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极性长间隙放电先导起始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耀恒 谷山强 +2 位作者 贺恒鑫 何俊佳 胡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6-762,共7页
为了准确地定量计算长间隙放电的先导起始时刻,基于流注-先导转化热电离理论,提出了1个计算先导起始暗区时间的简化物理模型。该模型能考虑初始电晕产生的空间电荷对先导起始过程中2次电晕起始的屏蔽作用。然后通过搭建长间隙放电综合... 为了准确地定量计算长间隙放电的先导起始时刻,基于流注-先导转化热电离理论,提出了1个计算先导起始暗区时间的简化物理模型。该模型能考虑初始电晕产生的空间电荷对先导起始过程中2次电晕起始的屏蔽作用。然后通过搭建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了3 m棒-板放电试验,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利用该物理模型对正极性先导起始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流注-先导转化,不能忽略振动能弛豫过程对流注根部转化区内气体温度上升的影响;初始电晕空间电荷对抑制先导起始的作用十分明显,是决定先导起始时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起始 长间隙 正极性放电 物理模型 流注一先导转化 模拟电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冲击下正极性长间隙放电物理仿真模型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耀恒 贺恒鑫 +1 位作者 陈维江 何俊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77-184,22,共8页
开展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物理仿真模型的研究对优化特高压外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正极性长间隙放电物理机制,建立了包括初始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先导起始、流注–先导体系发展和最后跃变等过程的物理仿真模型,该模型考虑... 开展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过程物理仿真模型的研究对优化特高压外绝缘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正极性长间隙放电物理机制,建立了包括初始电晕起始与流注发展、先导起始、流注–先导体系发展和最后跃变等过程的物理仿真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电晕起始分散性和先导路径随机性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放电结构间隙的背景电位分布,并使用试验观测结果对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该模型对导线–塔窗结构间隙的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导线–塔窗间隙的50%击穿电压处于棒–板和棒–棒的50%击穿电压之间;波前时间对其50%击穿电压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呈现"U"形曲线;杆塔塔窗宽度对50%击穿电压影响较小,随着宽度增大,50%击穿电压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放电 长空气间隙 物理过程 仿真模型 导线-塔窗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单点电晕放电可听噪声时域波形拟合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学宝 崔翔 +1 位作者 卢铁兵 张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基于实验室搭建的可听噪声时域测试平台,获得了正极性单点电晕放电产生可听噪声的时域波形。根据可听噪声时域波形的脉冲特性,提出了采用分段双指数函数来拟合单个可听噪声时域脉冲波形的经验波形,通过在时域和频域上对拟合结果和测量... 基于实验室搭建的可听噪声时域测试平台,获得了正极性单点电晕放电产生可听噪声的时域波形。根据可听噪声时域波形的脉冲特性,提出了采用分段双指数函数来拟合单个可听噪声时域脉冲波形的经验波形,通过在时域和频域上对拟合结果和测量结果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拟合波形的合理性。最后,基于长时间可听噪声时域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电压下分段双指数函数中的拟合参数和可听噪声波形参数的统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电晕放电的随机性,在同一电压下脉冲波形参数及波形拟合参数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可听噪声脉冲的时间间隔随着电压的增加有所降低,而脉冲宽度及视在持续时间在不同电压下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电晕放电 单点 可听噪声时域波形 分段双指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操作冲击下棒–棒间隙先导发展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耀恒 刘赟 +2 位作者 叶会生 贺恒鑫 何俊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983-5989,6043,共7页
先导发展是正极性棒–棒长间隙放电中影响其击穿特性的最主要过程,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并获得先导发展特性,基于两台CMOS高速摄相机,通过搭建棒–棒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了不同尺度下放电试验,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加清晰的先导发... 先导发展是正极性棒–棒长间隙放电中影响其击穿特性的最主要过程,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并获得先导发展特性,基于两台CMOS高速摄相机,通过搭建棒–棒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了不同尺度下放电试验,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加清晰的先导发展过程图谱。然后作为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建立了考虑上、下棒电极电场畸变作用对先导发展影响的仿真模型,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运用所提出的仿真模型对先导发展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负极性上行先导在先导跃变阶段才会起始并朝正极性下行先导方向发展,两者的发展速度几乎相等并随着距离接近发展越快,负极性上行先导发展长度几乎等于跃变距离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放电 操作冲击 先导发展 棒–棒间隙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线表面污秽对正极性单电晕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怡勇 张楚岩 +1 位作者 王元九 王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90-199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在正极性电压下导线表面污秽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基于电晕笼的单电晕点可听噪声测量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单电晕点表面附着氯化钠、高岭土、碳粉等不同种污秽下的可听噪声频谱特性,并且对不同表面状态... 