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1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试验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正交试验的甘蔗切种刀具参数优化
2
作者 许洪振 杜笑隆 +2 位作者 刘姣娣 陈庆立 沈漫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84-5393,共10页
针对甘蔗切种时,由于蔗种切种机的切种刀具的结构与运动参数及安装协调优化不足,存在蔗种切口处平整度低、切割质量差且蔗芽损伤的现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蔗切种机的切口与运移滚筒支点间距、刀具落点速度、刀具安装偏移角、刀具前角... 针对甘蔗切种时,由于蔗种切种机的切种刀具的结构与运动参数及安装协调优化不足,存在蔗种切口处平整度低、切割质量差且蔗芽损伤的现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蔗切种机的切口与运移滚筒支点间距、刀具落点速度、刀具安装偏移角、刀具前角、刀具背角进行有限元切割仿真试验,确定影响蔗种切割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各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趋势。基于旋转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评价指标显著的交互作用,获得正交试验结果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合农艺要求与刀具切种特性,建立最优的评价指标,获得优化后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对其进行切段仿真试验与台架验证试验。最终优选结果为:切口与支点间距177.944 mm、刀具落点速度1.569 m/s、刀具安装偏移角5.923°、刀具前角10.899°、刀具背角8.637°;切口处等效应变与蔗芽处等效应力分别为5.053 mm和1.592 MPa。分析综合误差率为4.97%。该研究可为甘蔗切种刀的结构参数与安装参数及其运动参数的优化提供研究基础,以提高蔗种的切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试验 参数优选 有限元仿真 响应面分析 甘蔗切割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级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静力力学性能
3
作者 武彧 曾明根 苏庆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了研究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静力力学性能,以U肋开口宽为450mm的正交异性钢桥面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制作了两个足尺的大U肋正交异性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 为了研究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静力力学性能,以U肋开口宽为450mm的正交异性钢桥面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制作了两个足尺的大U肋正交异性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及主要截面上的应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UHPC塑性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展开参数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U肋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U肋厚度由8mm提升到10mm,屈服荷载与极限承载力提升了24.86%与47.48%,纯弯段混凝土裂缝数量减少,裂缝间距增大,加劲肋厚度的改变对于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的非线性阶段。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改变450级大U肋截面构造尺寸对结构屈曲变形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顶板厚度的改变对结构极限状态时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小,提高U肋厚度可以大幅提高结构安全储备。依据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提出了450级大U肋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屈曲折减系数经验公式,该系数同U肋高厚比与U肋底板宽厚比更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组合桥面板 试验研究 大U肋 超高性能混凝土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的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靠性分析
4
作者 张付英 高勇新 +1 位作者 张原浩 贺佘燕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高效地解决隐式极限状态函数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两者结合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油封的极限状态函数的拟合;油封可靠度随着过盈量、油侧唇角、空气侧唇角均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其他影响因素均值的增大而降低;可靠度随着各个因素方差的增大均表现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唇形密封 有限元仿真 响应面法 试验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棉秆剪切和弯曲特性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秦翠兰 周岭 +1 位作者 王磊元 孙金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03-206,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棉秆的剪切和弯曲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取样部位、含水率和加载速度对棉秆剪切强度的影响,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30%时,位于棉秆下部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8....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棉秆的剪切和弯曲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取样部位、含水率和加载速度对棉秆剪切强度的影响,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30%时,位于棉秆下部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8.69 MPa。在研究棉秆剪切强度的3个因素中,含水率和取样部位对棉秆剪切强度影响较显著;在研究棉秆弯曲强度的2个因素中,含水率对棉秆弯曲强度影响较显著。本研究建立了棉秆剪切强度与含水率、取样部位和加载速度的回归模型及棉秆弯曲强度与含水率、取样部位的回归模型,所得模型与实际拟合效果较好,从而为棉秆切割、收获机械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剪切 弯曲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燕麦脱粒与分离装置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欣 赵瑞男 +3 位作者 衣淑娟 陶桂香 张翔 沈景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8,共8页
