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兆阳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对一桩历史公案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8-45,共8页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秦兆阳对这篇小说的修改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秦兆阳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对区委书记周润祥形象的改写和对林赵爱情的强化上。这种修改与秦兆阳的现实主义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小说的...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秦兆阳对这篇小说的修改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秦兆阳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对区委书记周润祥形象的改写和对林赵爱情的强化上。这种修改与秦兆阳的现实主义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小说的改写触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歌颂与暴露"、"写真实"等重大问题,因此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真实 歌颂与暴露 干预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体裁选择刍议
2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概念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抽象提升而为的理性认识,有其特定的内涵(即准确的定义)和外延(即明确的划分)。但在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时期,批评界使用的名词概念——特别是从域外引进的——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本文通过鲁迅本人对“文体... 概念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抽象提升而为的理性认识,有其特定的内涵(即准确的定义)和外延(即明确的划分)。但在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时期,批评界使用的名词概念——特别是从域外引进的——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本文通过鲁迅本人对“文体”和“体裁”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反映出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并试图论述杂文体裁在鲁迅作品中的崇高地位,以及鲁迅运用这种体裁的主观因素和特殊文化环境。鲁迅杂文不仅具有不容抹杀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不容否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体裁 杂文 鲁迅风 歌颂与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