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盟”对接视域下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认知评析
1
作者 张建 杨瑞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2,共16页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都是亚欧大陆的多边合作制度。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题中之义。2015年“一带一盟”开启对接进程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同样经历了“冲...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都是亚欧大陆的多边合作制度。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题中之义。2015年“一带一盟”开启对接进程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同样经历了“冲击—反应—理解—接受—参与”的发展过程。俄罗斯仍占据舆论的主要来源,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欧亚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认可、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辟发展机遇、主动驳斥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污名化报道三大方面。符合成员国以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为新型全球化提供动力与保障构成了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认知积极的主要原因。梳理发现,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回应了时代需求,还为成员国提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思路,更为欧亚国家开辟双多边合作机遇。本文提出增加利益共识、探索机制互动模式、提升外宣质量将会继续激发“一带一路”倡议潜力、发挥集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盟”十年对接 欧亚地区 引领全球治理 新型全球化 产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向洁 石慧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近年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正逐渐成为国家间互利合作的典范。本文基于2006-2020年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本格局和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并运用QAP方法考察其具体... 近年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正逐渐成为国家间互利合作的典范。本文基于2006-2020年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本格局和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并运用QAP方法考察其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贸易网络中各国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规模均呈增长态势,网络密度、平均度不断上升,贸易集聚效应显现;第二,整体贸易网络并不稳定,贸易可达性一般;第三,俄罗斯处于该网络绝对中心地位,网络不平衡性明显;第四,贸易网络演进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人口、地理与文化等因素正向作用较为明显,经济距离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物流绩效水平差异呈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网络 结构特征 影响因素 QAP 中国 欧亚经济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双边贸易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春晖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本文以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贸易为视角,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并选取2001-2021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产品出口的影响及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 本文以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贸易为视角,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并选取2001-2021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产品出口的影响及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经济规模、首都距离、投资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及关税水平等变量显著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发展极不均衡、且波动性较大。因此,为提高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出口规模及贸易效率,应扩大贸易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加大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投资与开发力度,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双边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夯实基础;加快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谈判进程,构建合作共赢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效率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指数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63,共9页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欧亚经济联盟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贸易 指数分析 国际贸易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能源合作风险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金萍 项义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能源跨国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引擎,而欧洲经济联盟成员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展的能源合作既符合共同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也有助于消除地区安全隐患。能源贸易... 能源跨国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引擎,而欧洲经济联盟成员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展的能源合作既符合共同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也有助于消除地区安全隐患。能源贸易和地缘优势是能源合作的前提,中国相对充裕的资金和中俄在能源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展的合作仍存在利益诉求差异、能源政治工具化等风险。因此,应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等角度分析能源合作风险产生的根源,并从政治层面设计规避风险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欧亚经济联盟 能源合作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耦合效应测度——基于贸易联通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伟伟 马野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2,共7页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开展经济合作并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域内各国实现贸易联通、互利共赢、营造和平发展环境的战略规划之一。基于GTAP模型来模拟测算区域内各国采取关税减让或零关税贸易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对蒙古、西亚...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开展经济合作并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域内各国实现贸易联通、互利共赢、营造和平发展环境的战略规划之一。基于GTAP模型来模拟测算区域内各国采取关税减让或零关税贸易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对蒙古、西亚和欧亚联盟国家而言,与中国建立更好的贸易联通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其福利水平;而对俄罗斯而言,无论是与中国共建丝绸之路还是组建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均是最大的受益国;对于欧亚联盟其他国家而言,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后对其总体产出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但在与中国建立积极的贸易联系后行业产出则出现明显改善。这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二者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还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当下要深化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国家的产业比较优势,有阶段、有层次、有计划地推动不同产业的区域对接,真正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创造效应。特别是要加快贸易与投资的联动融合发展,借助亚投行等“一带一路”区域的多边融资平台,加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贸易联通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丝绸之路经济 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联通 区域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测评——基于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旦志红 马晓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为背景,以“一带一盟”建设对接为契机,运用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竞合型特征,总体呈现竞... 以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为背景,以“一带一盟”建设对接为契机,运用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两步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地缘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竞合型特征,总体呈现竞争与合作交替出现的胶着状态和动态平衡。空间上以中国-俄罗斯地缘经济关系为主导影响因素,时间上伴随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地缘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演变规律。其中,繁荣有序的全球经济促进双方地缘经济合作,而衰退动荡的经济环境则促使地缘经济主体各自为政,凸显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特征。双方地缘经济关系影响因素关联序依次为贸易依存度、固定资本形成率、劳动失业率、一二产业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灰色关联度法 欧亚经济联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海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79-80,共7页
