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宁夏和河北产区市售马瑟兰葡萄酒理化特征和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彩虹 王悦 +5 位作者 吕毅 邱鑫宇 吴博略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3-292,共10页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马瑟兰是近年来在我国各个产区均得到较好表现的优质品种。为解析宁夏和河北产区马瑟兰市售干红葡萄酒特征与差异,进而揭示马瑟兰在不同产区间的不同风格质量表现,对宁夏和河北产区共27款市售酒的理化性质、有机酸、花色苷和其他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区样品检测中除总酸含量外,其他基础理化指标含量都具有显著差异。有机酸中,琥珀酸是两地区含量差异最大的有机酸;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花青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0.0011 g/L),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比宁夏地区酒样低0.033 g/L。基于单体酚含量建立的OPLS-DA模型区分效果最佳,其中11种单体酚对该模型的建立起关键作用。抗氧化能力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河北地区马瑟兰酒样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宁夏地区,且总酚和单体酚类物质对此有重要贡献,特别是表儿茶酸没食子酸酯和龙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瑟兰 葡萄酒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有机酸 酚类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指标的烟叶产区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俊 许多宽 +3 位作者 肖勇 王勇 陈志华 陈维建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构建基于化学指标的不同产区烟叶的模式识别模型,收集2003—2007年5个年度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份共计1262份烤烟样品的21种化学指标,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基于21种化学指标所构建的OPLS-DA模型显著可靠,... 为构建基于化学指标的不同产区烟叶的模式识别模型,收集2003—2007年5个年度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份共计1262份烤烟样品的21种化学指标,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基于21种化学指标所构建的OPLS-DA模型显著可靠,模型参数R^2X、R^2Y和Q^2值分别为0.429、0.702和0.627;模型提取出2个预测主成分,对四川、云南和福建3省未知烟样识别正确率分别为76.67%、93.33%和93.33%。基于化学指标的烟叶产区OPLS-DA模型,可以有效识别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筛选出各产区特征指标并解释产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指标 最小二乘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究^(60)Co-γ辐照 对羊肚菌采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郭佳 陈谦 +3 位作者 徐攀 王艳 何江 高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5-323,共9页
目的:探究^(60)Co-γ辐照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黑脉羊肚菌为试材,分别用实际吸收剂量1.64、2.18、2.43 kGy和2.93 kGy进行辐照处理,测定低温贮藏期间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 目的:探究^(60)Co-γ辐照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黑脉羊肚菌为试材,分别用实际吸收剂量1.64、2.18、2.43 kGy和2.93 kGy进行辐照处理,测定低温贮藏期间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基于羊肚菌理化品质指标的辐照处理判别模型,并采用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筛选差异显著指标。结果: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羊肚菌在4℃贮藏条件下其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贮藏5 d后,与对照组相比,1.64 kGy和2.18 kGy辐照处理能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有效延缓褐变和软化现象,其中1.64 kGy剂量处理保鲜效果最好(P<0.05),而2.43 kGy和2.93 kGy辐照处理样品则在贮藏末期品质劣变加剧。通过构建辐照处理判别模型,有效区分样品因辐照处理所造成的差异,并筛选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为相应的差异显著指标。结论:1.64 kGy和2.18 kGy辐照处理可明显延缓羊肚菌采后品质的劣变,且1.64 kGy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最大;OPLS-DA法能有效区分不同处理的样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60)Co-γ辐照 贮藏品质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信号修正法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中长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7
4
作者 毛李帆 江岳春 +3 位作者 姚建刚 龙瑞华 李妮 黄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2-88,共7页
介绍正交信号修正法的基本思想并详细推导该算法的实现步骤,将一种改进后的正交信号修正法(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相结合,对原始数据通过OSC消除正交分量,利用PLS建立中长... 介绍正交信号修正法的基本思想并详细推导该算法的实现步骤,将一种改进后的正交信号修正法(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相结合,对原始数据通过OSC消除正交分量,利用PLS建立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自变量系统中与因变量无关的正交数据信息,增强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有限的成分中提高成分解释能力。通过算例将PLS与OSC-PL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用OSC-PLS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尽管预测模型提取的成分个数变少了,但模型成分的解释性却大幅度增强,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信号修 最小二乘回归 成分提取 成分解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偏最小二乘光度法同时测定磷和硅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利芬 曹顺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磷、硅在酸性钼酸铵和混合还原剂中的最佳显色条件,建立了多波长紫外可见光度法同时测定磷、硅的方法。试验中采集多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构成校正矩阵,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矩阵进行解析,得出了校正模型。该模型与通过...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磷、硅在酸性钼酸铵和混合还原剂中的最佳显色条件,建立了多波长紫外可见光度法同时测定磷、硅的方法。试验中采集多个波长下的吸光度构成校正矩阵,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矩阵进行解析,得出了校正模型。该模型与通过主成分回归法得到的模型相比,预测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紫外光度 最小二乘 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烟叶挥发性香味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小龙 马亚云 +8 位作者 李媛 施高健 周倩玮 张玉海 罗宁洁 张琳 李斌 邓楠 孟令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3-804,共12页
