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9(3^4)正交试验数据Excel自动分析模板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单达聪 耿爱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多因素饲料研究中试验数据处理,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建立专用于L9(34)留空列、二重复正交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Excel模板,使用者只需在单元格区域"K3:L11"中录入试验结果数据,模板自动构建统计分析模型,直接得到... 针对多因素饲料研究中试验数据处理,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建立专用于L9(34)留空列、二重复正交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Excel模板,使用者只需在单元格区域"K3:L11"中录入试验结果数据,模板自动构建统计分析模型,直接得到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采用发酵豆粕工艺研究试验数据试运行,与"SPSS12.0"统计软件包比较与验证,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具有操作可行性。可以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轻松建立类似模板,用于相关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饲料研究 l9(34)试验 自动分析Excel模板 建立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青稞 L_9(3~4)正交栽培试验初报
2
作者 刘明允 李复兴 《西藏农业科技》 1989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试验旨在考察正交试验法在西藏作物育种与栽培上究竟有何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试验 l9 作物育种 播量 拔节期 播期 水平组合 县农科所 直观分析 冬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CrNi3Mo钢热处理工艺正交试验与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雷 李培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34CrNi3Mo钢热处理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材料性能的主次顺序为: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淬火温度>淬火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材料性能与热处理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得出最优工艺组合;通过试...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34CrNi3Mo钢热处理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材料性能的主次顺序为: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淬火温度>淬火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材料性能与热处理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得出最优工艺组合;通过试验验证,回归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CrNi3Mo 热处理工艺 试验 高强度螺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8(4×2^4)型正交试验表数据处理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喜平 李瑞阁 范许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45-146,共2页
本文利用Excel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对L8(4×24)型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的数据进行了优化处理。
关键词 l8(4×2^4) 试验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闭式挤压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学奇 董万鹏 +2 位作者 葛力华 张立艳 薛丹丹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以农用机械传动部件"流转插头"为例,利用DEFORM-3D软件对挤压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类316L不锈钢锻件的热锻造成形载荷和热磨损的变化规律。基于正交试验法全面分析了坯料初始温度、模具初始温度、打击速度、模具硬度对... 以农用机械传动部件"流转插头"为例,利用DEFORM-3D软件对挤压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类316L不锈钢锻件的热锻造成形载荷和热磨损的变化规律。基于正交试验法全面分析了坯料初始温度、模具初始温度、打击速度、模具硬度对成形载荷和模具磨损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组因素中,打击速度对成形载荷的影响最大,模具硬度对模具磨损深度的影响最大;综合考虑4个因素的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优方案,即坯料初始温度为1150℃、模具初始温度为250℃、打击速度为0.3 m·s^(-1)、模具硬度为62HRC。实际生产发现,按照最优方案中的初始温度和打击速度能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锻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闭式挤压 挤压模具 流转插头 模具磨损深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HPV16L1重组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佳 商庆龙 +3 位作者 王燕 李晓波 刘希君 谷鸿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构建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L1蛋白的重组表达菌株pQE31-HPV16L1/M15(pREP4)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以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实验选取影响蛋白表达的4个主要因素,分别为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细菌密度和诱导温度,采用四... 通过正交试验对构建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L1蛋白的重组表达菌株pQE31-HPV16L1/M15(pREP4)进行表达条件的优化,以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实验选取影响蛋白表达的4个主要因素,分别为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细菌密度和诱导温度,采用四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测定重组表达蛋白,以Tanon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目的蛋白含量作为检测条件优化效果的指标,所得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37℃、IPTG0.5mmol/L,菌密度OD600为1.0的条件下诱导4h所得蛋白量最大;经统计正交分析的最佳诱导条件为37℃、0.5mmol/LIPTG和菌密度OD600为1.0的条件下诱导7h。经实验验证,应用正交分析的最佳条件诱导所得目的蛋白量最大,但实际中通常采用诱导4h条件。实验证明正交试验可以用于基因工程菌株蛋白表达条件优化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l1蛋白 试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反枝苋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先元 李金梅 +1 位作者 项俊 刘春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48-4750,共3页
为优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芦丁为标准品计算反枝苋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15,... 为优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芦丁为标准品计算反枝苋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15,水溶回流法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该工艺合理、简单,适用于反枝苋总黄酮的提取,可为该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 总黄酮 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仙桃草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秋香 彭湘君 李银保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1期5588-5590,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仙桃草(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仙桃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5%的乙醇、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仙桃草总黄酮提取...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仙桃草(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仙桃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5%的乙醇、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仙桃草总黄酮提取率达0.27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桃草(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 总黄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对樟树根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慧华 吴祯芸 王丘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711-5714,共4页
