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star大鼠的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晨钟 张素华 +1 位作者 舒昌达 任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准确地在体内评价Wistar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我们建立了大鼠的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简称钳夹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初步探讨了年龄,体重、血浆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建立的钳夹技... 为准确地在体内评价Wistar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我们建立了大鼠的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简称钳夹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初步探讨了年龄,体重、血浆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建立的钳夹技术所测定的葡萄糖输注率(GIR)、细胞外液变化量及其它指标均接近或优于文献报道。同时发现,年龄、体重大于Ⅰ组大鼠的Ⅱ组大鼠(P<0.01).其GIR、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组分2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大鼠(P<0.01).而血浆胰岛素及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大鼠(P<0.01和0.05)。本研究的结果提示:(1)我们建立的钳夹技术较准确、可靠(2)随着年龄、体重的增大,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血糖 血浆胰岛素 钳夹技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状态大鼠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术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四川 李启富 刘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 :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高胰岛素 -正常血糖钳夹术 ,并探讨短期输注乳化脂肪和手术后麻醉状态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动、静脉插管术。大鼠按有无输注乳化脂肪随机分为两组 ,先后进行麻醉状态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 -正... 目的 :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高胰岛素 -正常血糖钳夹术 ,并探讨短期输注乳化脂肪和手术后麻醉状态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动、静脉插管术。大鼠按有无输注乳化脂肪随机分为两组 ,先后进行麻醉状态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 -正常血糖钳夹术。结果 :短期输注乳化脂肪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30 % (P <0 .0 0 1) :手术后麻醉状态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5 8% (P <0 .0 0 1) ;以上二因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存在相减效应 (P <0 .0 0 1)。结论 :给大鼠短期输注乳化脂肪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 胰岛素敏感性 乳化脂肪: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胰岛素抵抗与伤后高血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朝晖 支兴刚 +1 位作者 孙晓川 唐文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规律,验证机体是否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Feeney's model),分别在伤前1/2h及伤后6、12、24、48、72、12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规律,验证机体是否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Feeney's model),分别在伤前1/2h及伤后6、12、24、48、72、12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动物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运用正常血糖-高血胰岛素钳夹技术,检测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6、24、48、72h后BG60-120、GIR60-120、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3个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结果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血糖含量升高的同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6、24、48、72h后BG60-120显著地升高,GIR60-120、ISI显著地降低。重型脑损伤组大鼠伤后血糖与相应时间段血清胰岛素值呈现正相关,与相应时间段BG60-120呈现正相关,与相应时间段GIR60-120、ISI呈现负相关。结论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地升高,高水平的胰岛素未能起到相应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胰岛素抵抗 正常血糖 胰岛素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正常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金京姬 许玉子 孙明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101-4103,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β细胞功能,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A组和B组各6例葡萄糖利用率(M)。结果 B组空腹血糖(FP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g)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FINS)、AUCins增多(P<0.01)。B组ΔI30/ΔG30及HOMA-β较A组增加(P<0.01),HOMA-IR亦增加(P<0.01),IA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6例M(7.3±0.4)mg.kg-1.min-1较A组6例M(9.5±0.5)mg.kg-1.min-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T人群中部分已经存在明显的IR和β细胞功能代偿性分泌增加,2型糖尿病(T2DM)的预防工作应从NGT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糖耐量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胰岛素抵抗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及青春期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特点 被引量:6
5
作者 倪银星 张素华 +2 位作者 吴静 汪志红 李全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7-150,201,共5页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及青春期 2型糖尿病大鼠的特点。方法 :通过正常血糖 -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估两种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 ;对两种模型大鼠的雄激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并与高脂饮食的成...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及青春期 2型糖尿病大鼠的特点。方法 :通过正常血糖 -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估两种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 ;对两种模型大鼠的雄激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并与高脂饮食的成年期大鼠比较异同。结果 :青春期胰岛素抵抗雄性大鼠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 ,且与胰岛素敏感性呈相关关系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并不明显破坏胰岛细胞 ,但可使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青春期大鼠高脂饮食后仅仅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 ,而成年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代谢已经全面异常。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大鼠胰岛素抵抗及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其血浆睾酮水平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养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50
6
