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陆架区岩石圈伸展模拟及裂后沉降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赵中贤 周蒂 +4 位作者 廖杰 何敏 郭翔燕 张云帆 徐子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5-1145,共11页
本文根据伸展盆地发育的挠曲悬臂梁模型,以二维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区1530测线北段的岩石圈伸展系数,分析了其裂后沉降规律。由正演模拟,发现盆地1530测线北段的裂陷由北向南逐渐发育,其陆架岩石圈的平均伸展系数... 本文根据伸展盆地发育的挠曲悬臂梁模型,以二维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区1530测线北段的岩石圈伸展系数,分析了其裂后沉降规律。由正演模拟,发现盆地1530测线北段的裂陷由北向南逐渐发育,其陆架岩石圈的平均伸展系数为1.2和较大凹陷处的岩石圈理论伸展系数变化在1.08~1.24之间。整条剖面裂后沉降的实测值比理论值大2.5km左右,本文分析造成这一差值的最大可能是裂后异常沉降的存在。由前人成果可知,陆坡区也存在其他大的异常,对于陆架和陆坡区的异常,本文认为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南海陆缘之间都可能有关联,它们的产生可能是某种共同机制的结果。珠江口盆地陆架区的实测裂后沉降速率明显不同于逐渐减小的理论变化规律,而是存在两期(30~18.5Ma和18.5Ma至今)由快到慢的变化。在30~23.8Ma沉降速率集中在140~190m/Ma,之后23.8~18.5Ma减小至35~65m/Ma。18.5~16Ma的沉降速率迅速增大到300m/Ma,随后16Ma至今又减小至75~110m/Ma。其中18.5~16Ma的沉降速率最大,并与当时陆架坡折的形成和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相对应,也与前人在陆坡区白云凹陷发现的17.5~15.5Ma裂后重大加速沉积的时间一致,因此本文推测珠江口盆地18.5~17.5Ma可能存在一重大构造事件,引起盆地从陆架到陆坡的裂后快速沉降的发生。但对于构造事件的成因、准确时间及其范围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系数 裂后异常沉降 正反演模拟 陆架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岩石圈伸展模拟探讨——以测线1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贺超 吴世敏 龙根元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8期24-31,共8页
在挠曲悬臂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琼东南盆地近垂直于盆地走向、过陆架、陆坡的测线1岩石圈不同圈层的伸展因子进行计算。其中,上地壳伸展因子是通过统计地震剖面上断层水平伸展量获得,介于1.678~2.238之间;... 在挠曲悬臂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琼东南盆地近垂直于盆地走向、过陆架、陆坡的测线1岩石圈不同圈层的伸展因子进行计算。其中,上地壳伸展因子是通过统计地震剖面上断层水平伸展量获得,介于1.678~2.238之间;全地壳伸展因子则采用拉伸前后地壳厚度之比的方法,分布在1.251~2.468之间;岩石圈伸展因子利用剖面二维反演回剥和正演伸展模拟得到的,分布在1.062~2.647之间。沿剖面方向不同圈层的伸展因子综合对比分析表明,琼东南盆地岩石圈发生了随深度变化的伸展,但并非简单的随深度增加,而可能与岩石圈不同层次的流变学特征及伸展前岩石圈流变性的不均匀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因子 二维正反演模拟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条件下浅层气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法探测结果模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子茵 郭秀军 吴景鑫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3,共8页
为分析海面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探测技术对浅水条件下海底浅层气的探测能力,以舟山火山列岛海域浅层气分布区为研究区,根据电测井资料分别构建不同埋深和尺寸的气层、气囊地电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为分析海面走航式海洋电阻率探测技术对浅水条件下海底浅层气的探测能力,以舟山火山列岛海域浅层气分布区为研究区,根据电测井资料分别构建不同埋深和尺寸的气层、气囊地电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海面走航式电法探测剖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有效区分出浅层气的赋存形式,基于实测数据二次处理的电阻率变化比剖面能够有效反映层状浅层气的赋存状态及厚度、气囊尺寸的变化;当含气土与非含气土的电阻率变化比与含气层厚度值的1.2%相近时,其对应的等值线能够与含气区域良好吻合,可以有效判定含气区的底界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海洋电法 走航式探测 正反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反演技术成果简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鹂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44,共2页
关键词 多参数反 电阻率 电阻系数 起伏地形 三维反 联合反 散度校正 激发极化 三维解释 正反演模拟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识别岩溶区断层结构特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妍妨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9,共8页
碳酸盐岩中中小型张性断层的破碎带是地下水赋存的有利场所,其与完整围岩形成的明显电性差异,使其成为电法找水工作中的主要目标体。通过对碳酸盐岩背景下不同倾角断层和不同交角的交叉断层模型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正反演模拟研究,获得... 碳酸盐岩中中小型张性断层的破碎带是地下水赋存的有利场所,其与完整围岩形成的明显电性差异,使其成为电法找水工作中的主要目标体。通过对碳酸盐岩背景下不同倾角断层和不同交角的交叉断层模型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正反演模拟研究,获得了判断倾斜断层顶部埋深、水平宽度、倾向、倾角和交叉断层空间结构特征的规律,并将该规律应用于鲁中南碳酸盐岩区寻找岩溶裂隙水的实例勘查中。结果表明,该规律有效指导了野外实测资料的反演解释与地质推断,可提高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岩溶地区断层结构特征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正反演模拟 岩溶区 断层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牟元存 李星 +1 位作者 高树全 王凯 《中国铁路》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长大隧道无法绕避部分不良地质问题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这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通过二十余条铁路线的上百座高风险隧道(近2000 km)超前... 长大隧道无法绕避部分不良地质问题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这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通过二十余条铁路线的上百座高风险隧道(近2000 km)超前地质预报实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隧道掌子面前方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成套技术研究。结合大量预报实践及课题中的TSP法正反演数值模拟预报效果测试情况进行阐述,对不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物探响应特征进行总结。该研究成果对采用类似技术开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同类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物探 TSP 正反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