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散射光测量正弦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反计算问题
- 1
-
-
作者
马义中
-
机构
郑州航空学院
-
出处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76-80,共5页
-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本文利用光的角散射分布技术,一般性地解决了正弦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反计算问题。其方法是首先利用 P.Beck-mann 提出的光散射标量理论,计算出光的角散射分布光强。根据光栅方程,得到表面轮廓的平均波长λ_(?);根据角散射分布光强的标准偏差σ,找到了平均斜率Δ_(?)与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Δ_(?)的反计算值;再由Δ_(?),λ_(?)与平均粗糙度 R_(?)之间的关系,确定 R_(?)的反计算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的结果对解决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反计算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正弦表面
反计算
粗糙率
-
Keywords
Optical technique
Sinusoidal surface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
Angular scatter ing distribution
Inverse calculation
-
分类号
TH741.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FeCr合金波纹形貌对滚滑摩擦性能影响的原子分析
- 2
-
-
作者
吴灿
孙虎儿
杨超毅
-
机构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
-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2,共8页
-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03021223196)。
-
文摘
目的研究FeCr合金不同表面波纹形貌对滚滑摩擦力学特性的影响,旨在指导高精密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光滑表面、一维和二维正弦波纹表面。综合分析了不同形貌特征对纳米压痕和滚滑摩擦过程中FeCr合金的变形、亚表面损伤以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纳米压痕试验中,光滑表面接触面积最大,受压后变形最大,且压痕力与接触面积呈正相关。不同表面形貌的塑性变形临界压深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二维正弦波纹表面的临界压深最大。在纳米滚滑摩擦试验中,原子相互作用占主导作用,在3种表面中,光滑表面摩擦力和摩擦因数最高。在纯滑动或高速滚动时,一维正弦波纹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此外,在摩擦试验中,磨损原子堆积高度、分布与界面形貌特征、滚动速度相关。磨屑原子堆积的体积和高度与接触面积呈正相关,与滚动速度呈负相关。二维正弦波纹表面磨屑原子堆积高度最低,亚表面最为稳定。结论波纹形貌表面能够减小实际接触面积,密集的波峰和波谷能够减小材料的变形,提高亚表面稳定性。
-
关键词
正弦表面
纳米压痕
滚滑摩擦磨损
接触
分子动力学
-
Keywords
sinusoidal surface
nanoindentation
rolling-sliding friction wear
contact
molecular dynamics
-
分类号
TG33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