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模型构建及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捷 王迪 +1 位作者 王雅荣 刘颖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5,共13页
为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害抵抗能力、灾害恢复能力和灾害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评估模型,分析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 为对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害抵抗能力、灾害恢复能力和灾害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正态云评估模型,分析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安全韧性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的安全韧性在此期间显著提升,黄河流域低度安全韧性城市比例下降迅速,中度安全韧性城市比例激增,而较高和高度安全韧性城市较少。在空间分布方面,选取2014年、2018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发现安全韧性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下游地区韧性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动中游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城市群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投入,完善社会服务和管理机制。通过这些措施,黄河流域城市有望进一步提升安全韧性,实现区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黄河流域 城市安全韧性 韧性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正态云模型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与三维可视化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柳 曹辉 +2 位作者 童玉升 梁忠豪 纪洪广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三维模型,实现了岩爆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与井下实际工程的可视化展示,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截取剖面,更加精确、直观地了解各层和不同深度的岩爆倾向性情况,为矿山深部开采过程中的岩爆灾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模型 岩爆倾向性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3
作者 邓灏 黄泽贵 +2 位作者 蔡忠义 王梦琦 张凯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 针对通用质量特性评估体系难以覆盖装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研制过程中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功能特性相脱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用质量过程能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正态云模型的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评估方法。首先,结合承研单位研制模式和装备全寿命周期特点,构建涵盖订购方、承研单位和使用方三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主客观权重偏差值ω_(bias)进行权重耦合的AHP-熵权法,完成对指标的组合赋权;最后,参考成熟度模型将装备通用质量过程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基于正态云模型完成对通用质量过程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以某装备为例,通过与不同的赋权方法和评估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客观实际,权重分配较为科学合理,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兼顾模糊性和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特性 过程能力 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评估模型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其刚 许家伟 张健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 为解决隧道突涌水风险性评估结果模糊、评价指标定量化较差、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建立了突涌水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将正态云模型理论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基础上优化了风险评价体系。以阳宗隧道典型区段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所选5个典型标段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并与现场实际开挖情况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基于正态云模型-突变理论的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实验结果准确,且与隧道实际开挖情况相符,是富水岩溶隧道突涌水评价的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突变理论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隧道突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多维正态云模型的深井矿山岩爆倾向性综合评价
5
作者 李奇 王雷 +2 位作者 李建壮 徐柳 王堃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6-1395,共10页
立足于现有的岩爆预测研究现状,充分考虑到岩爆的众多影响因素如岩性、能量等,选择了σ_(θ)、σ_(c)、σ_(t)、σ_(θ)/σ_(c)、σ_(c)/σ_(t)、Wet这六个指标作为岩爆倾向性评价指标。基于所收集的岩爆数据,运用箱线图法进行数据清洗... 立足于现有的岩爆预测研究现状,充分考虑到岩爆的众多影响因素如岩性、能量等,选择了σ_(θ)、σ_(c)、σ_(t)、σ_(θ)/σ_(c)、σ_(c)/σ_(t)、Wet这六个指标作为岩爆倾向性评价指标。基于所收集的岩爆数据,运用箱线图法进行数据清洗,得到567组岩爆数据。利用云模型这一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级预测评价,同时基于组合赋权法优化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最终评价准确率能达到82%,相比于用其他权重法的云模型评价准确率更高。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运用组合赋权—多维正态云模型对深井矿山岩爆倾向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某深井矿山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相比于其他单一指标的岩爆判据要更为准确且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模型 岩爆倾向性 弹性应变能 组合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
6
作者 杨戟 杨树清 +1 位作者 范颖 周德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9,共10页
在数控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结果影响显著,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但忽略了决策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可靠性分配的准确性。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 在数控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结果影响显著,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法对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但忽略了决策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可靠性分配的准确性。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加工中心可靠性分配方法。利用正态云模型对AHP法、BWM法、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得到的主、客观权重进行整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对TOPSIS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得到子系统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并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准确的可靠性分配系数,实现了可靠性的准确分配;最后,利用所述方法对某型号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可靠性分配,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可靠性分配 模型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盛诞杰 汤瑞 +2 位作者 王凯 代声庆 谭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小净距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部分小净距隧道可能会穿越岩堆体,而影响其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繁多、关系模糊复杂、风险因子不确定性大,导致风险发生概率存在...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小净距隧道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部分小净距隧道可能会穿越岩堆体,而影响其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繁多、关系模糊复杂、风险因子不确定性大,导致风险发生概率存在各种不确定性。针对穿越岩堆体的小净距隧道,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工程地质条件、隧道设计、外部因素和工程管控等4个方面的15个评估指标,并以某实际隧道工程为例,论证了该模型在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定量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独特优势。该研究对其他类似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施工风险评估 熵权-模型 岩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正态云模型的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8
