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饱和补偿器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罗艳红 张化光 杨东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4-188,共5页
针对一类带执行器饱和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隐函数定理构造一个静态神经网络以补偿执行器的饱和非线性,并利用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控制器参数以及... 针对一类带执行器饱和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隐函数定理构造一个静态神经网络以补偿执行器的饱和非线性,并利用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跟踪误差、控制器参数以及各个神经网络权值的一致最终有界性,可以使系统的跟踪误差收敛到零附近的一个小邻域内。仿真研究表明了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 补偿 神经网络 LYAPUNOV 一致最终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激光陀螺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琳 张健 +1 位作者 陈帅 丁继成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0,24,共5页
针对温度及温度变化对激光陀螺仪温度漂移的影响,在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和正交最小二乘(OLS)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辨识激光陀螺的温度漂移。文中分别采用改进RBF神经网... 针对温度及温度变化对激光陀螺仪温度漂移的影响,在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和正交最小二乘(OLS)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辨识激光陀螺的温度漂移。文中分别采用改进RBF神经网络法、传统RBF神经网络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进行辨识与补偿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RBF神经网络模型补偿后的陀螺零偏能够满足陀螺恒温测试精度要求,而且避免了陀螺输出受温度及温变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ONEN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 激光陀螺仪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空间位置误差的检测及神经网络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沈云波 童景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利用平面正交光栅检测三轴加工中心的空间位置误差,建立了机床空间位置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机床空间位置误差补偿方法,并建立了神经网络误差补偿模型。通过误差测量与补偿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数控机床误差... 利用平面正交光栅检测三轴加工中心的空间位置误差,建立了机床空间位置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机床空间位置误差补偿方法,并建立了神经网络误差补偿模型。通过误差测量与补偿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空间位置误差 测量 误差补偿 神经网络 平面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byshev神经网络辨识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阿金 沈洪远 《煤矿自动化》 1998年第4期10-11,共2页
基于逼近论,将一组Chebyshev正交多项式取代BP网络中的S型函数,构成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网络可逼近任意非线性系统,且建模容易,收敛速度快,学习次数远远少于BP网络。
关键词 多项式 神经网络 系统辨识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反馈双补偿方法的转子磁链观测器
5
作者 李兴 范波 马建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67,共4页
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转子磁链观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着控制的性能,因此要获得高性能的控制效果,必须构建一个精确的磁链观测器。针对异步电机转子磁链观测的电压模型积分饱和漂移、补偿量难以确定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反馈双补... 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转子磁链观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着控制的性能,因此要获得高性能的控制效果,必须构建一个精确的磁链观测器。针对异步电机转子磁链观测的电压模型积分饱和漂移、补偿量难以确定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反馈双补偿的转子磁链观测方法,根据磁链与反电动势的矢量正交程度,通过非线性正交法动态进行误差补偿,并调整补偿与低通滤波顺序,以提升频率突变时磁链的观测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改善磁链观测波形,实现对磁链准确、迅速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磁链观测 积分饱和 低通滤波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误差正交光栅检测及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建亭 沈云波 李济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章提出了多轴机床空间误差的平面正交光栅检测和补偿方法。建立了包含 2 1项几何误差的数控机床误差模型 ,给出了应用神经网络进行空间误差识别和补偿的技术。通过试验对比 。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误差识别 平面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反向补偿原理的新型正交可控消弧线圈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晓霞 刘杰 +1 位作者 纪延超 王建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89-95,共7页
介绍了正交可控消弧线圈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正交消弧线圈的磁路模型和等效电路。针对该消弧线圈自身非线性磁特性造成的谐波问题,利用数学拟合的方法,结合傅里叶分析演算推导正交可控消弧线圈的谐波含量。文中提出反向谐波补偿原理,... 介绍了正交可控消弧线圈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正交消弧线圈的磁路模型和等效电路。针对该消弧线圈自身非线性磁特性造成的谐波问题,利用数学拟合的方法,结合傅里叶分析演算推导正交可控消弧线圈的谐波含量。文中提出反向谐波补偿原理,该方法能够补偿正交可控消弧线圈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采用实时跟踪检测控制,使产生谐波的特殊信号反向叠加到控制侧,以抑制谐波的产生,从而大大降低工作侧电流的谐波水平;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消弧线圈 数学拟合 饱和 谐波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检测的正交光栅补偿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爽 王琳 +1 位作者 高强 彭胡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3-197,共5页
