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人脸识别的正则正交化的局部判别分析
1
作者 杨晓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5,75,共4页
非线性结构保持能力的不足是正则正交化的线性判别分析ROLDA(Regularized Orthog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在人脸识别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个用于人脸识别的正则正交化的局部Fisher判别分析ROLFDA(Regularized Orthogonal Loc... 非线性结构保持能力的不足是正则正交化的线性判别分析ROLDA(Regularized Orthog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在人脸识别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个用于人脸识别的正则正交化的局部Fisher判别分析ROLFDA(Regularized Orthogonal Local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降维算法。该算法在ROLDA基础上引入局部结构保持,继承ROLDA的特性,克服了ROLDA的非线性能力的不足的问题。在YaleB和AR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降维 的线性判别分析 局部结构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核正交局部敏感辨别分析算法
2
作者 王庆军 张汝波 +1 位作者 楼宋江 吕海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8-2271,共4页
为了发掘嵌入在人脸样本的非线性结构信息,把核方法和基向量正交化思想引入局部敏感分析算法中,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算法-核正交局部敏感辨别分析(Kernel based Orthogonal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并给出了算法的... 为了发掘嵌入在人脸样本的非线性结构信息,把核方法和基向量正交化思想引入局部敏感分析算法中,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算法-核正交局部敏感辨别分析(Kernel based Orthogonal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并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步骤.首先用核方法提取人脸样本的非线性信息,并将其投影至高维非线性空间,然后采用局部敏感辨别分析做线性映射,最后采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得到正交的基向量,从而使算法更好地描述人脸非线性流形结构特征.在ORL和YaleB人脸库的人脸识别实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核方法 局部敏感辨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的人脸识别
3
作者 李勇周 罗大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7-1850,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学习方法: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为了更好地保持数据流形的结构,融合局部保持投影和线性判别分析的特点,对类内和类间加权矩阵分别进行了定义,从而构造目标函数.首先使用特征分解求出训练样本在人脸... 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学习方法:正则化最小二乘的正交局部保持判别投影.为了更好地保持数据流形的结构,融合局部保持投影和线性判别分析的特点,对类内和类间加权矩阵分别进行了定义,从而构造目标函数.首先使用特征分解求出训练样本在人脸子空间的投影,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解出投影子空间,最后将子空间的基向量正交化.在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试验证明了这种识别方法的正确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最小二乘 局部保持判别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稀疏线性判别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振 山世光 陈熙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95-2301,共7页
在监督场景下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然而,LDA在小样本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并且学习的投影变换难以给出人类认知上的解释.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可解释性结构的发现,借助于... 在监督场景下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然而,LDA在小样本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并且学习的投影变换难以给出人类认知上的解释.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可解释性结构的发现,借助于LDA的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化稀疏L2,1范数,提出了结构化稀疏线性判别分析(structured sparse LDA,SSLDA)方法.进一步,为了去除线性变换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正交化的SSLDA(orthogonalized SSLDA,OSSLDA),它能更加有效地学习到细致的结构信息.为了求解这2个模型,引入了一个半二次的优化算法,它在投影变换和新引入的辅助变量之间采用交替优化的思想.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在AR、扩展的YaleB和MultiPIE 3个人脸数据库上对比了LDA及其变种方法,实验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分析 人脸识别 最小二乘 结构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正交切削过程中剪切变形局部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春争 王敏杰 +1 位作者 庞俊忠 李国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5-360,共6页
通过正交切削实验对高强度钢30C rN i3M oV锯齿形切屑内剪切变形局部化的临界切削条件和绝热剪切带的分布规律以及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切屑剪切区内发生剪切变形局部化,在一定临界切削速度下切屑由带状屑转变为锯齿形切屑... 通过正交切削实验对高强度钢30C rN i3M oV锯齿形切屑内剪切变形局部化的临界切削条件和绝热剪切带的分布规律以及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切屑剪切区内发生剪切变形局部化,在一定临界切削速度下切屑由带状屑转变为锯齿形切屑;对临界切削速度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剪切带的宽度和间距随之减小.在锯齿形切屑内发现两种剪切带即形变剪切带和白色剪切带.TEM观察表明,白色剪切带中心为等轴晶粒,剪切带内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变形局部 绝热剪切带 切削 临界切削速度 等轴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的局部正交压制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彦凯 曹思远 +2 位作者 潘晓 杨光明 张宪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7,I0006,共9页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去除的随机噪声中会残留部分有效信号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局部正交方法,实现残余信号从随机噪声中的二次分离。