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气率下多相混输泵内流特性
1
作者 张睿杰 耿琳琳 +2 位作者 高一博 田中杰 张德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6-662,共7页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流场,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三级螺旋轴流式混输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压力、气液两相分布以及各过流部件熵产值随含气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气率增大,叶轮增压效果线性降低... 为研究不同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流场,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三级螺旋轴流式混输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高含气率下混输泵内部压力、气液两相分布以及各过流部件熵产值随含气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气率增大,叶轮增压效果线性降低,但每一级叶轮的相对增压比在不同含气率下几乎维持在同一水平;在混输泵内气体主要分布于叶轮叶片吸力面与导叶叶片吸力面,并由于离心力及气液两相密度差,液体在叶轮内趋向于轮缘处聚集,但液相在导叶中因密度大开始向轮毂移动,气相因密度小上浮至轮缘,气液两相再次由于密度差逐渐混合均匀;通过熵产分析发现,在含气率为0~20%时,流场中的能量损失随着含气率增大而显著增大,在含气率为20%~80%时,熵产值维持较高水平并随含气率增大而增大,流场中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叶轮内的二次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泵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高含气率 气液两相分布 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冰晶在极地船换热器中的相变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立 邹祥岩 +2 位作者 黄振飞 刘志平 孙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7,111,共7页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为商船在北极的通航提供了条件。与传统通道不同,北极航道存在大量的冰区,在通航时,冰粒可能与海水一起进入极地船的海水冷却系统。在本研究中,用欧拉-欧拉多相模型和相间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壳管式换热器...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为商船在北极的通航提供了条件。与传统通道不同,北极航道存在大量的冰区,在通航时,冰粒可能与海水一起进入极地船的海水冷却系统。在本研究中,用欧拉-欧拉多相模型和相间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壳管式换热器直管和U管中海水冰晶的固液两相流和相变特性。得出在直管中冰晶颗粒主要集中在主流区,流动模式为悬浮,并且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冰晶颗粒的融化特性加强。在U管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管角内壁附近的海水和冰晶颗粒会流向外壁,并随着速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在进口速度相同的情况下,U管中有更多的冰粒融化,并且融化的冰晶颗粒量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相间热质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建筑风驱雨压分布特性及其机理分析
3
作者 戴成元 陈小宇 +1 位作者 张浩 孙芳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对TTU单体低矮建筑进行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风雨场模拟,对比分析9种风驱雨工况下风速和雨强与低矮建筑迎风墙面最大风驱雨压之间的关系;对群体低矮建筑在不同布局、不同间... 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在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对TTU单体低矮建筑进行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风雨场模拟,对比分析9种风驱雨工况下风速和雨强与低矮建筑迎风墙面最大风驱雨压之间的关系;对群体低矮建筑在不同布局、不同间距的工况下进行风驱雨压数值模拟,分析WDR雨压分布特性及气动干扰效应下群体建筑风驱雨压特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风雨流场对风驱雨压特性的机理分析可知,气流在前后排建筑之间形成漩涡,风驱雨压在等高区域较单体有所减小,两侧明显增加;气流在左右列建筑之间进行交汇,气流挤压造成建筑内侧风驱雨压高于建筑外侧。单、群体低矮建筑的最大WDR荷载可分别达到纯风荷载的13.39%、 30.03%。结果表明:风雨场中的雨相附加荷载不容忽视,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建筑顶部的荷载验算,提高设计强度。此外,群体建筑布局应适当增加安全间距,避免气流阻塞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驱雨压 风速流场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数值模拟 低矮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罐体内液体晃动的双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小民 王星 许运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6,共7页
针对部分充液运动罐体内液体晃动对罐车运输安全的问题,以带有单个防波板的运动罐体模型为基础,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运动罐车在刹车过程中罐体内液体的晃动现象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材料防波板在载液罐体内的受力情况,以及在... 针对部分充液运动罐体内液体晃动对罐车运输安全的问题,以带有单个防波板的运动罐体模型为基础,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运动罐车在刹车过程中罐体内液体的晃动现象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材料防波板在载液罐体内的受力情况,以及在刹车制动过程中罐体内气液两相分布状态,从而获得了采用单向耦合方法不能获得的罐体结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罐体端面受力随着充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充液比为0.8时,罐体的总体受力最大;对于不同材料的防波板,当防波板变形较小时,其对罐体端面和罐体整体受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防波板的最大剪切应力随着材料剪切模量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流固耦合 液体晃动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载液罐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造粒过程湿含量数值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南星 成飞 +3 位作者 余冬玲 陈涛 方长福 廖达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6-2541,2555,共7页