目前,我国针对裸燕麦收获机械的研究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存在着脱粒与分离装置功率消耗大、作业损失率高等问题。为此,根据轴流式脱粒分离装置对裸燕麦进行脱粒与分离试验研究,采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研究对脱分性能产生影响的... 目前,我国针对裸燕麦收获机械的研究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存在着脱粒与分离装置功率消耗大、作业损失率高等问题。为此,根据轴流式脱粒分离装置对裸燕麦进行脱粒与分离试验研究,采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研究对脱分性能产生影响的滚筒转速、喂入量、凹板栅条间距为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功耗、杂余率、断穗率、总损失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组合参数为滚筒转速586r/min、喂入量1.30kg/s、凹板栅条间距11mm。验证试验得出功耗实际值为6.03kW、总损失率为0.87%,杂余率28.03%,断穗率为3.43%,符合国家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粒分离装置 轴流式 二次旋转组合 最佳参数 裸燕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小白菜种子生产施肥水平
7
作者 唐为栋 李进 尹升华 《上海蔬菜》 2024年第2期59-62,65,共5页
为优化施肥水平,提高小白菜种子的产量,作者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小白菜种子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施用量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以设计编码和小白菜种子产量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拟... 为优化施肥水平,提高小白菜种子的产量,作者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小白菜种子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施用量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以设计编码和小白菜种子产量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拟合较好,说明该回归方程可较好地反映产量与肥料因子间的关系。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置的氮肥(X_(1))、磷肥(X_(2))、钾肥(X_(3))的用量与小白菜种子的产量呈抛物线曲线关系,随着有机肥(X_(4))用量的增加小白菜种子的产量开始略有降低之后一直呈增大的趋势;氮肥(X_(1))、磷肥(X_(2))、钾肥(X_(3))、有机肥(X_(4))的曲线倾斜度表明,各因素对小白菜种子产量影响顺序为有机肥(X4)>氮肥(X1)>钾肥(X4)>磷肥(X3)。栽培方案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南通小白菜种子生产的生态条件,以1800.0 kg/hm^(2)为目标产量,通过换算得到优化后的施肥方案为氮肥267.9~332.1 kg/hm^(2)、磷肥67.64~92.36 kg/hm^(2)、钾肥49.23~77.77 kg/hm^(2)、有机肥20 t/hm^(2);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时对应的优化方案为尿素300.6272 kg/hm^(2)、过磷酸钙81.8824 kg/hm^(2)、硫酸钾60.8556 kg/hm^(2)、有机肥2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旋转组合设计 氮肥 磷肥 钾肥 有机肥 小白菜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华文 潘威洲 +2 位作者 何建希 叶杨帆 邓雪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研究关键细节的疲劳应力和开裂等情况。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设计参数(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SFRC抗拉强度及层厚)下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的失效模式,并提出了主要控制参数取值建议。结果表明:200万次疲劳加载后足尺模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36 mm,出现在SFRC层上缘,钢结构未开裂,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良好;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主要由SFRC层开裂控制,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SFRC抗拉强度和层厚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为主要控制参数;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薄层(厚度不超过50 mm)SFRC时,SFRC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 MPa,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普通SFRC(钢纤维体积含量不高于1%,抗拉强度不高于3 MPa)时,SFRC层厚不宜低于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板 异性钢板 钢纤维混凝土 疲劳失效模式 参数分析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的深松铲关键参数建模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桂霞 汪春 +3 位作者 张伟 梁远 李玉清 胡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9,共4页
对深松铲的关键参数翼张角α、刃角δ、翼倾角β进行多因素多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以牵引阻力为观测指标,分析α、δ、β与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深松铲 二次旋转回归试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甘蔗梢多酚工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思原 黄慧玲 +2 位作者 周永升 李玉铭 陆海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9-465,共7页
【目的】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甘蔗梢多酚工艺条件,为甘蔗梢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粤糖159号蔗梢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蔗梢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选择复合酶用量、p H、提取温度、... 【目的】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酶法提取甘蔗梢多酚工艺条件,为甘蔗梢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粤糖159号蔗梢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蔗梢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选择复合酶用量、p 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试验因素,采用4因子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对甘蔗梢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复合酶法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建立甘蔗梢多酚提取量(Y)对复合酶用量(X1)、p H(X2)、提取温度(X3)及提取时间(X4)4个试验因素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4.51155+0.16908X1+0.20925X3-0.14736X32,该模型拟合性较好,其中复合酶用量和提取温度对甘蔗梢多酚提取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复合酶法提取甘蔗梢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2∶3)用量1.6%、p H 5.0、提取温度56℃的条件下提取30 min,甘蔗梢多酚提取量的模型预测值为4.86 mg/g,重复3次试验的验证值为4.71 mg/g;通过检验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1时,验证值与预测值一致。