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亚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B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安宁 陈扬 +5 位作者 杨世明 李娜 魏华 杨琳 江涛 焦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分析B亚型(Bw)患者血清中存在IgM型不规则抗B抗体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或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抗A、抗B、抗AB、抗H定型试剂和不同试验方法进行正反定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 目的分析B亚型(Bw)患者血清中存在IgM型不规则抗B抗体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或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抗A、抗B、抗AB、抗H定型试剂和不同试验方法进行正反定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ABO血型以外不规则抗体筛查进行检测鉴定。对需要输血的B亚型及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B抗体的患者,选择O型悬浮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进行配合性输血治疗。结果15例患者红细胞与抗B定型试剂在22℃立即离心,凝集强度弱于1+(1+^(w)),置4℃反应15min,离心2次,凝集强度强于1+(1+^(s))~2+(2+^(s))。患者红细胞与抗AB定型试剂的凝集强度大于抗B定型试剂,与抗H定型试剂的凝集强度小于O型红细胞。在试管法反定型中,患者血清与B型试剂红细胞混合,在22℃立即离心,凝集强度为1+^(w)~1+^(s);置4℃反应15min,离心2次,凝集强度为1+^(s)~2+。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存在凝集强度为1+~2+的IgM型不规则抗B抗体。结论B亚型患者B抗原性表达很弱或血清中存在IgM型不规则抗B抗体,在22℃以下进行检测可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或交叉配血不相合,B亚型不配合的输血可产生不规则抗B抗体或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B亚型 不规则抗B抗体 IGM型 正反定型不一致 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高球蛋白血症对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的干扰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霞 张勇萍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颖 郑妍 李丹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高球蛋白血症血标本对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 D抗原检测,对出现弱凝集±~弱于2+(2+~w)者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和交叉配血不合的... 目的探讨高球蛋白血症血标本对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 D抗原检测,对出现弱凝集±~弱于2+(2+~w)者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和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标本,采用滴加生理盐水及其置换,对凝集仍不散开者,将血标本置37℃孵育15 min,2次离心分离血清采用试管法进行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13例血标本在ABO血型反定型中出现假凝集强度为±~1+者9例,为2+~w者4例;在交叉配血中主侧出现假凝集强度为1+~2+~w者13例。球蛋白值在(32~94)g/L之间,凝集强度与球蛋白值有相关性,球蛋白值在(32~65)g/L,凝集强度为±~1+,球蛋白值在(76~94)g/L,凝集强度为2+~w。凝集强度为±~1+者,滴加盐水假凝集可散开,凝集强度为2+~w需采用盐水置换或将血标本置37℃孵育15 min,2次离心去除高球蛋白后假凝集才能消散。结论球蛋白增高的血标本可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和交叉配血不合,采用盐水置换、血标本置37℃孵育及2次离心等方法,可去除高球蛋白血症对试验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球蛋白血症 ABO血型 正反定型不一致 交叉配血不合 临床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