层定性识别与厚度定量预测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基于波场延拓理论,利用深度域相移法对不同厚度薄层进行了正演模拟.采用广义S变换对零偏移距地震道的反射复合波进行瞬时频谱分析,发现当薄层顶底反射系数极性相反时,复合波的干涉作用具有升频降幅作用,而极性相同时具有升幅降频作用;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均证明主峰值频率与薄层双程旅行时间厚度存在定量解析关系,这为薄层厚度定量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由于峰值频率对反射系数大小与极性变化不敏感,因此,峰值频率方法与时域振幅方法相比更具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正演模拟 瞬时频谱 峰值频率 厚度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与应用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尧 李术才 +4 位作者 徐磊 刘斌 林春金 张凤凯 杨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27-3634,共8页
国内大多数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诸如衬砌开裂、不密实、含有空洞和渗漏水等衬砌病害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地质雷达(GPR)可以用来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快速无损探测,但对于衬砌病害的解译十分依赖于探测... 国内大多数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诸如衬砌开裂、不密实、含有空洞和渗漏水等衬砌病害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地质雷达(GPR)可以用来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快速无损探测,但对于衬砌病害的解译十分依赖于探测人员的经验,很容易造成误判和漏判。因此,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分类,并针对典型衬砌病害类型进行建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衬砌病害模型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针对衬砌渗漏水和存在钢筋干扰等特殊情况,通过频谱分析对病害进行了定量识别,总结出典型衬砌病害的地质雷达探测解释准则,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衬砌病害进行了推断和解译。结果验证了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和解释准则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病害 地质雷达 时域有限差分法 正演模拟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落柱三维地震正演模拟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李艳芳 程建远 +2 位作者 熊晓军 聂爱兰 张宪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6-460,共5页
设计了在煤层截面上长轴大小分别为80、50、25和15 m的4个陷落柱,其空间形状不规则、顶部发育高度不等,利用三维地震单程声波方程对4个陷落柱进行了正演模拟,对其中一条典型剖面开展了二维地震正演模拟(包括单炮和平面波),并对陷落柱的... 设计了在煤层截面上长轴大小分别为80、50、25和15 m的4个陷落柱,其空间形状不规则、顶部发育高度不等,利用三维地震单程声波方程对4个陷落柱进行了正演模拟,对其中一条典型剖面开展了二维地震正演模拟(包括单炮和平面波),并对陷落柱的二维地震与三维地震模拟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二维地震正演模拟而言,陷落柱三维正演模拟反映的陷落柱边界清晰,与实际大小相符,且对小陷落柱的识别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三维地震 二维地震 正演模拟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厚薄互层时频特征的正演模拟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雪英 文慧俭 +3 位作者 陈树民 王建民 裴江云 王元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3-1042,共10页
本文基于波动理论,利用深度域相移法对不同互层数、不同单层厚度的等厚薄互层进行正演模拟.采用广义S变换分析零偏移距地震道反射复合波的瞬时频谱.研究发现当单层厚度大于3/16波长时,等厚薄互层时域特征为中、高频等幅振荡,瞬时频谱为... 本文基于波动理论,利用深度域相移法对不同互层数、不同单层厚度的等厚薄互层进行正演模拟.采用广义S变换分析零偏移距地震道反射复合波的瞬时频谱.研究发现当单层厚度大于3/16波长时,等厚薄互层时域特征为中、高频等幅振荡,瞬时频谱为与单层厚度成反比的单一峰值梳状函数;当单层厚度小于3/16波长时,震源子波的有限带宽对瞬时频谱的高频频率峰有压制作用,导致等厚薄互层中部的时域振幅和频域最大幅度均为低值,薄互层的结构特征不易分辨,说明宽高频的震源子波是提高薄互层分辨能力的关键.此外,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均证明:当地层厚度大于1/8波长时,其峰值频率与薄互层单层厚度存在定量解析关系,这为等厚薄互层单层厚度定量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厚薄互层 正演模拟 瞬时频谱 峰值频率 厚度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雷达探测地下不良地质体的正演模拟及其复信号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尧 李术才 +4 位作者 刘斌 聂利超 张凤凯 徐磊 王传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0-308,共9页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溶洞、裂隙带和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如果不能提前探明地下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体及其含水情况,将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钻孔雷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探测方法,但迄今,尚未见有针对典型不良地质体进行正演模拟...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溶洞、裂隙带和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如果不能提前探明地下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体及其含水情况,将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钻孔雷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探测方法,但迄今,尚未见有针对典型不良地质体进行正演模拟并进行复信号分析的工作。