针对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过程粉体颗粒湿含量分布不均匀性问题。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干法制粉造粒过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干法造粒过程雾化液滴的分布情况,分析干法造粒过程中粉体颗粒的湿含量均匀性;同时搭建试验平台测试干法造粒... 针对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过程粉体颗粒湿含量分布不均匀性问题。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干法制粉造粒过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干法造粒过程雾化液滴的分布情况,分析干法造粒过程中粉体颗粒的湿含量均匀性;同时搭建试验平台测试干法造粒粉体颗粒湿含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干法造粒时间为10 s、20 s、30 s时,粉体颗粒分布区域雾化液滴的质量比分布分别在0.08-0.09、0.09-0.1、0.11-0.12区域,且20 s时造粒室内雾化液滴分布均匀性均最佳。同时实验与仿真对比表明:当干法造粒时间为10 s、20 s、30 s时,造粒室内雾化液滴最大质量比实验测得值为0.086、0.112、0.123,数值模拟值为0.09、0.1、0.12;造粒室内雾化液滴平均质量比实验测得值为0.081、0.102、0.109,数值模拟结果为0.082、0.096、0.118。从局部与整体角度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于吻合,说明数值模拟结果的真实性,为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粉体颗粒湿含量均匀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墙地砖 干法制粉 湿含量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充液罐车动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小民 许运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为了保障罐车的运输安全,针对罐车罐体内液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罐车在公路制动和转弯过程中罐体内液体的晃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进罐车转弯时横向离心力的施加方式,建立了一种更为准确的罐车运... 为了保障罐车的运输安全,针对罐车罐体内液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罐车在公路制动和转弯过程中罐体内液体的晃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进罐车转弯时横向离心力的施加方式,建立了一种更为准确的罐车运动物理模型,同时分析了充液比、刹车速度和转弯半径对罐车罐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结果表明:罐车制动时在行进方向上的受力随充液比的增加非线性增大,随减速度的增大线性增大;罐车转弯时所受的横向稳定转矩随充液比的增加线性增大,随转弯半径的变化非线性变化.所提方法可以计算获得罐车转弯过程中的最小临界转弯半径,这对于保证罐车的安全运行,尤其是装有化学试剂的罐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动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公路运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激励作用下载液容器内液体晃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小民 王星 许运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通过对周期性边界激励下的圆柱形容器内液体晃动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载液容器壁面受力与外部激励频率、摆动半径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液体晃动幅值、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摆动半径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载液容器内的液体在经历了一... 通过对周期性边界激励下的圆柱形容器内液体晃动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载液容器壁面受力与外部激励频率、摆动半径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液体晃动幅值、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摆动半径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载液容器内的液体在经历了一段调整期后,晃动幅值趋于稳定,晃动频率接近激励频率;当外界的激励频率接近液体固有频率时,液体晃动幅值增大,对容器壁面产生的冲击力增大;液体的晃动频率与摆动半径无关,晃动幅值随摆动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该结果对于非线性激励作用下载液容器内液体晃动的研究、保证载液容器的运行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动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载液容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挑屋盖风驱雨压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芳锦 吕艳卓 冯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0-477,共8页
目前大跨度悬挑屋盖设计通常忽略结构的风驱雨压,而风驱雨压是造成该类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研究大跨度悬挑结构表面风驱雨压的分布规律.为克服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只能得到物理层面相对值的缺点,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目前大跨度悬挑屋盖设计通常忽略结构的风驱雨压,而风驱雨压是造成该类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研究大跨度悬挑结构表面风驱雨压的分布规律.为克服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只能得到物理层面相对值的缺点,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研究风速、雨强变化条件下,悬挑屋盖表面风驱雨平均压力分布规律,并与单独风荷载作用时的风压分布进行了对比;计算了风驱雨条件下屋盖上下表面的极限体型系数.总结分析了大跨度悬挑屋盖表面风驱雨压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悬挑屋盖的风驱雨压较单独风作用时增幅明显,压力增大1.1-2.18倍;极限暴雨雨强工况下较中度暴雨工况下压力增大1.07-1.24倍.因此建议在进行大跨度悬挑屋盖设计时应考虑风驱雨效应,适当增大安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挑檐屋盖 风驱雨 欧拉-欧拉多相模型 压力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