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空化模型改进与应用
1
作者 王静 闫康昊 +1 位作者 赵金海 黄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117,共6页
针对现有空化模型经验参数较多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空化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不凝性气体与空化气泡的融合过程,得到气泡数密度与液体体积分数的关系。结合气泡在液体中的力平衡状态和气体状态方程,得到气泡半径的... 针对现有空化模型经验参数较多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空化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不凝性气体与空化气泡的融合过程,得到气泡数密度与液体体积分数的关系。结合气泡在液体中的力平衡状态和气体状态方程,得到气泡半径的表达式。基于简化的Rayleigh-Plesset方程建立空化模型,将不凝性气体摩尔浓度确定为唯一需要指定的参数。最后,将改进模型和ZGB模型应用于节流孔板和文丘里管,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空化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空化流,并且对于非定常空化流,可以捕捉到空化初生、发展、分离、脱落和溃灭的周期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模型 Rayleigh-Plesset方程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不凝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欧拉模型的落煤塔控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荆德吉 葛少成 刘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针对目前露天落煤塔区域粉尘治理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内吸外抑"的综合除尘技术。以平朔安家岭煤矿为例,根据落煤塔区域粉尘污染情况,应用气固两相流理论欧拉-欧拉模型,结合现场实测,分析落煤塔粉尘逸散过程。结果表明:高... 针对目前露天落煤塔区域粉尘治理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内吸外抑"的综合除尘技术。以平朔安家岭煤矿为例,根据落煤塔区域粉尘污染情况,应用气固两相流理论欧拉-欧拉模型,结合现场实测,分析落煤塔粉尘逸散过程。结果表明:高压诱导气流是落煤塔喷尘污染的主因。基于此,最终确定采用塔外高架梁上外喷雾方式和塔内设喷淋塔除尘系统的"内吸外抑"综合除尘技术。实际测试数据表明,采取该技术后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8%和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落煤塔 欧拉-欧拉模型 数值模拟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欧拉模型的气固鼓泡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玉春 吴金星 +1 位作者 李言钦 魏新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5-38,共4页
通过基于颗粒动力学的双流体模型对气固流化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不同曳力模型、颗粒弹性恢复系数及计算时间步长等对床内混合及气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气固曳力模型会得到不同的气泡直径大小;对于同一曳力模型,... 通过基于颗粒动力学的双流体模型对气固流化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不同曳力模型、颗粒弹性恢复系数及计算时间步长等对床内混合及气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气固曳力模型会得到不同的气泡直径大小;对于同一曳力模型,随着颗粒弹性恢复系数的增加,床内流态化程度会加剧,计算时间步长增加,计算所得床内气泡直径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多相流 鼓泡流化床 欧拉-欧拉模型 颗粒动力学 颗粒弹性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软黏土中沉桩过程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振 陈锦剑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CEL(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有限元大变形方法模拟了不排水条件下软黏土中沉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利用有效应力的方法实现了修正剑桥(MCC)模型Vumat子程序中超孔压的计算,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一维压缩试验和三轴试验)结果... 利用CEL(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有限元大变形方法模拟了不排水条件下软黏土中沉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利用有效应力的方法实现了修正剑桥(MCC)模型Vumat子程序中超孔压的计算,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一维压缩试验和三轴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子程序的可靠性.将修正剑桥模型的Vumat子程序嵌入到Abaqus/Explicit的CEL方法中用于软黏土中沉桩效应的模拟分析.对计算得到的桩周土体流动、水平位移、超孔压、水平应力的分析表明,所采用的考虑孔压的CEL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软黏土非排水条件下沉桩效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修正剑桥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 沉桩效应 超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Ⅱ.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廖谦 倪晋仁 +1 位作者 曲轶众 章书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3-58,共6页
采用文献[1]中提出的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了阵性泥石流的运 动过程和堆积形态,得出了与地学研究中观测结果较为一致的认识.文中针对影响阵性泥石流的关 键条件,重点通过改变密度、坡度和各阵泥石流的... 采用文献[1]中提出的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了阵性泥石流的运 动过程和堆积形态,得出了与地学研究中观测结果较为一致的认识.文中针对影响阵性泥石流的关 键条件,重点通过改变密度、坡度和各阵泥石流的时间间隔等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变化对泥石流 运动及堆积规律的影响,提出了简化分析整个阵性泥石流的条件。研究表明,应用经试验资料验证 的数学模型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定量描述阵性泥石流的一般特性,而且能够提供关于阵性泥石流 运动及堆积的更多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性泥石流 模拟 运动 堆积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无源控制 被引量:29
