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里庇得斯悲剧与现代性问题--以《酒神的伴侣》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4,共7页
欧里庇得斯是一位大胆创新的剧作家,深受自然哲人影响,他的剧作充满对传统礼法的不敬和现代思想。欧里庇得斯在其晚期经典悲剧《酒神的伴侣》中,预设了一种崇尚自由、平等、快乐的全新生活方式,并通过塑造一种新的自然状态,表明他的新... 欧里庇得斯是一位大胆创新的剧作家,深受自然哲人影响,他的剧作充满对传统礼法的不敬和现代思想。欧里庇得斯在其晚期经典悲剧《酒神的伴侣》中,预设了一种崇尚自由、平等、快乐的全新生活方式,并通过塑造一种新的自然状态,表明他的新人性观。欧里庇得斯自觉偏离古典传统与德性,成了现代性浪潮的推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酒神的伴侣》 平等 自由 自然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人抑或哲人——论欧里庇得斯批评传统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71,共9页
在整个欧里庇得斯批评史上,关于其"诗人"和"哲人"的身份之争形成了一段公案。有学者致力于挖掘欧里庇得斯与当时的哲人和智术师的关系,认为他是位"舞台哲人";也有人从文学创作及技巧出发,坚定地捍卫欧里... 在整个欧里庇得斯批评史上,关于其"诗人"和"哲人"的身份之争形成了一段公案。有学者致力于挖掘欧里庇得斯与当时的哲人和智术师的关系,认为他是位"舞台哲人";也有人从文学创作及技巧出发,坚定地捍卫欧里庇得斯的诗人身份,并称之为"现代诗人"。本文以这一长期存在的争论为线索,仔细梳理了欧里庇得斯批评史。从而指出,欧里庇得斯剧作体现的现代思想,与其独特的哲学观密切相关,"舞台哲人"与"现代诗人"可谓一体两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舞台哲人 现代诗人 批评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与理”变形的悲剧——欧里庇得斯剧作《美狄亚》主题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袁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1,共4页
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标志着古希腊悲剧对“人”这一命题探索重心的向内转移。他通过将笔触深入到美狄亚等人物的内心世界,试图揭示——真正造成人类悲剧的根源并不是那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命运之神在作祟,而恰恰是人类自身那难以遏... 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标志着古希腊悲剧对“人”这一命题探索重心的向内转移。他通过将笔触深入到美狄亚等人物的内心世界,试图揭示——真正造成人类悲剧的根源并不是那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命运之神在作祟,而恰恰是人类自身那难以遏止的私欲在作祟;在膨胀的私欲面前,“情与理”都可能产生极度的扭曲变形而走向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狄亚》 主题探析 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里庇得斯的新悲剧艺术与现代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4-173,F0002,共11页
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在古希腊就被视为"新诗人"。悲剧经欧里庇得斯之手呈现出鲜明的现代特征。欧里庇得斯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预示了古希腊悲剧的现代转向。他不仅在创作手法上与传统悲剧诗人旨趣相异,思想上还表现出鲜... 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在古希腊就被视为"新诗人"。悲剧经欧里庇得斯之手呈现出鲜明的现代特征。欧里庇得斯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预示了古希腊悲剧的现代转向。他不仅在创作手法上与传统悲剧诗人旨趣相异,思想上还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他把大量说理和论辩融入悲剧,以一种独特的悲剧形式开启了文学的启蒙思想。本文通过反观古希腊悲剧由欧里庇得斯开启的古希腊文艺鲜明的现代转向及其后果,以期对现代如何创作好的文艺作品形塑公民品质的问题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悲剧艺术 民主制 启蒙 现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里庇得斯笔下的自然与礼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8,共5页