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种类多且易受样品基质干扰,高效稳定的分析方法对于准确鉴定复杂基质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5个烟草产地中桔三(C3F)等级烟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烟叶样品(1... 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种类多且易受样品基质干扰,高效稳定的分析方法对于准确鉴定复杂基质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5个烟草产地中桔三(C3F)等级烟叶中挥发性香味成分。烟叶样品(1.0 g)在80℃条件下,使用80μm二乙烯基苯/活性炭/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WR/PDMS)萃取纤维顶空萃取30 min,在进样口处280℃解吸8 min。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初步检测到107种挥发性香味成分,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酮类、芳香类和杂环类占70%以上(新植二烯除外)。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技术筛选出了代表性的差异物质。该方法及研究结果不仅为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标准化分析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与香味指标有关的物质,改善烟叶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挥发性香味成分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迷迭香提取物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源渊 张正雨 +2 位作者 祁立波 黄旭辉 傅宝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7,共11页
为探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脱腥液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脱腥工艺,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鲐鱼挥发性成分进行鉴... 为探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脱腥液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脱腥工艺,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鲐鱼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脱腥前后鲐鱼的挥发性风味具有明显差异。在RE脱腥液浓度为0.16%,料液比为1:3.3(g/mL),浸泡时间为41 min的条件下,TBA值和感官腥味值最低,分别为0.881 mg MDA/kg和1.34分。GC-IMS技术共检出45种挥发性物质,脱腥前醛类相对含量最高,经脱腥处理后,显著降低了30.73%,脱腥后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0.87倍和2.11倍。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了稳定性好的模型,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脱腥前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己醛(M)、己醛(D)、丁醛,这些物质共同构成脱腥前鲐鱼的整体风味,脱腥后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异丁酸乙酯、异戊醇(M)、3-羟基-2-丁酮,表明RE脱腥液有效改善了鲐鱼挥发性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脱腥 响应面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LS-DA和聚类分析评价西瓜皮的品质与利用潜力
8
作者 刘养冉 由守昌 +3 位作者 辛国凤 徐康 吕尧 郭萌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1-840,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西瓜皮的潜在利用价值,通过测定21种西瓜瓜皮的外观、营养和活性物质含量等26个指标,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决定西瓜皮品质差异的关键物质,并通过聚类分析对西瓜皮的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西... 为探究不同品种西瓜皮的潜在利用价值,通过测定21种西瓜瓜皮的外观、营养和活性物质含量等26个指标,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决定西瓜皮品质差异的关键物质,并通过聚类分析对西瓜皮的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西瓜皮的品种间品质差异显著(P<0.05),槲皮素含量的种间变异系数最大(78.49%),pH值的最小(2.18%)。以总酸、总糖、还原糖、膳食纤维、总酚和单体酚含量为原始变量进行OPLS-DA分析,筛选出对香豆酸、阿魏酸、杨梅素、总酚、总酸、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8个关键指标,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聚类,将21个品种的西瓜皮分为4类,A12G34、A21、B13W40、B23W82为第Ⅰ类,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A40G65、B21W79、B3、B5G19、B8W27为第Ⅱ类,瓜皮中的糖含量较高;A10、A27、A48G96等9个品种为第Ⅲ类,瓜皮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D14H26、D4H7、GP为第Ⅳ类,代表性关键差异物含量较少,但膳食纤维含量占比50%以上,是制备膳食纤维的理想原料。该研究结果为西瓜皮高值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皮 品种 最小乘判别分析(opls-da) 聚类分析 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多元统计法分析不同颜色膨化高粱米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1
9
作者 岳丽 王卉 +3 位作者 王佳敏 祖力皮牙·买买提 毛红艳 于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7,共11页