作者 金建刚 蔡忠义 +2 位作者 黄泽贵 邓灏 游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0-4148,共9页
针对当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不掌握、作战使用和保障决策缺乏可靠支撑的问题,综合运用组合赋权法和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主要能力及其表征性能指标,建立其健康状... 针对当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不掌握、作战使用和保障决策缺乏可靠支撑的问题,综合运用组合赋权法和正态云模型,提出一种机载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根据机载电子对抗系统主要能力及其表征性能指标,建立其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组合赋权法综合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将规范化的数据输入相应的正态云模型,映射出各指标对各健康状态等级的隶属度,进而逐级开展电子对抗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优势,且评估结果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系统 健康状评估 模型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66
9
作者 张杨 严金明 +1 位作者 江平 杨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2-258,共7页
针对综合指数法与模糊综合法无法同时兼顾评价指标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问题,该研究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基于正态云模型,以湖北省为例,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湖北... 针对综合指数法与模糊综合法无法同时兼顾评价指标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问题,该研究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基于正态云模型,以湖北省为例,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从敏感级上升到良好级,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从2.9397上升为3.6033,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整体水平有变好的趋势,但目前仍有部分指标处于恶劣、危险或敏感级,其单因子指标值<2.5,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改善;正态云模型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该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安全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68
10
作者 周启刚 张晓媛 王兆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89-297,共9页
为有效解决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中因某些基础数据不能被准确获取或量化而造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引入了正态云综合评价模型。正态云模型既能直观地看出各评价指标的状态,也能客观地反映出各评... 为有效解决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中因某些基础数据不能被准确获取或量化而造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引入了正态云综合评价模型。正态云模型既能直观地看出各评价指标的状态,也能客观地反映出各评价指标对整个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影响。该文采用三峡库区2000年和2012年遥感数据、社会数据、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对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2000-2012年各区县平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均隶属于较低等风险级;其隶属度值由0.4233下降到0.4013,库区总体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空间上由东北到西南逐渐增加;库区6区县,含库腹4区县和库尾2区县,土地利用生态恶化突出,特别是重庆长寿区,值得重点关注。正态云模型实现了各评价因子向生态风险等级的不确定性映射,兼顾了评价因子量化与等级划分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该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合理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风险 模型 评价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权正态云模型的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理科 李帅兵 +2 位作者 王晓东 辛东立 吴广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2,共8页
电力变压器整体绝缘状态评估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并存,致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变权正态云模型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策略。首先确定了绝缘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复合二元语义实现了主观... 电力变压器整体绝缘状态评估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并存,致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变权正态云模型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策略。首先确定了绝缘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复合二元语义实现了主观评估标度的定量转换,通过最优变权确定了各状态量的权重,在合理确定云模型数字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正态云模型描述绝缘状态评估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通过云运算确定绝缘状态及故障类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针对性的变压器绝缘状态在线检修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变权 模型 变压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云模型在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明美 孙涛 +2 位作者 赵天燕 戴红军 张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1,共6页
为了对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解决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共存的问题,将正态云模型应用于皖江地区土地安全评价研究中。选取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耕地农药负荷、人均水资源量等17个指标,构建皖... 为了对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解决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共存的问题,将正态云模型应用于皖江地区土地安全评价研究中。选取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耕地农药负荷、人均水资源量等17个指标,构建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利用正态云模型的3个数学特征定量刻画各指标条件下的待评价城市的土地安全等级,借助云隶属度描述评价等级的模糊性,采用超熵概念刻画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最后通过集成变换,得到皖江地区9个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基于正态云模型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整体上属于中等偏上,其中滁州、合肥、宣城处于安全级,只有马鞍山处于极不安全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安全 模型 皖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风险的正态云模型综合评价——以毕节市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陶 李付伟 +1 位作者 李向新 许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6-171,共6页
