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分流叶片中采用正弯曲来控制二次流损失
1
作者 周岳琨 冯国泰 黄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采用CFD软件CFX -TASCflow对某 12 5MW机组的压力第 1级分流叶片做了直叶片和正弯曲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压力第
关键词 分流叶片 正弯曲 二次流损失 冲动式汽轮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试验与接缝折减系数
2
作者 李传习 韦积鋆 贺龙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5,共14页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等,并与双层纵筋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破坏形态和相应曲线进行对比;在相关假定基础上,提出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弯矩-应变关系计算的分层总和法;编写基于文章假定和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分层总和法计算程序;对9片整体浇筑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的特征弯矩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分层总和法程序计算值与试验值尽量接近或相等求得2种常见界面处理方式的接缝折减系数。结果表明: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正弯曲破坏模式为适筋梁破坏模式,相比双层纵筋的原设计,破坏模式、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和荷载-相对滑移曲线基本不变;纤维连续性较弱的接缝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截面抗压部分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截面抗拉部分能力的影响可通过折减系数考虑,且铁丝网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4,人工凿毛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 湿接缝 正弯曲性能 试验研究 分层总和法 接缝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梁弯曲正应力的测试与计算 被引量:8
3
作者 唐晓雯 尚新春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运用电测技术对双金属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进行了测试,并且基于层合梁弯曲的Timoshenko理论,计算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弯曲正应力的实测值、理论分析值和有限元计算三者结果较为接近,相互佐证了本... 运用电测技术对双金属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进行了测试,并且基于层合梁弯曲的Timoshenko理论,计算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弯曲正应力的实测值、理论分析值和有限元计算三者结果较为接近,相互佐证了本文实验方法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可以直接引入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作为对传统的弹性梁纯弯曲实验的扩展和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导的延伸.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性轴和复合材料概念的理解,是针对材料力学难点进行教学科研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层合梁 电测技术 弯曲应力 中性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导中文史知识点的挖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6,共2页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具有广泛性与重要性,讲好这部分内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中挖掘其中的文史知识点,通过国学经典中相关诗句的引入、公式的研究...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具有广泛性与重要性,讲好这部分内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中挖掘其中的文史知识点,通过国学经典中相关诗句的引入、公式的研究历史、古人实践中对此公式的应用3个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应力 文史知识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弯曲正应力工程计算方法
5
作者 徐峰 郑绍文 周维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108,共6页
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作为复合材料基本板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单元,是由夹芯板和加强筋组成,其蒙皮由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和一定铺设角度的单层板叠合而成。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和经典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将蒙皮等效成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推导... 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作为复合材料基本板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单元,是由夹芯板和加强筋组成,其蒙皮由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和一定铺设角度的单层板叠合而成。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和经典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将蒙皮等效成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推导一般情况下的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中性轴位置控制方程,并采用等效截面方法,将加筋夹芯板截面等效成单一材料的组合截面,提出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弯曲正应力的工程计算公式。复合材料加筋夹芯板各部分的最大弯曲正应力由模量比和距中性轴位置共同决定。本文提出的加筋夹芯板弯曲正应力工程计算方法,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十分接近,主要弯曲正应力计算值与有限元值误差不超过10%,可以满足工程上的计算要求。此公式形式上和各向同性材料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一致,给掌握复合材料板架结构应力水平带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夹芯板 中性轴 弯曲应力 等效工程弹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截面的复合材料板格弯曲正应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莫立新 徐峰 郑绍文 《中国舰船研究》 2014年第6期34-38,共5页
