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检测鉴定及在植株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1
作者 高香 于泽洋 +1 位作者 陈康 史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侵染番茄引起的细菌性溃疡病进行田间调查,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方法,对田间疑似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植株及其根、茎、叶等不同组织进行Cmm检测和... 对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侵染番茄引起的细菌性溃疡病进行田间调查,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方法,对田间疑似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植株及其根、茎、叶等不同组织进行Cmm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溃疡病;病情随生育期推移而加重,露地生产的发病程度重于设施栽培的发病程度。分离菌株均为Cmm,随病情加重,病菌随维管束扩散至全株,主要分布在番茄根部、茎秆、叶片、叶柄和果实等组织中,试纸条检测和PCR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细菌溃疡病 病原菌鉴定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 PCR 植株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拮抗细菌筛选鉴定
2
作者 涂艳 韩占府 +3 位作者 丁岐峰 薛寒 姜宁 李永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筛选获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杨树朗斯代尔氏菌(Lonsdalea populi)的拮抗细菌。【方法】以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L.populi CFCC 13731为靶标菌,采用平板拮抗法筛选拮抗菌株,并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防效。通过观察菌株形态、... 【目的】筛选获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杨树朗斯代尔氏菌(Lonsdalea populi)的拮抗细菌。【方法】以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L.populi CFCC 13731为靶标菌,采用平板拮抗法筛选拮抗菌株,并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防效。通过观察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效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筛选获得10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复筛获得1株菌株(k1)对L.populi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菌株k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结论】筛选获得的多粘类芽孢杆菌k1对L.populi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在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 杨树朗斯代尔氏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拮抗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LqHK1基因的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强 李爱宁 贺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目的】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LqHK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阐明该病原菌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双组分系统LqHK1,利用同源重组方法获得该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LqHK1,分析突变体及其互补... 【目的】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LqHK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阐明该病原菌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双组分系统LqHK1,利用同源重组方法获得该基因缺失突变体菌株△LqHK1,分析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的生长速率、游动性、生物膜形成、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同时,采用qRT-PCR检测与病原菌游动性相关的基因flgB、flgC、flgE的表达水平,并定量分析接种病原菌后在接种点部位杨树组织内病原菌的DNA含量。【结果】鉴定出病原细菌的双组分系统基因LqHK1,通过同源重组获得缺失突变体△LqHK1。表型分析显示:△LqHK1在1年生107杨茎干上的致病力显著下降;突变体在寄主体内定殖的菌量明显少于野生型菌株;突变体菌株的游动能力比野生型显著降低,游动性相关基因flgB、flgC、flgE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显著下降;LqHK1突变体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显著降低,生长速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结论】LqHK1基因缺失突变体在107杨上的致病能力显著下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LqHK1基因与病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 双组分信号系统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调查及其寄主抗性物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 常聚普 +3 位作者 郭利民 孙尚 杨旭琦 朴春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为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欧美杨抗性品种及其可能的抗性活性物质。[方法]通过田间接种方法开展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杨树品系抗性调查,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树抗感品种树皮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染... [目的]为明确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欧美杨抗性品种及其可能的抗性活性物质。[方法]通过田间接种方法开展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寄主范围、杨树品系抗性调查,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树抗感品种树皮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染病前后含量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抑菌实验验证潜在抗性物质的活性。[结果]研究发现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主要危害黑杨派美洲黑杨、欧美杂交杨的品系以及旱柳,而欧洲黑杨品系具有高度抗菌能力;本研究的30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杂交杨品系中,中林46杨、2025杨、2001杨、313杨、中荷1号杨和16-09杨是高感病品系;16-10杨、豫抗1号杨为高抗病品系,而131杨、03-59杨、02-212杨和03-34杨为抗病杨树品种;杂交柳和垂柳抗病,金丝柳轻微感病;栎属和青杨派的种类和品系具有高度抗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抗病和高感病品系树皮中的邻苯二酚、苯甲酸、绿原酸、儿茶素的含量较高,其中邻苯二酚和儿茶素在病菌侵染时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明确了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的主要危害对象和寄主范围,明确了具有抗性、感病的杨树品系,证明了邻苯二酚和儿茶素与杨树抗病性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欧美杨的栽培和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防治建议,该研究结果对我国欧美速生杨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 溃疡病 物质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发生与危害林间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海明 牛迎福 +3 位作者 王永立 李峰 刘志勇 刘会香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由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引起的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2006年菏泽市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杨树枝干部的毁灭性病害。林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菏泽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病害症状表现溃疡腐烂和肿胀溃疡两种类型,每年4—10月发生,7—... 由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引起的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2006年菏泽市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杨树枝干部的毁灭性病害。林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菏泽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病害症状表现溃疡腐烂和肿胀溃疡两种类型,每年4—10月发生,7—8月高温高湿季节是发病盛期。病害发生与林间的生态环境,传媒昆虫的种类、数量,杨树品种等因素关系密切。建议在发病初期采取刮皮涂抹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及杀虫剂,加强抚育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 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 溃疡腐烂 肿胀溃疡 发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一种天然酵母可控制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6
作者 童彤(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7期40-40,共1页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PSA)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新西兰于2010年11月发现该病病原菌,新西兰约有92%的猕猴桃园受感染,症状包括叶斑、枝梢枯死、杆枯、茎枯、芽褐变、茎杆渗出红褐色物体,甚至整株死亡。
关键词 细菌溃疡病 猕猴桃园 新西兰 天然酵母 控制 毁灭病害 PSA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受溃疡病菌侵染初期的转录组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科 徐千惠 +2 位作者 霍晓薇 王延伟 贺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对杨树人工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新型枝干病害。为探讨杨树抵御该病害的分子机制,分别以染病初期和未染病的中林46杨(Populus×euramericana‘Zhonglin 46’)树皮组织为材料开展了转录组测定和分析。基因差异...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对杨树人工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新型枝干病害。为探讨杨树抵御该病害的分子机制,分别以染病初期和未染病的中林46杨(Populus×euramericana‘Zhonglin 46’)树皮组织为材料开展了转录组测定和分析。基因差异表达结果表明,2 597个基因在中林46杨受到溃疡病菌侵染初期发生变化,其中1 412个基因表达上调,1 185个基因表达下调。表达量变化最大的前20个基因包含了编码锌指蛋白、漆酶、内切几丁质酶、胰蛋白与蛋白酶抑制剂等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进一步表明,类黄酮和苯丙烷类物质在杨树抵御病原菌侵染的初期起了一定作用。有趣的是,发现维生素B6代谢、有机含硒化合物代谢和苯并恶嗪生物合成通路等抗病相关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染病初期全部或绝大部分受到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欧美杨细菌溃疡病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