为解决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地震危险性、社会敏感性、承载脆弱性和震害应急性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引入正态云模型进行求解。以毕节市为例,分析其地震灾害风险正态云模型数值特征,得到各区县多级指标评价结... 为解决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地震危险性、社会敏感性、承载脆弱性和震害应急性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引入正态云模型进行求解。以毕节市为例,分析其地震灾害风险正态云模型数值特征,得到各区县多级指标评价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毕节市全局地震灾害风险属中等水平,各区县间呈现"西北-东南"风险等级递减规律;地震灾害高风险区为威宁县和七星关区,低风险区为大方县和黔西县,其余区县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地震灾害风险 发生器 隶属度 评价体系 毕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云模型的重尾性质证明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德毅 刘常昱 淦文燕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4期20-23,共4页
正态分布和重尾分布在概率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以指数函数衰减至0,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绝大多数取值在其期望附近,偏离期望很大的取值很少。而服从重尾分布的随... 正态分布和重尾分布在概率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数学形式和物理意义。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以指数函数衰减至0,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绝大多数取值在其期望附近,偏离期望很大的取值很少。而服从重尾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尾分布函数具有重尾特性,密度函数以幂指数衰减至0。笔者证明了正态云模型是具有均值的重尾分布,是介于正态分布与重尾分布之间的中间状态,正态云模型的参数超熵He是可以实现正态分布向重尾分布转换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重尾分布 模型 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 被引量:924
15
作者 李德毅 刘常昱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8期28-34,共7页
分布函数是分析随机现象的重要工具,正态分布是最重要的概率分布,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应用广泛;隶属函数是模糊集合的基石,正态隶属函数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精确确定一个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已经成为模糊学应用的瓶颈。云模型把随... 分布函数是分析随机现象的重要工具,正态分布是最重要的概率分布,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应用广泛;隶属函数是模糊集合的基石,正态隶属函数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精确确定一个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已经成为模糊学应用的瓶颈。云模型把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起来,用数字特征熵,揭示随机性与模糊性的关联性,并用来表示一个定性概念的粒度。正态云模型通过期望、熵和超熵构成的特定结构发生器,生成定性概念的定量转换值,体现概念的不确定性。这种特定结构不但放宽了形成正态分布的前提条件,而且把精确确定隶属函数放宽到构造正态隶属度分布的期望函数,因而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更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函数 隶属度 模型 概念粒度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宝涛 王鑫淼 +1 位作者 刘帅 郄瑞卿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4,129,共7页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了弥补此缺陷,将人工智能的正态云模型引入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借助正态云模型、熵值赋权法、实证研究法,基于Matlab7.1软件平台,构建吉林省耕地生态...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了弥补此缺陷,将人工智能的正态云模型引入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借助正态云模型、熵值赋权法、实证研究法,基于Matlab7.1软件平台,构建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PSR-EES框架体系,对2000—2016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安全”的演化过程,整体呈趋好态势;(2)单一指标演化发展中,状态层和响应层多数指标优化趋势明显,压力层指标恶化较快。正态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向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不确定性映射,兼顾了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适用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 耕地生安全 模型 粮食主产区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目 贺颖 李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2,共4页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中隶属函数的固有缺陷,借鉴云理论,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中隶属函数的固有缺陷,借鉴云理论,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正态云和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通过模糊转换,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待评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信用评价 模型 发生器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正态云模型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涛 陈志鹏 +2 位作者 金菊良 周玉良 蒋尚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合理评估农业旱灾风险,文章从危险性、暴露性、灾损敏感性、抗旱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各地区农业旱灾风险等级,建立正态云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农业旱灾风险为中险;淮南、合肥淮河流域、滁州淮河流域、... 为合理评估农业旱灾风险,文章从危险性、暴露性、灾损敏感性、抗旱能力四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各地区农业旱灾风险等级,建立正态云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农业旱灾风险为中险;淮南、合肥淮河流域、滁州淮河流域、六安淮河流域为轻险。评估模型可实现评语与评估指标值间不确定映射,体现旱灾评估随机性,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旱灾防控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风险评估 模型 不确定性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动态关联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会忠 张峰 宋晓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5-131,共7页
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动态关联评价的"投入-产出-协调-发展"概念模型,运用正态云理论,选取全国内地2003-2013年期间区域竞争力进行纵向评估及动态预测,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纵向方面整体区域... 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动态关联评价的"投入-产出-协调-发展"概念模型,运用正态云理论,选取全国内地2003-2013年期间区域竞争力进行纵向评估及动态预测,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纵向方面整体区域竞争力状态从"较差"提升至"良好"等级,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而R&D投入盲目等短板因素对区域竞争力提升有制约作用;横向方面不同区域间存在区位、文化等差异,导致区域竞争力所属等级相异,总体呈现"东部领先,中、西部赶超"之势。正态云模型评价法对动态关联评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强化科技创新与提升区域竞争力水平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科技创新 区域竞争力 关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健 杨仲江 +2 位作者 杨虎 许永彬 卢慧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历史上布达拉宫曾多次遭受雷击,损失严重,确保布达拉宫的防雷安全重要而紧迫。为了有效指导布达拉宫防雷减灾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考虑雷电致灾机理和布达拉宫建筑实际特征,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急... 历史上布达拉宫曾多次遭受雷击,损失严重,确保布达拉宫的防雷安全重要而紧迫。为了有效指导布达拉宫防雷减灾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考虑雷电致灾机理和布达拉宫建筑实际特征,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急能力构建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采用正态云模型解决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计算不同风险等级云隶属度,评估了布达拉宫雷灾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等级属于高风险。需要提高布达拉宫雷电防护水平、提升雷灾应急能力,才能有效降低雷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布达拉宫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