复合材料板格作为复合材料基本板架结构力学性能的最小分析单元,是由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和不同铺设角度的单层板叠合而成。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和经典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推导一般情况下的复合材料板格中性轴位置控制方程,并采用等效截面方... 复合材料板格作为复合材料基本板架结构力学性能的最小分析单元,是由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和不同铺设角度的单层板叠合而成。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和经典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推导一般情况下的复合材料板格中性轴位置控制方程,并采用等效截面方法,提出复合材料板格各单层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复合材料板格各单层的最大正应力由模量比和距中性轴位置共同决定。此公式形式上和各向同性材料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一致,从而将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由各向同性材料扩展到各向异性材料,为掌握复合材料板架结构应力水平提供方便。此公式形式简洁,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截面 中性轴 弯曲应力 板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力学弯曲正应力计算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剖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苏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5期52-53,56,共3页
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分析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规律,为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构件形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是常见现象,结合构件材料相应的设计强度,通... 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分析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规律,为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构件形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是常见现象,结合构件材料相应的设计强度,通过材料力学弯曲正应力分析,才能保证构件不被破坏,结构才能够正常安全工作。论文以具体工程构件为例,结合公式对弯曲正应力计算原理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剖析,体现了材料力学弯曲正应力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 土木工程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斜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的探讨
8
作者 张广武 卢志中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2期51-54,共4页
一具有两根对称轴,且I_y≠I_z的等直悬臂梁,在集中力P作用下发生斜弯曲(图1)。约定所有横截面上的水平对称轴为y,竖向对称轴为z。
关键词 等应力线簇 弯曲应力分布规律 材料力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三种方法计算宽翼冂形梁最大正应力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田仲初 《中南公路工程》 1997年第3期25-28,共4页
按公路桥规(JTJ023-85)法,F,史来麦尔表(手册)法,有限条法分别计算了宽翼冂形梁弯曲正应力最大值,并与有机玻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宽翼形梁 弯曲应力峰 公路桥 有限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边界条件均布荷载作用钢梁弯扭正应力验算
10
作者 孙艳 王欣霖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年第9期41-43,49,共4页
受弯扭作用的钢梁正应力包含弯曲正应力和翘曲正应力。综合有关文献资料,针对不同边界条件的横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弯扭作用的钢梁,从实用角度出发,分析并验算其弯扭正应力。理论公式计算与 ANSYS 有限元程序分析吻合较好,其结果可供工... 受弯扭作用的钢梁正应力包含弯曲正应力和翘曲正应力。综合有关文献资料,针对不同边界条件的横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弯扭作用的钢梁,从实用角度出发,分析并验算其弯扭正应力。理论公式计算与 ANSYS 有限元程序分析吻合较好,其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应力 翘曲应力 边界条件 弯扭钢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梁的变形与弯曲切应力影响的关系讨论
11
作者 李澳 胡伟平 +1 位作者 孟庆春 詹志新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662,共6页
梁的弯曲切应力分析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通过叠梁与整体梁不同弯曲变形形式的演示实验来说明梁层间存在切应力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本文仍然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分析了层间粘接后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其本质是约束两层的... 梁的弯曲切应力分析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通过叠梁与整体梁不同弯曲变形形式的演示实验来说明梁层间存在切应力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淆。本文仍然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分析了层间粘接后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其本质是约束两层的拉伸与压缩变形而非约束层间剪切变形。正是这种约束作用使得横截面弯曲正应力重新分布,造成两种梁弯曲变形的明显差异。这一分析过程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力学本质,理解相关力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梁 弯曲切应力 整体梁 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光波导的本地场理论