在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中,酒神让妇女们摆脱了城邦礼法的约束,回到不受管制的温和自然状态,酒神精神看似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和平、欢乐和自由。但这种温和的自然状态却是以脱离政治生活、推翻传统礼法为前提,酒神只是以友好的面相行... 在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中,酒神让妇女们摆脱了城邦礼法的约束,回到不受管制的温和自然状态,酒神精神看似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和平、欢乐和自由。但这种温和的自然状态却是以脱离政治生活、推翻传统礼法为前提,酒神只是以友好的面相行最可怕之事,最终使人类陷入普遍征伐的残酷自然状态。欧里庇得斯像智术师那样,秉持强者统治弱者的"自然法则"。欧里庇得斯表面上将自然与礼法这两种相对立的东西融为一体,实质上是用新的自然法则取代了传统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酒神的伴侣》 自然 礼法 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里庇得斯与雅典启蒙——《酒神的伴侣》探赜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9-238,共10页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一生富有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与智术师的关系上。从欧里庇得斯的诸多剧作来看,欧里庇得斯无疑与堪称古希腊启蒙运动的“智术师运动”紧密相关。本文通过细致分析《酒神的伴侣》第一场戏剧行动,表明...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一生富有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与智术师的关系上。从欧里庇得斯的诸多剧作来看,欧里庇得斯无疑与堪称古希腊启蒙运动的“智术师运动”紧密相关。本文通过细致分析《酒神的伴侣》第一场戏剧行动,表明欧里庇得斯的启蒙立场: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忒瑞西阿斯不复是传统宗教(智慧)的代言人,而俨然推崇修辞术的智术师。在他的启蒙式教导之下,王者卡德摩斯克服“羞耻”障碍的同时,亦褪去传统的政治智慧,一步步迈向自由个体。诗人以精妙的笔法揭示,卡德摩斯参加酒神狂欢的动机在于,让家族获得荣耀并释放自身“变年轻”的欲望。先知这种智术师式的启蒙,瓦解了传统宗教和政治,而开启了现代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雅典 启蒙 《酒神的伴侣》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颠覆:论欧里庇得斯的《海伦》中海伦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海伦》中海伦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有关传统观点。海伦不再是特洛伊战争的诱因,而是天神私欲的牺牲品;帕里斯带走的是赫拉用云气制造的海伦的幻象;虽然海伦被赫耳墨斯藏到了埃及十几年,但她誓死捍卫与墨涅拉俄斯的夫妇情...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海伦》中海伦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有关传统观点。海伦不再是特洛伊战争的诱因,而是天神私欲的牺牲品;帕里斯带走的是赫拉用云气制造的海伦的幻象;虽然海伦被赫耳墨斯藏到了埃及十几年,但她誓死捍卫与墨涅拉俄斯的夫妇情爱,并且用计谋帮助墨涅拉俄斯从埃及脱险,顺利回到希腊。在海伦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作家相关的伦理观念,也使读者在更客观的意义上认识了古希腊特定时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海伦》 海伦形象 传统 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赫卡柏》看欧里庇得斯的战争伦理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得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赫卡柏》是欧里庇得斯悲剧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创作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它没有了大团圆式的结局,充满了悲哀和凄凉,似乎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描写是相悖的:好人却没有好的结局。这一特殊表现,是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后果的反思。年老的... 《赫卡柏》是欧里庇得斯悲剧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创作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它没有了大团圆式的结局,充满了悲哀和凄凉,似乎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描写是相悖的:好人却没有好的结局。这一特殊表现,是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后果的反思。年老的赫卡柏,是战争的受害者,苦难的承担者。她痛失儿女的遭遇,是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不幸的谴责。战争殃及了无辜者,战争泯灭了人性,战争斩断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赫卡柏》 战争 战争伦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里庇得斯的“祭品”——《希珀吕托斯》中的爱欲与理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镓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欧里庇得斯在《希珀吕托斯》中描述了希珀吕托斯与斐德拉的毁灭。前者因为拒斥情爱而遭到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致命报复;后者则因无法拒绝情爱的诱惑最终羞愧自尽。