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变形:树脂基体、增强纤维与非对称正交铺层变形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艳亮 益小苏 +2 位作者 唐邦铭 张子龙 安学锋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变形情况。分别选取环氧、苯并噁嗪为基体,以特定型号的预浸料为材料,选取不对称铺层[0/0/90/90]条件,用ANSYS软件模拟复合材料层压板变形情况,与实际不对称层合板变形情况对比,分析树脂基体、增强纤维和非... 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变形情况。分别选取环氧、苯并噁嗪为基体,以特定型号的预浸料为材料,选取不对称铺层[0/0/90/90]条件,用ANSYS软件模拟复合材料层压板变形情况,与实际不对称层合板变形情况对比,分析树脂基体、增强纤维和非对称铺层与复合材料变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树脂基体材料和不同的铺层设计对非对称正交铺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变形情况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变形 树脂基体 增强纤维 非对称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正交铺层双稳态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艳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0-71,89,共3页
非对称正交铺层使得复合材料层压板产生面内翘曲,脱离铺层平面,并且形成两个稳定存在状态。对于非对称铺层产生的变形,无论是来自物理因素还是化学因素,最初的认识都是固化收缩引发内应力。双稳态复合材料恰恰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即利用... 非对称正交铺层使得复合材料层压板产生面内翘曲,脱离铺层平面,并且形成两个稳定存在状态。对于非对称铺层产生的变形,无论是来自物理因素还是化学因素,最初的认识都是固化收缩引发内应力。双稳态复合材料恰恰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即利用这种非对称铺层自身两个稳定存在的状态,通过极小的外界能量引发形状的改变,以达到工程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非对称正交铺层双稳态复合材料在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的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铺层 双稳态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双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征 吴和龙 +2 位作者 吴化平 鲍雨梅 柴国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39,共4页
对不同几何尺寸的[0°/90°]正交非对称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稳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正交非对称复合材料双稳态特性产生机理和理论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T700/3234)正交铺设的双稳态试样。对制备固化冷却后... 对不同几何尺寸的[0°/90°]正交非对称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稳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正交非对称复合材料双稳态特性产生机理和理论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T700/3234)正交铺设的双稳态试样。对制备固化冷却后产生的圆柱状第一稳态、建立实验平台实现向第二稳态转变过程,经过逆向加载返回至第一稳态的整体稳态间转变总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稳态曲率半径、面外位移、稳态间转变最大载荷及载荷-位移曲线等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非对称 层合壳 双稳态特性 稳态转变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可见光通信系统PTS峰均比抑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智敬 陈媛 王俊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9-2514,共6页
针对非对称剪切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clipp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CO-OFDM)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中信号的高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问题,采用部分传输... 针对非对称剪切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clipp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CO-OFDM)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中信号的高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问题,采用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方法,并结合二进制离散粒子群优化(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PTS峰均比抑制方法——DPSO-PTS方法。利用DPSO算法对加权的相位因子进行优化处理,选择最佳的相位因子组合来有效控制PAPR的范围,并对乘加权信息的子块进行求和,从而选择出最小PAPR对应的一组信号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互补累计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为10-4时,DPSO-PTS方法的系统PAPR降低了约4 dB,且相较于传统PTS方法,系统的复杂度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对称剪切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离散粒子群优化-部分传输序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OFDM与ACO-OFDM调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小峰 曹阳 +2 位作者 杨家旺 刘世涛 张勋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62,共3页
通过建立基于非对称限幅-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和室内空间环境,研究了ACO-OFDM与一般OFDM调制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ACO-OFDM调制抵抗频率偏移的性能与误码性能。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码间干扰 载波间干扰 非对称限幅-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乳状液体系氧化模型与求解
6
作者 吕兵 陈洁 夏文水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37,共5页
研究了恒表面氧压静置式无限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亚油酸的氧化,通过综合考虑气液边界传质阻力、水相扩散、油水边界乳化剂膜边界层阻力、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自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扩散-氧化数学模型。采用非对称正交配置法处... 研究了恒表面氧压静置式无限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亚油酸的氧化,通过综合考虑气液边界传质阻力、水相扩散、油水边界乳化剂膜边界层阻力、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自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扩散-氧化数学模型。采用非对称正交配置法处理特殊边界,求解偏微分方程组,计算了氧化过程中乳状液中氧和亚油酸在垂直于液膜方向的浓度分布,计算方法快捷、有效;结合数学模拟试验和实验值,确定了气液界面氧的液膜传质系数和水相中氧的扩散系数。实验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静置式无限氧补偿条件下乳状液中氧的扩散和亚油酸的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置式无限氧补偿 乳状液体系 亚油酸氧化 数学模型 非对称配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OFDM系统中一种改进的DST预编码峰均比抑制方法
7
作者 袁建国 李尚晋 赵富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 针对可见光通信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中峰均比(PAPR)较高的缺点,基于通用预编码(GP)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正弦变换GP(DST-GP)方法。该方法基于GP方法将DST矩阵扩展为非对称矩阵以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根据GP方法优化了扩展部分的计算。仿真结果与分析表明:与DST方法相比,所提出的DST-GP方法以较低成本获得更佳PAPR抑制性能,并且取得PAPR抑制性能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良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通用预编码方法 离散弦变换 复杂度 非对称削波光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