为解决由于光栅信号随机性和不均匀性导致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点补偿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检测的正交光栅补偿方法。根据滚动导轨移动方向和自由度构建空间误差模型,为确保两路光栅信号严格正交,通过纵向矢量... 为解决由于光栅信号随机性和不均匀性导致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点补偿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检测的正交光栅补偿方法。根据滚动导轨移动方向和自由度构建空间误差模型,为确保两路光栅信号严格正交,通过纵向矢量调整补偿量,完成相位量的补偿。将神经网络技术与正交光栅误差空间误差补偿模型相结合,降低导轨噪声等干扰信号与光栅信号叠加的概率,实现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误差检测的正交光栅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滚动导轨系统空间误差点补偿精度始终高于90%,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补偿 移动方向 自由度 神经网络技术 空间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间接Volterra学习算法的前置补偿器
9
作者 张建志 崔霞霞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7年第4期57-58,共2页
非线性补偿技术对于的非线性通过补偿信道的非线性特性来提高通信信道的性能越来越重要,非线性补偿器可分为2大类:均衡器和前置补偿器。前者位于非线性信道的输出端而后者则位于非线性信道的输入端。在前置补偿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 非线性补偿技术对于的非线性通过补偿信道的非线性特性来提高通信信道的性能越来越重要,非线性补偿器可分为2大类:均衡器和前置补偿器。前者位于非线性信道的输出端而后者则位于非线性信道的输入端。在前置补偿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Volterra级数前置补偿器,它利用间接学习算法来解决一类前置补偿问题——即信道的特性预先是未知的。这一点P阶逆算法是无法做到的,然后又以正交幅度调制信号(16QAM)验证这种新算法的性能优于P阶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阶逆算法 前置补偿 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逆变器非线性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锁相环观测器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高林 李卓敏 +3 位作者 詹瀚林 李铁链 李刚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9,共8页
为了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性能,研究一种基于反电动势模型的正交锁相环转子位置观测器。在建立扩展反电动势模型滑模观测器基础上,采用对反电动势归一化的正交锁相环来获得转子位置信息,以降低噪声影响,并降... 为了提高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性能,研究一种基于反电动势模型的正交锁相环转子位置观测器。在建立扩展反电动势模型滑模观测器基础上,采用对反电动势归一化的正交锁相环来获得转子位置信息,以降低噪声影响,并降低参数设计复杂性,通过分析观测器动态响应及抗负载扰动能力,采用极点配置方式设计观测器参数。在分析定子电流畸变对位置观测器负面影响基础上,采用一种饱和函数方式对死区效应进行补偿,以减小位置观测误差。对I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 滑模观测 锁相环 逆变非线性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综合误差的检测及补偿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香燕 李金展 卢松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1期275-278,共4页
利用平面正交光栅进行几何误差测量实验,经过数据采集得到一定数量的几何误差样本,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机床加工半球时的切削力误差样本,进而对工件上相应切削点误差的矢量求和得到机床加工综合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人工神... 利用平面正交光栅进行几何误差测量实验,经过数据采集得到一定数量的几何误差样本,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机床加工半球时的切削力误差样本,进而对工件上相应切削点误差的矢量求和得到机床加工综合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床综合误差补偿方法,并建立综合误差的补偿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未仿真和未检测机床空间内切削点的加工误差。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对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进行检测并补偿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床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平面光栅 几何误差 切削力误差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UV平台OFDM水声通信时变多普勒跟踪与补偿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普湛清 王巍 +2 位作者 张扬帆 李宇 黄海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34-1644,共11页
针对传统多普勒估计和补偿算法在基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水声移动通信中难以准确跟踪时变多普勒因子并对其进行快速实时补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联合搜索的新的多普勒跟踪与快速补偿算法。利用梳状导频结合... 针对传统多普勒估计和补偿算法在基于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水声移动通信中难以准确跟踪时变多普勒因子并对其进行快速实时补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联合搜索的新的多普勒跟踪与快速补偿算法。利用梳状导频结合频域变采样技术搜索OFDM符号在不同多普勒因子下的信道频域响应,借助匹配追踪技术对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稀疏度评估,选择稀疏度最佳的信道响应对应的多普勒估计对信号进行快速补偿。经蒙特卡洛仿真及海试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基于UUV平台的时变多普勒实时追踪和快速补偿,保证稳健的OFDM水声移动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 水声通信 频分复用 时变多普勒跟踪 多普勒快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TATCOM的风电场级多PI控制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魏薇 史林军 +2 位作者 赫卫国 史江峰 吴峰 《广东电力》 2018年第9期62-69,共8页