欧亚经济联盟是后苏联空间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国际组织,其发展一方面受益于成员国密切的经济联系、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各国政府推进联盟发展的战略方针、统一的历史及其语言和文化遗产等积极因素的促进;另一方面也受制于... 欧亚经济联盟是后苏联空间经济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国际组织,其发展一方面受益于成员国密切的经济联系、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各国政府推进联盟发展的战略方针、统一的历史及其语言和文化遗产等积极因素的促进;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联盟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负面因素,以及西方阻止后苏联空间一体化、世界市场不稳定及西方对俄制裁、中亚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威胁等外部因素的限制。未来,该联盟不会发展成政治联盟或新版本的苏联,同时也不会成为类似独联体的松散机构。它将沿着经济一体化道路前进,但其规模与功能的拓展有限,其一体化水平与深度将逊色于欧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欧亚经济联盟 后苏联空间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豫新 张怡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5-139,共5页
本文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指数的实证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 本文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指数的实证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将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纵深发展,双方都应尽力完善内部政策加快促成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优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进程的特点及前景评析——以欧盟为参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36-45,共10页
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借鉴了欧盟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欧盟成立时间长,一体化程度高,经历了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而欧亚经济联盟目前则处于经济一体化阶段,政治一体化前景尚不明朗。总体来看,虽然两者一体化进程在组织形式上具有相似性,... 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借鉴了欧盟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欧盟成立时间长,一体化程度高,经历了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而欧亚经济联盟目前则处于经济一体化阶段,政治一体化前景尚不明朗。总体来看,虽然两者一体化进程在组织形式上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成立动机、发展理念、价值观、主权让渡、决策方式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欧亚经济联盟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预测欧亚经济联盟这一新兴区域性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制度性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欧盟 欧亚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救济措施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6-65,共10页
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是中国商品进入欧亚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更好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除基础设施、产能、金融、人文等务实领域的合作外,制度和规则亦逐渐成为重要议题。针对欧... 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是中国商品进入欧亚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更好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除基础设施、产能、金融、人文等务实领域的合作外,制度和规则亦逐渐成为重要议题。针对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当前国情,考虑到联盟的贸易救济措施与世贸规则和欧盟标准比较相近的特点以及部分成员担心中国可能侵蚀其市场的心理,中国企业首先要争取和解,避免反倾销制裁生效,然后宜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等原则,从中国与联盟规则内容最接近的领域入手,从现有务实项目最急迫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快双方制度和规则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救济 反倾销 反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D模型的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哈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秀芳 寇明龙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43,共7页
欧亚经济联盟旨在对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统一关税。基于2002年~2017年哈萨克斯坦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对中哈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显著阻碍了中哈双边贸易的发展。... 欧亚经济联盟旨在对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统一关税。基于2002年~2017年哈萨克斯坦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对中哈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显著阻碍了中哈双边贸易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推进中哈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欧亚经济联盟 中哈贸易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合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动逻辑--基于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韬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49-57,共9页
基于横向国际视角及纵向历史视角,分析了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在具体行动策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念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特别是发展范式的差异。与欧美“范式性力量”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不同,上合组织倡导以“文明... 基于横向国际视角及纵向历史视角,分析了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在具体行动策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念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根源特别是发展范式的差异。与欧美“范式性力量”主导下的国际秩序不同,上合组织倡导以“文明性力量”来调整国际间关系,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强调价值融合基础上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上海精神”引领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倡导伙伴精神,增进国家互信;借鉴古丝路智慧,以安全稳定为首要促进区域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特点,适时调整上合组织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上合组织 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路 一带一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协定的经贸效应分析
14
作者 丁广伟 徐建慧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8,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双方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方经贸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构建反映《协定》内容的指标体系,衡量《协定》质量,并将其转化为时间成本引入GTAP模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双方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方经贸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构建反映《协定》内容的指标体系,衡量《协定》质量,并将其转化为时间成本引入GTAP模型,分析《协定》对双方经贸的影响,实证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下降对中国、欧亚经济联盟GDP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小于关税下降的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关税壁垒下降可促进中国经济福利水平提高,并且关税壁垒下降对经济福利水平改善作用更明显,联盟经济福利变化不显著;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下降促使中国、联盟的贸易条件不同程度改善,出口额、进口额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经贸协定 GTAP 经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变动、OFDI与出口贸易--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关系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显宏 毕鹏 王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9,共17页