如此一来,欧里庇得斯对情爱的态度将成为我们理解全剧情节和寓意的枢纽。本... 欧里庇得斯在《希珀吕托斯》中描述了希珀吕托斯与斐德拉的毁灭。前者因为拒斥情爱而遭到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致命报复;后者则因无法拒绝情爱的诱惑最终羞愧自尽。如此一来,欧里庇得斯对情爱的态度将成为我们理解全剧情节和寓意的枢纽。本文认为,欧里庇得斯塑造希珀吕托斯和斐德拉两个角色的意图在于呈现他关于两种不同爱欲的认识。悲剧诗人不满以人的自然情欲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古希腊家庭-城邦伦理观,试图以希珀吕托斯之死这一悲剧图景为其"理性主义"的新伦理观辩护。同时,诗人还以斐德拉道德形象的转变和崩塌为线索,力图证明情欲对德性和理智的戕害。《希珀吕托斯》一剧既有以充满哲学意味的论辩替代剧情悬念这一形式上的革新,又蕴含诗人对抗古代雅典传统城邦伦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希珀吕托 理性 爱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索里尼在电影《美狄亚》中对欧里庇得斯的继承与超越
10
作者 何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帕索里尼在电影《美狄亚》中着力刻画了男性气质的神秘和悍然以及女性对它的迷恋与跪服。他通过“性”与“政治”的联姻来昭示“菲勒斯”的强大,将欧里庇得斯在原著中隐而不宣的“菲勒斯情结”变成对“菲勒斯神话”的公开礼赞。他也通... 帕索里尼在电影《美狄亚》中着力刻画了男性气质的神秘和悍然以及女性对它的迷恋与跪服。他通过“性”与“政治”的联姻来昭示“菲勒斯”的强大,将欧里庇得斯在原著中隐而不宣的“菲勒斯情结”变成对“菲勒斯神话”的公开礼赞。他也通过颠覆原著中歌队的立场和净化美狄亚的形象体现了对女性有限度的同情与抚慰,实现了对欧里庇得斯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索里尼 《美狄亚》 “菲勒 欧里庇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斯库罗斯与欧里庇得斯的诗教之争——《蛙》1005-1098行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批评的标本,《蛙》在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现存的所有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文学比赛,阿里斯托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诗人情怀。在最为重要的对驳一场中,从1005行到1098行,阿里斯托芬借埃... 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批评的标本,《蛙》在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现存的所有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文学比赛,阿里斯托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诗人情怀。在最为重要的对驳一场中,从1005行到1098行,阿里斯托芬借埃斯库罗斯之口,探讨了好的诗人的评判标准、诗人语言和题材的崇高,以及诗歌对民众的教育作用等问题。本文着力于解读这近百行诗作,通过比较和引证,研究阿里斯托芬的诗学观点,探讨诗歌的教与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托芬 库罗 欧里庇得斯 诗与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里庇得斯对“后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批评
12
作者 马骁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4-158,共5页
伯里克利之后的雅典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和混乱,政治矛盾更加突出。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与当时的其他文献相呼应,对民主政治的人民领袖与人民大众进行了批评。《请愿妇女》中的对话是古希腊珍贵的政治理论文献,对民主政治的运行方式有所说明... 伯里克利之后的雅典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和混乱,政治矛盾更加突出。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与当时的其他文献相呼应,对民主政治的人民领袖与人民大众进行了批评。《请愿妇女》中的对话是古希腊珍贵的政治理论文献,对民主政治的运行方式有所说明,同时也揭示出伯里克利之后的人民领袖领导的问题;《奥瑞斯特斯》是对"寡头政变"的反思,反映出在人民领袖的煽动下,人民容易丧失行动原则,犯下大错;《特洛伊妇女》则是对雅典冷酷的国际霸权进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伯里克利 民主政治 欧里庇得斯 人民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腊悲剧中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个基于欧里庇得斯《赫卡柏》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9-186,共8页