6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4-232,共9页
为了均衡MMC各个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在采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电容电压平衡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排序前依据桥臂电流方向引入不同的保持系数,使欲投入的子模块保持原来的状态,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对于MMC的控制... 为了均衡MMC各个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在采用载波移相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电容电压平衡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排序前依据桥臂电流方向引入不同的保持系数,使欲投入的子模块保持原来的状态,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对于MMC的控制,基于MMC两相旋转d-q坐标系的欧拉-拉格朗日EL数学模型和无源性,通过阻尼注入方法,提出了一种由状态期望稳定平衡点、状态及状态误差设计无源控制规律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设计了无源控制器。该控制器可实现MMC-HVDC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使MMC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21电平MMC-HVDC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和无源控制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 电容电压均衡 欧拉-拉格朗日数学模型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的细水雾消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奕 丁亮 +1 位作者 李盼 张英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
细水雾水幕在隧道火灾中具有较好的控烟阻烟作用,针对目前细水雾阻烟数值模拟研究中并未考虑细水雾的捕集沉降作用,依据气溶胶动力学原理,考虑细水雾的惯性碰撞、拦截效应和扩散效应捕集机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构建细水雾降温消烟模... 细水雾水幕在隧道火灾中具有较好的控烟阻烟作用,针对目前细水雾阻烟数值模拟研究中并未考虑细水雾的捕集沉降作用,依据气溶胶动力学原理,考虑细水雾的惯性碰撞、拦截效应和扩散效应捕集机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构建细水雾降温消烟模型,并对狭长通道内细水雾降温消烟实验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高度吻合,能见度稳定在9 m左右,消烟模型对细水雾降温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在消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不考虑消烟模型时,能见度仅为5 m,模拟值低于实验值约45%,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表征细水雾对烟气的降温、阻隔和消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火灾烟气 消烟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LM格式和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喷管内气粒两相流场 被引量:2
8
作者 顾璇 郜冶 +1 位作者 王革 贺征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174,共4页
采用自适应网格和二阶精度Godunov型PLM格式,结合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了粒子不同负载比和不同尺寸时喷管内的气粒两相流场。计算结果给出了两相流场在喷管内和轴线附近的参数分布,发现尺寸较大颗粒在喷喉下游轴线附近会形成弥散激波... 采用自适应网格和二阶精度Godunov型PLM格式,结合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了粒子不同负载比和不同尺寸时喷管内的气粒两相流场。计算结果给出了两相流场在喷管内和轴线附近的参数分布,发现尺寸较大颗粒在喷喉下游轴线附近会形成弥散激波,使喷管出口截面上的参数呈现出不均匀性,弥散激波的区域随着负载比的增加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 二阶精度Godunov型PLM格式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弥散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无源性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振环 刘会金 +1 位作者 李琼林 张全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44,共8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控制方法是决定其补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基于单相APF的Euler-Lagrange(EL)系统状态平均模型,提出了一种无源性控制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替代定理建立了考虑源阻抗和非线性负荷影响...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控制方法是决定其补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基于单相APF的Euler-Lagrange(EL)系统状态平均模型,提出了一种无源性控制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替代定理建立了考虑源阻抗和非线性负荷影响的单相APFEL系统状态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无源性间接控制律,确保对单相APF控制目标的渐近跟踪。由于在线计算直流电容指令电压波动量十分困难,在控制方法的执行中忽略波动量的影响,简化了控制方法的实现;此外,该方法还研究了所注入的阻尼大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以及APF内层控制过调制产生的原因,针对无源性控制律跟踪精度的要求与内层控制过调制限幅条件间的矛盾,通过构造模糊逻辑推理环节实现阻尼系数的在线调整,在满足内层控制限幅条件下确保跟踪精度和补偿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 无源性 欧拉-拉格朗日系 统平均模型 反馈控制 模糊逻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性泥石流运动与堆积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Ⅰ.理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晋仁 廖谦 +1 位作者 曲轶众 章书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8-14,共7页