【结论】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有效提高了甘蔗梢多酚提取效率,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甘蔗梢 复合酶法 旋转组合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药桑花青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松 周蓓蓓 +3 位作者 程江华 邬德轩 丁之恩 闫晓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38,共6页
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药桑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用DPS7.05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范围52.46%... 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药桑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用DPS7.05软件分析得出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范围52.46%~55.93%、提取液料比范围39.51:1~42.43:1(mL/g)、提取时间范围27.77~32.23min、提取温度范围50.18~52.4℃,在此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效率均能达到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 花青素 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桑叶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邢东旭 廖森泰 +4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吴娱明 徐玉娟 刘学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47,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水比、pH对桑叶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桑叶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实验结果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子对桑叶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温度>...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水比、pH对桑叶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桑叶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实验结果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子对桑叶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温度>pH>时间;频率分析法得到桑叶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温度85℃,时间90min,料水比1∶35,pH为7.45,在此工艺条件下桑叶多糖提取率为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射流喷头设计与性能正交试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兴业 袁寿其 +1 位作者 向清江 刘俊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7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射流喷头。选用五因素四水平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喷头工作性能的结构参数依次为盖板出口直径、直线段长度、导流段长度、位差、作用区长度、导管长度。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值对雨量分布、射程和旋转速度的影响,得出10... 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射流喷头。选用五因素四水平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喷头工作性能的结构参数依次为盖板出口直径、直线段长度、导流段长度、位差、作用区长度、导管长度。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值对雨量分布、射程和旋转速度的影响,得出10型喷头结构参数最佳组合为:盖板出口直径6.2mm,直线段长度6mm,导流段长度31mm,位差2.6mm,作用区长度22mm,导管长度20mm。利用部分追加法追加盖板出口直径试验点,得出5.2mm是出口直径的下限,7.2mm是出口直径的上限,最佳出口直径为6.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喷头 射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维治 廖森泰 +2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李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4-598,共5页
桑叶多酚有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毒性的作用,为桑叶中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开发价值的成分之一。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桑叶多酚提取工艺中原料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原料的质量浓度、原料溶液pH值、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桑叶多酚... 桑叶多酚有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毒性的作用,为桑叶中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开发价值的成分之一。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桑叶多酚提取工艺中原料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原料的质量浓度、原料溶液pH值、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条件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桑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各因素中,对桑叶多酚得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原料溶液pH值>原料的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70%乙醇作原料溶剂,原料质量浓度0.025g/mL,原料溶液pH值4。