《赫卡柏》充满了人的品格和命运的突然逆转,展示出悲剧辩证法的独特美感。黑格尔曾经系统总结过悲剧辩证法,将其概括为道德两难冲突及其和解统一。这是一种肯定的辩证法。以《赫卡柏》为代表的一批欧里庇得斯悲剧则表达出一种不同的悲... 《赫卡柏》充满了人的品格和命运的突然逆转,展示出悲剧辩证法的独特美感。黑格尔曾经系统总结过悲剧辩证法,将其概括为道德两难冲突及其和解统一。这是一种肯定的辩证法。以《赫卡柏》为代表的一批欧里庇得斯悲剧则表达出一种不同的悲剧辩证法即否定的辩证法。在这些悲剧中,对立双方未必都具有道德正当性,而且对立面的相互翻转会一再进行,难以达到圆满的结局,从而更体现了生活中的悲剧性。不过,积极的反抗和高贵的人性在这种永恒轮回中依然有发挥的空间。两种悲剧辩证法所适合的是不同的时代的问题。欧里庇得斯的否定的辩证法可能更为适合雅典民主下降期的社会,对于现代和后现代场景也有更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赫卡柏 辩证法 悲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国龙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3期40-43,共4页
被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指责为油腔滑调,把乞丐和奴隶介绍到悲剧中,并描写妇女的不健康的心理和道德行为(“蛙”和“地母节妇女)”的欧里庇得斯在世时,他的悲剧确实不太受欢迎。这位出生于公元前485年冬天的诗人,用其毕生精力... 被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指责为油腔滑调,把乞丐和奴隶介绍到悲剧中,并描写妇女的不健康的心理和道德行为(“蛙”和“地母节妇女)”的欧里庇得斯在世时,他的悲剧确实不太受欢迎。这位出生于公元前485年冬天的诗人,用其毕生精力创作的九十二部戏剧中仅有六部得了奖,其中有两次还是在他死后,由他儿子或侄儿把的遗著《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和《酒神的伴侣》拿出来上演时才获得的。公元前408年左右,七十多岁的老翁欧里庇得斯由于反对侵略战争,反对雅典对盟邦的暴政,对神表示怀疑,以致不见容于雅典当局而不得不客居马其顿的阿耳刻拉俄斯宫中,并在二年后死于异乡,连他死后的的纪念碑也只好立在雅典郊外。这一事实,证明了在悲剧诗人有很高地位的雅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 雅典 悲剧诗人 阿里托芬 新娘 公元前 丈夫 国王 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欧洲“社会问题剧”之先河——欧里庇得斯《特洛亚妇女》评析
15
作者 肖彩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8-51,共4页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亚妇女》,是一出托古喻今的悲剧.剧作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深刻地揭露了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成功地塑了赫卡柏等爱国者的形象.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人喜欢在剧作中讨论社会问题....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亚妇女》,是一出托古喻今的悲剧.剧作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深刻地揭露了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成功地塑了赫卡柏等爱国者的形象.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人喜欢在剧作中讨论社会问题.他的悲剧创作,开创了欧洲“社会问题剧”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剧 欧里庇得斯 卡珊德拉 古希腊悲剧 阿伽门农 希腊人 阿喀琉 传令官 特洛亚战争 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美国——希波吕托斯和费得拉神话演变的原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脱剑鸣 赵学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应用原型批评方法分析了不同剧作家根据同一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四部悲剧,跨度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再到现代美国。文章从情节原型、人物原型和主题原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这些原型有其共性,即贯穿四部悲剧始终,... 应用原型批评方法分析了不同剧作家根据同一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四部悲剧,跨度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再到现代美国。文章从情节原型、人物原型和主题原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这些原型有其共性,即贯穿四部悲剧始终,也有其个性,即只在某个剧本中出现。通过原型分析,本文试图说明文学创作不仅是在模仿生活,也在模仿文学本身。此外,作者还探讨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波吕托 费得拉 欧里庇得斯 拉辛 尤金·奥尼尔 罗宾逊·杰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是埃斯库罗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0,共5页
