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欲望说”视域下的生态批评研究:研究现状、核心议题和纾解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宏宇 孙宏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从巴塔耶的欲望角度观照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冲突,而且也是人与自我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核心议题呈现为动物欲望与自然生态的尖锐冲突,人的欲望和社会生态的观念性异化,神秘欲望和精神生态的内在矛盾。欲望作为根本溯源... 从巴塔耶的欲望角度观照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冲突,而且也是人与自我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核心议题呈现为动物欲望与自然生态的尖锐冲突,人的欲望和社会生态的观念性异化,神秘欲望和精神生态的内在矛盾。欲望作为根本溯源,决定了这场冲突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面对和解决生态问题,纾解路径就是回归到欲望本身。纵观欲望和生态的关系,需从审美观照的理论入手,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审美倾向出发,重新观照欲望与生态的关系,有助于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改善人们的二元思维模式,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说 生态批评 研究现状 核心议题 纾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勒兹的非理性认知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之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3,共7页
德勒兹轻蔑传统理性;反对资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等一类宏大叙事,倾心于身体的感觉与欲望的创生性研究;反对现代认识论中的主客之分、心身之分、镜像反映论、被动主体、真理观、总体性话语;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知对象的动态... 德勒兹轻蔑传统理性;反对资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等一类宏大叙事,倾心于身体的感觉与欲望的创生性研究;反对现代认识论中的主客之分、心身之分、镜像反映论、被动主体、真理观、总体性话语;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知对象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欣赏认知领域的怀疑、批判和否定精神;颂扬身体、感觉、变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提出构造性欲望理论,强调欲望的革命性和生产性;提出认识论上的"块茎说",反对传统的"树状思维模式";主张概念和模型的多样化,反对终极性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认知论 变易性 差异性 欲望说 块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