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拉型区域硫沉降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会旺 黄美元 +1 位作者 徐华英 周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15-626,共12页
建立了一个三维硫沉降欧拉模式,模式中比较全面地考虑了硫沉降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包括平流、扩散、干湿沉降和积云的垂直输送作用等物理过程,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化学等化学过程。其中非均相化学和积云的垂... 建立了一个三维硫沉降欧拉模式,模式中比较全面地考虑了硫沉降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包括平流、扩散、干湿沉降和积云的垂直输送作用等物理过程,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化学等化学过程。其中非均相化学和积云的垂直输送参数化在国内外同类模式中尚不多见。模式结果与实测及其他模式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SO2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及SO2-4在降水中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模式 干湿沉降 沉降模式 气相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酸沉降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建祥 陈竑 +1 位作者 何莉 姜振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8%,故在南宁市的酸雨形成过程中外地源占据主导地位。自2001年8月—2002年9月,桂林、柳州、梧州、南宁4个城市环保监测站同步进行的10次降雨过程的pH观测结果亦表明,对南宁市硫沉降贡献最大的仍为外来源。因此,这2类模式的计算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拉格朗日模式 欧拉模式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硫传输通量的估算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新华 李金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利用三维欧拉模式,估算外地源和本地源对青岛地区硫沉降的贡献,同时估算硫的去除,估算的方法是根据当地的风速、风向,模拟计算各种含硫化合物(包括SO2、硫酸盐及DMS)在青岛地区的各方向上输出或输入青岛地区的量、当地源排... 利用三维欧拉模式,估算外地源和本地源对青岛地区硫沉降的贡献,同时估算硫的去除,估算的方法是根据当地的风速、风向,模拟计算各种含硫化合物(包括SO2、硫酸盐及DMS)在青岛地区的各方向上输出或输入青岛地区的量、当地源排放的量以及硫化物的干、湿沉降量。通过估算可以得出,青岛地区硫来源中本地源与外来源相当,硫的去除主要是往外输出,占全部硫来源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区 欧拉模式 大气污染 污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对云下污染物清除的Euler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克亚 黄美元 陆全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本文发展了一个一维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处理的Euler模式,模拟雨水对云下污染物的清除和雨水酸化.给出了云下雨水pH值的垂直廓线以及地面雨水中SO、NO和pH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比较了NH3、气溶胶、雨强对地面雨水中SO... 本文发展了一个一维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处理的Euler模式,模拟雨水对云下污染物的清除和雨水酸化.给出了云下雨水pH值的垂直廓线以及地面雨水中SO、NO和pH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比较了NH3、气溶胶、雨强对地面雨水中SO、NO以及SO2浓度和垂直分布对雨水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模式 降水 云下污染物 清除 雨水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南部硫氧化物输送沉降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凡 王振奎 葛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1-25,共5页
介绍了一个简化的欧拉酸沉降模式,模拟中国东南部硫氧化物(SOx)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硫氧化物 酸沉降 欧拉模式 数值模拟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被引量:145
6
作者 张志刚 高庆先 +1 位作者 韩雪琴 郑晓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0,共7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城市间大气污染监测资料分析发现,城市之间存在着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输送问题,大气污染是一个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治理和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需要考虑周边地区影响,并实施综合性的污染控制和治理对策。使用二维欧拉... 通过对华北地区城市间大气污染监测资料分析发现,城市之间存在着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输送问题,大气污染是一个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治理和改善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需要考虑周边地区影响,并实施综合性的污染控制和治理对策。使用二维欧拉统计模式,以SO2,SO42-,PM10为模拟对象,模拟其远距离输送和沉降过程。对2002年的区域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模拟区域包括了所要研究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区。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式计算结果的检验显示,二者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 55。对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北京大气环境中20%的PM10及23%左右的SO2都是来自北京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环境污染 欧拉统计模式 远距离输送 北京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