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恢复性正义与宗教传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建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2,共7页
恢复性正义是处理伤害、犯罪的新思路,不论在实证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不少优点。西方恢复性正义的提出与其基督教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在进一步探究恢复性正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之后,我们将阐明它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主... 恢复性正义是处理伤害、犯罪的新思路,不论在实证还是理论层面都有不少优点。西方恢复性正义的提出与其基督教传统有复杂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在进一步探究恢复性正义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之后,我们将阐明它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启发意义,主要是要肯定整合的、同情的人类精神,关注每个人的需要,实现司法正义的侧重点从报复、惩罚到恢复、治疗的转变,以恢复共同体和解、和平的生活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同时,又结合传统司法正义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正义 和谐社会 基督教 犯罪与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2
作者 刘晴 赵靖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76-177,188,共3页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其顺应了刑罚目的从报复、惩罚到更加理性的教育、挽救、修复的现代司法改革潮流。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不存在刑事和解,但有关刑事和解的思想萌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应顺应国际...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其顺应了刑罚目的从报复、惩罚到更加理性的教育、挽救、修复的现代司法改革潮流。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不存在刑事和解,但有关刑事和解的思想萌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应顺应国际司法改革的潮流,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纠纷解决 正义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的优劣势再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庆安 王剑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刑罚的报应预防功能,会破坏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甚至会导致司法权力的滥用。因此,司法模式下的刑事和解是相...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刑罚的报应预防功能,会破坏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甚至会导致司法权力的滥用。因此,司法模式下的刑事和解是相对合理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恢复正义 报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 被引量:129
4
作者 马静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当今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流行的三种解说,其中恢复正义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基于刑事和解在被害恢复与加害恢复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 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当今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流行的三种解说,其中恢复正义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基于刑事和解在被害恢复与加害恢复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对此制度进行合理化的借鉴,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被害人 扣苫人 恢复正义理论 叙说理论 平衡理论 刑罚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的博弈论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刑事和解这一冲突解决模式是对传统刑罚理念的反思,其根本意旨是让被害人与社区加入到这场"博弈"中来以实现"双赢"。通过对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的动机以及可能进行博弈论分析可以看出,欲实现真正的刑事和解必须架起... 刑事和解这一冲突解决模式是对传统刑罚理念的反思,其根本意旨是让被害人与社区加入到这场"博弈"中来以实现"双赢"。通过对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的动机以及可能进行博弈论分析可以看出,欲实现真正的刑事和解必须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尊重当事人的主体性选择、摒弃外部强制,最终恢复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达成社会行为的自我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恢复正义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罚金刑“修复性易科执行制度”的创设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绍均 黄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4,共12页
为避免环境罚金刑陷入“执行难”和“重惩罚、轻修复”的困境,在罚金刑不能被执行或者不宜被执行时,司法机关对罪犯依法改科补种复绿、增殖放流、护林护鸟、巡江巡河等非刑罚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以替代原罚金刑。恢复性正义、宽恕理论以及... 为避免环境罚金刑陷入“执行难”和“重惩罚、轻修复”的困境,在罚金刑不能被执行或者不宜被执行时,司法机关对罪犯依法改科补种复绿、增殖放流、护林护鸟、巡江巡河等非刑罚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以替代原罚金刑。恢复性正义、宽恕理论以及刑法生态化均可为环境罚金刑“修复性易科执行制度”的创设提供理论支撑。生态环境修复方案拟定主体及验收主体不明、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的实施主体被不当扩展、执行失信的担保失当、执行结案的方式不当等问题,成为甘肃、福建、贵州等地有关环境罚金刑修复性易科执行实践所面临的司法探索难题。建议通过由法院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生态环境修复方案拟定与验收、将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的实施主体限定为罪犯、取消担保并设置“反向易科”为执行失信惩处方式、明确易科执行结案的方式等对环境罚金刑“修复性易科执行制度”加以立法创设,以期实现该制度的建构与善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罚金刑 恢复正义 易科执行 修复性易科执行制度 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和解制度及其完善
7
作者 闫广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58-59,共2页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司法的一个创举,其最主要的理论核心是恢复正义理论。它体现了自愿、合法、守法等原则,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主题,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司法的一个创举,其最主要的理论核心是恢复正义理论。它体现了自愿、合法、守法等原则,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主题,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正义理论 刑事和解 相对不起诉 暂缓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治理企业违法的和解合规模式 被引量:18
8
作者 陶朗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5,共7页
现代国家治理企业违法存在严格处罚模式、裁量不罚模式与和解合规模式三种。中国目前属于严格处罚模式和裁量不罚模式的二元共治,存在执法的社会负效应大、执法的后期效果不佳、难以适应国际经贸发展要求这三大主要问题。中国的执法理... 现代国家治理企业违法存在严格处罚模式、裁量不罚模式与和解合规模式三种。中国目前属于严格处罚模式和裁量不罚模式的二元共治,存在执法的社会负效应大、执法的后期效果不佳、难以适应国际经贸发展要求这三大主要问题。中国的执法理念正在经历由报应性正义到兼容恢复性正义的转变,引入和解合规模式能够更有效治理企业违法。在制度层面,应当建立企业犯罪暂缓起诉程序,全面推行企业违法的行政和解制度,明确合规在和解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违法 和解合规模式 恢复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友 钟德刚 朱德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22-23,26,共3页
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执法行为的新要求,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之一,2007年11月在广东珠海召开的"不起诉制度改革与完善理论研讨会"对刑事和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 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执法行为的新要求,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之一,2007年11月在广东珠海召开的"不起诉制度改革与完善理论研讨会"对刑事和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刑事和解立法构建的基础上,以创新检察工作机制为动力,减少社会对立面,构建和谐司法为目标,对我市开展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使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为重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恢复正义 和谐司法 宽严相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