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龙江中上游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芝艳 刘兴荣 +3 位作者 周自强 韩惠 王喜红 刘耀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5-621,626,共8页
根据白龙江中上游地区1008条泥石流沟的调查数据,结合试验分析,借助GIS分析功能,以沟道为评价单元,选取储量、地质类型、地质特征、沟口冲淤和破坏力5个要素层下的19个指标构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经过优化总结,使用均值和极值归一化... 根据白龙江中上游地区1008条泥石流沟的调查数据,结合试验分析,借助GIS分析功能,以沟道为评价单元,选取储量、地质类型、地质特征、沟口冲淤和破坏力5个要素层下的19个指标构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经过优化总结,使用均值和极值归一化原始数据,将关联法、专家评分法和综合评价法结合在同一个体系中,改善关联法的模糊性,同时集合客观主观的优势,得出一套评价体系.聚类分析综合值得出,文县的高危险、中高危险和中危险泥石流最多,宕昌县的高危险和中高危险泥石流较多;迭部县的中低危险泥石流最多;武都区和迭部县的低危险泥石流最多.要素层值分析得出,在高值泥石流沟道中,宕昌县的储量致险性最高;文县的地质类型、地质特征和沟口冲淤致险性最高;武都区的破坏力致险性最高.正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储量和地质特征对泥石流的致险起主导作用.使用Moran’s I分析泥石流沟道间的关系表明,储量和沟口冲淤多数为高值与高值相邻,其综合致险性较高;地质类型和地质特征多半为高值和高值相邻、低值和低值相邻,其泥石流致险性两极化;破坏力多数为高值与高值相邻,容易诱发大型泥石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 关联法结合专家评分 聚类分析 正态分布分析 Moran’s I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法与矩值法计算的潮汐沉积粒度参数之差异及其原因解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国富 范代读 +2 位作者 尚帅 吴伊婧 邵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采用Folk-ward图解法(GM)、Friedman-Johnson矩值法(MMFr)和McManus矩值法(MMMc)公式,分别计算了杭州湾顶一钱塘江河口中高潮滩短柱状样395个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比较分析发现,除平均粒径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外,随着矩值法... 采用Folk-ward图解法(GM)、Friedman-Johnson矩值法(MMFr)和McManus矩值法(MMMc)公式,分别计算了杭州湾顶一钱塘江河口中高潮滩短柱状样395个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比较分析发现,除平均粒径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外,随着矩值法阶矩数的增加,彼此关系变得越复杂而无法直接相互替代。MMMc矩值法未采用传统统计学法计算偏态和峰度值,目前二者的物理意义尚不清楚,其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两种矩值法计算的粒度参数差别较大,鉴于目前MMFr矩值法应用更广泛且物理意义明确,建议统一使用MMFr公式以便于对比研究。砂、泥质(纹)层的粒度参数特征差异明显,沉积物组分分析(反演)进一步表明,二者由各自特征的粗、细组分构成,与各自形成时的水动力条件相符合。由此认为,取样时选相同或单一动力沉积单元进行粒度分析是重要的。运用正态分布函数二组分叠置法(正演)较好地模拟出矩值法与图解法偏态与峰度的复杂关系,其中主次组分的百分含量和众数差值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细组分(次组分)含量的减少,矩值法偏态和峰度值都相应增加,细微地反映了粒度分布的整体变化趋势。但图解法偏态和峰度值发生先增加,到达某一拐点后再减小,这与其只采取有限的若干特征值进行统计和忽略尾部(〈5%部分)特征有关。与图解法峰度计算公式}匕较,偏态计算公式多了一项对(φ16-φ84)部分的描述,可能是偏态拐点出现的位置在细组分百分含量为35%的原因。图解法与矩值法各具优势,但图解法对于次组分和尾部特征的表述具有不一致性,而矩值法在此方面具有趋同性,更适合于建立统一标准,开展粒度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图解法 矩值法 正态分布函数组分分析(反演) 粒度分布模拟(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冰润 李晓民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其贡献率分别为43.6%、18.5%、15.7%、13.4%,累计贡献率超过92%以上,其中生境选择与植被高度、密度呈正相关,与植被直径呈负相关,即白琵鹭倾向于选择植被高度高、密度大且植被直径细的芦苇湿地营巢繁殖;由正态分布统计得到理论白琵鹭繁殖最优生境满足4个条件:植被高度为(209±5.7 5)cm,植被密度为(64±4.92)根/m^2,植被直径为(0.64±0.04)cm,水深为(59.7±0.9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琵鹭 繁殖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正态分布分析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aminated composite under compression and shear loads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富生 张钧然 +2 位作者 王佩艳 霍世慧 岳珠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12-2717,共6页
Carrying on a series of compression and shear tests by a large number of specimens, reliabilities of T300/QY8911 laminated composite were studied when dispersibility models we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 Carrying on a series of compression and shear tests by a large number of specimens, reliabilities of T300/QY8911 laminated composite were studied when dispersibility models we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strain and the damage modes of specimens are brittle fracture for both kinds of tests. Dispersibility models of compression and shear strength are expressed as Re-N(415.39, 6 586.36) and Rs-ln(5.071 8, 0.155 3), respectively. When normal and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dispersibility models of compression and shear strength, and the compression or shear load follows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almost same failure probability can be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ted composite dispersibility model reliability analysis compression SHEAR brittle fracture failure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