针对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双馈型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通过优化DFIG及STATCOM的多个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参数,既能有效提高风电场... 针对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双馈型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通过优化DFIG及STATCOM的多个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参数,既能有效提高风电场的整体动态特性,又能在风电场电网发生故障后促进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的快速恢复。以风电场DFIG输出的有功功率、直流母线电压和风电场PCC电压响应的时间乘以误差的绝对值积分(integrated time and absolute error,ITAE)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混沌正交粒子群优化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正交优选和正交优选趋势法得到多PI控制器参数的寻优范围以及相应权重,采用混沌算法进行初始化,并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迭代求解,有效提高了求解效率。不同工况下基于MATLAB/Simulink的某区域内含STATCOM的风电场仿真算例表明:应用优化后的PI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由此验证了该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型异步风力发电机 静止同步补偿 参数优化 混沌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单相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绍泽 杨洪耕 吴传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建立了基于LCL滤波的单相并网逆变系统。联系逆变器与有源滤波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并网发电时兼具无功补偿及谐波补偿功能的并网逆变器复合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与模型,采用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 建立了基于LCL滤波的单相并网逆变系统。联系逆变器与有源滤波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并网发电时兼具无功补偿及谐波补偿功能的并网逆变器复合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系统结构与模型,采用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及多个谐振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实现了对含无功补偿电流的并网基波电流及谐波补偿电流的控制;然后,提出了基于二阶积分正交信号发生器(SOGI-QSG)原理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复合控制指令电流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逆变 谐波补偿 无功补偿 二阶积分信号发生 准P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N的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补偿
15
作者 刘步花 丁丹 杨柳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射频发送时高功率放大器导致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设计一个双输入双输出含两层隐含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在接收端对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并讨... 针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射频发送时高功率放大器导致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设计一个双输入双输出含两层隐含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在接收端对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并讨论了此网络不同的输入输出数据带来的性能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射频发送信号的获取难度和进行输入功率回退时带来的功率损失,具有一定的补偿非线性失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失真补偿 深度神经网络 频分复用 高功率放大 DNN模型训练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约束下的浮力调节式UUV变深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海祥 胡聪 +1 位作者 余文曌 姚国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96-3504,共9页
针对浮力调节机构约束下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变深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神经网络饱和补偿器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执行机构动态特性的UUV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反步法和非线性... 针对浮力调节机构约束下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变深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神经网络饱和补偿器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执行机构动态特性的UUV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反步法和非线性跟踪微分器设计动态面控制器,同时引入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LESO)在线估计浮力变化与模型不确定性引起的干扰,继而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然后,基于正交神经网络设计饱和补偿器,并证明闭环系统所有误差一致最终有界。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动态面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浮力调节机构约束下,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调节机构 无人水下航行 动态面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 正交神经网络饱和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