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市场欺诈理论”与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确立及借鉴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彦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5-197,共3页
目前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问题是我国立法中的一个空白点。理论界对此问题做过大量探讨,但涉及内幕交易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用的基本观点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为此从我国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借鉴"市场欺诈理论&q... 目前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问题是我国立法中的一个空白点。理论界对此问题做过大量探讨,但涉及内幕交易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用的基本观点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为此从我国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借鉴"市场欺诈理论"和西方国家立法、司法实践,对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欺诈理论 内幕交易 因果关系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虚假陈述投资者损失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有效市场假说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文鸣 莫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99,共13页
如何估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一直是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结果表明,司法实践在揭露日认定和系统风险扣除等问题上缺乏共识,原因主要在于欺诈市场理论仅揭示了虚假陈述影响证券价格,但并未明确其在... 如何估算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一直是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结果表明,司法实践在揭露日认定和系统风险扣除等问题上缺乏共识,原因主要在于欺诈市场理论仅揭示了虚假陈述影响证券价格,但并未明确其在何时以及如何作用于市场价格。以有效市场假说弥补上述理论不足,可以推导出投资者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对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事件研究分析显示,被处罚股票仅在《调查通知书》公告日出现平均约为-12.03%的显著超额负收益。该研究拓展了我国司法实践关于投资者损失的估计模型,有助于提高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投资者损失 有效市场假说 欺诈市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交易欺诈因果关系之认定——对法释(2003)2号规定的反思性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家镇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是我国仅有的对因果关系认定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文件,具有开立法先河的意义。但该规定混淆了因果关系的不同层次,并不恰当地限制赔偿权利人和赔偿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是我国仅有的对因果关系认定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文件,具有开立法先河的意义。但该规定混淆了因果关系的不同层次,并不恰当地限制赔偿权利人和赔偿范围,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证券欺诈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在理论上必须合理区分原因关系的不同层次,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既要考虑证券交易的特殊性给交易主体带来的举证困难,又要给信息披露义务人留下合理的免责空间,通过逻辑严密的规则,实现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因果关系 条件 欺诈市场理论 效率市场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投资损害诉讼中的信赖和因果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华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2-154,共3页
在证券法的欺诈市场民事责任制度中 ,信赖和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原告只有基于对被告欺诈行为的信赖 ,并且证明了是该行为导致了其交易行为及所蒙受的损失 ,才有可能要求责任人予以损害赔偿。在证券法律制度最为发达的美国 ,... 在证券法的欺诈市场民事责任制度中 ,信赖和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原告只有基于对被告欺诈行为的信赖 ,并且证明了是该行为导致了其交易行为及所蒙受的损失 ,才有可能要求责任人予以损害赔偿。在证券法律制度最为发达的美国 ,信赖和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是通过判例确立下来的 ,我国最新出台的有关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尚有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中国 证券投资 《证券法》 民事赔偿责任 虚假陈诉 欺诈市场理论 损害诉讼 信赖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