为探究膨化对不同颜色高粱米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分析了不同颜色(白、黄、浅褐、褐、红)高粱米膨化后的挥发性化合物(VOCs),探讨其风味特征。结果表明:膨化高粱米中含有118种VOCs,其中,醛类23种(占22.90%~26.6... 为探究膨化对不同颜色高粱米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分析了不同颜色(白、黄、浅褐、褐、红)高粱米膨化后的挥发性化合物(VOCs),探讨其风味特征。结果表明:膨化高粱米中含有118种VOCs,其中,醛类23种(占22.90%~26.69%)、酮类13种(占19.22%~21.72%)、醇类13种(占7.43%~8.55%)、酯类11种(占10.45%~11.88%)、吡嗪类7种(占7.62%~11.25%)、其他杂环芳烃类6种(占3.07%~3.62%)、烯烃类5种(占1.22%~1.69%)、其他类9种(占4.54%~5.56%)。通过主成分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颜色的膨化高粱米。结合VOCs的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和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共筛选出10种物质(壬醛、苯乙酮、1-辛烯-3-酮、乙酸异戊酯、丁酸、乙偶姻、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2,3-丁二酮、己醛)作为区分不同颜色膨化高粱米的特征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高粱米 挥发性化合物 最小乘判别分析 相对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特征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基于PLS回归和OPLS-DA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德样 黄彩华 雷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9,共8页
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通过搜集和整理16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中公布的财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回归)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采用SIMCA-P+12.0软件对... 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通过搜集和整理16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中公布的财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回归)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采用SIMCA-P+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16家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可归结为3种模式,即积极利用财务杠杆多品牌运营的盈利能力模式、财务保守型的盈利能力模式和小规模成长型的盈利能力模式;构建的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稳健性好,RdX(cum)、RdY(cum)和Q2(cum)值分别为0.793、0.911和0.840;影响中、外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长期负债资产比率、分销及行政费用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以及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 最小二乘回归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正交校正用于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杰 蔡丽娟 +4 位作者 周真 秦勇 苏子美 徐可欣 郭建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6-550,共5页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及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DO法预处理后,滤除了原始光谱中的部分噪声信息,但保留了原始光谱中的主要信息。PLS校正模型采纳的最佳因子数随着DO因子的依次滤除相应减少。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分别被滤除3和4个主成分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3204和0.2727,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7316和0.4460,两成分溶液样品中白蛋白和葡萄糖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被滤除1个因子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2513和0.2780,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169和0.7870,单位(g/dL),与DO法预处理之前的PLS模型相比,预测标准偏差相应降低,采纳的主成分数减少,模型得到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DO) 最小二乘(PLS) 近红外光谱分析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
12
作者 童光森 杨葵 +6 位作者 李想 昝博文 黄开正 陈韬 高原菊 伟雯婷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154,共11页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感官评价、质构和色差分析表明辐照剂量对样品的影响不大;电子鼻分析表明样品的气味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GC-IMS分析共鉴定出55种VOCs,醛类、烃类、吡嗪类和酸类是主要VOCs;乙酸乙酯、庚醛-D、β-月桂烯-M、己醛-D、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松油烯、(E)-2-庚烯醛-M、β-月桂烯-D、丁酸甲酯、(E)-2-庚烯醛-D、异丁醛、β-蒎烯-M、己醛-M等是样品差异性VOCs。6 kGy^(60)Co-γ及以上的剂量均能有效灭杀微生物;辐照灭菌能使部分VOCs的浓度得到提高,未检测到有明显异味的VOCs。6,10,14 kGy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均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吃兔 辐照剂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电子鼻 气味活性值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指标成分联合OPLS-DA及加权TOPSIS模型的喜树果药材质量评价
13
