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分析法原位增容阻燃聚乙烯 被引量:5
1
作者 洪晓东 梁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微胶囊红磷作为阻燃剂,在固定树脂和阻燃剂配比的基础上,选择单体丙烯酸甲酯(MA)、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个因子采用正交试验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微胶囊红磷作为阻燃剂,在固定树脂和阻燃剂配比的基础上,选择单体丙烯酸甲酯(MA)、马来酸酐(MAH)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个因子采用正交试验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原位增容反应前后聚合物主链结构以及试样缺口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原位增容反应最佳配方:MA 10 mL、MAH 25 g、DCP 2.0 g,试样氧指数从普通填充时的29.2%增加到31.2%、UL94垂直燃烧从V-1级升到V-0级,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很大提高,无机阻燃剂和树脂的相容性得到大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正交分析法 原位增容 聚乙烯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交分析法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敏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怀民 孙建孟 +1 位作者 闫伟超 崔利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在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正交分析法用于判别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正交矩阵设计来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水平组合,用方差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区分影响岩石电性的主... 在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正交分析法用于判别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正交矩阵设计来分析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水平组合,用方差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岩石电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区分影响岩石电性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选取的岩心样品进行岩石电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电性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分析结果符合岩石电性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电性 敏感性分析 正交分析法 方差分析 趋势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水减压法抗浮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博进 李银平 +3 位作者 干泉 刘伟 孔庆聪 黄珏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127,共7页
针对地下室传统抗浮工法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地下室泄水减压抗浮法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构造措施,结合数值模拟对影响地下室抗浮泄水减压效果的回填土宽度、泄水孔间距,以及施工过程中填土夯实度、地下室底部底层扰动程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 针对地下室传统抗浮工法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地下室泄水减压抗浮法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构造措施,结合数值模拟对影响地下室抗浮泄水减压效果的回填土宽度、泄水孔间距,以及施工过程中填土夯实度、地下室底部底层扰动程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分析,最后结合残差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影响顺序、影响权重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方式,泄水减压法变被动抗浮为主动抗浮,抗浮效果显著,且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各因素影响顺序:填土夯实度>填土宽度>孔间距>地下室底部扰动程度,对应权重值分别为0.55,0.27,0.15,0.03。前3个因素的总和达到0.97,故在应用该技术的工程实践中应尽量减小回填土宽度,降低填土透水性,缩减泄水孔间距均能达到良好抗浮效果,同时也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对这3个因素的参数进行合理限制,以达到最佳降水效果,为泄水减压抗浮法的设计和施工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减压抗浮 泄水孔 试验分析 宽度 夯实度 扰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正交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荣伟 侯恩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复合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借助理正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稳定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认为,地震作用、粘聚力、内摩擦角、地下水位和重度等因素对该边坡稳定参数的敏感性依次变小。这一研究结论... 对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复合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借助理正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稳定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认为,地震作用、粘聚力、内摩擦角、地下水位和重度等因素对该边坡稳定参数的敏感性依次变小。这一研究结论与工程实际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压力测量误差的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凤玲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灌浆规范中的灌浆压力是作用在灌浆岩体上的孔内灌浆压力。由于工艺的约束,现行灌浆监控过程常用孔口压力表示孔内灌浆压力,造成了灌浆压力的测量误差。针对非循环灌浆工艺,通过建立流体管道流动模型开展数值计算,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正交... 灌浆规范中的灌浆压力是作用在灌浆岩体上的孔内灌浆压力。由于工艺的约束,现行灌浆监控过程常用孔口压力表示孔内灌浆压力,造成了灌浆压力的测量误差。针对非循环灌浆工艺,通过建立流体管道流动模型开展数值计算,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正交法探究灌浆压力误差受浆液配比、浆液流速、灌浆孔深的相对影响,并采用统计法来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压力较小时,灌浆压力误差普遍较大;若此时灌浆孔深且流速较大时,灌浆压力的测量误差则会超过灌浆压力仪表0.5%的精度要求,须进行误差补偿。其次,极差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孔深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灌浆流速是第二个主要因素。而综合所有试验结果,浆液流速和灌浆孔深接近时,浆液配比越小,绝对偏差越大。结合上述正交试验和数值模型获取了不同工况下孔内灌浆压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压力 测量误差 正交分析法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法优化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玲玲 吴佳财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优化传统方法提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对党参多糖进行提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的含量,计算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采取三因素正交分析法优化传统方法提取党参多糖的工艺。