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是如何保护正常细胞不受病毒感的?
1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56-1956,共1页
干扰素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实现其抗病毒作用:(1)干扰素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A,从而抑制病毒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复制,产生广谱抗病毒作用;(2)干扰素能激活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从而使病毒赖以生存的细胞破... 干扰素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实现其抗病毒作用:(1)干扰素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A,从而抑制病毒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复制,产生广谱抗病毒作用;(2)干扰素能激活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从而使病毒赖以生存的细胞破坏,中止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病毒作用 干扰素 正常细胞 保护 组织细胞 细胞毒作用 抑制病毒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品抗肿瘤第1类新药完成临床研究——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对癌细胞“精确制导
2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3期I0014-I0015,共2页
由上海歌佰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生物制品抗肿瘤第1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项目,历经10多年研发顺利完成临床前、Ⅰ期、Ⅱ期和Ⅲ期的临床研究,今天举行揭盲仪式。
关键词 生物制品 抗肿瘤 精确制导 正常细胞 临床 新药 细胞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的正常和肿瘤细胞中Mucin型O-糖链的质谱定性定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明 南丽婧 +4 位作者 晋万军 王承健 黄琳娟 张英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4-1912,共9页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结合质谱技术(MS结合MS/MS),对4种肿瘤细胞系和1种正常细胞系中的O-糖链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肿瘤细胞系HeLa,SMMC-7721,HepG2和MCF-7中分别检测到19,11,6和5条O-糖链;在正常肝细胞系L02中检测到1... 基于寡糖代谢工程结合质谱技术(MS结合MS/MS),对4种肿瘤细胞系和1种正常细胞系中的O-糖链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肿瘤细胞系HeLa,SMMC-7721,HepG2和MCF-7中分别检测到19,11,6和5条O-糖链;在正常肝细胞系L02中检测到10条O-糖链.在对肿瘤和正常细胞系中表达的O-糖链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比较中发现,结构组成为N1,H1N1A1和H1N1A2的3种糖链在5种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系表达的O-糖链的种类比正常细胞多,且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程度均高于正常细胞组.肿瘤细胞系中特有的O-糖链主要有岩藻糖化和唾液酸化修饰的Mucin型Core2结构糖链.MS/MS分析表明,其中岩藻糖基化修饰的O-糖链结构组成为H3N3F1A2,H4N4F1A2和H5N5F1A1,唾液酸化修饰的O-糖链结构组成为H5N4A1,H4N4A2和H5N5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in型O-糖链 肿瘤细胞 正常细胞 寡糖代谢工程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N-糖链的定性定量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潘丽英 王承健 +3 位作者 袁江北 张英 黄琳娟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用PNGase F酶解释放N-糖链,以微晶纤维素柱结合石墨碳柱纯化分离N-糖链,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N-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N-糖链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正常细胞系L02中共检测到26种N-糖链,与L02相比,HepG2的大多数高甘露糖型糖链、唾液酸化糖链和岩藻糖基化糖链的数量都明显升高,其中有15种糖链在数量上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种糖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肝癌中各类N-糖链的表达特点及发现早期肝癌糖链标志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 正常细胞(L02) N-糖链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马菌素B_1对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少康 王婷婷 +4 位作者 黄桂玲 石若夫 杨立刚 董淑楠 孙桂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13-316,共4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分离鉴定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用RT-PCR方法测定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E、P16、P21、P2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FB1作用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后可以在转录水平上影响Cyc... 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分离鉴定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用RT-PCR方法测定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E、P16、P21、P2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FB1作用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后可以在转录水平上影响Cyclin D1、Cyclin E、P16、P21、P27基因的表达,导致Cyclin D1mRNA高表达,Cyclin E、P16、P21、P27基因mRNA低表达。提示,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癌症密切相关,该研究从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FB1可能与人类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正常食管上皮细胞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旭波 李柏 俞超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 5种中药注射剂 (榄香烯、鸦胆子、华蟾素、康莱特、肝力 )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L 0 2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正常肝细胞L 0 2进行体外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 5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榄香稀、鸦... 