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樟树根中的总黄酮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重点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 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樟树根中的总黄酮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重点考察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480 W,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时间为30 min,采用该最佳提取工艺,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根 总黄酮 超声波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模压工艺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爱臣 王勤 +3 位作者 王传栋 刘阳 杜旭 马丽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以L-丙交酯、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开环聚合合成三元共聚物PLLGC。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预热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温度、模压时间等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LLGC材料最佳的模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 以L-丙交酯、乙交酯和ε-己内酯为原料开环聚合合成三元共聚物PLLGC。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预热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温度、模压时间等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LLGC材料最佳的模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PLLGC模压材料的拉伸强度、密度、模压后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PLLGC三元共聚物的最佳模压工艺条件:预热温度为150℃,模压压力为8 MPa,模压温度为100℃,模压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酯-乙酯-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 试验 模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减材复合加工316L宏观形貌和残余应力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莹 巩亚东 +1 位作者 屈硕硕 蔡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6,共7页
为了研究激光功率P、送粉速率f和扫描速度vf对熔覆层宏观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激光熔化沉积的单层单道成形试验研究.以熔覆层的形状系数ξ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获得P,f和vf对几何形貌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 为了研究激光功率P、送粉速率f和扫描速度vf对熔覆层宏观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激光熔化沉积的单层单道成形试验研究.以熔覆层的形状系数ξ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获得P,f和vf对几何形貌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f对熔覆层ξ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P,f和vf分别为1 k W,0.7 g/min和600 mm/min.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增/减材复合制造316L不锈钢薄壁圆环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是拉应力,中间部分是压应力;铣削加工可以消除一部分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增/减材复合加工 316l不锈钢 试验 宏观形貌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植物病原真菌海洋细菌L_1-9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浦寅芳 孔德平 +2 位作者 王增池 暴增海 马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85-6386,共2页
[目的]优化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测定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适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发酵的最适温度、pH值、摇床转速,明确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海洋细菌L1-9菌株的适宜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豆饼... [目的]优化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测定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适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发酵的最适温度、pH值、摇床转速,明确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海洋细菌L1-9菌株的适宜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豆饼粉1.00%,玉米粉1.50%,麦麸1.00%,大米粉0.50%,KH2PO40.05%。正交试验表明,在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5.0%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3℃,pH值8.0,转速190 r/min。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菌体数最多可达1.035×1010个/ml;通过比浊法测得最大OD值量为0.817。在此基础上对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5.0%,发酵时间84 h时,菌体生长最理想。[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L1-9菌株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l1-9 发酵条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果皮提取纯化1,3,7,9-四甲基尿酸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嘉丽 王冬梅 +3 位作者 杜丽丽 石祥刚 郑新强 叶创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10期486-489,共4页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是一种特殊的野生茶树资源,它以1,3,7,9-四甲基尿酸(四甲基尿酸)为主要的嘌呤生物碱。用正交试验法对苦茶果皮中四甲基尿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表k(3^4),以料液比、超声时间...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是一种特殊的野生茶树资源,它以1,3,7,9-四甲基尿酸(四甲基尿酸)为主要的嘌呤生物碱。用正交试验法对苦茶果皮中四甲基尿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表k(3^4),以料液比、超声时间、回流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以四甲基尿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得到的最佳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12,超声提取20min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提取液用氯仿萃取后浓缩至干,经75%乙醇重结晶纯化,可得到纯度〉99%的四甲基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茶 1 3 7 9-四甲基尿酸 试验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园园 崔柏宁 +1 位作者 王艳 李棣华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0期60-62,共3页
