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欺凌治理:家校协同追踪辅导的应为与可为
1
作者 何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1,共5页
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需要家校协同开展追踪辅导,通过双方基于共同目标的长期一致行动,为欺凌事件当事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当前实践中这一工作面临现实挑战,包括教师和家长双方对协同追踪辅导的权责认识不一致、内容要求不了解... 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需要家校协同开展追踪辅导,通过双方基于共同目标的长期一致行动,为欺凌事件当事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当前实践中这一工作面临现实挑战,包括教师和家长双方对协同追踪辅导的权责认识不一致、内容要求不了解,开展协同追踪辅导的条件保障不充分。为此,学校应构建系统的家校协同追踪辅导制度,包括确定协同追踪辅导的原则与目标、明确双方的角色与责任、规划追踪辅导的阶段与内容、提供协同工作的资源与条件,从而为家校协同开展学生欺凌事后追踪辅导提供清晰指引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欺凌 追踪辅导 家校协同 欺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效能提升的核心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代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0-31,共2页
根据中央和地方综合治理校园欺凌的方案,中小学校相继成立了防治校园欺凌的专门组织,即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但该组织的建立仅仅是学校切实履行所负学生欺凌社会化防治体系职责的第一步.要真正落实该组织所具效能,实现设置初衷,必须依循... 根据中央和地方综合治理校园欺凌的方案,中小学校相继成立了防治校园欺凌的专门组织,即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但该组织的建立仅仅是学校切实履行所负学生欺凌社会化防治体系职责的第一步.要真正落实该组织所具效能,实现设置初衷,必须依循明晰所负职责、优化人员构成和遵从基本法律原则的核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成员 效能 法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治理中教师的责任、困境与策略
3
作者 张薇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10-15,共6页
中小学校园欺凌随着信息技术普遍应用衍生出新形式,青少年在校园欺凌中受到的伤害逐渐严重且复杂,教师在校园欺凌中的责任与身份定位值得重新审视。剖析校园欺凌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原因,再回归到现实中审视教师治理欺凌的多重困境,... 中小学校园欺凌随着信息技术普遍应用衍生出新形式,青少年在校园欺凌中受到的伤害逐渐严重且复杂,教师在校园欺凌中的责任与身份定位值得重新审视。剖析校园欺凌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原因,再回归到现实中审视教师治理欺凌的多重困境,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的人”这一假设,尽力弥合“应然责任”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罅隙,并从“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这两个命题上进一步提出对策,从而实现校园欺凌有效治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教师困境 教师责任 欺凌治理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欺凌全球“认知式”治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蕊 石艳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共15页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作为困扰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难题引发了诸多国家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政策立法、反欺凌项目等方式开展校园欺凌的治理,但治理多为从外在层面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规制,缺失立足于最为根本的内在认知层面对校园欺凌...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作为困扰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难题引发了诸多国家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政策立法、反欺凌项目等方式开展校园欺凌的治理,但治理多为从外在层面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规制,缺失立足于最为根本的内在认知层面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因而弱化了校园欺凌治理的实际效果。为提升校园欺凌治理的有效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最具深层次且具有弥散效应的治理方式-"认知式治理"引入其校园欺凌治理体系,力图从根源上破解当前全球校园欺凌治理危机,遏制校园欺凌发展态势。具体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校园欺凌"认知式治理"方式以改变各国对于校园欺凌及其治理方式的认知为指向,通过塑造各国三方面的认知实现其治理目的,分别为:环境本体论、各国的身份认同以及规范和理想。其中,环境本体论指向于各国对校园欺凌及其治理环境的感知;身份认同感指向于治理各国对于自我和他人以及二者在校园欺凌治理中所隶属群体的认知;规范和理想则指向于各国对"好"或"可取"的校园欺凌治理行动的判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欺凌全球"认知式治理"方式对遏制校园欺凌发展态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参与者的多元化、自身价值阈限以及外部边缘化这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认知式治理 校园欺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欺凌远离学生:《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内容解析与实践要点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雯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0,共5页
由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学生欺凌的有效预防与处置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案》力求以系统建构和综合治理破解学生欺凌这一实践难题。其突出特点体现在五方面:澄清认识与解决问题并重,... 由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学生欺凌的有效预防与处置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案》力求以系统建构和综合治理破解学生欺凌这一实践难题。其突出特点体现在五方面:澄清认识与解决问题并重,积极有效预防与依法依规处置并重,明确实践举措与建立工作机制并重,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并重,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落实,需要学校、家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等不同责任主体相互协作,齐抓共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生欺凌 学校安全 综合治理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律治理校园欺凌的法理学依据——基于儿童保护与朴素正义的覃思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轩禹 韩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校园欺凌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其治理已从“政策议题”逐步过渡至“法律命题”,剖析通过法律治理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内在逻辑是欺凌治理法治化的基础。透过法理学视角审视校园欺凌,在个体层面,欺凌是对儿童人权的践踏和基本权利的... 校园欺凌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其治理已从“政策议题”逐步过渡至“法律命题”,剖析通过法律治理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内在逻辑是欺凌治理法治化的基础。透过法理学视角审视校园欺凌,在个体层面,欺凌是对儿童人权的践踏和基本权利的侵犯;在社会问题层面,欺凌者的恶意行为和随附的恶劣后果引发了民众出于道德良知的朴素正义情感与惩治诉求。在法治化进程中,通过法律治理校园欺凌既是保护儿童人权的必然要求,是救济受害者权利、矫正欺凌者错误行为、呵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对人们要求严惩校园欺凌的朴素正义诉求的应然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法律治理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朴素的正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李斌 张其文 +1 位作者 王晨旭 张云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6-427,共12页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欺凌、受欺凌和保护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欺凌、受欺凌和保护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入手,重点考察欺凌相关行为在同伴关系网络中的发展进程,揭示了同伴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作为欺凌相关行为是否发生、如何发展的重要生态标志,阐明了存在相同行为特征的个体分群汇聚的选择效应和群体内行为传染的影响效应。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维社会网络、多类型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不同欺凌角色以及我国本土化特点等进一步加强欺凌治理的群体生态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群体生态层面上的欺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凌治理 社会网络 同伴生态 选择和影响效应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