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常温不停跳心内矫治术——经正中小切口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希 王治平 +3 位作者 姚尖平 顾勇 唐白云 熊迈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F002-F002,F003,F004,共3页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在常温体外循环下 ,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 ,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在常温体外循环下 ,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损 (ASD) 7例 ,室间隔缺损 (VAD) 3例 ,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狭窄 (PS) 1例 ,肺动脉狭窄 1例。年龄 4~ 44岁 ,中位数16 1岁。【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 14~ 48min ,中位数 30min ,7例术后即拔管 ,平均辅助呼吸时间 1 8h ,术中平均用血 140mL ,术后平均输血 110mL ,无低心排综合症 ,心律失常 ,栓塞、肺部和脑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病人恢复快 ,疤痕隐蔽。随访无残余漏。【结论】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 ,可提高心肺保护效果 ,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常温不停跳 正中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探讨
2
作者 郦志军 何正富 +2 位作者 叶伟文 徐勇 陈周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经胸骨正中小切口 ,治疗心脏疾病。方法 :对 2 6例患者取胸骨正中小切口 ,从胸骨角下缘 2 cm至剑突水平作 7.5~ 1 0 cm长切口 ,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 ,然后纵劈下端胸骨 ,显露心脏。体外循环下经右房切口行房缺补片 6例 ,... 目的 :探讨采用经胸骨正中小切口 ,治疗心脏疾病。方法 :对 2 6例患者取胸骨正中小切口 ,从胸骨角下缘 2 cm至剑突水平作 7.5~ 1 0 cm长切口 ,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 ,然后纵劈下端胸骨 ,显露心脏。体外循环下经右房切口行房缺补片 6例 ,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矫正 1例 ,三尖瓣心包补片成形 1例 ,室缺修补 1 2例 ,室缺修补 +二尖瓣成形 1例。经右室流出道切口行室缺补片 5例。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 ,痊愈出院。术后随访 2 4例 ,3例患者轻度切口疤痕增生 ,无局部胸骨隆起和心脏残余分流。结论 :该切口保留了胸骨角水平以上胸廓的完整性 ,切口位置较低 ,切口短 ,有一定的美观功效 ,适宜于 5岁以上的患者行房、室缺修补术 ,二尖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胸骨正中小切口 先天性心脏缺损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正中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姜亦忠 张柏民 +4 位作者 张秀和 陈立波 赵洪序 宋翔羚 张外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部正中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68例患者作皮肤切口起自 3~ 5肋间 ,下至剑突下 1~ 2 cm。部分劈开胸骨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后经过平稳 ,切口甲级愈合 ,无任何... 目的 :探讨胸部正中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68例患者作皮肤切口起自 3~ 5肋间 ,下至剑突下 1~ 2 cm。部分劈开胸骨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后经过平稳 ,切口甲级愈合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胸部正中小切口手术具有创伤轻、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绝大多数心内直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正中小切口 心内直视术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对房间隔显露效果的评价
4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2 位作者 王武军 张希 钟世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79-780,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房间隔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分别经右心房切口...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房间隔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分别经右心房切口观察房间隔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房间隔。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中,第2、3或3、4肋间水平的切口均可显露房间隔,但以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为佳。右前外侧小切口在第3、4肋间均可显露良好房间隔。正中小切口中,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不适于房间隔的显露。结论:正中部位和右侧的胸部小切口均能显露房间隔,但房间隔手术的完成尚需要合理选择切口的部位和长度,并充分考虑体外循环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露效果 房间隔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左侧胸骨旁切口 右前外侧小切口 正中小切口 右心房切口 胸部小切口 成人尸体 体外循环 肋间 水平 右侧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探讨
5
作者 耿希刚 Jorge Carcia +3 位作者 Robert Gilbert 许锁春 郑建杰 董安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0例 ,2例左前外侧小切口 ,1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7例胸骨正中切口。搭桥支数 1~ 4支 ,平均 ( 2 3± 1 3)支 ,均应用左侧乳内动脉搭于...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0例 ,2例左前外侧小切口 ,1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7例胸骨正中切口。搭桥支数 1~ 4支 ,平均 ( 2 3± 1 3)支 ,均应用左侧乳内动脉搭于左前降支。结果  1 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2例出现并发症 ,经治疗痊愈。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小、安全 ,但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 ,需要特殊设备 ,且应具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技术 非体外循环 胸骨正中切口 胸左前外侧小切口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