结果水提-醇沉法提取党参多... 目的优化传统方法提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对党参多糖进行提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的含量,计算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采取三因素正交分析法优化传统方法提取党参多糖的工艺。结果水提-醇沉法提取党参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251(mlg)、80℃下,回流提取时间2h。在此提取方案下党参多糖提取率均值可达到为15.678%。结论此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用水做提取溶剂更为经济,有利于较大规模生产,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提取得率 紫外分光光度 正交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组分定量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的畲药树参综合品质评价
7
作者 徐俊燕 张晓芹 +2 位作者 周丹 毛佳乐 袁宙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6,I0002,共9页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畲药树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芥子醛葡萄糖苷、松柏醇、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方法,并采用多...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畲药树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芥子醛葡萄糖苷、松柏醇、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method,TOPSIS)法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Waters Xbridge C 18色谱柱;乙腈-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以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为参照物,建立内参物与其他8个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RCF),进行RCF耐用性考察及色谱峰定位,同时与外标法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HPLC-QAMS法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以及W-TOPSIS法对9个成分HPLC-QAMS法含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挖掘影响畲药树参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建立畲药树参综合质量优劣评价方法。结果9种成分分别在3.27~81.75μg/mL、9.85~246.25μg/mL、0.43~0.75μg/mL、0.31~7.75μg/mL、1.58~39.50μg/mL、0.59~14.75μg/mL、1.26~31.50μg/mL、4.55~113.75μg/mL和1.98~49.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82%~100.07%(RSD<2.0%);HPLC-QAMS和外标法(ESM)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LC-QAMS法可用于畲药树参多组分定量控制;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89.589%,绿原酸、紫丁香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是影响畲药树参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浙江地区所得畲药树参质量最优,其次为江西、安徽、湖南和湖北产树参,云南和贵州产树参位于排名后4位。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多组分定量控制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多元统计分析联合加权TOPSIS法全面客观,可用于畲药树参品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树参 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 多元统计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优劣解距离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库水位骤降边坡渗透稳定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郝忠 周峰 +1 位作者 付操 张英姿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5,共7页
为定量化研究库水位骤降下不同非饱和参数对边坡的渗流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非饱和渗流及抗剪强度原理,利用Geostudio的Seep/w与Slope/w模块对某边坡库水位骤降不同非饱和参数下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正交实验分... 为定量化研究库水位骤降下不同非饱和参数对边坡的渗流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非饱和渗流及抗剪强度原理,利用Geostudio的Seep/w与Slope/w模块对某边坡库水位骤降不同非饱和参数下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正交实验分析法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骤降下不同监测点孔压呈现先减小后不变的趋势,上部监测点的孔压降幅较下部监测点要小,孔压降幅与参数a,k呈负相关,而与参数m呈正相关;库水位骤降情况下上部监测点与下部监测点存在两个变形阶段,即库水位骤降时间段内的位移快速上升阶段以及库水位骤降结束后的位移缓慢上升阶段,上部监测点的位移要大于下部监测点的位移;参数a与参数k变动对安全系数的变幅影响较大,参数m与参数n对安全系数的变幅影响较小,参数a,m,k与安全系数呈正相关,而参数n与安全系数呈负相关;对非饱和参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正交实验敏感性分析,参数a,m,n,k的敏感性大小分别为参数a≥参数k≥参数m≥参数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析 非饱和 库水位骤降 边坡 渗透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的成分差异
9
作者 李娇 喻良文 +5 位作者 兰宝恒 李张媛 王天赐 杨洋 马蓉 吴泽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2,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1)为展开剂,对该批沉香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进行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进样量:10μL。最后运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引起不同部位(主干和支干)差异明显的色谱峰。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斑点与对照药材基本一致,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发现R_(f)值为0.38时,样品斑点颜色支干较主干更为明显。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结香部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含量范围在0.02%~0.58%,且支干的沉香四醇平均含量高于主干。特征图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有6个共有特征峰,共有峰1沉香四醇的峰面积差异较大,除4号、9号、12号、13号之外,其余各组的支干沉香四醇含量均高于主干。沉香主干相似度值在0.842~0.999,沉香支干相似度值在0.901~0.994,支干相似度效果较好。