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从桑叶中提取桑叶多酚的质量比为16.1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酚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梨子叶不定梢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鲁敏 汤浩茹 +3 位作者 余世杰 雷美艳 陈小杨 丁继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以水晶×金二十世纪花后90 d的梨成熟胚子叶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再生体系研究中的关键因素6-BA、NAA、AgNO3浓度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4.405 3+0.863 8X1-0.386 9X2-0.058 4X3-0.015 7X1X2+0.000 5X1X3... 以水晶×金二十世纪花后90 d的梨成熟胚子叶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再生体系研究中的关键因素6-BA、NAA、AgNO3浓度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4.405 3+0.863 8X1-0.386 9X2-0.058 4X3-0.015 7X1X2+0.000 5X1X3+0.011 2X2X3-0.671 8X12-0.219 2X22-0.749 9X32。6-BA、NAA、AgNO3浓度在试验设定范围内对梨成熟胚子叶不定梢再生系数的影响均呈"低促高抑"现象;且培养基中6-BA、NAA、AgNO3的浓度分别在5.955~7.124 mg·L-1、0.281~0.473 mg·L-1和2.199~2.801 mg·L-1,梨成熟胚子叶不定梢再生系数大于3的可靠性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叶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再生体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优化木糖醇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健智 张厚瑞 +2 位作者 方宏 何成新 陈海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6,共3页
利用旋转回归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tropicalis)木糖醇发酵的 2个因素 :葡萄糖和酵母膏用量对木糖醇转化率的影响 ,根据木糖醇转化率依葡萄糖和酵母膏用量的回归方程分析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能提高木糖醇产物转化率 ,而酵母... 利用旋转回归法研究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tropicalis)木糖醇发酵的 2个因素 :葡萄糖和酵母膏用量对木糖醇转化率的影响 ,根据木糖醇转化率依葡萄糖和酵母膏用量的回归方程分析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能提高木糖醇产物转化率 ,而酵母膏对提高产物转化率的作用不显著。研究同时表明 ,添加葡萄糖后能降低培养基中酵母膏的使用量 ,节约成本。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 :当木糖质量浓度 13 0 g/L时 ,葡萄糖用量 14 2 6g/L ,酵母膏用量3 40 g/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回归试验 木糖醇 发酵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芩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英 何雯娟 韩鲁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黄芩多糖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麦麸中阿拉伯木聚糖酶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晓娜 周素梅 王世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在小麦麸皮中阿拉伯木聚糖酶解工艺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EAX)得率(Y)对温度(X1)、时间(X2)、酶用量(酶与底物质量比,g/g)(X3)及pH值(X4)四个试验因素的正... 在小麦麸皮中阿拉伯木聚糖酶解工艺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EAX)得率(Y)对温度(X1)、时间(X2)、酶用量(酶与底物质量比,g/g)(X3)及pH值(X4)四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Y=12.84921-1.36983X1+0.69076X2+0.75443X3-1.46276X12-0.93773X42。从模型推知,当温度为60℃、时间为3h、酶用量为0.75%、pH值为5时,得率最大值达到15.28%,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 戊聚糖酶 酶解工艺 旋转组合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用椭圆组合管正交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志丹 何秀华 +1 位作者 杨嵩 李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4-288,278,共6页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中流管的流阻特性,提出一种新型椭圆组合管结构。该流管为三通结构,汇流管是传统扩散/收缩管,分流管是椭圆曲线结构的扩散/收缩管。通过数值模拟,应用正交方法优化椭圆组合管的结构参数。设计选用的汇流管最小宽度d=...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中流管的流阻特性,提出一种新型椭圆组合管结构。该流管为三通结构,汇流管是传统扩散/收缩管,分流管是椭圆曲线结构的扩散/收缩管。通过数值模拟,应用正交方法优化椭圆组合管的结构参数。设计选用的汇流管最小宽度d=150μm,流管深度H=150μm,优化结果表明当进出口压差为50 kPa时,结构尺寸为r=75μm,L=3 000μm,θ=7°,γ=80°,a=1 000μm,b=450μm的椭圆组合管有最高的正反向流阻系数比λ。通过MEMS技术制作出优化后的椭圆组合管并进行试验,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试验值小于模拟值,压差在10-100 kPa范围内,正向流量试验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差12.6%,反向流量两者最大相差5.3%;压差为50 kPa时,两者的λ值分别为1.83和1.97,相差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椭圆组合 数值模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提取水溶性苹果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文杰 郭玉蓉 魏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苹果渣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苹果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苹果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苹果渣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苹果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苹果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频率分析法得到苹果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4℃、提取时间4.1h、料液比1:52(g/ml),在此工艺条件下苹果多糖提取率为1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糖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