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外销紫砂器与欧洲仿制品中的纹饰演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姜郭霞
潘师敏
余天
-
机构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天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06,共9页
-
基金
2020年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访问学者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函[2020]15号)。
-
文摘
随着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了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东印度群岛航线,宜兴紫砂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并迅速受到欧洲各国达官贵族和皇室的青睐。外销紫砂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并有多个国家的陶工进行仿制,而具有中国传统纹饰风格的宜兴紫砂壶到了欧洲陶艺家手中便进行了初期的探索仿制、中期的风格继承和后期的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尽管宜兴外销紫砂壶在欧洲市场的畅销期并不长,但它面临竞争时从未放弃与生俱来的中国纹样优势,这正是宜兴紫砂器能在世界陶瓷史中产生若干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紫砂壶
外销
欧洲仿制品
纹饰风格
-
Keywords
Zisha teapot
Export sales
European imitation
Decorative style
-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清代前中期紫砂壶的鼎盛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仿制
- 2
-
-
作者
张冰鉴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
文摘
康雍乾盛世,丁蜀陶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多重社会文化因素:文人雅士的参与赋予紫砂壶深厚的人文内涵;清廷皇室的推崇赋予其显赫的身份地位;市场商品化促进其专业化生产,使工艺更为精进。此外,16世纪末紫砂壶出口欧洲,17、18世纪成为贵族文化象征并引发欧洲陶艺家的仿制,推动了当地陶瓷工艺的发展。
-
关键词
紫砂壶
清代前中期
鼎盛
欧洲仿制
-
分类号
J53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