巩固和发展同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引入汇率因素的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汇率变动、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 巩固和发展同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引入汇率因素的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汇率变动、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将汇率变动划分为汇率水平变动与汇率波动,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并细化为区域邻国汇率波动、中美汇率波动和中欧汇率波动三方面,采用2003—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贸易和投资面板数据,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工具变量法(2SLS、GMM和LIML)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汇率变动、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OFDI的出口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出口贸易呈现互补关系;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则不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降低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变量,发现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有助于促进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而中美与中欧汇率波动影响并不显著。利用国际贸易标准货物分类(SITC)将出口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一步探究OFDI对异质性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不同类型的产品均具有显著互补关系,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影响仍然不显著;双边汇率波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抑制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同时在考虑第三方汇率波动的情形下,双边汇率波动对初级产品的影响程度增强,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减弱;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初级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显著促进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无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仅有邻国汇率波动促进出口。设定汇率变动、第三方汇率波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OFDI的交互项模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OFDI出口效应中,汇率波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显著抑制OFDI的出口效应,而中美和中欧汇率波动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OFDI 出口贸易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 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经济联盟的新动向及前景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炜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9,共14页
欧亚经济联盟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遇到了经济增长乏力等发展难题。为推动经济发展、减轻外部竞争的负面影响,欧亚经济联盟采取“三步并进”的拓展思路,通过扩充成员、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开展机制对接合作等方式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机... 欧亚经济联盟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遇到了经济增长乏力等发展难题。为推动经济发展、减轻外部竞争的负面影响,欧亚经济联盟采取“三步并进”的拓展思路,通过扩充成员、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开展机制对接合作等方式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机制开展经济合作。这一变化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构成正反两方面的复杂影响。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发展,也同各国之间的互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外交 丝绸之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继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4,共9页
欧亚经济联盟积极致力于与第三国和一体化组织建立自贸区,目标宏大,目前已与越南和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与伊朗签署为建立自贸区的临时协定,与中国签署非优惠的经贸合作协议,与以色列等国进行有关自贸区建设的谈判或相关接触,长期致力于... 欧亚经济联盟积极致力于与第三国和一体化组织建立自贸区,目标宏大,目前已与越南和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与伊朗签署为建立自贸区的临时协定,与中国签署非优惠的经贸合作协议,与以色列等国进行有关自贸区建设的谈判或相关接触,长期致力于与欧盟建立自贸区但进展有限。从其现有实践看,联盟对外商签自贸协定态度谨慎,尤其是联盟成员国对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较为保守。对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自贸区建设而言,应以已签署的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借鉴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新加坡等自贸协定的经验,以“早期收获”等方式逐步推进关税减让谈判,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以“正面清单”模式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适时更新或重谈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将重谈或修订现有双边投资协定作为短期目标,探索建立自由化水平较低的自贸协定1.0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自贸区建设 服务贸易 自由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刁秀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当今世界两个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具有各自的运行机制,都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地区合作组织与平台,面临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任务,具有对接合作、相互促进和联动发展的关系。在二者的... 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当今世界两个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具有各自的运行机制,都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地区合作组织与平台,面临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任务,具有对接合作、相互促进和联动发展的关系。在二者的对接合作中面临着不同风险和挑战,但合作关系要大于竞争关系。总体来看,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会在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联动发展,既符合这两个国际组织整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各成员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经济联盟 对接合作 联动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米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了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对接合作,金融势必要迅速融合到对接合作的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从而对"一带一盟"的实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缺乏紧密性和约束性... 为了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对接合作,金融势必要迅速融合到对接合作的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从而对"一带一盟"的实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缺乏紧密性和约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尽管经济开放程度较高,但双方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存在障碍、贸易依存度和融合度低、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不足、经济周期不具有显著的趋同性、通货膨胀相关性低以及汇率波动差异大,这说明双方不具备金融深度合作的条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双方金融的功能性合作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切实处理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的角色定位,加强人民币供给机制建设,构建多元均衡的投融资合作机制,健全双方国际金融监管协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一带一盟 欧亚经济联盟 金融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翠萍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以中国对EEU成员国出口贸易为视角,运用SFGM模型,选取2009—2018年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数据对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双边政府廉洁、贸易自由度、物流绩效、OFDI、共同边界等... 以中国对EEU成员国出口贸易为视角,运用SFGM模型,选取2009—2018年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数据对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双边政府廉洁、贸易自由度、物流绩效、OFDI、共同边界等对中国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货膨胀也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双边的地理距离、是否内陆国、关税税率、汇率等对中国出口欧亚经济联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汇率也具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即加强双边合作,提升清关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质量,便利贸易和运输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商品运输的效率,清除双方隐性贸易壁垒;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信贷资金配置规模;积极推动中国与EEU成员国建立自贸区;实现双边资本、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阻力。最终着眼于命运共同体及全球价值链视域,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效率 潜力 SFG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