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异系数和熵权组合赋权的正态云水质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星 杜军凯 傅尧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5-58,共4页
针对水质评价的模糊性、随机性及多因子的综合评价问题,将云模型引用至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并采用变异系数和熵权组合赋权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组合赋权的正态云模型;之后以徐州市张集镇20眼地下水井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针对水质评价的模糊性、随机性及多因子的综合评价问题,将云模型引用至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并采用变异系数和熵权组合赋权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组合赋权的正态云模型;之后以徐州市张集镇20眼地下水井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个地下水水样中,11个Ⅲ类水质、9个Ⅱ类水质,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结论较为一致,表示组合赋权的正态云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和熵权组合赋权 正态云水质综合评价模型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付文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1,76,共5页
针对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熵权—正态云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总硬度、亚硝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以及溶解性总固体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 针对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熵权—正态云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总硬度、亚硝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以及溶解性总固体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质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采用熵权法给出各指标权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给出水质分级的确定度并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工程实例,选取模糊物元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熵权—正态云模型评价结果和模糊物元模型、投影寻踪模型给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在水质分级综合评价中应用是可行的,可作为一种新的水质分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任飞鹏 侯炳江 佘学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19,24,共6页
针对地下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 针对地下水质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以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质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组合赋权法求出各指标权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给出水质分级的确定度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物元法、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价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组合赋权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正态云模型的地下水水质分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法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针对现有水质评价方法的缺陷,引入云模型理论建立基于投影寻踪-正态云的水质分级模型。选取总硬度、氟化物、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氯化物及溶解性总固体等九个指标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评... 针对现有水质评价方法的缺陷,引入云模型理论建立基于投影寻踪-正态云的水质分级模型。选取总硬度、氟化物、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氯化物及溶解性总固体等九个指标建立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及云模型特征参数,以投影寻踪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确定度并生成相应云图,在此基础上得到综合确定度并给出水质评价等级。结合北京市朝阳区19个水质监测井的水质监测样本数据,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水质分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级 模型 投影寻踪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志强 唐金平 +2 位作者 张强 彭琪 李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6,共4页
针对传统主、客观赋权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组合赋权思想。采用G2赋权法确定主观权重,CRITIC赋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思想,充分挖掘权重信息。考虑到组合赋权的可信性,引入Kullback相对熵理论,验证三者之间一致性。同时... 针对传统主、客观赋权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组合赋权思想。采用G2赋权法确定主观权重,CRITIC赋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思想,充分挖掘权重信息。考虑到组合赋权的可信性,引入Kullback相对熵理论,验证三者之间一致性。同时运用正态云模型对水质状况进行识别与比较分析,充分反映水质变化趋势。该模型运用于新疆独山子区8组水样水质评价中,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准确、相对简单,是一种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博弈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与正态云模型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小梅 温明浩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第5期41-43,107,共4页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正态云模型理论和熵权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依据环境、渗流和大坝变形三个方面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云模型参数以及大坝风险安全评价等级按照既定体系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大坝实测相关数据对评...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正态云模型理论和熵权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依据环境、渗流和大坝变形三个方面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云模型参数以及大坝风险安全评价等级按照既定体系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大坝实测相关数据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利用正向云发生器进行构建,并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熵权法进行确定,大坝在各安全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按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行确定和求解。研究表明:模型对大坝安全评价结果为处于低风险等级,与实际状况保持良好的一直性,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模型 大坝安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正态云模型的某土石坝安全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邵莲芬 辛酉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84,共4页
针对目前大坝安全评价方法中均未考虑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综合考虑土石坝变形、渗流及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了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到土石坝安全评价中,利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一种基于投影... 针对目前大坝安全评价方法中均未考虑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综合考虑土石坝变形、渗流及环境三方面因素构建了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到土石坝安全评价中,利用投影寻踪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寻踪—正态云模型的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土石坝安全评价结果为低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所建模型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模型 土石坝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龚艳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1,共6页