结合复信号分析技术,利用振幅、相位和频率等瞬时信息对钻孔雷达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提高解译的精度和准确性。针对溶洞、裂隙和断层等典型不良地质体无水和含水的情况分别建立了数值模型,利用地质雷达正演软件GprMax对数值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并使用复信号分析技术对正演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典型不良地质体的响应特征,且当不良地质体含水时,反射信号振幅增强、相位反转、频率降低。结合工程实例对钻孔雷达探测数据进行了复信号分析,正演模拟和工程实例都表明,利用复信号分析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地质异常体的形态分布及其含水情况进行分析,提高了钻孔雷达解译的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体 钻孔雷达 正演模拟 响应特征 复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有限差分法三维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金海 王卫民 +1 位作者 赵连锋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54-1862,共9页
傅里叶有限差分(FFD)法兼有相位屏法和隐式有限差分法二者的优势,能够处理复杂地质构造中的波传播问题,但在三维情形下,算子的双向分裂会引起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误差.本文用Fourier变换计算双向分裂过程中的高阶交叉项,消除了方位各向... 傅里叶有限差分(FFD)法兼有相位屏法和隐式有限差分法二者的优势,能够处理复杂地质构造中的波传播问题,但在三维情形下,算子的双向分裂会引起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误差.本文用Fourier变换计算双向分裂过程中的高阶交叉项,消除了方位各向异性误差.该方法充分利用了FFD法在双域实现的算法结构,明显减少了由于引入误差校正所带来的计算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修改后的三维French模型的地震正演问题,并将得到的叠后记录、单炮记录同全波有限差分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对一次反射波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内存需求和计算效率方面则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演模拟 傅里叶有限差分 双向分裂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溶洞储层体积定量化正演模拟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东 潘建国 +3 位作者 潘文庆 韩剑发 敬兵 于红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1-878,882,共9页
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缝洞体体积计算等制约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正演模拟,明确了碳酸盐岩串珠状强振幅、羊排状强振幅、杂乱反射和弱振幅等各类复杂地震响应特征的... 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缝洞体体积计算等制约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正演模拟,明确了碳酸盐岩串珠状强振幅、羊排状强振幅、杂乱反射和弱振幅等各类复杂地震响应特征的地质意义,同时开展了正演校正下溶洞体体积计算新方法的探索。研究表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碳酸盐岩溶洞体积计算方法,可以为高效开发和储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体积计算 正演模拟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被引量:19
19
作者 冯晅 邹立龙 +4 位作者 刘财 鹿琪 梁文婧 李丽丽 王世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7,共9页
全极化探地雷达不但能获取当前探地雷达使用的共极化信息,而且能使用交叉极化信息,进而更好地分析目标属性.本文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极化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方法,通过水平正交双方向同时接收获取全极化信息.标准目标体金... 全极化探地雷达不但能获取当前探地雷达使用的共极化信息,而且能使用交叉极化信息,进而更好地分析目标属性.本文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极化探地雷达的正演模拟方法,通过水平正交双方向同时接收获取全极化信息.标准目标体金属板和角反射器的正演模拟与实验室物理模型测试一致的共极化和交叉极化响应信息,证实了该正演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模拟了典型目标(随机表面和斜裂缝)的响应.正演模拟和实验结果均反映出结合交叉极化响应和共极化响应信息有助于识别和判断目标的方向、结构组成等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全极化 正演模拟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方法精细描述河流相储层——秦皇岛32-6油田北区实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梁宏伟 吴胜和 +3 位作者 穆龙新 岳大力 印森林 喻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8-984,1015,共8页
基于已有的河流相砂体发育模式,本文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对大井距条件下秦皇岛32-6油田北区(NmⅡ-4小层)河流相砂体(的叠置关系)进行了精细描述。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河流相砂体可识别条件,建立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概念模型,总结... 基于已有的河流相砂体发育模式,本文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对大井距条件下秦皇岛32-6油田北区(NmⅡ-4小层)河流相砂体(的叠置关系)进行了精细描述。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河流相砂体可识别条件,建立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概念模型,总结了单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标志正演响应波形特征,最终识别出单河道和单一点砂坝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目的层段地震波主频近60Hz条件下,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法能在较大井距间时准确识别出单河道和单一点砂坝边界,提高了大井距条件下河流相砂体构型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正演模拟 构型分析 储层描述 点砂坝 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