12
作者 陈跃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9-317,共9页
本文从弯曲光波导的本地正交弯曲坐标系出发,展开MaxweII方程组,并借助于函数变换和普通小参数展开法导出了在o(1/R)近似下的弯曲光波导的修正场本地方程及修正传播常数。以圆光纤为例,讨论了一阶近似本地场形式及基模场在最大值处的场... 本文从弯曲光波导的本地正交弯曲坐标系出发,展开MaxweII方程组,并借助于函数变换和普通小参数展开法导出了在o(1/R)近似下的弯曲光波导的修正场本地方程及修正传播常数。以圆光纤为例,讨论了一阶近似本地场形式及基模场在最大值处的场位移。与一些文献作以比较,我们的计算与数值方法相一致。本理论的特点是利用相应直波导的已知场来构造弯曲光波导的本地场,故本理论适应于分析任意截面,亦满足于在弱导条件下的弯曲光波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光波导 本地场 函数变换 普通展开法 弯曲本地交坐标系 场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驱动的弯曲应力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杰 娄亚非 黄毓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8期185-187,共3页
工程力学教学中基于问题驱动和思维引导的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以弯曲正应力为例通过“问题串”设计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需,结合弯曲应力分析过程的发展历史,借助类比法、演示法促进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提高课... 工程力学教学中基于问题驱动和思维引导的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以弯曲正应力为例通过“问题串”设计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需,结合弯曲应力分析过程的发展历史,借助类比法、演示法促进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学生在不断地问答、讨论及引导过程中不仅提高学习兴趣,更促进主动学习能力的内化,锻炼和培养面对未知的综合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思维引导 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板材加固钢板拉伸与弯曲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小山 宁荣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20期52-54,共3页
对采用碳纤维板材加固后的试样进行单轴拉伸与抗弯性能试验,获取有效的试验数据。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表明,碳纤维板材加强后,试样极限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基材钢板屈服之前,碳纤维板与钢板共同承担载荷,钢板屈服后,由于两者应变的差距,碳... 对采用碳纤维板材加固后的试样进行单轴拉伸与抗弯性能试验,获取有效的试验数据。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表明,碳纤维板材加强后,试样极限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基材钢板屈服之前,碳纤维板与钢板共同承担载荷,钢板屈服后,由于两者应变的差距,碳纤维板迅速发生界面分离或断股现象。弯曲性能测试数据表明,碳纤维板材加固后的4mm钢板与6mm基材钢板的抗弯性能基本一致,而其重量只是基材钢板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板材 极限承载力 弯曲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指标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艺霖 刘西拉 方从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62-68,共7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桥梁的损伤识别、确保结构安全,探讨了应变指标(弯曲正应变和剪切应变)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并通过多个数值模拟实例进行了验证;考虑到该指标的显著局部性,给出了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考虑实际应... 为了更好地实现桥梁的损伤识别、确保结构安全,探讨了应变指标(弯曲正应变和剪切应变)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并通过多个数值模拟实例进行了验证;考虑到该指标的显著局部性,给出了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考虑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该方法识别结果的存在性、惟一性和稳定性问题,给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使之有了很强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接发现损伤,对小损伤比较敏感,而且处理方式简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损伤识别 应变指标 弯曲应变 剪切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矿巷道等强梁支护理论模型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左建平 文金浩 +1 位作者 胡顺银 赵善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11,共11页