优选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2,提取3次,每次1.5h。优选提... 优选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2,提取3次,每次1.5h。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哈巴苷 哈巴俄苷 l9(3^4)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柠檬酸钝化工艺及其耐点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马李洋 丁毅 +2 位作者 马立群 姚春荣 沈卫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9-41,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柠檬酸钝化工艺,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测量了不锈钢焊接接头各部位在钝化前后点蚀电位的变化,并以此评价钝化工艺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柠檬酸、...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柠檬酸钝化工艺,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测量了不锈钢焊接接头各部位在钝化前后点蚀电位的变化,并以此评价钝化工艺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柠檬酸、双氧水、乙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10%、5%,温度25℃,钝化时间90 min。此工艺配方可大大提高316L不锈钢整体的耐点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柠檬酸 钝化 耐点蚀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L形横撑的大跨CFST桁式拱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锐 陈亚钊 +2 位作者 郑穆然 黄福云 陈宝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9,128,共12页
为研究新型L形横撑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CFST)桁式拱桥稳定中的有效性,以合江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L形横撑在大跨度CFST桁式拱桥稳定中... 为研究新型L形横撑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CFST)桁式拱桥稳定中的有效性,以合江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L形横撑在大跨度CFST桁式拱桥稳定中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对于L形拓扑横撑类型,当K形斜撑设置在主拱肋上弦且靠近拱脚一侧时,主拱的稳定性最好;②与常用的K形、X形和米字形横撑相比,L形横撑对主拱最大轴力、最大面内弯矩、最大面外弯矩、最大应力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均较小,仅对主拱水平变形有一定影响;③当各参数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时,使用L形横撑代替常用的K形、X形或米字形横撑,不会显著降低大跨度CFST桁式拱桥的分支点和极值点稳定性,工程师在该类拱桥的稳定设计中可以放心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横撑 钢管混凝土 桁式拱 稳定 试验 方差分析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壁厚减薄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军 鲁世强 +1 位作者 王克鲁 姚正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3-1238,1277,共7页
为实现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提高其成形质量与成形极限,需要对弯曲过程中壁厚减薄进行有效控制。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为实现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提高其成形质量与成形极限,需要对弯曲过程中壁厚减薄进行有效控制。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壁厚减薄影响的显著性及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壁厚减薄的显著性工艺参数依次为芯棒伸出量、管材与芯棒间隙、管材与防皱块摩擦因数、管材与芯棒摩擦因数、管材与压块摩擦因数和弯曲速度,其影响规律为:壁厚减薄率随着芯棒伸出量、管材与防皱块摩擦因数、管材与芯棒摩擦因数、管材与压块摩擦因数、弯曲速度的增大或管材与芯棒间隙的减小而增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最大壁厚减薄率与显著性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经对比验证,回归预测模型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6-9高强不锈钢管 数控弯曲 工艺参数 壁厚减薄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L15菌株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东升 王震 +2 位作者 毛东东 冀婷婷 李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芽孢杆菌L15菌株能有效降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NH+4-N)含量,促进刺参生长,为大量发酵培养L15菌株并降低培养成本,以豆粕、麦麸、玉米酒糟、棉籽粕为碳、氮源,对发酵培养L15菌株的最佳碳、氮源... 芽孢杆菌L15菌株能有效降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养殖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NH+4-N)含量,促进刺参生长,为大量发酵培养L15菌株并降低培养成本,以豆粕、麦麸、玉米酒糟、棉籽粕为碳、氮源,对发酵培养L15菌株的最佳碳、氮源及其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如装液量、接种量、转速等)进行了初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芽胞杆菌L15菌株的最佳碳、氮源为麦麸和豆粕,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2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3、接种量1%、转速16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的L15菌株细菌数量可达1011cfu/m L,与用2216E培养基培养的L15菌株相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海参底泥COD的去除率虽无明显变化,但培养成本却降低了91%。研究表明,用豆泊和麦麸作为培养基培养L15菌株具有可行性,不仅细菌数量达标,且培养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芽孢杆菌l15菌株 发酵培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L101发酵增殖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子健 田强 +2 位作者 王印华 陶琳 杨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3-427,共5页
为促进嗜酸乳杆菌L101的生长,本研究以MRS为基础培养基,选取添加6种增殖因子(番茄汁、胡萝卜汁、平菇汁、黄豆芽汁、啤酒和低聚异麦芽糖),单因素试验比较了各因子增殖作用,正交试验研究选取促进活菌数提高的最佳增殖因子组合。试验结果... 为促进嗜酸乳杆菌L101的生长,本研究以MRS为基础培养基,选取添加6种增殖因子(番茄汁、胡萝卜汁、平菇汁、黄豆芽汁、啤酒和低聚异麦芽糖),单因素试验比较了各因子增殖作用,正交试验研究选取促进活菌数提高的最佳增殖因子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黄豆芽汁在各单因子中增殖效果最佳,当其在MRS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10%(V/V),菌体在38℃下培养14h时,活菌数可达4.034×109CFU/ml;经正交试验所得最佳复合增殖因子组合为:黄豆芽汁5%(V/V)、平菇汁10%(V/V)、番茄汁10%(V/V)和低聚异麦芽糖(10g/L)。嗜酸乳杆菌L101在添加了该增殖因子组合的MRS培养基内培养14h时,活菌数可达5.25×1010CFU/ml。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嗜酸乳杆菌L101活菌数提供了必要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l101 增殖因子 单因素试验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超林 陈顺辉 +3 位作者 崔龙吉 狄晓亚 马春生 郭俊成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31,共3页
应用正交试验法,针对不同处理干燥后的叶丝物理质量、糖苷类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对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的进料温度、进料流量、工艺风机频率和松散蒸汽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二类卷烟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70℃,工艺风机频率46HZ... 应用正交试验法,针对不同处理干燥后的叶丝物理质量、糖苷类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对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的进料温度、进料流量、工艺风机频率和松散蒸汽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二类卷烟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70℃,工艺风机频率46HZ,进料流量1100 kg/h,松散蒸汽注入量45 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