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9(3^4)正交试验数据Excel自动分析模板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单达聪 耿爱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多因素饲料研究中试验数据处理,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建立专用于L9(34)留空列、二重复正交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Excel模板,使用者只需在单元格区域"K3:L11"中录入试验结果数据,模板自动构建统计分析模型,直接得到... 针对多因素饲料研究中试验数据处理,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建立专用于L9(34)留空列、二重复正交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Excel模板,使用者只需在单元格区域"K3:L11"中录入试验结果数据,模板自动构建统计分析模型,直接得到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采用发酵豆粕工艺研究试验数据试运行,与"SPSS12.0"统计软件包比较与验证,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具有操作可行性。可以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轻松建立类似模板,用于相关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饲料研究 l9(34)试验 自动分析Excel模板 建立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积累的正交实验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燕梅 唐兴国 +2 位作者 宋鹏飞 梅双喜 张治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植酸(PA)浓度对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黄酮积累的影响,并测定了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银杏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N6,NAA1.0mg·L-1,6-BA1.0mg·L-1,0.05%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A浓度>基本培养基>P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最佳组合为:基本培养基B5,NAA1.0mg·L-1,6-BA1.0mg·L-1,0.3%PA,各因素对愈伤组织黄酮积累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A浓度>基本培养基>NAA浓度>6-BA浓度。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基本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Ginkgo biloba l.) 实验 愈伤组织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园园 崔柏宁 +1 位作者 王艳 李棣华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0期60-62,共3页
优选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2,提取3次,每次1.5h。优选提... 优选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2,提取3次,每次1.5h。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玄参中哈巴苷和哈巴俄苷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哈巴苷 哈巴俄苷 l9(3^4)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植物病原真菌海洋细菌L_1-9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浦寅芳 孔德平 +2 位作者 王增池 暴增海 马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85-6386,共2页
[目的]优化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测定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适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发酵的最适温度、pH值、摇床转速,明确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海洋细菌L1-9菌株的适宜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豆饼... [目的]优化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测定海洋细菌L1-9菌株的最适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发酵的最适温度、pH值、摇床转速,明确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海洋细菌L1-9菌株的适宜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豆饼粉1.00%,玉米粉1.50%,麦麸1.00%,大米粉0.50%,KH2PO40.05%。正交试验表明,在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5.0%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3℃,pH值8.0,转速190 r/min。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菌体数最多可达1.035×1010个/ml;通过比浊法测得最大OD值量为0.817。在此基础上对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量5.0%,发酵时间84 h时,菌体生长最理想。[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L1-9菌株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l1-9 发酵条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林乃明 佘达 +4 位作者 刘茹溢 袁烁 王玮华 马冠水 伏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855,共7页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矩阵分布的凹坑织构,以凹坑织构的形状、面积和间距等几何参数为因素建立正交实验表,研究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磨损失...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矩阵分布的凹坑织构,以凹坑织构的形状、面积和间距等几何参数为因素建立正交实验表,研究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磨损失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表面和磨痕形貌。结果表明: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试样的摩擦系数高于表面抛光316L不锈钢,这是激光表面织构化增大了表面粗糙度所致;但表面织构化试样的磨损失重明显低于表面抛光试样,这可归因于表面织构能起到捕捉磨屑、减小摩擦接触面积的作用,显著提高了316L不锈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316l不锈钢 实验 摩擦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气体渗碳工艺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梦飞 赵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将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应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同时探讨其硬化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及优化效果。方法采用离子轰击去除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并活化其表面,再进行低温气体乙炔渗碳,实验过程使用脉冲式供气循环处理方... 目的将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应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化处理,同时探讨其硬化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及优化效果。