为了深入研究在正极性电压下导线表面污秽对可听噪声频谱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基于电晕笼的单电晕点可听噪声测量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单电晕点表面附着氯化钠、高岭土、碳粉等不同种污秽下的可听噪声频谱特性,并且对不同表面状态下单电晕点在不同电压下的可听噪声频谱进行了长期的统计。结果表明:随电压增加,干净单电晕点的可听噪声不同频率分量的变化有较大差异。相对于干净导线,污秽对单电晕点噪声频率<1 k Hz分量的影响较小,对噪声频率>1 k Hz分量影响较大。对噪声高频分量的影响主要由于电子及离子在高场强下,运动速度较快,所含的能量较大,从而引起其周围空气强烈震动,产生高频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电晕放电 可听噪声 频谱特性 单电晕点 电晕笼 人工污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上升率条件下正极性不连续先导发展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谢耀恒 彭平 +2 位作者 刘赟 叶会生 段新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06-3413,共8页
不连续先导发展是正极性棒-板长空气间隙在施加低电压上升率冲击电压下最主要的放电过程,对研究特高压大尺度间隙外绝缘特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CMOS高速摄相机,通过搭建棒-板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施加不同操作冲击电压的放... 不连续先导发展是正极性棒-板长空气间隙在施加低电压上升率冲击电压下最主要的放电过程,对研究特高压大尺度间隙外绝缘特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CMOS高速摄相机,通过搭建棒-板长间隙放电综合观测平台,开展施加不同操作冲击电压的放电试验,获得清晰不连续的先导发展过程图谱以及先导电流、注入电荷、先导通道单位长度电荷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低电压上升率电压作用下的不连续先导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规律。最后,本文采用热力学方程,结合试验结果,对不连续先导发展停滞阶段的通道温度变化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先导停滞发展阶段的数百微秒时间尺度内,先导通道温度仍然大于1 500K,后续先导仍能在原有先导通道上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放电 长空气间隙 不连续先导 低电压上升率 操作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formability of NiS_(2)cathode by SiO_(2)doping for high-performance thermal batteries
7
作者 SONG Ren-hong HU Jing +4 位作者 LI Xiao GUO Hao ZHANG Wen TIAN Qian-qiu HU Wen-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4期1272-1283,共12页
As a cathode material for thermal batteries,NiS_(2)has a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but low thermal stability.Besides,the poor formability of NiS_(2)powders also restricts the cathode performance of thermal batteries.I... As a cathode material for thermal batteries,NiS_(2)has a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but low thermal stability.Besides,the poor formability of NiS_(2)powders also restricts the cathode performance of thermal batteries.In this paper,the novel NiS_(2)/SiO_(2)composite material was developed by 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 t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formability of NiS_(2).The good filling and lubrication of spherical SiO_(2)can improv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iS_(2)electrode.The discharge test shows that the NiS_(2)/SiO_(2)cathode has a stable discharge voltage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200 mA/cm^(2),and the activation time is shortened by nearly 20%compared with the NiS_(2)cathode.In addition,due to the favorable thermal insulation protection of SiO_(2),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NiS_(2)is increased by 30℃after the addition of SiO_(2).The incorporation of SiO_(2)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S_(2),but also improves the cold pressing forming performance of the NiS_(2)powder.Therefore,the novel NiS_(2)/SiO_(2)composite material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rmal batteries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fast response,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quality reliability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batteries NiS_(2)/SiO_(2)cathode stable discharge voltage FORMABILITY activation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