首先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即具有更高压噪性能的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大部分信号与噪声分离;...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去除的随机噪声中会残留部分有效信号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局部正交方法,实现残余信号从随机噪声中的二次分离。首先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即具有更高压噪性能的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大部分信号与噪声分离;以分离出的信号为基础,利用信号与噪声的局部正交性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权重因子,进而计算噪声中残留的有效信号;最后将此残留有效信号与分离信号相加,得到噪声压制后的完整地震信号。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分离噪声中残留的地震信号,实现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局部 信噪比 整形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交局部鉴别嵌入的人脸识别算法
7
作者 黄蓓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8-1211,共4页
为了解决局部鉴别嵌入(LDE)算法的高维小样本泛化能力弱和分解致密矩阵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回归的正交局部鉴别嵌入算法(SR-OLDE),采用谱回归理论与正交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投影函数的求解转化为回归问题的求解.该算法... 为了解决局部鉴别嵌入(LDE)算法的高维小样本泛化能力弱和分解致密矩阵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回归的正交局部鉴别嵌入算法(SR-OLDE),采用谱回归理论与正交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投影函数的求解转化为回归问题的求解.该算法首先计算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然后通过回归方法计算投影向量,得到测试数据集,从而将n×n维的致密矩阵的特征分解转化为m×m维矩阵的特征分解,n,m分别为人脸特征矩阵维数和人脸样本数;最后对投影向量进行Gram-Schmidt正交化,得到正交的投影矩阵,从而可准确估计高维数据的内在维数,提高了样本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降低人脸特征矩阵维数和提高人脸识别率的同时,缩短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局部鉴别嵌入 谱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监督正交局部保留投影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昌剑 陈秀宏 陈达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6-1580,共5页
针对局部保留投影算法(LPP)的无监督和非正交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监督的正交局部保留投影算法SOLPP。该算法同时考虑了样本的类别信息以及投影向量间的相互正交性,首先利用样本的类标签信息重新定义了类内和类间相似度矩阵,同时最大化类... 针对局部保留投影算法(LPP)的无监督和非正交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监督的正交局部保留投影算法SOLPP。该算法同时考虑了样本的类别信息以及投影向量间的相互正交性,首先利用样本的类标签信息重新定义了类内和类间相似度矩阵,同时最大化类间离散度与类内离散度之比,有效地保持了样本的局部结构;其次对投影基向量进行正交化,在保持数据空间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效果。在ORL和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要优于SLPP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图像降维 有监督 局部保留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与局部判别信息融合的转子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赵孝礼 赵荣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0-567,共8页
针对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无法兼顾保持全局特征信息与局部判别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正交化局部敏感判别分析(Orthogonal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OLSDA)相结合... 针对传统的数据降维方法无法兼顾保持全局特征信息与局部判别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正交化局部敏感判别分析(Orthogonal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OLSDA)相结合的转子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PCA算法有效降低数据集的相关性、消除冗余属性,由此实现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数据全局非线性信息的作用;然后利用OLSDA算法充分挖掘出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信息,达到了提取出具有高判别力低维本质特征的目的.上述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同时进行的正交化处理可避免局部子空间结构发生失真,采用三维图直观显示出低维结果,以低维特征子集输入最近邻分类器(K-nearest neighbor,KNN)的识别率和聚类分析之类间距Sb、类内距Sw作为衡量降维效果的指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地提取出全局与局部判别信息,使故障分类更清晰,相应地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该研究可为解决高维和非线性机械故障数据集的可视化与分类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数据可视 数据降维 核主元分析 正交化局部敏感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正交PCA-LPP流形学习算法的故障特征增强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晓涛 唐力伟 +1 位作者 王平 邓士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6-70,114,共6页
针对齿轮箱故障声发射信号特征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正交PCA-LPP非线性流形学习特征增强方法,兼顾PCA的全局方差增大变换特性以及LPP的局部非线性特征保持特性,并通过正交化消除投影分量间的冗余信息,使处理之后的齿轮箱故障信号内... 针对齿轮箱故障声发射信号特征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正交PCA-LPP非线性流形学习特征增强方法,兼顾PCA的全局方差增大变换特性以及LPP的局部非线性特征保持特性,并通过正交化消除投影分量间的冗余信息,使处理之后的齿轮箱故障信号内含的故障特征得到增强,一方面增强后信号包络谱中的故障谱线清晰明显,另一方面增强后信号以小波包能量熵为特征量,故障类型的辨识率显著提高,可以达到9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保持投影 主元分析 多尺度分析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敏感特征与流形学习的风机基座螺栓松动程度诊断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仁祥 周君 +2 位作者 杨黎霞 母芝验 袁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13-2621,共9页