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非恒定性的特点。为了模拟典型泥石流现象,在流团模型的 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L)观点的PIC(Parcel In Cell)算法,细化了流元结 构,建立了能够模拟典型阵... 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非恒定性的特点。为了模拟典型泥石流现象,在流团模型的 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L)观点的PIC(Parcel In Cell)算法,细化了流元结 构,建立了能够模拟典型阵性泥石流发生、运动和堆积的准结构两相流模型。求解该模型不仅可以 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而且可以对泥石流的堆积过程、停积形态、冲刷特征及泥石流中多组分颗粒 的分选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堆积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动力学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数值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海 季顺迎 +2 位作者 沈洪道 王瑞学 岳前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共11页
综合考虑欧拉坐标下有限差分法(FDM)在海冰动力学计算中的效率,以及拉格朗日坐标下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对海冰流变行为的精确模拟,本文发展了一种海冰动力学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HLE)数值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拉格朗日坐标下将海... 综合考虑欧拉坐标下有限差分法(FDM)在海冰动力学计算中的效率,以及拉格朗日坐标下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对海冰流变行为的精确模拟,本文发展了一种海冰动力学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HLE)数值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拉格朗日坐标下将海冰离散为若干个具有厚度、密集度的海冰质点,并由这些海冰质点通过Gauss函数对欧拉网格上的海冰参量进行积分插值;然后,在欧拉坐标下对海冰动量方程进行差分计算以确定各网格节点的海冰速度,并由此采用Gauss函数积分插值出拉格朗日坐标下各海冰质点的速度分布;最后,通过对海冰质点运动和分布的计算,确定出各海冰质点的位置、厚度和密集度等参量。采用该HLE方法对规则区域内的海冰堆积过程和涡动风场作用下的海冰动力演化趋势进行了数值试验;最后,采用该HLE方法对渤海海冰的动力过程进行了72 h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卫星遥感图像和现场观测资料吻合较好。以上计算结果均表明该HLE方法在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中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模拟精度,可用于海冰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拉格朗日-欧拉 海冰动力学 数值方法 黏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HVDC不对称故障控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新红 赵成勇 +1 位作者 庞辉 林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2-118,共7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稳态数学模型,建立了MMC离散化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设计了MMC电流内环离散控制器。针对MMC直流输电故障时系统中存在的负序电流,提出了基于MMC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正负序无源控制器。为保证故障时系统仍...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稳态数学模型,建立了MMC离散化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设计了MMC电流内环离散控制器。针对MMC直流输电故障时系统中存在的负序电流,提出了基于MMC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正负序无源控制器。为保证故障时系统仍能安全传输指定的有功功率,采用了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21电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控制策略在稳态和暂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结构简单,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欧拉-拉格朗日数学模型 不对称故障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点—弹簧体模型与改进欧拉算法的力反馈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雪梅 王瑞艺 郭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34-2238,共5页
基于SensAble公司的PHANTOM力反馈设备,以肝脏组织为对象,对虚拟手术仿真中软组织的形变和触觉反馈进行研究。考虑虚拟手术仿真对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采用基于四面体的质点—弹簧体模型构建肝脏组织物理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肝脏形变的体特... 基于SensAble公司的PHANTOM力反馈设备,以肝脏组织为对象,对虚拟手术仿真中软组织的形变和触觉反馈进行研究。考虑虚拟手术仿真对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采用基于四面体的质点—弹簧体模型构建肝脏组织物理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肝脏形变的体特征,增加了模拟的真实感;传统的模型中通常采用线弹性弹簧,但考虑到软组织形变时的黏弹特性,采用弹簧和阻尼器并联的Kelvin黏弹性力学模型模拟肝脏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力图提高形变仿真的准确性。由于光滑的触觉反馈对实时性有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欧拉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帧速大于1000HZ,满足虚拟手术实时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形变 质点-弹簧体模型 改进的欧拉算法 力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充灌袋挤淤过程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静 闫澍旺 +5 位作者 孙立强 陈浩 郎瑞卿 任宇晓 林澍 葛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11-2416,共6页