作者 都健 赵玉岩 +1 位作者 谢辉 赵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 :以钳夹技术评估高脂膳食建立胰岛素抵抗 (IR)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脂肪热比为 5 9%(其中猪油占 39% ) ,蛋白质热比为 2 1% (其中酪蛋白占 31% ) ,碳水化合物热比为 2 0 % (其中玉米淀粉占 30 % )的特殊高脂膳食 ,喂养 4周... 目的 :以钳夹技术评估高脂膳食建立胰岛素抵抗 (IR)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脂肪热比为 5 9%(其中猪油占 39% ) ,蛋白质热比为 2 1% (其中酪蛋白占 31% ) ,碳水化合物热比为 2 0 % (其中玉米淀粉占 30 % )的特殊高脂膳食 ,喂养 4周后建立SD大鼠钳夹技术。结果 :高脂膳食喂养大鼠 4周后 ,葡萄糖输注率 (GIR)显著低于正常膳食喂养大鼠 (P <0 .0 1) ,且GIR水平与大鼠体重显著负相关 (γ =- 0 .75 2 ,P <0 .0 1)。结论 :建立SD大鼠的钳夹技术各项指标可靠、准确、稳定 ;高脂膳食喂养 4周后 ,钳夹技术证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提示复制IR大鼠模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 血浆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chemerin mRNA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晶 裴丽娜 +3 位作者 都健 赵晓娟 刘慧蔷 张盈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脂肪因子chemerin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n=15)和高脂饮食组(HF,n=15),喂养10周后,以大鼠...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脂肪因子chemerin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n=15)和高脂饮食组(HF,n=15),喂养10周后,以大鼠清醒状态下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进行评估,处死后取肾周脂肪组织,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NC组比较,HF组60~120 min的平均葡萄糖输注率(GIR60~120)明显降低[分别为(13.87±1.45)mg·kg-·1min-1和(24.10±2.87)mg·kg-·1min-1,P<0.05];(2)与NC组比较,HF组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1.86±1.02)和(0.92±0.32),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chemerin mRNA升高,提示脂肪因子chemerin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ERIN 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大鼠 清醒状态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朝晖 支兴刚 +1 位作者 唐文渊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2-464,47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Feeney’smodel) ,分别在伤前 1/2h及伤后 6、12、2 4、4 8、72、12 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动物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运用正常血糖 -高...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Feeney’smodel) ,分别在伤前 1/2h及伤后 6、12、2 4、4 8、72、12 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动物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运用正常血糖 -高血胰岛素钳夹技术 ,检测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 2 4h后BG60 -12 0 、GIR60 -12 0 、ISI等 3个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结果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血糖含量升高的同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 2 4hBG60 -12 0 显著地升高 ,GIR60 -12 0 、ISI显著地降低。结论 :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 ,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地升高 ,高水平的胰岛素未能起到相应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胰岛素抵抗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发性大鼠模型评价胰岛素增敏剂药效时的初步探讨
9
作者 王晓琳 邱宗荫 夏永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90-1793,共4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Zucker fa/fa(ZF)大鼠评价胰岛素增敏剂药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确定入组标准、检测指标、评价标准。方法20只雄性ZF大鼠按照体质量均一原则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10只Zucker fa/?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罗... 目的研究自发性Zucker fa/fa(ZF)大鼠评价胰岛素增敏剂药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确定入组标准、检测指标、评价标准。方法20只雄性ZF大鼠按照体质量均一原则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10只Zucker fa/?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以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作为阳性药物,6mg/kg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水。结果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水平(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结果表明,能明显提高罗格列酮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与胰岛素敏感指数(P<0.05)。胰腺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罗格列酮能缓解大鼠胰岛细胞的增生肥大。结论以ZF大鼠模型评价胰岛素增敏剂药效时,选用7~8周龄自发性ZF雄性大鼠,以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4ng/ml为纳入标准,以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与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由此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可用于评价胰岛素增敏剂的药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CKER fa/fa大鼠 罗格列酮 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葡萄糖代谢率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建红 黎锋 +2 位作者 刘天 麦伟华 郎江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浓度及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M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口服,3次/d,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重复检测M、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与leptin浓度等。结果①MS组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FINS及甘油三酯(TG)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稳态时(120~150 min),MS组的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浆resis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MS组的血浆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dipon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治疗12周后,MS组的BMI、WC、FINS、FPG及2h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胆固醇(TC)、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显著性变化。③治疗前后M分别为(4.01±1.29)和(6.53±1.15)mg·kg-1·min-1,治疗12周后,MS组M明显升高(P〈0.05)。④治疗前后MS组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轻MS患者的IR,其机制可能与体重减轻及leptin抵抗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 葡萄糖代谢率 二甲双胍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