通过化学计量学PCA,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峰4,峰6为沉香结香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论本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对相同的人工诱导结香方法所得的沉香样品在主干与支干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除部分样品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外,其余沉香样品的支干部位结香效果更为显著,为后续优化结香方法及深入研究结香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平 杨益新 朱志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人工激振力模拟地铁列车竖向荷载,提取数值模拟结果的动应力和静偏应力数据,引入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塑性应变计算公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隧道基底沉降,研究了隧道周围土层性质、道床脱空深度和地铁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对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隧道基底沉降和发展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隧道基底沉降随着周围土层砂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道床脱空尺寸会加剧隧道和道床板中应力集中和振动放大现象,增大隧道下卧土层的动偏应力和基底沉降;提高车速会增大基底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采用正交试验法、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隧道沉降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层性质、车速和道床脱空,其中,土层性质为高度显著水平、车速为显著水平。研究成果对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安全评估和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性质 道床脱空 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隧道基底沉降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的北京PM_(2.5)组分特征及氧化潜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滑彤昕 刘蕾 +5 位作者 温维 刘晓宇 姜博 马欣 刘育松 邓子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气体积的抗坏血酸的消耗速率(OPv)表征PM_(2.5)的氧化潜势.3月北京的OPv值为(210.49±169.00)[pmol/(min·m^(3))],7月则为(313.34±131.84)[(pmol/(min·m^(3))).且OPv与Cu(r=0.801)、As(r=0.742)、SO_(4)^(2-)(r=0.701)等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将多元回归结果和WRF-Chem模型结合,构建了新的氧化潜势预测模型,发现OPv和PM_(2.5)浓度的空间特征存在差异,北京市OPv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矩阵因子分析(PMF) 氧化潜势 多元回归分析 WRF-Che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稳定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及治理方案探讨 被引量:25
12
作者 马显春 王雷 赵法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8,共8页
对一给定的滑坡(即滑坡坡率、坡高等已确定),稳定系数的影响因素有滑带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滑体容重和孔隙水压力等。由于各因素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敏感性大小不同),因此,需要以定量的标准来找出其中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滑坡... 对一给定的滑坡(即滑坡坡率、坡高等已确定),稳定系数的影响因素有滑带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滑体容重和孔隙水压力等。由于各因素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敏感性大小不同),因此,需要以定量的标准来找出其中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滑坡治理重点研究的对象,有效提高滑坡整治效果。本文以延安市宝塔区王良寺滑坡为例,采用正交分析法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各种组合的滑坡稳定系数,然后采用极差分析对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滑坡的治理方案,以期达到经济合理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洪杰 赵媛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5期7-10,共4页
为评估发射场坪的强度稳定性,提出研究发射场坪的极限承载力快速评估技术。在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内聚力、内摩擦角以及上覆层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敏感度,给出作业场坪极限承载力随敏感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设计正交... 为评估发射场坪的强度稳定性,提出研究发射场坪的极限承载力快速评估技术。在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内聚力、内摩擦角以及上覆层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敏感度,给出作业场坪极限承载力随敏感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设计正交试验模型,并对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做出合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覆层和地基土体内聚力取值的变化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敏感性受内摩擦角取值影响,内摩擦角越小,内聚力敏感系数越大;上覆层厚度变化对承载力敏感性系数受土体内摩擦角取值的变化影响较小;土体内摩擦角取值变化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明显高于上覆层厚度变化以及内聚力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极限承载力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掺锰高铝酸钙红色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颖 童义平 黎文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11-3214,共4页
以脲素为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在较低引发温度下快速合成了CaAl12O19∶xMn4+发光粉体。采用正交分析法考查了煅烧温度、Mn4+掺杂量、燃烧剂用量和煅烧时间等合成条件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1 200℃,Mn4+掺杂量2%,... 以脲素为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在较低引发温度下快速合成了CaAl12O19∶xMn4+发光粉体。采用正交分析法考查了煅烧温度、Mn4+掺杂量、燃烧剂用量和煅烧时间等合成条件对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1 200℃,Mn4+掺杂量2%,燃烧剂/CaAl12O19摩尔比为50∶1,煅烧时间5h为最佳合成工艺,制得的荧光粉的发射强度为95.8。该荧光粉由于Mn4+的2 E—4 A2跃迁,在643和656nm呈现强红色发光,其中656nm为最大发射峰;在470nm处的最大激发峰是属于Mn4+配位场的4 A2—4 T2跃迁,470nm激发峰可以与LED芯片的465nm发射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CaAl12O19 正交分析法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超收敛研究的新想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传淼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简述了有限元超收敛研究的一种新想法 ,即在单元正交展开的余项中添加若干待定低次项 ,使此余项在一个单元上满足更多的正交性条件 ,并得到所需的超接近于有限元解uh的逼近函数uI .由此导出了一些新的超收敛结果 .