目的 :观察 5种中药注射剂 (榄香烯、鸦胆子、华蟾素、康莱特、肝力 )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L 0 2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正常肝细胞L 0 2进行体外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 5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榄香稀、鸦胆子对L 0 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康莱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肝力抑制作用不明显 ,华蟾素则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榄香烯和鸦胆子在体外对L 0 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康莱特抑制作用较弱 ,肝力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细胞 中药注射剂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施媛萍 罗光华 +2 位作者 郑璐 魏江 于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和L-0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E处理,继续培养,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HE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和L-0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E处理,继续培养,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HE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0.1、1、10、50μmol/L NE处理24、48 h,HepG2细胞OD值显著下降(P均<0.05),L-02细胞OD值无明显变化。10μmol/L NE作用于HepG2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胞质收缩、深染,核染色质浓缩;L-02细胞在NE作用前后形态学均无明显改变。HepG2细胞加入10μmol/L NE后部分细胞呈绿色(为早期凋亡表现),加入50μmol/L NE后部分细胞膜呈绿色,细胞核呈红色(为晚期凋亡表现);L-02细胞均未显示有荧光。0.1、1、10μmol/L NE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其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μmol/L NE),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均<0.05);而上述浓度NE作用于L-02细胞24 h后,其凋亡率较对照组先增高后降低(P均<0.05)。结论 NE可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L-02细胞增殖和凋亡没有影响,提示其在特定类型肝癌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人肝癌细胞HEPG2 正常细胞L-0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鹏鹏 关荣发 +2 位作者 程歌 黄光荣 戴贤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23-18024,18026,共3页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μg/ml)的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进行染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250μg/ml)的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进行染毒;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应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情况。[结果]纳米氧化锌可引起HL-7702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显示,纳米氧化锌对HL-7702细胞的生长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荧光探针活性氧检测发现,染毒后HL-7702细胞内ROS的生成量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锌源,建议控制其添加量或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正常细胞HL-7702 细胞毒性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HepG2与正常肝细胞L02的O-糖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丽英 顾笑 +4 位作者 王承健 强珊 黄琳娟 张英 王仲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5-1281,共7页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然后采用Carlson还原性β-消除法释放O-糖链,以阳离子交换柱结合C18柱纯化分离O-糖链,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O-糖链进行序... 以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 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用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然后采用Carlson还原性β-消除法释放O-糖链,以阳离子交换柱结合C18柱纯化分离O-糖链,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串联质谱(MS/MS)对O-糖链进行序列鉴定,以β-环糊精为内标对2种细胞系的O-糖链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系Hep G2中检测到10种O-糖链,正常细胞系L02中检测到9种O-糖链,其中9种O-糖链是2种细胞系中共有的,但Hep G2中存在癌细胞中特有的缩短的O-糖链N1A1(Neu Ac-Gal NAc,sialyl Tn抗原).t检验结果表明,Hep G2与L02相比,在检测到的10种O-糖链中有5种的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种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 正常人肝细胞L02 O-糖链 电喷雾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及其受体CCR1、CCR5在大鼠附睾的表达与定位
10
作者 冯潇 程胖 +2 位作者 赵洁 肖岚 李臻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观察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与其受体CCR1、CCR5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大鼠附睾上皮RANTES及其受体的细胞定位,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别显示RANTES与CCR1、CCR5的细胞... 目的:观察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与其受体CCR1、CCR5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年大鼠附睾上皮RANTES及其受体的细胞定位,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别显示RANTES与CCR1、CCR5的细胞共定位情况。RT-PCR检测RANTES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RAN—TES及其受体的蛋白量。结果:RANTES与其受体CCR1、CCR5在大鼠附睾各段呈特异性表达。免疫印迹在大鼠附睾各段检测到RANTES及其受体CCR1、CCR5特异性蛋白条带。RANTES与其受体CCR1、CCR5在大鼠附睾上皮主要表达于基细胞。双重免疫荧光显示RANTES与CCR1、CCR5在附睾管基细胞共存。结论:RANTES可能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方式在大鼠附睾基细胞功能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CCR1 CCR5 附睾 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蚓激酶对正常与软脂酸诱导的人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李姣 石挺 +4 位作者 吕轩 陈志刚 姚立 王佳禹 李文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蚓激酶(EFE)在体外对LO2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及软脂酸(PA)诱导的LO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FE的最佳作用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EFE作用于LO2细胞,分别在作用6 h、12 h、24 h,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值;用20μg/m L的PA作用LO2细胞24 h,然后用不同浓度(100 u/m L、200 u/m L、400 u/m L、600 u/m L、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进行干预,并于6 