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自燃预测预报的正压束管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陆伟 李金亮 +2 位作者 王开胜 马汉鹏 叶正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80,共4页
针对煤自燃预测预报时采用的负压束管监测系统存在环境空气易漏入束管中,使所监测到的气体浓度和成分不能真实反映被监测地点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正压输送气体方式的最大输送压力不受真空度限制且大于环境压力,气体在输送过程环境气体... 针对煤自燃预测预报时采用的负压束管监测系统存在环境空气易漏入束管中,使所监测到的气体浓度和成分不能真实反映被监测地点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正压输送气体方式的最大输送压力不受真空度限制且大于环境压力,气体在输送过程环境气体不可能进入束管等优点,提出以正压作为检测气体的输送方式,研制一种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利用不同长度的束管进行正压输送气体试验,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正压输送动力是负压输送动力的4.3倍,采用正压输送气体不仅缩短了气体的输送时间,而且保证了气体浓度不变。正压束管所测得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煤自然发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束管 煤层自燃 束管监测 气体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高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栋 陆伟 +2 位作者 李金亮 徐帅 秦传睿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为解决负压束管监测系统气体传输过程中组分和浓度易失真,以及现有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管路抗压性差、井下分布式正压泵难以远程控制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管路本身实现对正压泵远程控制的设计思路,研制了一种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高正压束管... 为解决负压束管监测系统气体传输过程中组分和浓度易失真,以及现有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管路抗压性差、井下分布式正压泵难以远程控制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管路本身实现对正压泵远程控制的设计思路,研制了一种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高正压束管监测系统,采用不同长度的管路验证了正压泵远程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并采用不同长度管路进行高正压输送气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输气管路的最优管径为8 mm;正压泵的最优输出压力为2.5 MPa;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高正压束管监测系统不仅解决了气体组分和浓度失真问题,而且实现了远程控制启停正压泵和小流量、高正压输送气体,从而大幅缩短了气体传输时间,提高了煤矿自燃火灾监测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正压束管 束管监测 远程控制 气体采样 煤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报矿井煤自燃火灾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栋 陆伟 +1 位作者 李金亮 徐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了解决负压束管系统气样传输过程中气体组分和浓度监测值易失真,以及采样滞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以正压输送作为检测气体的输送方式,研制一种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对正压泵输出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不同负压段束管长度条件下对气样传... 为了解决负压束管系统气样传输过程中气体组分和浓度监测值易失真,以及采样滞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以正压输送作为检测气体的输送方式,研制一种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对正压泵输出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不同负压段束管长度条件下对气样传输滞后时间及流量进行测试,理论计算及测试结果表明:正压泵输出压力宜为0.75 MPa,负压段束管长度须小于320 m。利用不同长度正压段束管进行正压输气试验,结果表明:在负压段束管长度200 m、正压段束管长度5000 m的条件下,气样传输滞后时间仅为872 s,完全满足束管监测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火灾监测 束管监测系统 正压束管 传输滞后时间 输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