分析了矩形巷道顶板的受力特点,得到了顶板各位置弯曲正应力与剪力的分布规律。据此推导出了保证巷道顶板维持稳定所需的锚杆参数,并进一步对影响锚杆长度选取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锚杆长度选取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 分析了矩形巷道顶板的受力特点,得到了顶板各位置弯曲正应力与剪力的分布规律。据此推导出了保证巷道顶板维持稳定所需的锚杆参数,并进一步对影响锚杆长度选取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锚杆长度选取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由此得出了不同长度锚杆支护下的巷道围岩能够满足稳定性要求,基于此提出了深部巷道等强梁支护概念,即根据顶板弯曲正应力分布特征,在中部弯曲正应力大的区域,采用高强度、长锚杆局部加强;而在两边弯曲正应力逐渐减少的区域,可适当减少锚杆的长度,但增加锚杆直径提高抗剪能力,以期实现巷道顶板各横截面上在不同长度锚杆支护作用下最大正应力都相等,初步建立了等强梁支护施工技术工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获得了锚杆原有传统支护与等强梁支护下顶板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可看出采用等强梁支护理念可明显优化巷道的应力分布,让顶板局部应力达到均匀分布,并且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等强梁支护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弯曲应力 等强梁支护 敏感度分析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室(奇数室)薄壁箱梁剪力滞的能量变分通解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爱军 杨子江 +1 位作者 刘世忠 刘炎海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2-89,共8页
假定顶板、底板与悬臂板具有不同的剪滞纵向位移差函数,纵向位移沿宽度方向呈余弦函数分布,利用能量变分法建立了适应于任意单箱多室(奇数室)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并对控制方程进行解析,得到了其闭合解;给出了几种... 假定顶板、底板与悬臂板具有不同的剪滞纵向位移差函数,纵向位移沿宽度方向呈余弦函数分布,利用能量变分法建立了适应于任意单箱多室(奇数室)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并对控制方程进行解析,得到了其闭合解;给出了几种典型边界条件和荷载作用下弯曲正应力和剪滞系数的计算通式,可供工程实际检算与设计参考;最后通过算例对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室 能量变分 剪滞翘曲函数 弯曲应力 剪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墙的面内受弯损坏形态及其抗震优势实例剖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文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0-135,共6页
根据震害考察及试验现象研究,发现一些砌体墙的正截面受弯损坏形态,呈现出抗震性能好、受拉裂缝可逆和损坏后易修等特点,对砌体抗震墙平面内弯曲损坏形态的特点与剪切破坏进行了比较,剖析了弯曲型损坏在抗震性能、易修复性方面的优势;... 根据震害考察及试验现象研究,发现一些砌体墙的正截面受弯损坏形态,呈现出抗震性能好、受拉裂缝可逆和损坏后易修等特点,对砌体抗震墙平面内弯曲损坏形态的特点与剪切破坏进行了比较,剖析了弯曲型损坏在抗震性能、易修复性方面的优势;对砌体房屋、砌体构筑物、古建砖结构的承重墙体以及混凝土框架砌体填充墙的受弯开裂损坏形态进行了地震实例分析;对承重砌体墙的弯曲破坏形态进行了试验实例分析。研究指出,倡导砌体墙的弯曲型开裂是实现砌体结构高效防震防灾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受弯开裂型式及剪切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抗震墙 截面弯曲损坏形态 抗震性能 易修性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组合梁桥偏载扭转效应分析及计算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海英 李清岭 +2 位作者 石雪飞 刘琛 周子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为了解双工字钢组合梁桥偏载扭转效应对钢主梁应力的影响,并能准确计算其扭转应力,以淮河特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及理论计算。采用ANSYS软件建立引桥有限元模型,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理论分析钢主梁跨中及支点处的扭转翘曲正应力和... 为了解双工字钢组合梁桥偏载扭转效应对钢主梁应力的影响,并能准确计算其扭转应力,以淮河特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及理论计算。采用ANSYS软件建立引桥有限元模型,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理论分析钢主梁跨中及支点处的扭转翘曲正应力和弯曲正应力;研究桥梁跨径、钢主梁高度、桥面板厚度、横梁间距、钢主梁间距等参数对钢主梁扭转效应的影响;提出采用修正系数计算偏载系数及考虑弯扭耦合效应的钢主梁扭转应力简化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偏载作用下钢主梁的纵向正应力大于均布荷载作用,最大超过20 MPa,偏载作用下的扭转效应不能忽略;钢主梁间距对钢主梁翘曲效应影响较大,其余参数影响较小;提出的钢主梁扭转应力简化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双工字钢组合梁 纵向应力 翘曲应力 弯曲应力 参数分析 理论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炎 张晓晴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4期78-86,共9页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平面弯曲梁强度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二是工字型截面梁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的关系。定量求出各种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工字型截面梁...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平面弯曲梁强度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二是工字型截面梁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的关系。定量求出各种截面形状对梁弯曲正应力强度的影响程度、工字型截面梁的截面尺寸变化对截面上最大切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矩形截面横放且宽高比大于1.396 26时,其弯曲正应力强度差于圆形截面;当工字型截面竖放程度小于矩形截面的竖放程度时,如果工字型截面的腹板很矮或很宽,则工字型截面的弯曲正应力强度差于矩形截面。对于一般的截面尺寸,工字型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并不等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仅在特定的截面尺寸条件下,工字型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才等于腹板名义平均切应力。研究结果修正了现行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模糊概念,此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案例,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强度 最大弯曲切应力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