作者 李思阳 李更东 闫宇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6-1385,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喜树果中9个成分含量同步检测方法,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对7省18个批次喜树果样品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建立喜树果质量优劣评价模型,对其质量差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4′-O-二甲基鞣花酸、丁香酸、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三叶豆苷、短小蛇根草苷、金丝桃苷和喜果苷分别在0.51-12.75、0.23-5.75、3.21-80.25、4.45-111.25、1.88-47.00、0.41-10.25、2.05-51.25、0.34-8.50和7.95-198.7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95%-100.06%(RSD<2.0%);18批样品聚为3类;喜果苷、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和短小蛇根草苷可能是影响喜树果产品质量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18批喜树果质量评价贴近度(Jb)在0.1090-0.7385,其中S14最大(0.7385)。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喜树果中9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采用OPLS-DA及加权TOPSIS法进行客观全面评价,可用于喜树果质量差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果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最小乘判别分析 加权TOPSIS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砖茶感官特征分析及其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研究
14
作者 邓岳朝 邹卓扬 +5 位作者 李月 陈益能 周跃斌 沈程文 陈历清 方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1,643,共11页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产地茯砖茶感官特征品质,结合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研究茯砖茶感官品质特征及不同产地茯砖茶判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湖南、浙江、陕西等19个茯砖茶因原料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感官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茯砖茶滋味得分(taste score, TS)与咖啡碱(caffeine, CAF)、水浸出物(water leachate, WL)、儿茶素(catechin, CAT)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P<0.05)分别为0.81、0.62、0.55、0.50。同时,基于化学组分的主成分(PCA)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48%,并以前4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茯砖茶感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与产地判别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A-DA)显示,19个不同产地的茯砖茶样品被明显地划分为3组,评价模型对不同产地茯砖茶识别度较高。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对自变量的拟合指数(R~2X)为0.879,对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为0.992,预测指数(Q^(2))为0.53。经OPLS-DA共识别出6种预测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的差异指标,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CAF、WL为茯砖茶感官特征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果表明,应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化学计量学等方法可以实现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快速、准确判别,同时也为茯砖茶感官特征及其不同产地判别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感官特征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GC-MS分析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的关键风味化合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乙源 洪嘉欣 +6 位作者 黄河 王硕 武亚帅 赵东瑞 孙金沅 黄明泉 孙啸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共7页
该研究以特级、一级、二级浓香型白酒原酒样品(编号为A、B、C)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性值(OAV)筛选关键风味化合物(OAV≥1),并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该研究以特级、一级、二级浓香型白酒原酒样品(编号为A、B、C)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性值(OAV)筛选关键风味化合物(OAV≥1),并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OAV≥1,VIP>1),并结合酒样感官评价,对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与感官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级酒样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物质含量及关键风味物质种类均高于B级、C级酒样。结合VIP值,获得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11种,主要为己酸己酯、己酸乙酯、己酸丙酯等物质。A级酒样的感官评分较高,气味呈花香、果香、甜香,口感醇厚、有明显回味。相关性分析表明,酯类化合物(己酸乙酯、乙酸异丁酯、己酸己酯、己酸丙酯等)与辣味、醇厚度、甜香、回味总体呈正相关;醇类化合物(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与粮香、酸味总体呈正相关,与醇甜味和协调度总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浓香型白酒 香气活度值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关键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不同陈酿时期山西老陈醋的特征和差异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迎 原敏 +1 位作者 王凌凌 杨青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7-334,共8页
为探究不同陈酿时期山西老陈醋(Shanxi aged vinegar,SAV)中挥发性风味成分(volatite flavor components,VFCs)变化规律以及特征和差异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为探究不同陈酿时期山西老陈醋(Shanxi aged vinegar,SAV)中挥发性风味成分(volatite flavor components,VFCs)变化规律以及特征和差异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表明,长期陈酿有利于SAV中VFCs的积累,但每种VFC的变化情况各不相同;共有13种VFCs与陈酿时长显著相关,可指示陈酿进度;PCA结果可将陈酿时期分为0~2、3~6、8~10年和15年4个阶段,OPLS-DA确定出2,3-丁二醇、己酸苯乙酯、2,3-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等分别为各阶段的特征VFCs;差异筛选结果发现四甲基吡嗪和2,3-丁二醇等7种VFCs、2,3-二甲基吡嗪和糠醛等9种VFCs、4-羟基-2-丁酮和2,4,5-三甲基恶唑等4种VFCs分别是区分该4个阶段的差异VFCs。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陈酿时期SAV独特的风味构成,可为SAV陈酿进度的判断和调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陈酿时期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元素技术的中宁不同产区枸杞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开建荣 石欣 +2 位作者 李彩虹 杨春霞 王彩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260,共8页