针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模糊和随机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定性定量转换模型——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和云相似度TOPSIS法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生成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 针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模糊和随机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定性定量转换模型——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和云相似度TOPSIS法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生成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通过计算水资源配置方案与理想方案综合云模型间的相对相似度对方案进行排序并确定最佳方案。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天津市水资源配置8种方案进行评价,并与其他5种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对评价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解决组合权重不确定信息的融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方案 综合评价 组合权重 信息融合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理论的风电机组状态评价正态云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华新 苑一鸣 +3 位作者 周沛 周伟伟 张穆勇 韩中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91-2900,共10页
针对目前风电机组状态评价中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客观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对关键部件劣化程度准确掌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证据融合理论及正态云模型的风电机组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修正温度的概念,利用环境温度(Te)和有功功率... 针对目前风电机组状态评价中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客观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对关键部件劣化程度准确掌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证据融合理论及正态云模型的风电机组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修正温度的概念,利用环境温度(Te)和有功功率(P)对温度参数进行修正来确定修正阈值;引入DSmT理论中的PCR5融合规则对权重进行融合;利用38n准则确定评价模型的数字特征,从而提高了模型中关键参数确定的客观性。最后,利用某风场1.5MW直驱式机组的SCADA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在故障发生前得出状态已成逐渐下降的趋势的结论,对机组早期缺陷发出报警,从而达到整机状态预警的目的,对运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模型 DSMT 温度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W-正态云模型的黑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梦含 靳春玲 +2 位作者 贡力 逯晔坤 王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突发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水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体系中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运用于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中,建立MCW-正态云评价模型对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2012-2017年突发水污染安全情况进行评价... 突发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水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体系中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运用于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中,建立MCW-正态云评价模型对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2012-2017年突发水污染安全情况进行评价。遴选15个指标利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利用混合交叉赋权法(MCW)和正向云发生器分别求出权重和隶属度,将两者结合对突发水污染安全程度进行评价,最终与改进密切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处于Ⅱ级重大危险,2013-2017年处于Ⅲ级较大危险,结果与改进密切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一致。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定性定量的转化,对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 水污染安全评价 混合交叉赋权 模型 祁连山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规范化的正态云模型的水安全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云哲 粟晓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8-24,66,共8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没有同时兼顾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引入正态云模型对水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为克服正态云模型评价无法规范地体现不确定性的问题,运用指标规范化变换统一正态云模型中超熵的取值,使正态云模型评价规范化...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没有同时兼顾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引入正态云模型对水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为克服正态云模型评价无法规范地体现不确定性的问题,运用指标规范化变换统一正态云模型中超熵的取值,使正态云模型评价规范化。以甘肃省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地区为例进行了水安全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1年,黑河中游地区水安全状态由不安全级别提升至临界级别;2011—2015年间,水安全状态基本稳定且有变好趋势,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土壤盐渍化率、森林覆盖率、水利投资占GDP的比例等指标处于危险级别或不安全级别,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是当前该区域水安全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评价 模型 指标规范化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正态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君 何刚 +1 位作者 王莹莹 赵杨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5,117,共8页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8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水资源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理想点法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对其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通过GIS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2010-2018年,淮河生...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8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水资源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理想点法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对其综合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通过GIS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2010-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可持续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其中阜阳市、六安市已经达到Ⅳ级,其余城市均处于Ⅱ级及以下;响应子系统发展速度较快,压力、状态子系统是制约区域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性 PSR模型 理想点 模型 评价 淮河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水质综合评价云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炳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为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质量,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组成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为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质量,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正态云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及硫酸盐等9个指标组成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采用云模型正向发生器计算水质分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由组合赋权法给出各指标权重,再根据隶属度矩阵和权重矩阵给出水质分级的确定度并进行综合评价。实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合理、可行,可作为一种新的水质分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综合评价 模型 组合赋权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权重-云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瑞星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共5页