在含水率大、承载能力低的软土地基上,利用充灌砂袋进行挤淤置换的方法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处理效果明显,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建造围埝和修筑道路中。充灌袋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其重量与地基承载力相等,从而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充灌袋挤淤所... 在含水率大、承载能力低的软土地基上,利用充灌砂袋进行挤淤置换的方法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处理效果明显,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建造围埝和修筑道路中。充灌袋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其重量与地基承载力相等,从而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充灌袋挤淤所达到的深度与其高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工程中确定此关系十分重要。通过3组不同宽度的挤淤模型试验,得到充灌袋下沉量与充灌袋高度的曲线关系、淤泥的位移特性及隆起量。利用ABAQUS中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CEL法),将充灌袋和淤泥分别用拉格朗日体和欧拉体描述,模拟充灌袋挤淤下沉的过程,将模拟得到的充灌袋下沉深度和高度的关系、淤泥的位移特点与试验结果以及理论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EL法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理论解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说明利用CEL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充灌袋的挤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灌袋挤淤 理论解 模型试验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纹木梁横向振动力学模型研究
15
作者 庄怡玲 王佳怡 +2 位作者 王宇轩 徐兆军 华洁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2,共9页
木梁是木结构建筑中关键的承重构件,承受过大载荷时易在中间部位产生裂纹,当裂纹沿梁的厚度方向扩展到一定深度时将发生断裂,因此,对木梁裂纹的监测是木结构建筑构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弹性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有中间部位裂纹木... 木梁是木结构建筑中关键的承重构件,承受过大载荷时易在中间部位产生裂纹,当裂纹沿梁的厚度方向扩展到一定深度时将发生断裂,因此,对木梁裂纹的监测是木结构建筑构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弹性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有中间部位裂纹木梁的横向振动模型,推导出裂纹深度与梁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公式,并加以试验验证。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提出了含有裂纹的木梁振动力学模型,推导出该木梁各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其次,选取3种厚度规格的木梁试件,每种规格10个平行试样,测量了各规格试件在不同裂纹深度情况下的一至五阶固有频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与试验分析发现,梁中间裂纹会使木梁振动的固有频率下降,且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木梁固有频率的下降愈发显著,并且固有频率阶数越高,裂纹深度对固有频率影响越大。随着阶数升高,各阶固有频率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迅速减小,从平均误差50%降至3%左右,可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监测木梁固有频率的变化来监测木梁断裂裂纹的深度扩展变化,提出的理论模型可为木梁裂纹监测与断裂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欧拉-伯努利梁模型 固有频率 断裂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海底管道落锚贯入量研究
16
作者 邵强 徐启龙 +4 位作者 徐庆磊余杨 段庆昊 马文韬 金子航 刘晓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213,共10页
船舶抛锚冲击是航道区海底管道服役安全的主要威胁,工程中普遍采用回填土体技术实现防护。为研究触底速度、锚重、土体性质对于回填土体保护作用影响,通过开展落锚冲击回填土体的室外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同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船舶抛锚冲击是航道区海底管道服役安全的主要威胁,工程中普遍采用回填土体技术实现防护。为研究触底速度、锚重、土体性质对于回填土体保护作用影响,通过开展落锚冲击回填土体的室外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同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和离散元方法,分别进行黏土、砂土和碎石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测试不同回填材料下,模型锚在一定回填厚度海床上的贯入深度。通过改变回填材料类型(黏土、砂土、碎石)、模型锚质量、落锚水深及触底速度,获取落锚对回填土体的冲击深度及其动态运动过程,探究并归纳了落锚质量、触底速度与贯入深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为海底管道设计埋设深度提供数据支持。研究表明:①两种数值模拟方法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欧拉-拉格朗日法适用于黏性土与砂土模拟,耦合有限元-离散元法对碎石模拟精度更高;②贯入深度随触底速度和锚重增大而递增,水深小于20 m时贯入深度随水深增加而减小,水深超20 m后趋于稳定;③1.5 m回填厚度可抵御极端冲击,防护效果表现为碎石>砂土>黏土,且触底速度较大时碎石的防护优势更显著;④建立的不同锚重下触底速度与贯入深度的数学关系式,可快速推算特定工况的贯入深度。