方法采用离子轰击去除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并活化其表面,再进行低温气体乙炔渗碳,实验过程使用脉冲式供气循环处理方式。进行温度梯度实验,寻找渗碳处理的临界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3因素3水平共9组实验,分析气体比例、离子轰击时间、保温压强3个因素对渗碳层硬度和厚度产生的影响,以期得到不锈钢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优化工艺。通过对经过最优化工艺处理过后的不锈钢硬化层组织、成分、厚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能的研究分析,验证此工艺对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硬化处理的适用性。结果处理温度为540℃时渗碳层有碳的铬化物析出;离子轰击时间对渗碳层硬度影响最大,保温压强对硬化层厚度影响最明显。在硬化处理温度为520℃,V(H2)∶V(C2H2)=1∶1,渗碳压强为-0.02 MPa,离子轰击时间为20 min时,316L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气体乙炔渗碳效果最优。经优化工艺处理后不锈钢硬化层厚度达到30μm左右,表面硬度达到838HV0.05,耐蚀性和耐磨性能等都显著提高。结论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硬化处理适用于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其处理最合适温度为520℃。经优化工艺处理后的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厚度,良好的硬度梯度,高耐蚀性能及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 316l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轰击活化 低温离子-气体乙炔渗碳 渗碳工艺参数 实验 S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生长特性及土壤微生物影响
7
作者 马洪轩 范小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揭示杉木土壤微生物对不同养分水平的响应规律,给杉木的施肥及管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L9正交试验设计,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探讨了不同土壤养分水平对杉木土壤微生物量... 为揭示杉木土壤微生物对不同养分水平的响应规律,给杉木的施肥及管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L9正交试验设计,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探讨了不同土壤养分水平对杉木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是杉木土壤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其中细菌占总数量的80%以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受到养分添加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受到N添加量的影响。高氮添加量降低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综上所述,氮添加是影响杉木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杉木的培育过程中,应注意适当添加氮肥,以促进杉木的生长及其可持续培育。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杉木的培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施肥 l9试验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叶胆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超声提取工艺及HPLC含量测定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晓泉 郭永强 夏从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通过HPLC-DAD多谱功能,建立多波长同时检测青叶胆中7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优化检测时青叶胆中7种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DAD扫描3D图谱,直接获得各环烯醚萜类、各酮口山及齐墩果酸的最适宜吸收波长。根据... 目的:通过HPLC-DAD多谱功能,建立多波长同时检测青叶胆中7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优化检测时青叶胆中7种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DAD扫描3D图谱,直接获得各环烯醚萜类、各酮口山及齐墩果酸的最适宜吸收波长。根据结果开启210 nm、240 nm和265 nm多波长采集数据同时检测7种有效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7种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的单次液料比、单次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优化超声提取工艺。结果:7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达到0.9999,平均回收率99%101%,RSD均小于2%;最佳提取工艺单次液料比为10,每次提取30 min,提取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HPLC-DAD多波长多通道检测青叶胆质量具有简便、高效、重复性好等特点;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叶胆 HPlC-DAD 多波长检测 提取工艺 l9(34)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酸与L酸协同催化的乙酰丙酸酯化反应
9
作者 柳晨露 刘颖 武书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64,共4页
将甘蔗渣以碳化-磺化的方法制备出B酸催化剂(C-SO_3H),并与L酸CrCl_3协同催化乙酰丙酸(LA)和乙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乙酰丙酸酯化反应,探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B酸与L酸质量比为1∶1,反应摩尔比(LA∶EtOH)为... 将甘蔗渣以碳化-磺化的方法制备出B酸催化剂(C-SO_3H),并与L酸CrCl_3协同催化乙酰丙酸(LA)和乙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乙酰丙酸酯化反应,探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B酸与L酸质量比为1∶1,反应摩尔比(LA∶EtOH)为1∶5,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90℃的条件下,乙酰丙酸乙酯(ELA)的得率达89.7%。另外,对照组实验的结果说明,B酸与L酸在酯化反应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乙酰丙酸乙酯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B酸与l 乙酰丙酸乙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不锈钢粉末模拟人骨实验研究
10
作者 朱明兵 党新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在人工骨的研究过程中,在三维绘图软件中设计出具有与人骨内部结构相近的类骨模型,以316L不锈钢金属粉末为实验材料,建立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表,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为加工方式加工出16个实验样本,通过对实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组... 在人工骨的研究过程中,在三维绘图软件中设计出具有与人骨内部结构相近的类骨模型,以316L不锈钢金属粉末为实验材料,建立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表,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为加工方式加工出16个实验样本,通过对实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组最优的烧结参数,对人骨模型的建立和加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选择性激光烧结 实验 316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添加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1
