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式与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淑 王建宁 +2 位作者 周松 黄秋霞 詹梦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252-225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穿刺术后螺旋式与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穿刺术后螺旋式与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经桡动脉穿刺术后螺旋式与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共243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降低术后肢体肿胀率[OR=0.36,95%CI(0.24~0.55),P<0.05]、麻木率[OR=0.32,95%CI(0.18~0.56),P<0.05]、皮肤损伤发生率[OR=0.24,95%CI(0.10~0.56),P<0.05]的效果明显高于气囊式桡动脉止血器。[结论]螺旋式与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均能成功达到止血目的,但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对周围组织压迫更小,对皮肤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螺旋式止血器 气囊式止血器 并发症 肿胀 麻木 皮肤损伤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郭俊 徐帝非 +2 位作者 沈下贤 李国然 赵仙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比较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9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选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81例患者选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比... 目的比较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9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选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81例患者选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特征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不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使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患者术后手部肿胀率(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0.02)均明显低于使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患者;两者术后出血比例未见明显差异(17.3%对14.3%,P=0.55)。出血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01)、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替罗非班比例(P=0.002)及疼痛VAS评分(P=0.001)均高于不出血组患者,诊断性造影比例低于不出血组患者(P=0.03)。结论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相当,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舒适度及肿胀率方面优于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术后穿刺点是否出血与压迫止血器类型无关,与患者APTT、INR、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是否植入支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入路 压迫止血器 血管并发症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压方法在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莲琴 毛燕君 +2 位作者 赵汉美 王慧 曾春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70-71,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减压方法在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行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 目的探讨不同减压方法在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行肝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减压方法,观察组对动脉压迫止血器采用不同的减压方法、时间、次数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后,皮下瘀斑及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穿刺处渗血及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进后的动脉压迫止血器减压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优势,减少行肝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皮肤损伤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蓓蓓 曾章芳 滕智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止血器第1次减压时间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1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Work沃克TU1C01-ZXD-1压迫型止血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术后1h松解0.5圈,每隔2h松解0.5圈,... 目的探讨止血器第1次减压时间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1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Work沃克TU1C01-ZXD-1压迫型止血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术后1h松解0.5圈,每隔2h松解0.5圈,术后6h后完全松解,共松解4次;对照组术后压迫2h开始减压,每隔2h松解0.5圈,至术后6h完全松解,共松解3次。结果观察组创口渗血,肢端肿胀、麻木,水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2、3、4、5、6h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Work沃克TU1C01-ZXD-1时第1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桡动脉介入术后1h,以后每隔2h松解0.5圈至6h后完全松解的方法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压迫型止血器 舒适度 肢端麻木 创口渗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荣 李圣华 +2 位作者 沈鑫 王晓平 殷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指停-Easy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止血,同期30例(对照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传统压迫...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指停-Easy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止血,同期30例(对照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传统压迫止血法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9例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6.7%,对照组28例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3.3%。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能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且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手术 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郁芳 叶容珍 +3 位作者 刘爱叶 卢红伟 李燕 林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9-601,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3月接受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196例患者,前94例为A组(对照组),采用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后102例为B组(观察... 目的评价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3月接受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196例患者,前94例为A组(对照组),采用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后102例为B组(观察组),采用改良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观察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结果 A组出现穿刺部位并发症26例,B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7%(26/94)、3.9%(4/102),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A、B两组分别为(2.36±1.7)min、(8.3±1.9)h、96.8%和(2.21±1.8)min、(8.1±1.7)h、9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可明显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两者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动脉压迫止血器 股动脉 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不同止血器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可喜 唐迎红 +2 位作者 赵芝香 陈洁琼 杜瑜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和旋帽式穿刺止血器的临床效果以及病人术后舒适感反馈。[方法]160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充气式止血器组78例和旋帽式止血器组82例,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穿刺部位...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和旋帽式穿刺止血器的临床效果以及病人术后舒适感反馈。[方法]160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充气式止血器组78例和旋帽式止血器组82例,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穿刺部位出血、护理难易程度、病人舒适感、局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护理难易程度、穿刺部位出血及局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感、手腕活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充气式止血器和旋帽式止血器均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护理、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充气式止血器病人舒适感、手腕活动情况方面优于应用旋帽式止血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止血器 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患者拆除股动脉止血器及下床活动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书萍 李小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股动脉止血器拆除和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方法将100例股动脉TACE患者按入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卧床24h,24h后拆除股动脉止血器并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拆除股动脉止血器,...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股动脉止血器拆除和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方法将100例股动脉TACE患者按入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卧床24h,24h后拆除股动脉止血器并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6h拆除股动脉止血器,12h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局部并发症(穿刺点出血、血肿、皮肤青紫、压痛)、失眠、腰背不适、尿潴留发生率及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术后6h拆除股动脉止血器,12h下床活动安全可行,不仅未增加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还可避免因长时间卧床所致的尿潴留、腰背部不适,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股动脉止血器 卧床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佩兰 陈晓宇 王美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2期3162-3163,共2页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迫型止血器 桡动脉穿刺 止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凤颖 吴雪影 +1 位作者 陈淑良 张丽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15-3516,共2页
