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程序正义标准 被引量:1
1
作者 冉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理学理论而得到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认为“事实—价值—共同善”是价值选择行为的结构,人类繁荣是法律论证的最高依据,而人类繁荣有其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致力于克服人文主义和现有德性伦理理论的逻辑困难和公共性问题,能够确立并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因此,可以依据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立场,尝试建构起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程序正义标准 德性伦理学 人文主义 德性法律论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粹接受方导向”的正义标准与罗尔斯正义原则的选择——评涛慕思·博格对正义标准问题的分析
2
作者 凌加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涛慕思·博格将"纯粹接受方导向"视为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所持有的正义标准,认为罗尔斯正是依照这一标准在原初状态中的诸种正义观念候选项中最终选择了两个正义原则。这一正义标准包含了几个基本要素,即结果论的纯粹个人... 涛慕思·博格将"纯粹接受方导向"视为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所持有的正义标准,认为罗尔斯正是依照这一标准在原初状态中的诸种正义观念候选项中最终选择了两个正义原则。这一正义标准包含了几个基本要素,即结果论的纯粹个人主义、匿名条件及罗尔斯对"利益"概念的特殊界定等。将其应用和对照于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筛选依据和主要过程,可以发现两者是基本契合的,但在某些具体环节上仍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因而,这一正义标准的概括遭到了来自其他理论立场的多种批判。而仅从罗尔斯正义理论自身的论证逻辑来看,博格所谓的"纯粹接受方导向"的正义标准也难以证明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正义标准 正义原则 纯粹接受方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建设的特征、规律及评价标准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斌 刘海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当代中国三十多年的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解放了人、发展了人,但同时也凸现了一些社会矛盾。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应该由制度改革向制度建设转变。制度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 当代中国三十多年的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解放了人、发展了人,但同时也凸现了一些社会矛盾。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应该由制度改革向制度建设转变。制度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改革。相对于制度改革,制度建设有自身不同的特征,有自身演变的规律。用生产力标准、社会正义标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对制度建设成效进行评判和检视是保证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制度改革 生产力标准 社会正义标准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正义在刑事诉讼效率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一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8-91,共4页
本文认为,在当代,刑事诉讼效率与程序正义现念的引入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在目前的中国,首先要通过程序正义实现诉讼效率,因为程序正义中包含着活力和效率,并详细探计了程序正义的各方面对诉讼效率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诉讼效率 程序正义 正义标准 基本人权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人性观:政治的还是形而上学的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雪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正义论》出版之后,罗尔斯面临的一条重要批评是,他对两条正义原则的推导是建立在康德道德哲学基础上的,接受这两条正义原则也必须接受康德的道德哲学观,尤其是康德的人性理论。因此,他的早期正义理论失败于公共证成这一环节。后期罗... 《正义论》出版之后,罗尔斯面临的一条重要批评是,他对两条正义原则的推导是建立在康德道德哲学基础上的,接受这两条正义原则也必须接受康德的道德哲学观,尤其是康德的人性理论。因此,他的早期正义理论失败于公共证成这一环节。后期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修改了早期的论证手法,声称自己使用的是一个公民理念,它是政治的而非形而上学的,因此可以在公共论坛上获得一个广泛的重叠共识。罗尔斯的后期观点招来一些批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依然使用了康德的人性理论,他的自由主义依然是广包的(comprehensive),而不是自由站立的(freestanding)。本文将对这一点重要的批评进行考察,同时展示罗尔斯的论证逻辑以及罗尔斯前后期理论的转变内因及得失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标准 基本益品 公共证成 理性的 合理的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恩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156,255,256,共10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现代性目标和阶级性路径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革命现代性作为它的政治表达,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左翼据此向文学提出了革命功利性的要求,在规范了革命文学的同时,也得到了绝大多数革命作家基于无产阶级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现代性目标和阶级性路径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革命现代性作为它的政治表达,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左翼据此向文学提出了革命功利性的要求,在规范了革命文学的同时,也得到了绝大多数革命作家基于无产阶级正义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学运动。经历了一段历史曲折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正义"的边界有力扩张,包容了丰富的时代内容。这使历史上的左翼文学用来处理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性等关系的原则在一些方面不再适合新时代要求。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与审美相统一的原则,从革命现代性的历史演进的角度,用艺术与政治相统一的观点,去探讨它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代性 左翼文学 正义标准 历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功利主义:一个批判性的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俊 《哲学分析》 2013年第4期109-119,199,共11页
根据一种实践的规则观,功利原则不能用于辩护特定制度之下的具体行动。将功利原则直接应用于制度本身,提供了一种看起来更为合理的功利主义版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免于批判性的考察。制度功利主义有两幅面孔,一种是制度选择的决策程... 根据一种实践的规则观,功利原则不能用于辩护特定制度之下的具体行动。将功利原则直接应用于制度本身,提供了一种看起来更为合理的功利主义版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免于批判性的考察。制度功利主义有两幅面孔,一种是制度选择的决策程序,另一种是评价制度是否正义的标准。相应地,它有两种证明方式,分别是诉诸个人理性选择的类比和诉诸道德平等的论证。通过梳理罗尔斯和金里卡等人的讨论,可以看出这两种证明都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功利主义 决策方式 正义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