为实现在役风机基座螺栓松动程度诊断的自动化与高精度,解决松动特征提取与敏感特征选取、高维非线性约简与松动程度稳定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振动敏感特征与流形学习约简的风机基座螺栓松动程度诊断方法。首先,融合振动信号时频特征构... 为实现在役风机基座螺栓松动程度诊断的自动化与高精度,解决松动特征提取与敏感特征选取、高维非线性约简与松动程度稳定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振动敏感特征与流形学习约简的风机基座螺栓松动程度诊断方法。首先,融合振动信号时频特征构建出原始松动程度特征集,实现对松动程度的定量表征;设计出风机基座连接螺栓松动程度敏感性指标算法,选取敏感特征构建松动程度敏感特征集,增强特征集的表征性能。再应用正交局部保持映射流形学习算法对松动程度敏感特征集进行非线性约简,滤除冗余信息获得分类特性好的低维松动程度特征集,并输入加权最近邻分类器进行松动程度识别。工程应用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基座 松动程度 敏感特征 局部保持映射 加权k最近邻分类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及焊接对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劣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朝阳 付晓鹏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13,共6页
为了解开孔及焊接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寿命的影响,设计含局部开孔及焊接构造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M1、M2)进行疲劳试验。试验模型长2700 mm、宽1400 mm、高600 mm,局部开孔为顶板螺栓孔,焊缝设置在局部开孔与螺帽连接处,采用... 为了解开孔及焊接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寿命的影响,设计含局部开孔及焊接构造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M1、M2)进行疲劳试验。试验模型长2700 mm、宽1400 mm、高600 mm,局部开孔为顶板螺栓孔,焊缝设置在局部开孔与螺帽连接处,采用单面焊。对试验模型进行荷载幅值均为250 kN的疲劳试验,每加载25万次后进行静载测试。根据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该类钢桥面板疲劳抗力、裂纹开展,以及易损部位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经局部开孔和焊接后,疲劳裂纹萌生于螺帽焊缝焊趾处,为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主导疲劳失效模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局部开孔和焊接导致疲劳寿命降低,试验模型M1实际疲劳寿命为289万次,疲劳寿命降低约53%,试验模型M2实际疲劳寿命207万次,疲劳寿命降低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钢桥面板 局部开孔 焊接 疲劳抗力 疲劳裂纹 效应 疲劳寿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下离散再制造系统瓶颈漂移波动性分析
13
作者 周勇樟 王艳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9-821,共13页
综合考虑离散再制造系统各生产过程对瓶颈度的影响,在观测阶段连续多次采集数据建立区间瓶颈指数矩阵,得到设备综合瓶颈指数,以此为识别依据。针对离散再制造系统不确定环境下的瓶颈漂移波动性问题,以区间瓶颈指数矩阵、综合瓶颈指数为... 综合考虑离散再制造系统各生产过程对瓶颈度的影响,在观测阶段连续多次采集数据建立区间瓶颈指数矩阵,得到设备综合瓶颈指数,以此为识别依据。针对离散再制造系统不确定环境下的瓶颈漂移波动性问题,以区间瓶颈指数矩阵、综合瓶颈指数为基础,构建包括系统敏感系数、机器敏感系数和瓶颈漂移判断模型的可视化动态分析的理论方法。采用离散事件仿真案例,获得各机器加工生产的实时数据,实现瓶颈漂移的可视化,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扰动环境下扰动因素对瓶颈漂移波动性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瓶颈指数矩阵 敏感系数 可视 实验 漂移波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地下水试验装置的复合有机污染物迁移性能关键影响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洁 鞠天宇 +5 位作者 邓圣 肖瀚 韩旭 徐祥健 姜永海 杨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8-3697,共10页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 含水层中的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为探究复合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建设的大型地下水试验模拟装置,以甲苯和三氯乙烯为特征污染物,利用GMS建立了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并设置不同情景,模拟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影响下复合污染物迁移过程;通过敏感性分析,探究关键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三氯乙烯迁移能力大于甲苯,模型运行180 d后,甲苯最大迁移距离为3.5 m,而三氯乙烯最大迁移距离超过6.0 m,且甲苯和三氯乙烯迁移距离与渗透系数和弥散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吸附系数呈线性负相关,即迁移距离随渗透系数和弥散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吸附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物迁移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渗透系数>弥散度>吸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数值模拟 敏感分析 局部分析 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任意约束平面域PEBI网格的生成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向祖平 张烈辉 +3 位作者 陈中华 陈平 苏颉 马亮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油藏任意约束平面多边形区域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局部正交化网格(PEBI)生成算法。首先对边界顶点和区域内部散乱点按扫描方式排序,依次扫描各点生成新的三角形,再扫描新生成的三角形中不满足Delaunay准则的三角形,进而不断的处理这些... 针对油藏任意约束平面多边形区域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局部正交化网格(PEBI)生成算法。首先对边界顶点和区域内部散乱点按扫描方式排序,依次扫描各点生成新的三角形,再扫描新生成的三角形中不满足Delaunay准则的三角形,进而不断的处理这些不合理三角形最终完成整个区域的三角网格化,最后连接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生成PEBI网格。剖分过程中采用了弹性平滑和对角线交换优化方法,很容易实现局部区域的最优化剖分。通过平面映射法就可以应用到油藏的三维PEBI网格剖分,因此本算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网格 算法 三角形网格 网格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