关键词 有限元 超收敛 单元正交分析法 待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帆 陈虹玲 +2 位作者 陈锦权 方婷 潘洁茹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7期39-44,共6页
为了增加鲍鱼副产物(内脏)的利用程度,防止其污染环境并提高鲍鱼产物的附加值。以鲍鱼脏器为原料,以鲍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考查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鲍鱼... 为了增加鲍鱼副产物(内脏)的利用程度,防止其污染环境并提高鲍鱼产物的附加值。以鲍鱼脏器为原料,以鲍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有机溶剂辅助酶解法提取鲍鱼内脏鱼油,考查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的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鲍鱼内脏中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其中最高的提取率为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率达到了18.44%。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酶解提取的条件为酶解料液比1∶1,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1.5%,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7时,鲍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可达18.93%。研究结果为鲍鱼脏器油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参考依据,同时也为鲍鱼内脏鱼油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鱼油 蛋白酶 酶解 正交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灌浆流量检测方法测量精度研究
17
作者 徐蒙 费章辉 +2 位作者 刘磊磊 李晋峰 徐力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1-1803,共13页
针对目前灌浆过程中使用电磁流量计测量低流速状态下浆液流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灌浆流量实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推导浆液流量计算公式,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检测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研究,并采用正... 针对目前灌浆过程中使用电磁流量计测量低流速状态下浆液流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灌浆流量实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推导浆液流量计算公式,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检测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浆液水灰比、搅拌桨转速、排浆速度这3个设计参数对该流量检测方法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测量液位高度得到低排浆速度下浆液实时流量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将搅浆桶内液面高度下降4 mm所需时间作为单位时间计算浆液流量,所测流量相对误差在6%以内,且在0.013 m/s低排浆速度下,该检测方法测量精度较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有大幅度提升;排浆速度是影响流量测量精度的最直接因素,在低排浆速度下,排浆管内浆液易产生回流现象,进而加剧浆液液面的不稳定程度,导致流量测量误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检测 正交分析法 激光测距技术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析敏感性分析在周期性公司估值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蕾 银力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9,共6页
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技术,被视为公司估值尤其是解决周期性公司估值难题的辅助工具,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应用多局限于单因素分析,较少涉及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本文结合周期性公司估值实例,对不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应... 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技术,被视为公司估值尤其是解决周期性公司估值难题的辅助工具,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应用多局限于单因素分析,较少涉及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本文结合周期性公司估值实例,对不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应用和比较分析,并尝试对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正交分析法进行重点探讨。研究发现: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等三种敏感性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其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不一,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公司 公司估值 敏感性分析 正交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联合OPLS-DA及加权TOPSIS模型的喜树果药材质量评价
19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6-1385,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建立喜树果质量优劣评价模型,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4′-O-二甲基鞣花酸、丁香酸、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三叶豆苷、短小蛇根草苷、金丝桃苷和喜果苷分别在0.51-12.75、0.23-5.75、3.21-80.25、4.45-111.25、1.88-47.00、0.41-10.25、2.05-51.25、0.34-8.50和7.95-198.7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5%-100.06%(RSD<2.0%);18批样品聚为3类;喜果苷、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和短小蛇根草苷可能是影响喜树果产品质量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18批喜树果质量评价贴近度(Jb)在0.1090-0.7385,其中S14最大(0.7385)。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果中9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采用OPLS-DA及加权TOPSIS法进行客观全面评价,可用于喜树果质量差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果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加权TOPSIS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十字换乘车站缓冲区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哲伟 徐永能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5,21,共9页
由于地铁客流不断增加,换乘站作为地铁线路的枢纽,拥堵现象十分严重,其中十字换乘站拥堵最为严重.针对这类车站拥堵问题,提出了设立缓冲区域来缓解拥堵的方法.以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获得十字通道内产生拥堵的客流规律.通过建立缓冲区... 由于地铁客流不断增加,换乘站作为地铁线路的枢纽,拥堵现象十分严重,其中十字换乘站拥堵最为严重.针对这类车站拥堵问题,提出了设立缓冲区域来缓解拥堵的方法.以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获得十字通道内产生拥堵的客流规律.通过建立缓冲区域模型,利用正交分析法得到客流-缓冲面积公式.建立系统到达模型,利用客流密度和理论到达人数为评价指标,以南京大行宫地铁站为实例进行了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只需设立很小的缓冲区域便可以极大缓解十字换乘通道的拥堵现象,让大行宫地铁站通行能力提高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换乘车站 ANYLOGIC 系统到达能力模型 缓冲区域模型 正交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