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窟顶西坡壁画内容考释 被引量:8
1
作者 贺世哲 《敦煌学辑刊》 1982年第1期28-32,共5页
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开凿于西魏时期(公元535—556年)。倒斗型窟顶,分东、南、西、北四个坡。关于这四个坡上的壁画内容,研究敦煌石窟的人说法不一。有的同志说是我国传统的神话题材,是把道家的'羽化升天'和佛教的'极乐世... 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开凿于西魏时期(公元535—556年)。倒斗型窟顶,分东、南、西、北四个坡。关于这四个坡上的壁画内容,研究敦煌石窟的人说法不一。有的同志说是我国传统的神话题材,是把道家的'羽化升天'和佛教的'极乐世界'合为一体,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外来的佛教逐渐'民族化'。有的同志认为这是外来的佛教借用我国传统的神话艺术形象,来表现佛教的题材,形武是民族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修罗 魏晋南北朝时代 壁画内容 敦煌莫高窟 西坡 帝释天 乃南朝 东王公 正法念处经 画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镜”补说——以功用、场合的固化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晶波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6,共17页
"业镜"是佛教想象出来用以警诫众生、显现业力果报的一种独特辅教工具。业镜概念在中国传播流行的过程,也伴随着一个其功用及应用场合不断固化的过程,即功用由悉现善恶到专显恶业,场合由天界、人间到专置于幽冥。其间,佛教地... "业镜"是佛教想象出来用以警诫众生、显现业力果报的一种独特辅教工具。业镜概念在中国传播流行的过程,也伴随着一个其功用及应用场合不断固化的过程,即功用由悉现善恶到专显恶业,场合由天界、人间到专置于幽冥。其间,佛教地狱观念的影响,《十王经》及相关斋祭仪式的盛行,与"业镜"最终固化为冥界中阎罗审判亡人之专门工具并为大众所熟知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法念处经 业镜 冥判 宿业再现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