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 |
朱爱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2
|
周作人与顾颉刚:“五四”民俗学的双重变奏——《歌谣周刊》中的德国浪漫主义影响 |
卢文婷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3
|
“歌谣运动”与早期新诗歌谣化的媒介反思 |
余蔷薇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看见她,歌谣中的理想美人--董作宾歌谣研究的百年对话 |
施爱东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从歌谣观念到歌谣的定义 |
郗慧民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3
|
|
6
|
中国民间文艺学百年足迹 |
刘守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7
|
中国的早期民俗学研究活动及其成就 |
周大鸣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10
|
|
8
|
中国民俗学研究八十年 |
黄金钰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3
|
|
9
|
酒旗风暖少年狂 |
台静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1 |
2
|
|
10
|
《土家族传统情歌研究》读后 |
刘守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
11
|
补白 |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