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里庇得斯悲剧与现代性问题--以《酒神的伴侣》为例 |
罗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2
|
诗人抑或哲人——论欧里庇得斯批评传统 |
罗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3
|
“情与理”变形的悲剧——欧里庇得斯剧作《美狄亚》主题探析 |
袁祺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4
|
欧里庇得斯的新悲剧艺术与现代精神 |
罗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5
|
欧里庇得斯笔下的自然与礼法 |
罗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欧里庇得斯与雅典启蒙——《酒神的伴侣》探赜 |
罗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7
|
传统与颠覆:论欧里庇得斯的《海伦》中海伦形象的塑造 |
韩霞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从《赫卡柏》看欧里庇得斯的战争伦理观 |
杨得坡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欧里庇得斯的“祭品”——《希珀吕托斯》中的爱欲与理性 |
胡镓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帕索里尼在电影《美狄亚》中对欧里庇得斯的继承与超越 |
何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埃斯库罗斯与欧里庇得斯的诗教之争——《蛙》1005-1098行浅析 |
杜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欧里庇得斯对“后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批评 |
马骁远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希腊悲剧中的否定的辩证法——一个基于欧里庇得斯《赫卡柏》的分析 |
包帅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4
|
谈谈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
王国龙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9 |
1
|
|
15
|
开欧洲“社会问题剧”之先河——欧里庇得斯《特洛亚妇女》评析 |
肖彩云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6
|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美国——希波吕托斯和费得拉神话演变的原型分析 |
脱剑鸣
赵学锋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为什么是埃斯库罗斯? |
杜佳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卡夫卡《论寓言》及其先驱 |
赵山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民国时期美狄亚形象的译介及其人文意涵的揭示 |
卢铭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尼采的“悲剧之死”与乡愁诗学 |
魏朝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