[目的]对常规法和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适合临床使用的方法.[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且需解除制动的病人15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使用温开水组、松节油组、酒精组,3组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 [目的]对常规法和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适合临床使用的方法.[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且需解除制动的病人15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使用温开水组、松节油组、酒精组,3组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分别采用温开水、松节油、25%~35%乙醇浸润胶带,观察3组病人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解除时间及病人舒适度.[结果]松节油组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操作时间为1 1.73 min±1.94 min,明显少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01);松节油组解除胶带时皮肤损害程度明显小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5).[结论]在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使用松节油所需的时间最短,病人舒适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压迫 止血器 松节油 皮肤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卡扣式止血器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淑云 李海燕 史秀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630-2630,共1页
关键词 止血器 设计 医用 临床护理工作 远端动脉 止血 静脉输液 表浅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器用于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按压止血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京娟 宋静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7-47,共1页
目的减轻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方法将采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8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5例。静脉采血后,对照组于拔针后由护士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处10 min,观察组使用... 目的减轻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方法将采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8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5例。静脉采血后,对照组于拔针后由护士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处10 min,观察组使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压于穿刺点上方5 mm处,拔针后顺时针拧止血器的螺旋帽至底端,10 min后解除。结果观察组淤斑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按压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有效减轻了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按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凝治疗 静脉采血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 淤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术后螺旋式止血器非闭塞性压迫法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卢叶玲 肖永祺 杨章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改良式非闭塞性压迫法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非闭塞性桡动脉压迫...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应用改良式非闭塞性压迫法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非闭塞性桡动脉压迫法,即以压迫尺动脉后术侧拇指的SpO2≥0.95作为标准调节桡动脉止血器的压力强度,从而保证在加压过程中桡动脉一直处于开放状态。比较两组术侧肢体肿胀、疼痛程度及穿刺局部出血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情况,术后4h与术前术侧上肢各手指第2节周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疼痛及术侧肢端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式非闭塞性压迫止血法既能及时减压而又不增加出血的风险,能有效预防PCI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 螺旋式止血器 改良式非闭塞性压迫法 肿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文欣 程艳娜 +1 位作者 刘继军 丁小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某院心内科行TRI的术后患者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某院心内科行TRI的术后患者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1患者。对照组采用未改良螺旋式止血器压迫,而观察组采用改良螺旋式止血器压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术后1、2(第1次减压)、4(第2次减压)及6 h(撤除止血器)的腕部及手掌的疼痛、麻木、肿胀程度;分析两组使用止血器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使用止血器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血、血肿、重新调整止血器压迫止血及腕部压力性损伤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4 h的疼痛、麻木、肿胀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术后6 h,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止血器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能显著降低TRI术后患者腕部、手掌及手指的疼痛、麻木、肿胀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止血器 舒适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肱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锐 辜莹 +2 位作者 何细飞 周舸 陶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在经肱动脉路径行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 目的探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在经肱动脉路径行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止血即刻,术后2 h、4 h、6 h出血发生率、局部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压迫24 h局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局部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出血发生率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组合式肱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效果良好,操作安全且能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肱动脉 组合式压迫止血器 出血 压迫止血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水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7期1347-1348,1352,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M-GU-...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90例,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方法进行比较,其中止血时间观察组为(3.0±1.5)min,对照组为(20.0±4.5)min;下肢制动时间观察组为(8.5±2.5)h,对照组为(22.0±2.0)h,两组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人工压迫组为12.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止血成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操作简便,适用性广,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迫止血器 止血 人工压迫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电凝止血器的研制
17
作者 李傥 余锦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前国内眼科手术中多采用大头针或斜视钩烧灼止血,它虽简单,但用时需有人点酒精灯,加热需一定时间,特别在显微镜下手术、全麻手术禁止使用酒精灯的情况古老的止血方法则无能为力,为此我们研制了“双极电凝止血器”,它可在水下电凝,出... 目前国内眼科手术中多采用大头针或斜视钩烧灼止血,它虽简单,但用时需有人点酒精灯,加热需一定时间,特别在显微镜下手术、全麻手术禁止使用酒精灯的情况古老的止血方法则无能为力,为此我们研制了“双极电凝止血器”,它可在水下电凝,出血的血管在二个特殊的镊子尖端准确的凝固止血,且不损伤周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止血器 眼科器械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压迫止血器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辛虹箴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鼻腔手术 压迫止血器 止血 无菌凡士林纱布 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趾血氧饱和度监测法在判断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川 陈玉琴 +2 位作者 邓进 赵静 胡晓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足趾血氧饱和度监测法在判断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院行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并采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的7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择期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 目的评价足趾血氧饱和度监测法在判断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院行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并采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的7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择期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扪及足背动脉法来判断压迫止血的时间点,观察组采用监测穿刺侧足趾血氧饱和度曲线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压迫止血的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股动脉压迫器螺旋手柄旋拧圈数、止血时间、制动时间、止血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旋拧圈数(t=1.41,P=0.16)、止血时间(t=1.33,P=0.19)、制动时间(t=0.27,P=0.79)、止血成功率(χ^(2)=0.85,P=0.36)和并发症(χ^(2)=1.20,Р=0.27)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足趾血氧饱和度监测法判断股动脉压止血的时间点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较传统方法更加客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动脉压迫止血器 血氧饱和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yStasis在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止血的最新应用
20
作者 汪玉嫣 陈旭霞 +3 位作者 赵玮 易敏 曾艳 王伟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00-3000,共1页
我院自2006年6月起采用EasyStasis止血器对8例病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术后穿刺点 介入治疗 止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