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坑织构车刀正交切削钛合金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倩倩 于占江 +3 位作者 杜强 许金凯 于化东 李一全 《工具技术》 2018年第5期47-50,共4页
基于仿生摩擦学理论,在刀具表面上制备微织构可以有效提高刀具耐摩擦磨损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利用激光加工技术,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激光密度、打标次数、打标速度,在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上制备出直径为35μm、30μm、25μm、20μm... 基于仿生摩擦学理论,在刀具表面上制备微织构可以有效提高刀具耐摩擦磨损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利用激光加工技术,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激光密度、打标次数、打标速度,在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上制备出直径为35μm、30μm、25μm、20μm的微坑阵列。正交切削试验对比微坑织构刀具和无织构刀具的耐磨损性能,从刀具磨损的长度、宽度、工件表面质量、钛合金的黏刀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微坑织构可以有效提高刀具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和钛合金表面质量;随着微坑直径的不断减小,刀具的耐摩擦磨损性能不断提高,存储切屑和硬质合金颗粒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减少对刀具前刀面的犁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坑织构 硬质合金 正交切削试验 黏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试验法的环保型水基合成切削液配方优化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蔡洪浩 赵永武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了不含亚硝酸盐、磷、硫、苯酚等有害元素的环保型水基合成切削液。该配方采用羧酸酯、羧酸醇胺等有机防锈剂与其它无机防锈剂协同防锈,采用合成硼酸酯、硼酸盐和油酸三乙醇胺作为润滑剂和极压剂。该切削液具有...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了不含亚硝酸盐、磷、硫、苯酚等有害元素的环保型水基合成切削液。该配方采用羧酸酯、羧酸醇胺等有机防锈剂与其它无机防锈剂协同防锈,采用合成硼酸酯、硼酸盐和油酸三乙醇胺作为润滑剂和极压剂。该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清洗性、防腐性和可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合成切削 试验 防锈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刀表面微孔织构耐磨性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倩倩 于占江 +3 位作者 杜强 许金凯 于化东 李一全 《工具技术》 2018年第3期95-97,共3页
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出不同直径大小的微坑结构。通过正交切削Ti6Al4V合金研究有织构和无织构刀具对刀具耐磨损性能和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微坑直径和坑深呈增大趋势;织构刀具的耐... 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制备出不同直径大小的微坑结构。通过正交切削Ti6Al4V合金研究有织构和无织构刀具对刀具耐磨损性能和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微坑直径和坑深呈增大趋势;织构刀具的耐磨损性能优于无织构刀具;织构刀具的被加工表面粗糙度低于无织构刀具;织构刀具微坑直径对刀具耐磨损性能和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硬质合金车刀 正交切削试验 耐磨性能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微坑织构刀具耐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有崇 曹春宜 冯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6-208,211,共4页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制备出直径为35μm、30μm、25μm、20μm的微坑阵列,分析激光功率、打标速度、打标次数对微织构形貌和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切削试验对比微坑阵列刀具和无织构刀具的耐磨损性能,从刀具磨损长度...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制备出直径为35μm、30μm、25μm、20μm的微坑阵列,分析激光功率、打标速度、打标次数对微织构形貌和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切削试验对比微坑阵列刀具和无织构刀具的耐磨损性能,从刀具磨损长度、宽度、工件表面粗糙度、切屑的黏刀量等进行评价。结果表面:通过合理的控制激光加工过程中激光功率、打标速度、打标次数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微织构形貌;微坑直径的大小对刀具的耐磨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微坑直径的不断减小刀具的耐磨损性能有一定的提高,Ti6Al4V合金表面粗糙度不断减小;当直径小于25μm时,刀具的耐磨损性不断减弱,Ti6Al4V合金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加;微坑织构对于刀-屑摩擦接触状态、抗黏附、耐磨减阻、存储切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坑织构 正交切削试验 微坑直径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