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认知治疗联合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媛媛 王策 +3 位作者 丁晓超 于雪竹 刘杰 刘卓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618,共6页
目的 评价正念认知治疗联合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38)及单药治疗组(n=42),治疗周期为8周,分别在基线期、治疗后2、4、6、8周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 目的 评价正念认知治疗联合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38)及单药治疗组(n=42),治疗周期为8周,分别在基线期、治疗后2、4、6、8周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aire,FFM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正念技能及焦虑症状改善的效果。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正念技能提高较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462,P <0.001);联合治疗组中高学历组较低学历组正念技能提高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85,P <0.001);联合治疗组FFMQ各维度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更早得到缓解。结论 正念认知治疗联合度洛西汀能明显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正念技能及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认知治疗 度洛西汀 躯体形式障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正念认知治疗中心理弹性的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武雅学 刘磊 +7 位作者 曹学玲 张丽霞 李献云 赵荣荣 李春秋 茹淑静 谭云龙 李艳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9-534,共6页
目的:评价对药物干预后尚残留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开展正念认知治疗(MBCT)的增效作用,并探索心理弹性在MBCT的增效作用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药物治疗半年以上仍存在残留症状的48例抑郁障碍患者,开展为期8周的MBCT治... 目的:评价对药物干预后尚残留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开展正念认知治疗(MBCT)的增效作用,并探索心理弹性在MBCT的增效作用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药物治疗半年以上仍存在残留症状的48例抑郁障碍患者,开展为期8周的MBCT治疗,于干预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17条目(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对干预前后评分差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4周末和8周末,HAMD-17、HAMA总分均较基线下降(均P<0.01),FFMQ总分较基线升高(均P<0.01);8周末NEOFFI的神经质因子分升高、外向性因子分降低(均P<0.05),CD-RISC评分较基线增升高(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FFMQ总分差值与HAMA总分差值(β=-0.23)、CD-RISC的力量性因子分差值均呈线性相关(β=0.18)。结论:MBCT改善了抑郁障碍患者经药物干预后的残留症状,而心理弹性的提升可能是MBCT促进抑郁障碍进一步改善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认知治疗 抑郁障碍 残留症状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正念认知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注意维持的疗效 被引量:28
3
作者 倪照军 栗雪琪 黄薛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验证团体正念认知治疗(MBCT)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注意维持功能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DSM-Ⅳ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配进入团体MBCT+常规治疗组和团体CBT+常规治疗组,两组... 目的:验证团体正念认知治疗(MBCT)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注意维持功能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DSM-Ⅳ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配进入团体MBCT+常规治疗组和团体CBT+常规治疗组,两组在进行常规的门诊药物治疗外,分别给予8周的团体MBCT和团体CBT。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CPT-IP)评估患者在基线、治疗8周后的焦虑症状与注意维持功能。结果:8周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降低(均P<0.001),CPT得分均较基线提高(均P<0.05);两组间的HAMA临床有效率(87.50%vs.81.48%)、临床治愈率(71.43%vs.59.26%)、HAMA减分情况、CP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治疗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均可以有效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注意维持功能,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认知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疾病自杀病人认知损害特点及认知治疗干预现状 被引量:12
4
作者 纪橡梓 王伟梁 +1 位作者 宇虹 周郁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7-1711,共5页
精神疾病病人的认知损害特点被认为是自杀行为最早期和特异性的表现,且该特性可作为自杀行为早期识别和监测的神经认知学证据,从而提高自杀行为评估的敏感性。现就精神疾病自杀病人认知损害特点和基于自杀行为认知损害精神病理学特点而... 精神疾病病人的认知损害特点被认为是自杀行为最早期和特异性的表现,且该特性可作为自杀行为早期识别和监测的神经认知学证据,从而提高自杀行为评估的敏感性。现就精神疾病自杀病人认知损害特点和基于自杀行为认知损害精神病理学特点而发展的认知治疗干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基于精神疾病病人认知损害的特异性进行自杀的早期评估和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自杀 认知损害 认知治疗 正念认知治疗 特异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