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ultisim 12的正交编码器与解码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玲 陈远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5-147,150,共4页
正交编码器用于检测旋转运动系统的位置和速度。因为正交编码器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能有效消除脉冲边缘震荡造成的干扰,在测速时能有效提高准确性,所以,正交编码与解码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多种电机的闭环控制,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这里... 正交编码器用于检测旋转运动系统的位置和速度。因为正交编码器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能有效消除脉冲边缘震荡造成的干扰,在测速时能有效提高准确性,所以,正交编码与解码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多种电机的闭环控制,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这里以Multisim 12软件为平台,模拟设计了正交编码与解码器,可以较直观地展现正交编码器与解码器的电路原理与工作过程,为深入了解、学习正交编码与解码器提供了更多途径,同时为Multisim 12学习者提供一些资料与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12 正交编码器 码器 模拟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高精度的正弦编码器细分算法
2
作者 郝祥印 苏志刚 张亚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42,共5页
物联网终端设备集成度的提高要求降低磁编码器的功耗,同时要保持磁编码器的精度,因此需要一种可应用于低功耗MCU中的磁栅编码器误差校正与数字细分算法。文中首次建立了包含磁栅尺磁场畸变误差的误差模型,根据误差模型参数的时变特性,... 物联网终端设备集成度的提高要求降低磁编码器的功耗,同时要保持磁编码器的精度,因此需要一种可应用于低功耗MCU中的磁栅编码器误差校正与数字细分算法。文中首次建立了包含磁栅尺磁场畸变误差的误差模型,根据误差模型参数的时变特性,提出了使用查找表校正信号中的幅值不等、相移以及谐波误差,利用频域处理消除磁场畸变误差的细分算法,并用实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消除上述误差,并将细分精度提高77.5%,整体功耗仅13.7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编码器 数字细分 查找表 频域处理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劳林级数法求取光电编码器转子位置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海龙 贺昱曜 李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由于制作工艺使得光栅线数受到限制,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每转一周输出的脉冲数量有限,已无法满足高精度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要求。根据正余弦编码器输出的正弦信号,将一个周期分为八个小区间,继而根据麦克劳林近似公式,提出反向数据拟合方... 由于制作工艺使得光栅线数受到限制,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每转一周输出的脉冲数量有限,已无法满足高精度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要求。根据正余弦编码器输出的正弦信号,将一个周期分为八个小区间,继而根据麦克劳林近似公式,提出反向数据拟合方法直接拟合出正弦信号对应的相位值,进一步得到转子的精确位置,使得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解决了电机极低速运行时角度精度低的问题。搭建了实际电路及测试平台,得到了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编码器 转子位置 麦克劳林级数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器与惯性测量单元的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天林 陈志伟 +2 位作者 赵德博 卞嘉炜 欧阳童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7,284,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编码器与惯性测量单元的定位系统,用于轮式机器人的室内自主定位。机械结构由一对从动轮、悬挂机构及支撑机构等组成;硬件主要由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和惯性测量单元JY901、单片机STM32F103C8T6构成。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 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编码器与惯性测量单元的定位系统,用于轮式机器人的室内自主定位。机械结构由一对从动轮、悬挂机构及支撑机构等组成;硬件主要由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和惯性测量单元JY901、单片机STM32F103C8T6构成。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实现对机器人坐标位置的解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从动轮编码器里程转动分量和等分位移的坐标解算算法,与传统坐标解算方案进行对比,给出该定位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编码器 惯性测量单元 室内定位系统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ineon TC1782的电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洪洪 夏超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2,130,共4页
嵌入式系统的迅猛发展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性能越来越好,利用英飞凌最新的32位微控制器芯片TC1782设计了一套高性能的电机控制器。主要阐述了电机控制器中的PWM信号产生模块、功率驱动保护功能模块和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调理模块,同时介绍... 嵌入式系统的迅猛发展使得电机控制器的性能越来越好,利用英飞凌最新的32位微控制器芯片TC1782设计了一套高性能的电机控制器。主要阐述了电机控制器中的PWM信号产生模块、功率驱动保护功能模块和光电编码器输出信号调理模块,同时介绍了英飞凌汽车级芯片TC1782的强大处理能力。并将TC1782与DSP2407进行比较,证明了TC1782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可靠性和灵活性。该电机控制器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动汽车复杂的环境,提高系统可靠性。实验证明,此款芯片产生的PWM信号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neon TC1782 电机控制器 PWM信号 信号保护 正交编码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角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霍爱清 王伟 汪跃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96-201,共6页
研究了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平台位置控制的基本方法。利用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初始角位置始终稳定的特点,依靠电机驱动改变稳定平台的转角,以跟踪给定的工具面角。设计了工具面角位置控制的硬件电路,由DSPIC30F401... 研究了旋转导向钻井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平台位置控制的基本方法。利用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初始角位置始终稳定的特点,依靠电机驱动改变稳定平台的转角,以跟踪给定的工具面角。设计了工具面角位置控制的硬件电路,由DSPIC30F4011芯片、正交编码器以及电机组成控制回路,通过芯片的QEI模块对电机的角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程序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及停转实现对角度位置的跟踪控制。设计了相应软件程序并实现了对稳定平台角位置的控制。模拟实验证明所设计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正确性,实现了对偏心重力稳定平台的角位置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重力稳定平台 角位置控制 DSPIC30F4011 正交编码器 Q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IC30F6010A的通用型油耗仪输出信号接口设计
7
作者 谢东坡 周亮 张仪栋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6期79-81,共3页
针对油耗仪输出TTL信号或输出正交信号的不同情况,提出一种基于dsPIC30F6010A正交编码器接口的通用型油耗仪输出信号接口模块设计方案,给出了其具体的软硬件实现。实践结果证明,该模块可以方便、准确地采集两类油耗仪输出信号。
关键词 dsPIC30F6010A单片机 正交编码器接口(QEI) 油耗仪 TTL信号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科普展品通用控制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学旗 马东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427-9432,共6页
为解决科普场馆展品控制电路混杂、标准不一,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展品通用控制系统。利用PC847对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利用LM358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利用HCPL-0631对正交编码器脉冲进行采集,信号经过STM32微控制器处理... 为解决科普场馆展品控制电路混杂、标准不一,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展品通用控制系统。利用PC847对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利用LM358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利用HCPL-0631对正交编码器脉冲进行采集,信号经过STM32微控制器处理,通过MMBT4403三极管驱动继电器,通过SP3232串口芯片与上位机通信,通过CTM1051KAT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设备通信,通过74HC595控制数码管以指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采用74LVC4245对电平信号进行双向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科普场馆展品通用控制需求,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采集 模拟信号采集 正交编码器脉冲采集 继电器控制 串口通信 运行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刀式压痕机定位辊实时相位测量系统
9
作者 陈浩 管力明 胡小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定位辊实时相位测量精度是决定数字刀式压痕机压痕精度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数字刀式压痕机输纸定位辊的实时相位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正交编码器和高速数字信号控制器实现对定位辊转角相位的实时显示与数据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 定位辊实时相位测量精度是决定数字刀式压痕机压痕精度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数字刀式压痕机输纸定位辊的实时相位测量系统。系统采用正交编码器和高速数字信号控制器实现对定位辊转角相位的实时显示与数据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实时性强,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实现对数字压痕机压痕精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压痕机 定位辊 相位测量 数字信号控制器 正交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