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管道回填材料选型与埋设深度优化设计提供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锚冲击 离散元法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 贯入深度 模型试验 海底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在多孔介质内同向向上流动的CFD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健 王宏涛 +1 位作者 廖永浩 龚光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2,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中欧拉模型,研究了气-液两相在球形多孔介质填充床内同向向上流动情况.分别采用Tung&Siefken模型、Schulenberg模型以及Attou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功能的形式添加气固、液固、气液间曳力程序对填充床流动情况进行CFD...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中欧拉模型,研究了气-液两相在球形多孔介质填充床内同向向上流动情况.分别采用Tung&Siefken模型、Schulenberg模型以及Attou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功能的形式添加气固、液固、气液间曳力程序对填充床流动情况进行CFD三维数值模拟.对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Tung&Siefken的模型更适合模拟在常温常压下直径在2~8mm的球形多孔介质内气-液两相流流动,此模型CFD数值模拟的压降差、持液量结果均与实测数据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模型 -液两相流 多孔材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模型的NPC-UPQC混合无源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成才 王久和 +1 位作者 慕小斌 张巧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在传统两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基础上,采用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逆变器代替三相桥式逆变器,构成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主电路。针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补偿量检测方法中使用锁相环所带... 在传统两电平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基础上,采用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逆变器代替三相桥式逆变器,构成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主电路。针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补偿量检测方法中使用锁相环所带来的误差,提出无锁相环的基于电网工频时钟的dq0检测法,对电压和电流畸变分量分别进行实时检测。为提高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控制性能,建立并分析了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基于该模型与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无源性,设计了混合无源控制器。利用提出的补偿量检测方法和混合无源控制器,可有效补偿电压或电流,使负载电压或电源电流为近似正弦波。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仿真模型,对二极管箝位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补偿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检测方法及混合无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谐波dq0检测法 混合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船舱-伞系统稳降阶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敏 荣伟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78-83,共6页
建立一种思路清晰、求解方便易行的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降落伞-返回舱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基础。文章从一般刚体动力学方程入手,结合刚体的运动学方程,建立了稳降及着陆阶段舱-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与空投试验的一些测试... 建立一种思路清晰、求解方便易行的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降落伞-返回舱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基础。文章从一般刚体动力学方程入手,结合刚体的运动学方程,建立了稳降及着陆阶段舱-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与空投试验的一些测试曲线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船 着陆 返回舱 动力学模型 牛顿-欧拉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CST气固相间曳力模型的气体-颗粒团聚物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沈志恒 李巍 +1 位作者 张慧芳 陆慧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8-1315,共8页
由颗粒非均匀流动结构中各个尺度内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气固两相流系统的整体和局部参数与气固相间曳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颗粒悬浮输送能量最小(MECST)气固相间曳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中,数值模拟循环流化... 由颗粒非均匀流动结构中各个尺度内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气固两相流系统的整体和局部参数与气固相间曳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颗粒悬浮输送能量最小(MECST)气固相间曳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中,数值模拟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气体-颗粒-颗粒团聚物的流动特性。考察了时均颗粒相密度和颗粒质量流率沿径向的分布;颗粒浓度、提升管压降沿轴向的分布以及颗粒团聚物在提升管内的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相密度、颗粒质量流率以及提升管压降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与能量最小多尺度气固相间曳力模型的颗粒浓度和颗粒拟温度的结果相比,MECST气固相间曳力模型得到的颗粒浓度较低,从而使颗粒拟温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 颗粒悬浮输送能量最小曳力模型 颗粒团聚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