作者 林婷 招礼军 +2 位作者 朱栗琼 黄相玲 魏国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5-906,共12页
为揭示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及规律,该研究以两年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幼苗为试验树种,采用L9正交试验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探讨不同土壤氮磷... 为揭示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及规律,该研究以两年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幼苗为试验树种,采用L9正交试验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探讨不同土壤氮磷钾养分水平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及其对6种碳源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细菌(P<0.05)和放线菌数量(P<0.001)减少,真菌(P<0.001)及固氮菌数量(P<0.01)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ielou指数(P<0.001)降低,Simpson指数(P<0.05)和McIntosh指数(P<0.001)升高,从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6种碳源的利用强度,特别是对难利用碳源胺类(P<0.001)、羧酸(P<0.001)、聚合物(P<0.001)及其他化合物(P<0.001)的利用强度显著降低。(2)磷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P<0.05)。(3)钾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及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P<0.01)两类易利用碳源的强度。综上所述,氮添加和钾添加是影响罗汉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罗汉松培育时应注意少量多次施肥,降低氮和钾的添加量,适当提高磷添加量,以促进罗汉松的生长及其可持续培育。该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为罗汉松施肥及管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9试验 Biolog-ECO 罗汉松施肥 碳源利用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钛白粉锆铝包膜优化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海婷 饶居华 侯熠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39-914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L9(34),对锆铝双滴加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得到了锆铝包膜...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L9(34),对锆铝双滴加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得到了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证实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均匀而致密的Al2O3膜和ZrO2膜。同时,证实了这两层膜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G凝胶法 实验l9(34) 锆铝双滴加 金红石型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麦冬幼苗光合特性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邱佳妹 王康才 +2 位作者 朱光明 段云晶 余史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111,共7页
运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15、30和45 mmol·L-1)、P(1、3和5 mmol·L-1)和K(6、12和24 mmol·L-1)配施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幼苗光合特性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 运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15、30和45 mmol·L-1)、P(1、3和5 mmol·L-1)和K(6、12和24 mmol·L-1)配施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幼苗光合特性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其中对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以45 mmol·L-1N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K肥仅对麦冬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以12 mmol·L-1K处理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最高。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水量的影响较大,K肥对二者的影响次之,P肥的影响较小。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指数以及根冠比的影响较大,P肥和K肥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 mmol·L-1N、1 mmol·L-1P和12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含水量均较高,45 mmol·L-1N、3 mmol·L-1P和6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较高,30 mmol·L-1N、5 mmol·L-1P和6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比例较高。在麦冬的不同种植阶段可据此合理配施肥料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l9(33)实验设计 施肥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参数 干物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芝中三萜化合物标准化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宪民 乔英 邱明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为了更好地发挥紫芝的药用功效,本文优选了紫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提取溶媒、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四因素三水平的提取工艺优选。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提取溶媒>提取次数>提取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紫芝的药用功效,本文优选了紫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提取溶媒、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四因素三水平的提取工艺优选。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提取溶媒>提取次数>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本文确定了以氯仿或丙酮为提取溶剂提取紫芝中三萜类物质的标准化方法。在提取过程中如果采用甲醇、乙醇或水作为提取溶媒,虽然提取效率高,但含糖、氨基酸等其它非三萜成分多,三萜类物质提取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三萜 l9(3^4)提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石斛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小强 新楠 +1 位作者 孙宁 刘嫣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8,共5页