h、12 h、24 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200 u/m L、400 u/m L的EFE可促进LO2细胞的增殖,但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800 u/m L、1 000 u/m L)的EFE能明显抑制LO2细胞的增殖(P<0.05),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低浓度(100 u/m L)的EFE可促进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效果显著(P<0.05);200 u/m L、400U/m L的EFE对经PA诱导的LO2细胞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EFE能缓解PA诱导的细胞损伤,对PA诱导的LO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最佳作用浓度为400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正常细胞 软脂酸 MTT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识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具有类似表型的再生细胞
12
作者 范桥珍 康蕊 张婷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16-727,共12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AML患者治疗后再生的骨髓样本中会出现如下易误判为MRD的正常细胞群:CD117 dim CD56^(+)CD7^(+)CD45^(str)自然杀伤(NK)细胞、CD19 dim CD56^(+)CD7^(+)CD45^(str) NK细胞、CD300e^(+)HLA-DR^(+)CD14^(part) CD64^(part)非经典单核细胞;这些细胞群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的中位值分别是0.084%(范围:0~0.6200%)、0%(范围:0~0.2134%)、0.1549%(范围:0~2.0940%)。结论MFC检测AML患者MRD过程中,应避免将治疗后骨髓再生的正常细胞,误判为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多参数流式细胞 微小残留病 正常细胞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胃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增殖情况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封兰兰 孙伟 +3 位作者 朱吉海 刘珺 赵珺 刘燕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1期5-8,共4页
目的从胃癌组织中分离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及胃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并鉴定其功能。方法3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切除术,术中保留胃癌组织及胃正常黏膜组织。采用组织贴壁块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胃癌组织中的胃CAFs及胃正常黏膜组织... 目的从胃癌组织中分离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及胃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并鉴定其功能。方法3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切除术,术中保留胃癌组织及胃正常黏膜组织。采用组织贴壁块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胃癌组织中的胃CAFs及胃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胃NFs。原代培养胃CAFs、胃NFs,差速贴壁传代法分离并纯化细胞,差速贴壁20 min。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胃CAFs、胃NFs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角蛋白18(CK18)、波形蛋白(Vimentin)。取3个来源分离的胃CAFs、胃NFs,分别于细胞贴壁24 h、2 d、3 d、4 d、5 d、6 d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光密度(OD)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胃癌CAFs细胞大小不一,呈梭形或星形,排列不规则并呈重叠生长;胃NFs细胞均匀一致,呈长梭形,排列规则。胃CAFs细胞存在α-SMA、Vimentin阳性表达,CK18阴性表达,胃NFs细胞存在Vimentin阳性表达,α-SMA、CK18阴性表达。培养3~6天,各来源胃CAFs细胞OD值均高于胃NFs(P均<0.05)。结论成功分离胃CAFs、胃NFs。胃CAFs、胃NFs均存在Vimentin表达。胃CAFs增殖能力优于胃N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正常成纤维细胞 细胞角蛋白18 波形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佐芳 王大庆 +12 位作者 王宁 雷小平 朱大勇 张艳红 税民鸿 贾前伟 程阳 马善春 田翠玲 连刚 涂静 王定松 李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对已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中骨膜蛋白(periostein,PN)表达差异。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 目的比较对已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中骨膜蛋白(periostein,PN)表达差异。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纯化的BCAFs和NFs,用胰蛋白酶调制细胞悬液的浓度均为20×103个·m L^(-1),按每孔2 m L细胞悬液接种六孔板。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后收集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以盖玻片置于六孔板底制作细胞爬片,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CAFs与NFs中PN的表达。结果眼睑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分别为(9.26±2.35)μg·L^(-1)和(2.57±0.41)μg·L^(-1);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PN表达显示,眼睑BCAFs中强于N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BCAFs较NFs高表达分泌PN,提示P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局部侵袭生长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眼睑基底细胞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正常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的α-乳白蛋白对正常人肠道上皮细胞株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雪 张居典 +3 位作者 李梦寒 崔东影 席恩泽 许晓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以经过巴氏杀菌方式(63℃加热30 min、72℃加热15 s、85℃加热15 s、95℃加热10 min)处理的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为对象,研究其对正常人肠道上皮细胞株(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HIEC)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以经过巴氏杀菌方式(63℃加热30 min、72℃加热15 s、85℃加热15 s、95℃加热10 min)处理的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为对象,研究其对正常人肠道上皮细胞株(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HIEC)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热处理对HIEC作用效果的差异性。