通过分析中宁不同产区枸杞中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有效的溯源指标,构建枸杞原产地鉴别的判别模型。该研究采集了宁夏中宁县舟塔、鸣沙洲、红梧山、红柳沟和清水河5个小产区的111份枸杞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通过分析中宁不同产区枸杞中矿物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有效的溯源指标,构建枸杞原产地鉴别的判别模型。该研究采集了宁夏中宁县舟塔、鸣沙洲、红梧山、红柳沟和清水河5个小产区的111份枸杞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43种矿物元素含量,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枸杞产地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枸杞样品43种矿物元素中有28种矿物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域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主成分分析,从43种矿物元素可提取出10个主成分33种矿物元素,代表了总指标76.583%的信息。通过Fisher判别分析确定了Cd、Ce、Co、Cu、Gd、Hg、Mg、Se、Zn、P等10种矿物元素为枸杞的有效溯源指标,2种判别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分别为82.0%和91.89%,基本实现了小尺度区域内枸杞的产地判别。研究证明矿物元素产地溯源技术可用于枸杞的原产地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矿物元素 线性判别分析 -最小二乘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的成分差异
18
作者 李娇 喻良文 +5 位作者 兰宝恒 李张媛 王天赐 杨洋 马蓉 吴泽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2,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人工诱导法所得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进行鉴别、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结香部位沉香质量。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醚(10∶1)为展开剂,对该批沉香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进行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进样量:10μL。最后运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引起不同部位(主干和支干)差异明显的色谱峰。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斑点与对照药材基本一致,在紫外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发现R_(f)值为0.38时,样品斑点颜色支干较主干更为明显。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结香部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含量范围在0.02%~0.58%,且支干的沉香四醇平均含量高于主干。特征图谱结果显示,沉香样品有6个共有特征峰,共有峰1沉香四醇的峰面积差异较大,除4号、9号、12号、13号之外,其余各组的支干沉香四醇含量均高于主干。沉香主干相似度值在0.842~0.999,沉香支干相似度值在0.901~0.994,支干相似度效果较好。通过化学计量学PCA,OPLS-DA分析结果表明峰4,峰6为沉香结香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论本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对相同的人工诱导结香方法所得的沉香样品在主干与支干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除部分样品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外,其余沉香样品的支干部位结香效果更为显著,为后续优化结香方法及深入研究结香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最小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姜蒜-料酒复配对鲐鱼脱腥工艺的研究及风味分析
19
作者 辛毅 王源渊 +2 位作者 黄旭辉 祁立波 傅宝尚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0,共9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鲐鱼的脱腥工艺进行优化,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鲐鱼脱腥前后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鲐鱼的脱腥工艺进行优化,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鲐鱼脱腥前后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区分和差异分析,从而研究葱姜蒜-料酒复配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3、浸泡时间为70 min、生姜浓度为4.2%时TBA值和感官腥味值均最低。通过GC-IMS共检测和鉴定出8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3种醛类物质、24种醇类物质、11种酮类物质、17种酯类物质、8种烯类物质、8种其他类物质。其中,芳樟醇、月桂烯(M)、月桂烯(D)、1-辛烯-3-酮(M)、1-辛烯-3-酮(D)、2-丁酮、庚醛(M)、庚醛(D)、壬醛、己醛(M)、己醛(D)、正辛醛、二甲基二硫、丁醛、2-甲基丁醛为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大于1的物质。ROAV>1的挥发性物质中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物质有二甲基二硫、己醛、丁醛,这3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对脱腥后鲐鱼的风味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最小乘判别分析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志物
20
作者 余灵静 鲁方奇 +4 位作者 陈诺 吴薇 张云羽 郑云枫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5,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汤中3种指标性成分,并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比较样品间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结果:30批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相似度0.924~0.996,并指认了10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没食子酰芍药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并以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将芍药甘草汤样品分成3类,筛选出10个色谱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建立了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筛选出引起批次间差异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