鉴于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融合权重与云模型相结合,应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基于融合权重-云综合模型。引用融合权重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 鉴于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融合权重与云模型相结合,应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基于融合权重-云综合模型。引用融合权重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并应用于工程实例,通过与模糊物元法和投影寻踪法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融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禹熙 李晓英 吴少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云模型合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确定指标隶属度,建立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云模型合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确定指标隶属度,建立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对珠江三角洲9座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7-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到2020年已处于较好水平;区域内部水资源可持续状况呈现东部城市优于西部城市、南部近海岸城市优于远海岸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之间可持续性等级不和谐,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较好,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性 投影寻踪模型 模型 评价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云模型评价法的省级考核断面水质评价与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聪聪 刘登峰 +3 位作者 黄强 杨志勇 潘保柱 林木 《人民珠江》 2022年第5期50-59,74,共11页
水环境系统拥有随机性和模糊性,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云模型可以灵活地实现数据和概念的转换,因此逐渐应用在水质评价;水质评价问题本质是一个多属性分类问题,欧式距离可以很好地表征多属性问题,其在水质评价中也开始应用。为比较变权欧... 水环境系统拥有随机性和模糊性,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云模型可以灵活地实现数据和概念的转换,因此逐渐应用在水质评价;水质评价问题本质是一个多属性分类问题,欧式距离可以很好地表征多属性问题,其在水质评价中也开始应用。为比较变权欧式距离法及熵权云模型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优劣性,依托陕西省渭河、汉江、丹江3条主要河流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变权欧式距离法和熵权云模型评价法综合评价3条河流40个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水质状况良好,70%以上的站点水质达到Ⅲ类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断面主要分布在渭河支流,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评价 变权欧式距离法 熵权模型综合评价 水质评价 水质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WA赋权与正态灰云模型的绿色航线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煜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为从宏观绿色等级揭示航线状况,提出一种绿色航线评估方法。为削弱指标决策极端值的不利影响,应用C-OWA算子将指标数据重新集结加权,利用云模型改进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参数处理评估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利用改进的正态灰云模型加权... 为从宏观绿色等级揭示航线状况,提出一种绿色航线评估方法。为削弱指标决策极端值的不利影响,应用C-OWA算子将指标数据重新集结加权,利用云模型改进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参数处理评估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利用改进的正态灰云模型加权计算综合聚类系数,根据最大聚类系数原则确定航线绿色等级。选取国内5条航线进行综合评价并与2种传统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航线 综合评价 C-OWA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婧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9期189-194,共6页
针对现有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问题,采用正态云模型实现评价方法的优化设计。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设置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从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针对现有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问题,采用正态云模型实现评价方法的优化设计。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设置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从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标注各个指标的性质。通过正态云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计算评价指标的具体取值。脆弱性评价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综合考虑客观和主观因素,求解评价指标权重,得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结果。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得出,通过正态云模型应用,地下水资源脆弱区面积的评价误差明显降低了0.38 km^(2),有效提升了评价效率,说明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地下水资源 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中运河水安全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乔丹颖 刘凌 闫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了全面衡量河流水安全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水安全评价,并论述了确定度向量标准化的重要性,根据实测值和评价阈值,构建评价指标相对于各评语的确定度向量,而后结合权重计算河流的综合水安全确定度向量,并判断... 为了全面衡量河流水安全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水安全评价,并论述了确定度向量标准化的重要性,根据实测值和评价阈值,构建评价指标相对于各评语的确定度向量,而后结合权重计算河流的综合水安全确定度向量,并判断河流安全等级。并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骨干输水河道——中运河为例,进行河流水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中运河2012年水安全等级为"良";与模糊综合模型和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发现,云模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河流水安全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安全评价 模型 发生器 中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装备操作训练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启航 王洁 +2 位作者 罗畅 史通 王世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针对目前虚拟操作训练的评价方法中均未考虑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正态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云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虚拟训练过程的全面评价。通过对虚拟装备操作训练的标准操作流程分析,给出了虚拟操... 针对目前虚拟操作训练的评价方法中均未考虑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正态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云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虚拟训练过程的全面评价。通过对虚拟装备操作训练的标准操作流程分析,给出了虚拟操作训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权重分配的影响,并以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云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降低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对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训练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