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回归实验设计方法的HVOF喷涂Cr_3C_2-NiCr涂层磨粒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纪岗昌 王豫跃 +1 位作者 李长久 圆田启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15,29,共5页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系统试验研究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超音速火焰喷涂 Cr3C2 Ni Cr涂层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喷涂工艺条件与涂层磨粒磨损失重量的定量关系和最佳的喷涂工艺参数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氧...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系统试验研究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超音速火焰喷涂 Cr3C2 Ni Cr涂层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喷涂工艺条件与涂层磨粒磨损失重量的定量关系和最佳的喷涂工艺参数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涂层磨粒磨损性能具有交互影响。其中燃气流量和氧气流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回归试验设计 超音速火焰喷涂 CR3C2-NICR涂层 磨粒磨损 定量关系 喷涂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的三甘醇脱水装置能耗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洪 王金波 +1 位作者 单永康 杨东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19,共5页
优化工艺参数、降低能耗对于三甘醇脱水工艺是十分重要的。用HYSYS软件模拟三甘醇脱水流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能耗为试验指标,贫甘醇循环量、富液进塔温度、重沸器温度为试验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较好... 优化工艺参数、降低能耗对于三甘醇脱水工艺是十分重要的。用HYSYS软件模拟三甘醇脱水流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能耗为试验指标,贫甘醇循环量、富液进塔温度、重沸器温度为试验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较好,并保证在水露点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重沸器能耗降低30%,循环泵能耗降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三甘醇脱水 优化 回归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MDEA脱硫工艺参数优选 被引量:15
3
作者 卫浪 蒲红宇 +1 位作者 向辉 吴昊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优化天然气脱硫的工艺参数对于降低能耗有重要意义。利用HYSYS软件对MDEA富液进塔温度、MDEA循环量、重沸器回流比进行模拟,分析出其变化规律。以重沸器能耗为目标函数,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构建了以MDEA富液进塔温度、MDEA循环量、回... 优化天然气脱硫的工艺参数对于降低能耗有重要意义。利用HYSYS软件对MDEA富液进塔温度、MDEA循环量、重沸器回流比进行模拟,分析出其变化规律。以重沸器能耗为目标函数,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构建了以MDEA富液进塔温度、MDEA循环量、回流比三个因素和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并利用Excel相关工具求出最优解。其结果表明:本次回归方程拟合较好,选取优化后的参数,在保证天然气中H2S含量符合二类天然气标准的情况下,重沸器能耗降低了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硫 HYSYS 工艺参数优化 回归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用于色谱分离条件的快速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甘伟 刘学敏 孙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色谱分离条件快速优化的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作为色谱条件优化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最优解智能筛选程序对综合性优化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实现色谱分离条件的最优化...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色谱分离条件快速优化的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作为色谱条件优化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最优解智能筛选程序对综合性优化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实现色谱分离条件的最优化。结果表明:实验测定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8%,优化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 串行色谱响应函数 回归试验设计 色谱条件的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轮定位参数超差率控制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晓磊 刘银华 牛志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四轮定位参数是否合格对汽车保持良好的行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控制某国产车型出现前轮定位参数超差问题,基于现有装配工艺以及实际零部件制造偏差,首先采用3DCS偏差分析软件对前悬架系统开展仿真建模,研究关键安装点位置偏差对前轮定... 四轮定位参数是否合格对汽车保持良好的行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控制某国产车型出现前轮定位参数超差问题,基于现有装配工艺以及实际零部件制造偏差,首先采用3DCS偏差分析软件对前悬架系统开展仿真建模,研究关键安装点位置偏差对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关系,采用贡献度分析法提取前轮定位参数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构建多元二次回归模型,揭示上述重要影响因素对前轮定位参数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以前轮定位参数超差率为目标、以零部件制造公差等为约束,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前悬架系统零部件关键因素进行公差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下线车辆前轮外倾角等定位参数超差率,提升该车型行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轮定位参数 悬架系统 回归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工艺条件对超音速火焰喷涂Cr_3C_2-NiCr涂层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纪岗昌 李长久 +1 位作者 王豫跃 圆田启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429,共6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等喷涂工艺参数对超音速火焰喷涂Cr3C2-NiCr涂层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2种冲蚀角度下涂层冲蚀磨损率的影响规律有所不同,在燃气流量...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等喷涂工艺参数对超音速火焰喷涂Cr3C2-NiCr涂层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流量、燃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对2种冲蚀角度下涂层冲蚀磨损率的影响规律有所不同,在燃气流量为39.2L/min、氧气流量为421L/min、喷涂距离为205mm条件下,冲蚀角为30°时涂层的冲蚀率较低;而燃气流量对冲蚀角为90°时的涂层冲蚀率的影响受喷涂距离的制约,当氧气流量为444L/min、燃气流量为32L/min、喷涂距离为176mm时,相应的冲蚀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回归试验设计 超音速火焰喷涂 CR3C2-NICR涂层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3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种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邢亚楠 代克涛 车喜庆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109-111,116,共4页
为了明确田间多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罩笼法,通过4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3种优势天敌与灰飞虱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的初始种群基数是决定其自身被食量的首要影响因子,3种天敌对灰飞虱捕食量... 为了明确田间多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罩笼法,通过4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3种优势天敌与灰飞虱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的初始种群基数是决定其自身被食量的首要影响因子,3种天敌对灰飞虱捕食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x_3(横纹金珠)> x_1(粽管巢蛛)> x_2(草间钻头蛛);选出3种天敌对灰飞虱控制作用的优化组合:灰飞虱为120头(x_4=2)时,粽管巢蛛为6头(x_1=1)、草间钻头蛛为6头(x_2=1)、横纹金珠为8头(x_3=2),此时灰飞虱被捕食量y值最大,为108,最高防效为90%,进一步验证3种天敌蜘蛛对灰飞虱均有抑制效应,不同物种存在种间和种内竞争、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捕食性天敌 二次旋转回归试验设计 灰飞虱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组培苗增殖光环境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美香 叶义全 +1 位作者 许珊珊 林开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均为蓝光>红光>绿光,蓝光和红光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显著(P<0.05),蓝光对F_(v)/F_(m)的影响显著(P<0.05);增殖系数随各光质的光强增大而增大,F_(v)/F_(m)随蓝光和红光光强增大而增大、随绿光光强增大而减小;红光和蓝光、红光和绿光的交互作用分别对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增殖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码)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1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增殖系数(3.57);Fv/Fm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23.8μmol·m^(-2)·s^(-1),可获得最大Fv/Fm值(0.78)。光质主效应对鲜重的作用大小为绿光>红光>蓝光,红光对鲜重的影响显著(P<0.05),鲜重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8.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鲜重(0.21 g)。此外,各光质光强组合对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红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生物量,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的光合能力,红光和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暗示光质通过调控光合作用进而调控杉木不定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组培苗 不定芽 增殖系数 二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 光质 光强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