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极性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对瘢痕组织中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安晓强
郭鑫
+3 位作者
苑旺
黄平
江键
崔黎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3-639,共7页
为了研究5-氟尿嘧啶(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HS)生长的机制,将常温电晕充电制备的正极性聚丙烯(PP)驻极体的充电面与制备的5-FU贴剂的背衬层相结合,制成了不同等效表面电位(分别为1 000 V和2 000 V)的...
为了研究5-氟尿嘧啶(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HS)生长的机制,将常温电晕充电制备的正极性聚丙烯(PP)驻极体的充电面与制备的5-FU贴剂的背衬层相结合,制成了不同等效表面电位(分别为1 000 V和2 000 V)的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然后将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分别作用于创伤SD大鼠创面,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SD大鼠创面自然愈合4周时间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2)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通过减少瘢痕组织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量来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3)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疗效优于5-FU贴剂,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疗效与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大小成正比。因此可得结论: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可有效增加模型药物在皮肤内的储存量,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驻极体
SD大鼠
增生性瘢痕
5-氟尿嘧啶
贴剂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极性驻极体与氮酮联合调控5-氟尿嘧啶在SD大鼠皮肤中的储存
2
作者
梁合鹃
黄平
+3 位作者
苑旺
安晓强
崔黎丽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0-616,共7页
为寻求临床上5-氟尿嘧啶(简称5-FU)治疗增生性瘢痕更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以5-FU为模型药物,以质量分数为3%的氮酮(简称3%氮酮)为化学促渗剂,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经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
为寻求临床上5-氟尿嘧啶(简称5-FU)治疗增生性瘢痕更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以5-FU为模型药物,以质量分数为3%的氮酮(简称3%氮酮)为化学促渗剂,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经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时5-FU药物体外经SD大鼠腹部、背部和瘢痕皮肤的渗透规律以及在这3类皮肤中的储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等效表面电位为500 V、1 000 V、2 000 V的正极性驻极体分别与3%氮酮联合作用对5-FU药物的经皮渗透均具有促进作用,等效表面电位越高,5-FU累积透皮量就越小;(2)5 000 V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作用明显被削弱;(3)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均可增加皮肤角质层和去角质层皮肤中5-FU滞留量,5-FU滞留量与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正相关;(4)在瘢痕、背部和腹部皮肤中5-FU滞留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背部皮肤、瘢痕皮肤、腹部皮肤。综上所述,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均可促进5-FU体外经SD大鼠皮肤的渗透,高等效表面电位驻极体可使更多5-FU滞留于皮肤组织中,符合增生性瘢痕治疗中5-FU用药的预期效果,可为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驻极体
5-氟尿嘧啶
氮酮
SD大鼠
瘢痕皮肤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极性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对瘢痕组织中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安晓强
郭鑫
苑旺
黄平
江键
崔黎丽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3-6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7175)~~
文摘
为了研究5-氟尿嘧啶(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HS)生长的机制,将常温电晕充电制备的正极性聚丙烯(PP)驻极体的充电面与制备的5-FU贴剂的背衬层相结合,制成了不同等效表面电位(分别为1 000 V和2 000 V)的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然后将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分别作用于创伤SD大鼠创面,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SD大鼠创面自然愈合4周时间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2)5-FU贴剂和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通过减少瘢痕组织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量来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3)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疗效优于5-FU贴剂,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的疗效与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大小成正比。因此可得结论:正极性驻极体5-FU贴剂可有效增加模型药物在皮肤内的储存量,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
关键词
正极性驻极体
SD大鼠
增生性瘢痕
5-氟尿嘧啶
贴剂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ets
SD rats
hypertrophic scar
5-fluorouracil
patch
type Ⅰcollagen
type Ⅲcollagen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极性驻极体与氮酮联合调控5-氟尿嘧啶在SD大鼠皮肤中的储存
2
作者
梁合鹃
黄平
苑旺
安晓强
崔黎丽
江键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数理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0-6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7175)~~
文摘
为寻求临床上5-氟尿嘧啶(简称5-FU)治疗增生性瘢痕更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以5-FU为模型药物,以质量分数为3%的氮酮(简称3%氮酮)为化学促渗剂,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经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时5-FU药物体外经SD大鼠腹部、背部和瘢痕皮肤的渗透规律以及在这3类皮肤中的储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等效表面电位为500 V、1 000 V、2 000 V的正极性驻极体分别与3%氮酮联合作用对5-FU药物的经皮渗透均具有促进作用,等效表面电位越高,5-FU累积透皮量就越小;(2)5 000 V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作用明显被削弱;(3)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均可增加皮肤角质层和去角质层皮肤中5-FU滞留量,5-FU滞留量与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正相关;(4)在瘢痕、背部和腹部皮肤中5-FU滞留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背部皮肤、瘢痕皮肤、腹部皮肤。综上所述,不同等效表面电位正极性驻极体与3%氮酮联合作用均可促进5-FU体外经SD大鼠皮肤的渗透,高等效表面电位驻极体可使更多5-FU滞留于皮肤组织中,符合增生性瘢痕治疗中5-FU用药的预期效果,可为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关键词
正极性驻极体
5-氟尿嘧啶
氮酮
SD大鼠
瘢痕皮肤
增生性瘢痕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ets
5-fluorouracil
azone
SD rats
scar skin
hypertrophic scar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极性驻极体5-氟尿嘧啶贴剂对瘢痕组织中胶原合成的影响
安晓强
郭鑫
苑旺
黄平
江键
崔黎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正极性驻极体与氮酮联合调控5-氟尿嘧啶在SD大鼠皮肤中的储存
梁合鹃
黄平
苑旺
安晓强
崔黎丽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