在通过圆二色光谱测定α-LA二级结构、分析不同热处理方式对α-LA二级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模拟婴儿肠道条件对α-LA进行体外消化,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热处理消化后α-LA作用HIEC 48 h后,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不同加热处理及未经热处理的消化后α-LA均对HIEC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效果随α-LA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强,在α-LA质量浓度为0.10 mg/mL、72℃加热15 s时促进效果最为显著(P<0.05);经不同加热处理及未经热处理的消化后α-LA在质量浓度为0.10 mg/mL、作用HIEC 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综上,热处理α-LA可以明显促进HIE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分裂细胞的比例增加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α-LA应用于婴儿配方产品中或可提高婴儿免疫能力,推荐添加量为0.10 mg/m L,推荐热处理方式为72℃加热15 s,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乳白蛋白 正常人肠道上皮细胞 二级结构 肠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TLR4-NF-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珑 王正林 +1 位作者 刘辉 余宏铸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 BECs)中TLR4-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Hi BECs常规细胞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PS(0.1、1、4、8、10μg/m L),刺激不同时间(3、6、9、12、24 h),用Realtime RT-PCR分析细胞内TLR4和NF-κ...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 BECs)中TLR4-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Hi BECs常规细胞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PS(0.1、1、4、8、10μg/m L),刺激不同时间(3、6、9、12、24 h),用Realtime RT-PCR分析细胞内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Hi BECs后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Hi BECs在受到LPS(4μg/m L)刺激后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于6小时达高峰,之后下降。以相同时间(6 h)刺激Hi BECs后,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随LPS浓度增高而增加,LPS浓度为4μg/m L时达高峰,之后下降。结论 LPS可以激活Hi BECs中的TLR4-NF-кB通路,并且有时效和量效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在黑素瘤细胞和人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
17
作者 张雪英 陈官芝 潘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ERK1/2和P-ERK1/2在人正常黑色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A375中表达强度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从健康青年人阴茎包皮中分离并培养原代黑色素细胞;传代培养黑素瘤细胞A375;Western-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ERK1/2和P-ERK1/2的表达强度... 目的:研究ERK1/2和P-ERK1/2在人正常黑色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A375中表达强度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从健康青年人阴茎包皮中分离并培养原代黑色素细胞;传代培养黑素瘤细胞A375;Western-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ERK1/2和P-ERK1/2的表达强度,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ERK1/2、P-ERK1/2在黑素瘤细胞A375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人正常黑色素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5、104.39,P值均<0.01)。结论:黑素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APK/ER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 2 P-ERK1 2 正常黑色素细胞 黑素瘤细胞A3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海穴注射CSF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90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学芹 解晨 +2 位作者 孙迎红 韩俊庆 王信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减少症 CSF 化疗 疗放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系统损伤 细胞减少 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及其活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邹跃 孙铭柱 周湘艳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利用原位端粒酶-凋亡双染色法检测A549细胞和L02细胞hTERT和凋亡双表达,端粒序列扩增检测(TRAP)方法检测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γ射线照射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后端粒酶的表达变化与凋亡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5Gy照射后24-72h,A549... 利用原位端粒酶-凋亡双染色法检测A549细胞和L02细胞hTERT和凋亡双表达,端粒序列扩增检测(TRAP)方法检测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γ射线照射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后端粒酶的表达变化与凋亡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5Gy照射后24-72h,A549细胞和L02细胞内hTERT表达增强,端粒酶和凋亡双染色阳性细胞随照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多;在凋亡发生的过程中,群体细胞端粒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提示放射线诱导人肿瘤和正常细胞凋亡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机制;而辐射诱导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细胞修复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诱导 细胞凋亡 原位端粒酶-凋亡双染色法 肿瘤细胞 正常细胞 辐射损伤 端粒酶活性检测 流式细胞术检测 射线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醒 赵宇阳 +5 位作者 王军 赵杨 刘莎莎 刘海旺 程玉 李春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103-104,共2页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有学者研究发现,任何肿瘤的发生都与正常细胞的调控周期失调有关。CyclinD1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之一[1],是G1期细胞周期素,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有学者研究发现,任何肿瘤的发生都与正常细胞的调控周期失调有关。CyclinD1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之一[1],是G1期细胞周期素,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了Cy-clin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 CYCLIND1 表达变化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 G1期细胞周期素 恶性肿瘤 消化道肿瘤 正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