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及不同浓度外源添加物香蕉汁对龙石斛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分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龙石斛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5mg/L,最适合原球茎... 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及不同浓度外源添加物香蕉汁对龙石斛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分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龙石斛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5mg/L,最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6-BA 1.5mg/L+香蕉汁15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石斛 种子 原球茎 l9(34)设计 方差分析 SP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达聪 王四新 +1 位作者 季海峰 王雅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A)豆粕前处理(1普通豆粕、2挤压豆粕和3膨化豆粕)、(B)菌种组合(1米曲霉、2枯草芽孢杆菌和3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C)加水量(1低、2中和3高)为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留空列和二重复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好氧和厌氧结合的发酵工艺... 以(A)豆粕前处理(1普通豆粕、2挤压豆粕和3膨化豆粕)、(B)菌种组合(1米曲霉、2枯草芽孢杆菌和3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C)加水量(1低、2中和3高)为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留空列和二重复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好氧和厌氧结合的发酵工艺发酵豆粕,检测不同发酵阶段豆粕失重率、蛋白质水解度、酸溶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酸度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极差、方差、相关系数和变动趋势分析,研究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组合及发酵豆粕指标相关性。结果表明:降低失重率工艺参数优化A3B3C1,提高蛋白质水解速度工艺参数优化A3B1C3;蛋白质水解度及其降解产物的积累主要发生在好氧发酵24 h和厌氧发酵的第1周,酸度积累发生在厌氧发酵第1周;失重率与蛋白质降解相关性很低,蛋白质水解度与酸溶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度相关,与低分子肽含量有较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l9(34)试验 参数优化 变动趋势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醇小米饮料的研制与营养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爱霞 刘敬科 +2 位作者 赵巍 任素芬 张玉宗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发酵糖化条件是决定无醇小米饮料产品最终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工艺流程为“小米→除杂→浸泡→蒸煮糊化→冷却→发酵糖化→高速离心(2000 rpm,10 min)→上清液→过滤→装瓶→高温灭菌(100℃,20 min)→成品”条件下,采用L9(3... 发酵糖化条件是决定无醇小米饮料产品最终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工艺流程为“小米→除杂→浸泡→蒸煮糊化→冷却→发酵糖化→高速离心(2000 rpm,10 min)→上清液→过滤→装瓶→高温灭菌(100℃,20 min)→成品”条件下,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无醇小米饮料生产过程中的3个发酵糖化工艺参数(糖化曲用量、糖化时间和糖化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生产无醇小米饮料的最佳发酵糖化工艺参数为糖化曲用量0.4%、糖化温度30℃、糖化时间50 h。在最佳发酵糖化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无醇小米营养饮料的生产,并对产品进行了感官品质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小米饮料产品得率≥150%(即:1 kg小米能生产出1.5 kg以上的饮料);pH值3.7~3.8,澄清透明,芳香纯正,酸甜可口,口感醇厚;不含脂肪和酒精;含有丰富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除了赖氨酸外多数必需氨基酸的A A S接近或大于100,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饮料 l9(33)试验设计 糖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审计监管与运行效率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全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监管对公司运行效率作用机理是目前会计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正交试验L9(34)法并结合相关变量,来判断大股东持股比例、外部审计监督水平、资产规模和市场环境在何种组合下能够使上市公司运行效率得以提高。并...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监管对公司运行效率作用机理是目前会计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正交试验L9(34)法并结合相关变量,来判断大股东持股比例、外部审计监督水平、资产规模和市场环境在何种组合下能够使上市公司运行效率得以提高。并重点关注外部审计监管如何在其他变量配合的条件下发挥最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审计监管 运行效率 试验l9(34)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啤酒醛含量的调节剂优化研究
19
作者 张亮 骆学雷 赵长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法研究了琥珀酸、富马酸、偏重亚硫酸钠、异维生素C钠四因素的最佳配比及对降醛显著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对甲醛、乙醛、5-羟甲基糠醛含量进行分析,并以不同种酵母、不同种麦芽糖化,10L发酵罐的... 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法研究了琥珀酸、富马酸、偏重亚硫酸钠、异维生素C钠四因素的最佳配比及对降醛显著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对甲醛、乙醛、5-羟甲基糠醛含量进行分析,并以不同种酵母、不同种麦芽糖化,10L发酵罐的小试实验对调节剂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调节剂降醛效果明显,小试实验中降醛率稳定,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剂 色谱 实验 10l发酵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和穗条对千果榄仁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贵湘 喊亮 +1 位作者 董诗凡 杨丽芹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8年生千果榄仁人工林的穗条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外源激素(NAA、IAA、ABT1~#)、激素浓度(0.0g/L、0.1g/L、0.2g/L)、穗条直径(>3cm、2~3cm和<1cm)和浸泡时间(2h、4h、6h)对其穗条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 以8年生千果榄仁人工林的穗条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外源激素(NAA、IAA、ABT1~#)、激素浓度(0.0g/L、0.1g/L、0.2g/L)、穗条直径(>3cm、2~3cm和<1cm)和浸泡时间(2h、4h、6h)对其穗条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的千果榄仁扦插成活率、苗高、一级侧根直径和生根数分别为2.2%~17.8%、21.5~122.9cm、20.8~53.0mm和1.0~35.1条/株;ABT1~#是生根成活率和生根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穗条浸泡4h有助于扦插苗新枝生长,浓度为0.1g/L的激素有助于一级侧根直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果榄仁 l9(3^4)试验 扦插 外源激素 穗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