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与物的对抗,灵与肉的冲突——评精神悲剧《欲望号街车》 |
詹全旺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4
|
|
2
|
都市中不协调的景观——论《欲望号街车》的空间建构 |
陈爱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3
|
跨文化误读与接受:《欲望号街车》在中国 |
吾文泉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4
|
悲剧性的毁灭与喜剧性的忧郁——试比较《欲望号街车》与《樱桃园》不同的审美特质 |
董晓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从读者反应角度重读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
朱岩岩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6
|
《欲望号街车》中的隐喻内涵 |
刘梦雪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欲望号街车》:一部现代精神悲剧 |
宋秀葵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根源探析 |
李明晔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欲望号街车》人物的精神生态研究 |
韩飞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0
|
浅析美国文学《欲望号街车》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象征主义 |
樊秋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探析《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性 |
郭航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简论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
周剑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病态女性——浅析《欲望号街车》女主角布朗琪 |
左金梅
|
《山东外语教学》
|
1997 |
16
|
|
14
|
一个充满“人性”的世界——评析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
杨静
|
《电影评介》
|
2014 |
1
|
|
15
|
啄木鸟、白痴、诗人──读余杰《火与冰》 |
覃里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6
|
啄木鸟·白痴·诗人——读余杰《火与冰》 |
覃里雯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论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 |
郭继德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8
|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创作 |
李杨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9
|
包装:好莱坞明星的门票和身价 |
孙立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0
|
“奥斯卡”学院新院长卡尔·马尔登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