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蛙》中,酒神去到冥府,想把欧里庇得斯带回阳世,但最后却改变初衷,把埃斯库罗斯带了回来。酒神为何选择埃斯库罗斯,这历来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其实酒神的选择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选择:选择埃斯库罗斯,并非因为阿... 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蛙》中,酒神去到冥府,想把欧里庇得斯带回阳世,但最后却改变初衷,把埃斯库罗斯带了回来。酒神为何选择埃斯库罗斯,这历来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其实酒神的选择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选择:选择埃斯库罗斯,并非因为阿里斯托芬不喜欢欧里庇得斯,也不是因为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诗歌艺术不如埃斯库罗斯,而是因为在宗教虔敬、道德教化和政治智慧等方面,埃斯库罗斯更符合阿里斯托芬拯救雅典城邦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 阿里托芬 库罗 欧里庇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夫卡《论寓言》及其先驱
18
作者 赵山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0,176,共8页
卡夫卡短篇名作《论寓言》既是其文本“寓言性”的展示,也是其写作过程的“寓言性展示”,以及内在于文学世界的“文学—现实”之不确定二元关系这一“寓言式结构”的说明,可视作“元寓言”“最后的寓言”或“关于寓言的寓言”。在这一... 卡夫卡短篇名作《论寓言》既是其文本“寓言性”的展示,也是其写作过程的“寓言性展示”,以及内在于文学世界的“文学—现实”之不确定二元关系这一“寓言式结构”的说明,可视作“元寓言”“最后的寓言”或“关于寓言的寓言”。在这一寓言提供的视野中,寓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转化、彼此依存;文学对现实进行解释与转化以及文学批评对文学文本进行解释与转化之生生不息驱动力,皆来自于这一寓言结构。从比较文学渊源学及语文学角度来看,卡夫卡这一作品及其所包含洞见的“先驱”,可被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庄子与古代希腊的欧里庇得斯,由此,内在于古今文学关系之“古—今结构”的寓言性可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论寓言》 庄子 欧里庇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美狄亚形象的译介及其人文意涵的揭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铭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
美狄亚源自古希腊神话,极富神奇色彩。她个性鲜明,弑子复仇之举广为人知,是西方文学史上不断被改写的人物形象。美狄亚随着国人对希腊神话的翻译一并介绍入华,因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戏剧研究的讨论对象,成为一大研究焦点。民国时... 美狄亚源自古希腊神话,极富神奇色彩。她个性鲜明,弑子复仇之举广为人知,是西方文学史上不断被改写的人物形象。美狄亚随着国人对希腊神话的翻译一并介绍入华,因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戏剧研究的讨论对象,成为一大研究焦点。民国时期,美狄亚频频出现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评论中。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美狄亚形象在华展现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接受情况:20世纪30年代中期前,美狄亚普遍被认为是"恶"之化身;30年代中期之后,美狄亚逐渐褪去恶之化身的形象,美狄亚母题中的人文精神逐渐被发掘。美狄亚转变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成为激励现代中国女性的文学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狄亚 欧里庇得斯 希腊神话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的“悲剧之死”与乡愁诗学
20
作者 魏朝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悲剧的诞生》最引人瞩目的部分是"悲剧之死"的断言。在尼采看来,欧里庇得斯悲剧在"歌队"、"观众"和"进场"上的变革,背离了体现"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真正悲剧,导致了古希腊悲剧的死... 《悲剧的诞生》最引人瞩目的部分是"悲剧之死"的断言。在尼采看来,欧里庇得斯悲剧在"歌队"、"观众"和"进场"上的变革,背离了体现"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真正悲剧,导致了古希腊悲剧的死亡。尼采把这一现象最终归咎为"苏格拉底主义",它不仅催生了欧里庇得斯式"希腊欢乐",也与西方现代启蒙密切相关。于是"狄奥尼索斯精神"成了尼采的"乡愁",用以对抗西方古今启蒙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剧的诞生》乃是"后现代"的开山之作,但"后现代主义者"往往不能正视尼采的"乡愁"。实际上,尼采的乡愁诗学始终以"生命意志"和"永恒回归"抵抗西方古今启蒙时代的颓废与庸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之死 欧里庇得斯 苏格拉底主义 狄奥尼索精神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